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了这篇全攻略,走遍京城涮肉馆谁也不敢说你是外行!

陈晓卿带着《风味人间》回来了,大气蓬勃的山海场景、细致入微的分子镜头以及中外场景的无缝连接真是让人大呼过瘾。据各大外卖平台数据统计,就在第一集《山海之间》上线当晚,外卖订单激增,随后电商上大闸蟹销售量呈指数级增长,在朋友圈搜索关键词“饿”,出现频率超平日50%……可见美食的力量是多么令人“望而生畏”啊!


《风味人间》截图

 

望着开篇不久出现的新疆手抓羊肉,听着画外音将白水煮羊肉方显“当年生的羔羊,肉质柔嫩酥软、油脂丰沛、浓香清甜”娓娓道来时,不由得让人一边流哈喇子一边开始搜罗起身边的可替代食物,心想怪不得大家纷纷点起了外卖,不吃点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胃。

 

《风味人间》截图


此时放眼北京城,别的不敢比,羊肉的吃法还是可以说上一说。在葱爆羊肉、炙子烤肉和涮羊肉间,最能体现羊肉品质和本味的无疑是涮羊肉!



上至天家富贵,下至平民百姓,冬天里最实在的吃食就是涮锅子了,真是滋补又驱寒。当然涮锅子也有很多种,比如白肉锅、山鸡锅,还有文人墨客最爱的风雅菊花锅,但是最平常也最有代表性的,非涮羊肉不可。



不同于蜀地口味极重的麻辣火锅、云南浓郁鲜香的菌汤火锅,北京涮羊肉的汤底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了。涮羊肉的汤就用清水,普通的加上葱段和姜片,讲究的还得放干香菇、干红枣和枸杞之类,丝毫不强主角的风采。但是,也就是因为清汤不遮味道,所以涮羊肉对于羊肉的要求非常高。



想吃地道的北京涮羊肉,从肉、配菜到小料,从铜锅到下菜的顺序都不能马虎,我们特地参考了京城老饕崔岱远老师的《京味儿》来跟您讲一讲这里边的讲究。


羊身上能涮的肉可都是精华



按照老北京的传统,涮羊肉用的羊都是从口外(张家口)来的大尾巴肥羊。现在好像讲究用产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黑头白羊,而且是被阉割的公羊,据说这种羊的肉质细腻,无腥不膻。


涮肉最好的部位是羊上脑,就是羊的后脖梗子上那块肉。上脑肉鲜嫩不说,而且脂防和肌肉相间,带有大理石一样的天然花纹,吃起来不柴不腻,是涮着吃的上品,不过一只羊也出不了几两这样的肉。次之,就是羊臂尖的肉了,北京人叫大三叉儿,也叫一头沉。这块肉肥瘦各半,上部有一条薄薄的夹筋,去了筋后都是嫩肉,同样是涮着吃的上品。除了大三叉儿,羊前腿也可以涮,这是一条像扁担似的肌肉,瘦多肥少,也叫小三叉儿。另外还有两小块肉,一块是磨裆——也就是臀尖下面两腿档相磨的地方,这块肉形状如碗,肥多瘦少,肉质粗而松;另一块叫黄瓜条——也就是羊后腿上的那根主要的肌肉,与磨裆相连,长得像两条相连的黄瓜条似的,这块肉颜色淡红,除了一直斜两条纤维外,几乎全是细嫩的瘦肉,也可以用来涮。除此以外,羊身上就再没有适合涮着吃的肉了。所以一只羊身上真正能涮着吃的肉没几斤。


据说,过去东来顺饭庄是把好肉剔下来在店里卖测羊肉,剩下的肉或做馅饼或很便宜地卖了。既不糟蹋东西,还让食客们都知道“咱这儿用的可全是精肉”。而且店外边一大排人热热闹闹吃肉饼,还起到了招生意的宣传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八十年代的东来顺


