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紫禁城”到“超级IP”——盘点故宫历任院长的功劳簿

砖砖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3

前两天,故宫的“看门人”——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先生退休了,回顾他执掌故宫的这七年,可以说是不仅让故宫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更让故宫这个超级IP“火”了起来。现如今,新任院长王旭东先生初来乍到,翻看他的履历,在敦煌研究院的经历让人们也不由得对他执掌下的故宫能够有哪些发展展开遐想。


不过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故宫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咱们暂且不表,当小编回顾故宫历任院长的过往时却发现不少有意思的故事,今天就跟您一起念叨念叨。

1

众筹

首任院长生财有道

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


时间回溯到1925年。帝制覆灭,溥仪被逐,草木凋零的紫禁城似乎也在静静地等待着历史将翻开怎样的一页。当时的北洋政府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并开始为紫禁城的未来走向谋划。也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让正值壮年的易培基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C位出道了。


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


其实当年的易培基已经是有所成就了,在离开老师章太炎身边后,他到湖南第一师范当起了老师,学生有毛泽东、田汉等人。此后弃教从政,给时任副总统黎元洪当过秘书,后来又当过教育总长、农矿部长等职。


当“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以后,北洋政府教派给易培基的任务是——全面接收故宫,并且为国立图书馆、博物院的成立做筹备。为此,他也是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确定博物馆的名称、清点文物、起草《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章程》《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等等。而在这其中最让人称道的,无疑就是他为故宫“众筹”的举措了。


民国时期的故宫博物院(景山鸟瞰)


话说当时的国内形势比较动荡,作为故宫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实际负责人的易培基,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没钱。为了让博物院顺利运营,易培基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明确博物院的地位,强调文物的价值。为此他增设了秘书处和总务处来修缮故宫,强调了古建筑维修事宜的重要地位。第二,就是面向北洋政府的党政要员“众筹”资金。首当其冲的两位就是蒋介石和张学良


您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名正言顺的为故宫博物院前期的筹备工作和文物保护筹措到了资金。要让小编看,故宫博物院能有今天,这位“开院元老”当记首功。

2

文保

动荡年代矢志不渝

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马衡


在故宫博物院建成之后,虽说国民对他的热情始终不减,但因为当时动荡的国内形势,故宫里的文物却始终处于岌岌可危的态势之下。尤其是到了1948年前后,国民党当局眼看败局已定,为了最大限度的搜刮国家财富,便打起了故宫文物的主意。


当时的行政院一封急电命令故宫打包文物,随政府一起奔赴台湾。站在历史的十字街头,故宫博物院时任院长马衡,也作出了他自己的决定。


动荡年代中的故宫博物院


平津战役打响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多次来电催促,要求马衡南飞,并将精品文物迅速装箱南运。1948年12月,南京方面开始挑选故宫南迁珍品文物运往台湾。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月29日,先后3批,共装运2972箱、238951件故宫南迁文物去台湾。


然而,故宫北平本院的文物却一箱也没有运出。马衡是极力反对将故宫文物迁往台湾的。马衡的学生兼下属庄严奉命押运第一批文物从南京运往台湾,马衡知悉后立即致函庄严,声称如果庄严要护送文物去台湾,他不惜与庄严断绝20多年的师生之情。


对于千里之外的文物迁运工作,马衡想阻止却力不能及,只能焦急地关注着迁运工作的进展,通过私人交情为保护国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949年1月14日,他写信给杭立武,希望他能及时晒晾运输过程中被雨淋湿的21箱书画,希望第三批之后不再续运故宫文物。马衡对于北平本院的文物迁运工作采取消极拖延的态度,使得文物迁运一拖再拖,最终没有成行。


1948年12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命令马衡将故宫文物送往台湾的急电


马衡给行政院的回复书


国民党军队将故宫文物打包运往台湾


 1949年3月6日,北平市军管会正式接管故宫,马衡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全体员工原职留任。这一天,故宫新生了,马衡的生命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衡的选择是正确的

 

马衡视文物为至宝,毕生致力于图书、文物的搜购工作,花钱从不吝惜,收集的图书、文物、书画、碑帖等,堆放了足有四大间屋子。马衡对他的子女说:“这类文物我是绝对不舍得变卖的,也不准备传给子女后代。传给你们,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对你们没有用处。这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归于国家保存,才能起到它最大效用。


 1955年,马衡去世。子女遵嘱将其所遗数十万言文稿及历年所藏文物1.4万余件(册)悉数无偿地捐给了国家,捐给了与他生命联结在一起的故宫博物院。


作为识大体、顾大局的第二任院长马衡先生,小编是打心底尊敬的。毕竟如果没有马院长的努力,或许如今的故宫将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3

招贤

为新故宫广纳人才

故宫第三任(新中国首任)院长吴仲超


转眼来到1954年,新中国的成立也让故宫迎来了新生。但是面对百废待兴的故宫博物院,它的第三任院长,也是新中国的首任院长吴仲超先生采取了和前任略有不同的做法。他认为,故宫的建设首先是人才的建设,故宫的发展也应当是不断储备人才的过程。于是,在他任期内的30年当中,故宫不仅有了“副院长”而且还向社会各界征集文物鉴定方面的人才。


