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国70年里,谁家还没置办过这些年货了?

砖砖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每年过了腊八,家家户户便开始巴望着春节的到来。从建国至今,中国已经走过七十年的岁月,从凭票购买的苦难时期到随心所欲的今天,置办年货从来没有受到时代变迁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从来都是春节前最重要的事情。

 

50年代的义利奶油蛋糕、60年代的果脯、70年代的庙会、80年代的春晚、90年代的贺岁片……这些都是一年中最有年味儿的期盼。

 

 

50年代


1950年北京迎来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街面上大大小小的年画摊,推出了新式的毛主席年画,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毛主席年画都是春节期间同类商品中的销量王,那一年大家争相买上一张挂在家里,举国同庆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

 

 

五十年代的建国初期,对于平日里勒紧裤腰带的人们来说,春节是个难得能“放肆”一把的日子。因为物资紧缺,人们买粮得用粮票、买油用油票、什么吃食用度都要凭票购买。那个时候的春节,每户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过年的时候买上一块猪肉剁馅,用富强粉和面,再加上北京冬天看家的大白菜,就是一顿香喷喷猪肉菜馅饺子。

 


对于生活在首都的北京人来说,春节的物资还算是齐全。有的农民还会趁年节出售自己捕捞的鲜鱼。

 


春节前,老字号义利正在准备糕点供应市场。不过点心可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但是糖果就实惠多了。一颗小小的水果糖,不知甜蜜了多少孩子的春节。

 


1958年“大跃进”的春节,各级政府发出“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的号召:春节不放假,坚持工作和劳动。这年,北京2.7万民工、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生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

 

 

60年代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六十年代的人不容易,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平日里的粮票肉票都十分紧俏。可到了春节,日子过得再紧,也得置办点年货。到了年关,卖果脯的摊位前挤满了购买年货的顾客,一点点的甜蜜总是春节时不可或缺的。

 

60年代 厂甸庙会


大年三十能包一顿香喷喷的饺子自然是一件阖家欢的事情,不过60年代依然延续了五十年代末的革命干劲儿,甚至好多人的年夜饭都是在单位的大食堂解决的。

 


苦难时期,一种新型的团拜会在各大单位流行起来。大年初二,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组织几个节目和游艺会,相当于公司年会和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合体。


那时候领导们倡议过“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要”,散会后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就算是60年代的春节小确幸了。

 

西城区拥军团拜会


70年代

 

70年代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压岁钱、鞭炮和祭祖敬神作为“四旧”被禁止。“上山下乡”,让很多城里的孩子都在乡下不能回家过节,所以街面上拜年的少了,但是东单电话局里打电话的人多了。

 


1975年的春节,“要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成了主题。大年初一,很多单位的职工一个都得到广场集合聆听领导的指示精神,然后是领导成员集体给大家拜年。拜完年后,每个职工排队进食堂吃忆苦饭,一人一大碗。吃完饭大家又去义务劳动。

 


1976年以后,北京庙会恢复了,传统小吃也陆续恢复。

 

1978年,改革春风吹满地,这一年的春节市场上全国各大百货大楼开始出售流行的喇叭裤和西服等。新年里人们终于能脱下绿色的军大衣和蓝色工装,这是时代的信号,一个性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80年代

 

1981年6月19日,第一批瓶装可乐陈列在北京百货大楼的货架上。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更多的进口食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十年间,北京人过年不再纠结米、面、鱼、肉这些基础食品纠结,各种食品票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年货,越来越丰富了。

 

80年代中期的不仅王府井,人们排队购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


80年代,国家引进“麦丽素”的生产工艺,从此这一袋袋红色包装的初级巧克力成为80、90后最爱的土味零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巧克力、干锅、饼干这些“洋气零食”开始流行起来。

 


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火了烟酒市场,提上两瓶好酒,买上两条好烟,拜年的时候倍儿有面儿!

