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志 | 700年前,北京的「霾灾」什么样?

砖砖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点击上方“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可以订阅


北京近年来因为雾霾的缘故,从堂堂帝都变成了“霾都”,以至于在京居民们隔三差五的就得来一回“逃离北上广”,以示对雾霾的怨念愤恨之情。


尽管北京如今治理雾霾的效率已经很高,但难免还是会每隔一段日子就突然接到雾霾警告。在那些戴着口罩皱着眉头出门的日子,不少人就感慨:“这要是在古代,哪儿有这样的天气啊!”


其实吧,北京和雾霾的这孽缘,还真不能直接说是突然出现的。要算起来,这雾霾折腾北京的历史,那可起码七八百年了……


元朝:“都门隐于风霾间”


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天文志中》对于霾有确切的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当然,古代的霾和现在的霾物理含量还是有非常明确的区别的。过去的霾,空气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尘土,现在除了尘土,还有大量的工业排放的颗粒状污染物,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等,总之:成分不一样,毒量不一样,危害级别不一样。


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季漫长,自古的确是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历史上管这叫“霾灾”。具体到记录上,还会根据不同天气类型,称为“雨霾”、“风霾”、“土雨”,其中有一些应该更近似沙尘暴,另外一些就真的是属于霾的范畴了。


目前对北京的大霾天儿最早的记录大概可以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



既然是“雾锁大都”,那说明这种污染物是偏白灰色的,而不是土黄色。而锁了元大都多天,城门都看不见了,这得是什么景象?想想都觉得怪吓人的!


明朝:“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到了明代,有关“霾灾”的记载不降反增。


比如,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弘治十年(1497年),礼部奏:“京师去冬恒燠无雪……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就这样的雾霾混合沙尘暴的类似记录,在明代北京地区,就已经多达数十次了。


清代:“雾起霾升连宵达旦”


清代“霾灾”继续。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


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总之呢,明清时期,每隔个几年,“霾灾”便会光临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明清两代的霾灾高于前朝,我估摸着,原因有二:


其一,是明清人口膨胀速度很快,人多了,则工商业加快发展速度,城市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城市排放也就越来越集中,自然霾也就开始高发。


其二,霾的形成和逆温现象有关,因而冬天尤其容易发作。而自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就进入了小冰期,冬天时间长,烧炭取暖的量级增加,所以霾也就开始“连宵达旦”了。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霾灾也没什么办法,因为发生的频率没有现代这么高,所以发生一次就只能算是天有异象。



天有异象,自然皇帝又缺德了,所以明清两代每遇霾灾,皇帝就得下罪己诏,或者命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实在不行的,还得亲自去天坛祭天。


当然这些都是没用的,所以总的来说,古代人对付霾灾的办法,其实就是咱们今天所谓的“等风来”。


到了现代,“霾灾”的发生频率可能会逼得皇帝们踩穿天坛祈年殿的台阶,好在科技高度发展虽然会带来污染,但也能转过头来进行有效的治理。虽然还没彻底治理完毕,我们也算是实打实看到了北京天气上的变化。



既能有便利的生活,又能回到百年前的空气质量,就算偶尔霾灾一下也不必吃素,这样的一天,不知道离北京还有多远呢?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参考资料

《北京地方志·气象志》


- 若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 -




掌柜推荐

《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朱祖希


本书积数十年研究成果,以中国历代都城演进轨迹作为背景,全面论述了北京的产生、变迁及其规划建设的特点。内容涉猎北京城的历史地理背景、早期城邑以及作为国家都城的北京城的状况、明清北京城规划的特色和故宫规划的艺术成就;论述了北京城规划匠意的本源、基石、重要依据和制约因素。并深入探究城市天际线、平面布局、城市脊梁、故宫规划建筑的艺术成就、国内外规划大师的评价等,进而又探索了它的文化渊源。全书论述有据,格局严谨,对研究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推荐阅读


文苑 | 另类赏京秋,咱还得和张恨水学学

旧影 | 73年前的今天,美军航拍镜头下的北平城影像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

電 話:

010-66116311


正陽書局南號地址:

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

(南號暫停營業)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到微店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