在故宫博物院时,吴仲超常说,故宫需要一大批专家与业务骨干,否则这么大的博物院是办不好,办不下去的。他说:故宫博物院不允许有假文物,否则大家就会以为故宫是个“造假工厂”,所以,我们要邀请一批有能力的人,为这些文物保驾护航。


为此,他对学有专长的专家特别尊重,既委以重任,又充分信任予以支持,使专家们能放开手脚施展才能。他从院外特地调来了从前长期在北京琉璃厂古董店从事古玩经营的原“悦古斋”学徒刘九庵、东四“敦华斋”业主孙瀛州、学徒耿宝昌等一批在鉴定书画、陶瓷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特殊人才,使他们在故宫文物整理和鉴定工作中发挥一技之长,并在待遇、职称等方面予以相应的照顾倾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之边鉴定边传授,把鉴定经验教授给青年人,进而使事业后继有人,故宫可持续发展。


譬如对于鉴定元明瓷器有相当高成就的孙瀛州调来故宫不久即被破格提升为助理研究员。时至今日,这些文物界泰斗的学生,仍然能够活跃在文物保护和坚定的一线,与吴院长当年的努力不无关系。


4

改革

不负祖先不负后辈

故宫博物院第四任院长张忠培


吴仲超院长卸任后,接替他的是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张院长在任时间虽短,但却为故宫博物院的体制建设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张忠培被国务院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我是搞史前研究的,和故宫搞明清研究离得十万八千里。”从走南闯北的研究者转变为坐办公室的管理者,张忠培一时还不太习惯。但他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做好故宫的“后勤部长”。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撰文说,在任短短两年时间里,张忠培“锐意改革,积极创新,在博物馆的制度建设、体制改革、文物保护和总体规划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理念和新做法”。


张忠培院长和考古工作人员在一起


由于历史原因,故宫博物院的一些文物建筑长期被外部单位占用。当时,除故宫博物院,还有14个单位在故宫内办公,严重影响了故宫格局的完整性。故宫的文物,超过20万件被其他单位占有。张忠培为此四处奔走。他曾自述,“为了故宫能成为完整的故宫,我使尽吃奶之力”。


据媒体报道,1988年,在张忠培主导下,故宫博物院聘请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后专门成立了法律处。他还在全院推行岗位责任制和“一院多治”的体制,推动故宫管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5

交流

两岸故宫携手同行

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郑欣淼


在送走了张忠培院长之后,直到2002年,故宫博物院才迎来第五任院长郑欣淼。而进入新时代的故宫,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郑院长在任期间最为突出的两件大事,第一是主持近百年来的首次大修工程,时间从2002年一直持续到2020年。现如今咱们看到的故宫能够仍然熠熠夺目,和这次以“修旧如旧”为原则的修缮工作密不可分。


在故宫大修工地现场的郑欣淼院长


第二件就是主持了2009年两岸故宫的交流活动——“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此次展览于2009年10月7日在台北故宫拉开帷幕,持续到2010年1月10日结束。展览分“雍正皇帝的一生”与“雍正朝的文化与艺术”两大主题,共十一个单元。


参与展出的机构除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外,还有上海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民间收藏。同时,这次展览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这是两岸故宫自近代南迁文物被分隔两地后的首次交流与合作。


郑欣淼院长接管故宫博物院之后,访问台湾,打破了两岸故宫60年的隔膜。而这一展览同以往借对方文物展出有本质的区别,虽说文物还是那些文物,但是两岸故宫的心却靠得更近了。


两岸故宫合办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6

创新

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


故宫的第六任院长,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故宫守门人”单霁翔先生是在2012年上任的。在当时,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来故宫的观众虽然多,但80%都是沿着中轴线参观古建,很少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物。截至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由2014年的52%,达到现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将向公众展出。



除此之外,不论是开淘宝店、玩儿快闪、开庙会、做节目……这些事儿让古老的故宫焕发了新生,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来呈现传统文化,单院长所尝试的这些创新是成功的。因为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故宫,了解了故宫,也喜欢上了传统文化。小编觉得,无论方法如何,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让大家更多的人认识它们和接触它们,就是文物存于当代的最大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得给单院长点赞!



期待……

新任院长王旭东先生来自敦煌研究院,从他的履历不难看出他在创新方面也是很有想法的,尤其是利用数字手段保护敦煌壁画,这些年也是卓有成效。小编个人对王院长任期内故宫的未来还是满怀期待的,相信各位读者和所有喜欢故宫的人也是一样吧。这么着,您对故宫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或者对王院长有什么期待,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这也算是咱们一起为故宫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您说对吧。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掌柜推荐



《两代摄影师 一座北京城》


一份横跨半个世纪的城建档案


侯凯沅、 刘锦标、 赵树强/图

徐家宁/文


《两代摄影师 一座北京城》所遴选出的百余组城市影像,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呈现给世人的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新千年,经历了和平解放后的新生、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沧桑巨变,以及新千年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空前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貌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限时优惠和特惠套餐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查看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jingshimo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随便逛逛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