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 | 陈鸿年:若论对人的和气,哪儿也不胜北平

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点击上方“正阳书局砖读空间”订阅



本期读城内容节选自陈鸿年所著《北平风物》。


陈鸿年世居北平,为燕都望族,三四十年代时他正年轻,对吃、喝、玩都颇有研究。


1949年迁至台湾以后,任职于台北市政府。公务之余,陈鸿年开始记录早年的北平生活,以此抒发对故都的思念:北平的生活习惯、饮食、名胜、行当、节令……这些文章发表在台湾的报纸上,很多迁居台湾的内地人看了都有共鸣。


陈鸿年于1965年去世。1970年这些报刊文章以《故都风物》之名在台湾集结出版,为《北平风物》的前身。


2016年,《北平风物》在大陆首次出版,这本书浓缩了老北京三四十年代的市井风俗,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业态、民俗、方言、饮食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


和气的乡风(节选)


(点击音频,静心感受)


作者/陈鸿年

朗诵/孙仙

制作/中央台娱乐广播《纪实春秋》节目



“不经高山, 不显平地。”从放下书本,衣食奔走,这二三十年里,使我们知道,故都最好的一个乡风是:和气、敦厚。中国的地方,差不多都走遍了,若论对人的和气,不欺生,哪儿也不胜北平。


就拿新到一个地方,道儿不熟,向人打听打听怎么个走法;或一时记不得了,向人问问路这件小事儿来说:


在旁的地方,所碰见过的 ,也不用提是哪一省,有的对方连理也不理,就像没听见,有的三个字:“不晓得”,就把你打发了。有的虽然告诉你了,可是论亲切、热情,比北平可差多了!


在北平若有个外乡人,因为路生打听道儿,遇见知道的,他必详细的:"你从这儿往东,一直走,见口儿往北拐,第三个横胡同就到啦!”


他能掰开了、揉碎了地告诉您,甚至带着您走一段路,而指给您。



比如您问路,正赶上他也不晓得,他会马上告诉您:"我不在这溜儿住,左近我也很生,您问问把口儿的小铺吧!"甚至他就:"掌柜的,劳你驾!XX胡同,在哪儿您呐?"


至不济,他也是答复您:“这块儿,我也不大熟,您再跟旁人打听打听吧!”他决不会不理您。


有的乡下人,一进崇文门,就打听“雍和宫”在哪儿?人必告诉他:“走路去,这绷子可远啦!前面的牌楼,是单牌楼,看见了吧!一直往前走,再一个和这个一样的牌楼,是四牌楼。一直再走下去,到了北新桥,北边儿不远就是雍和宫了。”


若说您不知道的地方,向人打听,而碰了一鼻子灰,在北平土生土长几十年,不但没有碰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可以说没有这回事。


一个地方住久了,左邻右舍,都成熟人了,见面的称呼,不像现在,张的张先生,李的李先生。到北平都是论着辈儿叫的。比如同事之间,自是称兄道弟的。可是谁家一有长辈,一定是张的张大爷、张大妈,(这儿所称的“大爷”可不是普通的尊称了,而是伯父的意思),李的李大叔、李大婶儿。这点意思,便是住在一块儿,便是一家人似的。


像每天一清早儿,街里街坊的,一见面,彼此都点头哈腰儿的:“您早起来啦!您喝茶啦!”或者:“您去遛弯儿啊!”


彼此见面,点头不说话的,都很少见。若说住在一条胡同,谁也不理谁,从来没有听说过。不像现在住在一个院,一个大门口儿里的同事,彼此见面,属龙井鱼的——望天,真是年头儿赶的!



在北平同院住街坊,女的有时带着孩子,回娘家玩一天,在锁上门走的时候,必对同院说一声:“我带孩子看他姥姥去,劳您驾,您给听点门儿。”


“是啦!您去吧!问姥姥好!大舅母好!好好玩一天吧!散散心!”


等晚上回来的时候,一见面:"李大婶儿!劳您驾,叫您看家!”


“哟!看不到!姥姥好啊!”


“都好!都好!都问您好!”


故都的风俗,这样儿的街坊邻居,也许有人认为太“啰唆”。不管怎么说吧!总比王小过年——谁也不理谁,好点儿!