手艺高超的师傅一斤肉能切出七八十片儿,那真可以说得上是“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比用机器切出来的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涮锅和调料差一点都不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涮羊肉用的锅子可大有讲究,地道的涮锅子是用红铜打的,看着很气派,膛里要挂一层锡,因为用铜直接煮水会有毒。顺便说句,涮羊肉用的锅子和白肉锅用的锅子是不一样的。白肉锅体型小巧,炉腔较短,不能烹制食品只可保温,故称“暖锅”。白肉火锅须事先“装锅”,有酸菜、粉丝、豆腐、白肉片、鸡蛋饺等各种食材,有点像盆菜。而涮羊肉用的锅是圆肚的,膛儿大,为了能装东西,而涮肉的锅子上头大底下小,是个倒椎形的,炭膛大,火力旺为的是总能保持锅里的水滚开着,让羊肉片涮两下就熟,十个八个人也供得上吃。

 

这是“暖锅”


点炭烧锅子,用扇子扇得炉火熊熊,水“呱啦呱啦”开,就可以端上桌了。不过要注意了,这锅子底下可得先垫个大盘子,再放点水在里头,为的是防止炭火溅出来。

 


涮羊肉的小料儿就比较复杂了。先说这碗底儿,芝麻酱用凉开水加一点点盐慢慢开,不能太厚,也不能薄了。王致和的酱豆腐买的时候要特意多要点汤,用那汤把酱豆腐研成糊状。酿制好的韭菜花儿盛出一小碗儿。葱花、姜末儿、蒜末儿这三样要选山东原产的才正宗。香菜切段。四样鲜菜放小碟里备用。酱油要用天然晒出来的才地道,醋要用山西清徐的熏醋,辣椒油最好用小辣椒自己现炸。还有卤虾油,可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东西。真正的食客小料不全不吃。

 


地道的吃法是各种调料都需要单独放在碗或碟里,由食客自己根据口味和喜好自由调配碗底儿。盛到碗里红的、绿的、黄的,青是青,白是白,很漂亮的一小碗儿。调碗底儿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先放芝麻酱、酱豆腐、再放韭菜花(韭菜花咸,要少放),勾兑上酱油、醋、辣椒油。卤虾油点上一点儿足矣,借点儿味儿就成了。之后撒上葱、姜、蒜末儿、香菜不可不加。

 

不过据说清朝王府里的羊肉所用的调料倒没有这么全和。只不过是上好的白酱油、酱豆腐和糖蒜,此外加上点韭菜末,而不是韭菜花就齐了,其他小料一概没有。

涮羊肉的顺序

 


涮羊肉除了肉,还有几样必不可少的配菜:水发粉丝、酸白菜、大白菜头、冻豆腐,再加上白皮糖蒜。主食只有一样——芝麻烧饼。

 

等铜锅里的水大开了,先兑上点口蘑汤和水发海米煮出鲜味来,经典的吃法是在锅里下几个炉肉小丸子煮透,那汤味儿鲜极。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涮肉前把一碟儿卤鸡冻下到锅里,涮出来的肉也特别鲜美。



吃涮羊肉,程序很重要。这最先下锅涮的既不是上脑儿也不是后腿儿,而是羊尾,就是绵羊尾巴上的那块油,切成半透明的薄片。不用多,就先测上两片,再涮肉,吃起来就不柴了。没吃过羊尾的人看着这东西有点发怵,心想这一块大肥油怎么吃呀?其实,这东西吃到嘴里肥而不,滑爽滋润得很。


羊尾巴油,观感很震撼

 

吃过两片儿羊尾,进入主题一一涮羊肉。所谓涮,就是用筷子轻轻地夹两三片肉在锅子里抖搂上三四下,注意,不能夹死,夹死了筷子夹的那块就是生的。涮肉的工夫不能长了,看肉一变色,夹出来,淋干肉片上的汤水,蘸上作料赶紧吃。涮的工夫长了就成了煮肉,而不能叫涮肉了。肉片如果放在碟里凉了,就会返生。

 