 

1987年1月,农展馆的农副产品展销会上,几个年轻人拍了长队终于买到了江西特产四特酒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炮打响,当年30多岁的李谷一以一首《相恋》红遍大江南北。这届春晚,央视总共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这一天晚上的北京,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生怕错过了精彩的节目。

 


1983年的春晚直接改变了国人过年的习惯。1984年,北京的14英寸彩电节日供应量比上年增长42倍,看春晚从此成为了一家老小年过春节的必备节目。

 

 

新年要穿新衣。1987年,羽绒服、裘皮帽走俏。1988年,一种名叫马海毛的安哥拉山羊毛流行。人们开始走出黑灰蓝服装的包裹,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成为春节新衣时尚。

 


80年代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庙会从1976年回归以后,一年比一年红火。1985年,骑驴逛庙会是北京白云观庙会的一绝,庙会里的糖葫芦、竹风车都是孩子们的心头好。待到正月十五的时候,点上花灯游一圈,又是一年元宵节。


1985年地坛庙会 by 老阿


您要是再去胡同里看看,家家户户都要贴上门神、春联,富裕的人家置办上一大盘挂鞭,80年代的年味儿散发得毫无顾忌。

 

 


90年代

 

90年代的过年方式花样百出,对联不贴自己写的,得买打印好的!年夜饭不在家吃,要下馆子!过年不在家走亲戚,而是要出去旅行!放鞭炮不放二踢脚了,得放礼花!

 

1996年,春节迎来最长的公休假期,七天时间的“黄金周”再次改变了人们过节的方式,催生了“春运”。从此,春节期间饭馆不打烊了,机票五折的优惠也没有了,节前的火车站开始人山人海了。


90年代的春运 北漂们回家过年的场景


不过,90年代坐飞机出去玩也还是挺奢侈的事儿,大部分留在家里过年的还是要准备上春节最重要的年货——红包。

 

压岁钱的数值在90年代飙升。如果说以前的压岁钱只是象征性的,那这时候长辈的压岁钱绝对是比可观的收入,不过大多数家庭的小朋友也就是只能摸不能留,只能数不能花的命,最后都被家长收走了,美其名曰给存着,实际上都用来给别人家小孩回礼了!

 

90年代初,贺卡流行起来了。1992年春节前邮局收到的拜年贺卡就有250万件之多。这一年,北京最早的寻呼台126台,在春节期间每小时寻呼1万次以上,都是拜年的。那时候人们的拜年的流行语不是“不差钱”,而是“恭喜发财”,人人都在期盼小康生活。

 


1997年,露露杏仁露上市了,从此人们过年的餐桌上又多了这个国货饮料。小孩子不好好不吃饭,总是盯着桌子上的饮料不放。杏仁露、椰汁、粉冲成的果珍,时至今日,说起小时候的年夜饭,吃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喝了什么总记得很清楚。

 


如果说1983年的春晚引领了之后十年的过年方式,那么1997年上映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就是改变了中国电影史。从这部电影开始,中国有了贺岁档这么一说,电影越来越流行,逐渐成为了今天我们主流娱乐活动之一。那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流传至今,90年代也是多少人不愿忘怀的年代。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掌柜推荐




本书积数十年研究成果,以中国历代都城演进轨迹作为背景,全面论述了北京的产生、变迁及其规划建设的特点。内容涉猎北京城的历史地理背景、早期城邑以及作为国家都城的北京城的状况、明清北京城规划的特色和故宫规划的艺术成就;论述了北京城规划匠意的本源、基石、重要依据和制约因素。并深入探究城市天际线、平面布局、城市脊梁、故宫规划建筑的艺术成就、国内外规划大师的评价等,进而又探索了它的文化渊源。全书论述有据,格局严谨,对研究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推荐阅读


旧影|这家照相馆出品的明信片,一套就值一大顿涮羊肉!

正阳文库上新|两代摄影师,一座北京城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