现在有的大杂院,眼看刚会走的孩子,跌倒摔破了皮,谁也不肯多伸一把手儿,这倒是不啰唆,这还有点人情味儿么!


比如在北平,孩子有点不舒服,老娘儿们拖着在门口儿遛遛,叫隔壁街坊看见了,必然问:“孩子怎么啦?时令不正,可得多留神!赶紧抱他到西城小孩王那儿,一看准好!人家可是好几代的名医,小孩儿,不会说,不会道的,赶紧去看!”准有住街坊,休戚与共的一点意思!



比如原来住街坊,许久不见,尤其像我们常出门儿的人,要是和老邻居的老太太碰见,可就热闹了:


“哟!这不是二爷么?老没有见啦!老爷子好!你妈她们娘儿几个好!孩子们都好!”差不多人人都问到了。


“二爷还住那儿吧!我也忘啦,你们自个儿的房子啊!近年事由儿顺心啊?”


“李大妈!家里都好!我在外头,这年头,总算不错,托您的福。明儿您上我们家来啊!找我们老太太斗四班儿,老牌友儿啦!”


“好!我去!回去问你妈好,秃儿他妈好!”


在胜利那年,正有十年以上没有回家了。在到家的头一个月,喝!左邻右舍,街里街坊,亲的热的,一见面,这一套,现在您叫我学,我都学不上来了。记得我去看我念《三字经》、上《论语》时的师娘,老太太快七十了。


一见面:“哟!陈家的老二啊!前儿个,我就听说你回来了,这趟出门,可真够瞧的,隔在外头啦,十年了!你在哪儿发财哪?”


“师娘!我一向在昆明!”


“昆明是哪儿啊?”


“在云南。”


“啊!云南?万里云南啊!听说净走,也得走半年才能到,可真了不得!你们的腿,可真长!一走就是一万里地!可真开眼哪!不用说,什么都见过,什么都吃过了,从小我就看你要强!你妈有你这么个儿子,可真造化呀!”


“师娘!您倒硬朗啊!老师的事儿,正赶上我不在家,过两天我得到坟上,烧纸去!”


“唉!什么烧纸不烧纸的,我也一年不如一年啦!一把老骨头,不定哪一天?……儿子不争气,媳妇什么也不会,你们都混好啦,我这个不成才的儿子,你得设法给他弄碗饭吃,别叫他给你的老师丢人现眼啊!”



讲到北平的土著,对人的客气,不用说旁的地方人不成,就是我这北平的“发孩”,想起来,自个儿也真恨自个儿!


北平讲究见人称兄道弟,不笑不说话儿,有一点求人的事儿先道“劳驾”,然后说话。比如说一不留神,踩人脚一下,赶紧地一脸的抱歉神态:“哟!没有瞧见,踩了您啦!我给您掸掸土……”这样双方怎能发生打架、口角的事儿?怎么能吵起嘴来?


说到北平的和气,和对人的义气,肯帮助人,我总忘不了一件事:当舍间于民国二十六年,赴开封为四舍弟完婚时,家中只有弱妹及祖母二人,不料七七事变爆发,交通中断,而家祖母亦恰于此时病逝,家中并无一人办理丧事。


不料隔壁街坊,德寿堂药铺掌柜的李少甫先生,挺身而出。他说:“陈家正赶上家里没人,老太太丧事,没有人办,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这件事,不能袖手旁观,我作主意办了,等陈家回来,有什么沉重,我都担了!”一拍胸脯,完全做主了!



彼时家祖母的寿材寿衣,都是早准备好的,只是“接接三”,念一棚经,反正照着北平差不多的丧事,又找到舍间几位亲故,一商量便办完了。家祖母灵柩,暂停夕照寺,一切等我们回去再说。


论关系,舍间与李少甫先生,没有一点儿亲戚,只是隔壁住街坊几十年,彼此有“份子",没旁的,这是燕赵慷慨、义气的风气,随时随地可以发挥出来!


扫描二维码,购买《北平风物》

更多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内

電 話:

010-66116311


正陽書局南號地址:

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

(南號暫停營業)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北平风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