涮羊肉吃起来醇香味厚,可以说是香、威、辣、卤、鲜五味俱全。吃的过程中,食客可以随时调配碗底儿里的小料,还可以就上几糖蒜,清口不说,还提味儿。肉吃得差不多了,可以煮酸菜,为的是去腻;煮白菜,为的是清口;再煮冻豆腐,吸满了汤里的味儿。最后,再煮上水发粉丝,为了滋润顺溜儿。粉丝吃完,还剩最后一道程序,舀上一碗锅里的汤,品上一口,鲜美至极。再就上一个现烤的芝麻烧饼,在涮锅子上用炭火慢慢嘘热,小茴香的香气四溢。

 

到此,一顿经典的涮羊肉圆满完成。

 

金生隆的涮锅子充满了烟火气


说到这儿了,总有读者说让我们推荐京城涮肉馆,我思前想后虽说咱不是美食专业户,但涮肉馆子确实没少去,有口皆碑的聚宝源就不说了,只给大家推荐几家小众的,都是小编吃过的、特别朴实的涮肉馆子(而且全没给小编广告费)。

 

爆肚金生隆


首推的就是咱书局掌柜见天儿念叨的金生隆。老号金生隆是拥有123年历史的老店,是唯一一家登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名菜谱》的爆肚店,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先生题匾。在这儿您能吃到全北京城种类最全的爆肚。当然了,除了爆肚,涮羊肉也不错。如今的第四代掌门人,是一位有故事的大叔,还是书店掌柜的表哥,所以他请谁吃饭都爱往那儿领,近水楼台啊。现址在德外六铺炕。

 

裕德孚老北京涮羊肉


裕德孚在簋街,这家最厉害的是刀工,店主的爷爷是清末称霸北京城的切肉师傅之一,切出来的肉一刀断一刀连,肉片下到沸水之中涮两下就熟了。地方不大,是一家充满烟火气的涮肉馆子。在这家店吃饭得有心理准备,店主是个热情的北京老大爷,就喜欢打扰食客吃饭,您要是被他发现涮肉方法不对,少不得要被他亲自教导一下。

 

天桥老金涮肉


这家店原来真是路边摊,就在天桥那边,就在街面上支桌子,要不怎么叫这名儿呢。现在搬去了珠市口那边。肉都是手切的,质量没的说。棋子烧饼也不错,还有人专门去打包回家,唯一就是小料带点酸口,和平常吃的不一样。

 

东兴顺爆肚张


什刹海的爆肚张也是个百年老店,涮肉水平说得过去,小料稍微单调了点,貌似只有芝麻酱。但这家店有一宝,北京冬季著名冰点——果子干。果子干是他家老太太亲自上手做的,用杏干儿、柿饼、鲜藕和葡萄干儿等果品制成,清甜可口。您别小瞧它,就可着北京城找,也找不出几家能做的。就冲这个,我能再去十回八回的。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取得授权。

-喜欢本活动就请点个赞或者给个转发吧-

本文图片有部分来源于网络


新书推荐


《京味儿》(增订版) 

崔岱远 著


《京味儿》是写吃的,写老北京生活中平平常常的吃食,什么东西怎么做,怎样吃,只要是崔先生提到的,必定细细描摹;《京味儿》又不仅仅是写吃的,老北京人的讲究在吃上是*充分的体现,却已经上升为生活态度,精神境界,乃至被台湾美食作家叶怡兰称为“行为艺术”也不为过。我们不能否认近些年北京作为首都日新月异的发展,恰恰相反,北京正形成新的文化气质,但老北京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有许多值得守护的东西。守护的不一定是什么吃食,而是一种值得留住的生活态度,精神状态。

 
“京味儿”说起来面儿挺广,北京人说话、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曲艺杂耍儿……这些个东西搁一块儿就是“京味儿”。今儿个这本书说的是“京味儿”的吃食。春天的春饼,夏天离不开的芝麻酱,初秋吃的烧茄子,冬天上得了大席面的大白菜……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可就是不特别的东西,北京人吃起来可特有讲究。怎么讲究?您慢慢看。

扫描二维码购买《京味儿》


推荐阅读


漫谈 | 纸短情长,古人的风雅全在这一张小小的信笺上了

漫谈 | 万万没想到,鲁迅先生竟是一位被写小说耽误的美食博主!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内

電 話:

010-66116311


正陽書局南號地址:

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

(南號暫停營業)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书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