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物 | “立了夏,把扇架”——北京人的夏天,从拿起扇子开始

砖砖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3

今儿个立夏,咱北京有句俗话叫“立了夏,把扇架”。这天儿一天比一天热,去年家里收起来的扇子,您该拿出来消暑遮阳了。



虽说现在有空调、电扇这些电器来防暑降温,但是长时间使用毕竟对身体不好。再者,家用电器的普及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儿。在过去,住在四合院或者大杂院的百姓,在夏天防暑降温,依靠的就是扇扇子。



一把扇子拿在手里,热了用它扇风,晒了拿它遮阳。在挥汗如雨的盛夏酷暑,一把扇子扇扇,清风徐徐而来,凉爽宜人,不管是在胡同口下棋,还是院子里边聊天,那甭提多惬意了。



扇子这个物件历史非常悠久,有考证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汉代的《扬子法言》一书中记载:“扇自关而东谓之箑(sha,四声),自关而西谓之扇。”。


最早的扇子,多数是羽毛制作而成的。您看这个“扇”字,就是“户”字下面一个“羽”字所组成的。在古代,人们把扇子多称为“羽扇”,而且基本上都是富贵人家和文人墨客才用,所以不有那么个词叫“羽扇纶巾”么。所以,拿扇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故宫馆藏羽扇(清)


随着扇子的普及,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的人们也就各取所好了。这样一来,也是推动了扇子的发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原材料和加工方法;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审美和身份象征。于是乎,扇子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除了羽毛扇,还有宫扇、竹扇、麦秆扇、苇扇、藤扇、檀香扇、绢扇、团扇、纸扇、折扇、芭蕉扇等等很多种。


故宫馆藏黄色缂丝凤梧牡丹图紫檀木刻寿字炳团扇


故宫馆藏竹股烫花素面折扇(清)


而说到咱北京,被大家所熟知的扇子,就是文人用的折扇和百姓用的蒲扇了。



这蒲扇也叫芭蕉扇,因为价廉物美,所以广受京城百姓的欢迎。说它是芭蕉扇,但其实并不是用芭蕉叶做的,而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蒲葵又称葵树、蒲叶葵、扇叶葵,外观很像棕榈树,盛产于南方各省。因为它的叶柄和叶脉韧性好,晒干了不容易折断,所以精明的商人把这东西做成扇子,贩卖到北方,成了老北京夏天最受欢迎的物件儿之一。




蒲扇一般是一尺见圆,不但便宜而且扇起来风特大、特凉快,因此受到京城百姓的青睐。过去的夏景天儿,中老年人常手拿蒲扇,坐在四合院、大杂院的门道里,一边儿扇扇子,一边儿闲聊着家长里短;小伙子们常在胡同的路灯下,边下棋侃大山,边扇着热风;小孩子也常抢过老奶奶们的大蒲扇,放在胯下当自行车骑。赶上大一点儿的孩子们玩儿“三借芭蕉扇”的游戏,那这个大蒲扇可就是必不可少的道具了。

用芭蕉扇当自行车骑,可是孩子们经常做的游戏


大蒲扇是老北京夏日里的一幅独具特色的胡同风景。炎热的酷暑伏天使用扇子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两个功效:第一可以驱蚊,风一扇起来,蚊子不近身;第二,运动关节,能防治“鼠标手”和“网球肘”。现如今不少年轻人用电脑多了,腕关节和肘关节会酸疼,您这夏天多用大蒲扇,一准儿管用。



不过,现在能买到大蒲扇的地方不多了,大街上看见拿蒲扇的人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过去文人雅士常用的折扇。


折扇,又叫蝙蝠扇、聚骨扇、掐扇等。关于它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在北宋宣和年间,由日本朝贡而传到我国的。到了明清两代时,江浙一些扇庄精心制作华丽的“贡扇”进贡给皇帝“御用”。当时的皇帝十分喜爱折扇,常把折扇赏赐给大臣使用。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原本流行于江南的折扇,来到了京城的地界。



在过去,使用折扇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于是折扇的分类也由此产生。比方说戏曲中使用的大折扇;江湖侠士、戏曲武丑、衙门捕快用的黑折扇;官员、富绅、儒雅文士用的白折扇和书画折扇这些。


也正是因为使用折扇的人各有各的身份,所以折扇的制作和用料都是很讲究的。先说这扇骨吧,过去讲究分为竹骨类、木制类、象牙类、秋角类、陈香类等。无论何种扇骨,在制作上都要经过精雕细琢。老北京的扇骨以竹为主,也有兽骨或檀香木等做的。讲究的扇骨由名家进行镂刻,在扇骨上多刻有山水、花卉和人物。



故宫馆藏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清)


至于扇面,那就更讲究了。好的扇面多用精致的高丽纸、矾宣纸、粉连纸等制作,扇面上或印或画多种题材,比方说山水、花卉、戏曲人物、题写诗文等等。


还有专门留着给名家题字作画的净面扇面,不过这种,一般都用作收藏,很少有拿出来使用的。再讲究点儿的,还有用泥金洒金,绢本笺本的。老北京时的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名家和戏曲界的名人,常在扇面上作画题诗。这种有名人题字作画的扇面,往往都是身价不菲啊。


齐白石先生的扇面作品


您看,凡事一讲究,这档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把好的折扇,从扇骨到扇面,再加上配饰、扇囊、扇盒,精心搭配一番,不管是自己使用还是馈赠友人,都是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且这一把好的折扇,也是主人身份和品位的代表。


身穿长衫手拿折扇的马连良先生在香港演出前


用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商家的买卖。在老北京的街市上有专营扇子的商铺,叫扇庄或纸扇庄。不过因为扇子是有季节性的商品,所以这些字号也兼营纸张和文房四宝等。


老北京的扇庄主要集中在前门外打磨厂一带,那里有很多历经几百年的老字号,经销制作各种扇子,打磨厂也因其文化氛围成为老北京的一条文化街。经销扇子的扇庄为了招徕顾客,多在门前挂一扇幌,扇幌的尺寸大小不一,扇面两侧均绘有戏曲人物或花鸟,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用来吸引顾客。


扇庄一般都有专门供货的制扇作坊,或者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兼做批发。除了打磨厂以外,由于文人雅士经常光顾,所以在琉璃厂的一些南纸店和书画店,也有开起折扇买卖的。比如荣宝斋、清秘阁、松古斋等。


东琉璃厂大门,丁字路口北侧是延寿街,南侧是一尺大街)


其实不论蒲扇也好,折扇也罢,小小一件实用品,不仅给咱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凉爽,也增加了不少趣味。而这其中那些关于老北京夏景天儿的回忆,就是咱们京城百姓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粉丝福利:


自即日起至本周五(5月10日),凡带文字“夏天来了,信不信我扇你”转发本文至朋友圈,保存截图并通过后台发送至正阳书局公众号留言(非文末留言)前5位朋友即可获赠大蒲扇一把。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掌柜推荐



《喵王府的生活》

橘玄雅 著、燕王 绘


本书以讲述清代王府生活为主题,以清道光时期的虚构王府“喵王府”作为对象来展展示王府生活。全书共有七章,从清代皇族与王府的基本知识讲起,包含王府建筑、府内人员、王府经济、王府生活、王府的四季与节庆、王府的婚丧与饮食出行、内容丰富,语言轻松诙谐。


虽然王府是虚构的,但内容基本源自现实王府,参考了包括清代官书、王府档案、奏折、笔记、文史资料、口述历史,以及在世的王府后裔叙述在内的大量资料。另配有百余张场景图、示意图、四格漫画等形式的插图,文字与图画的结合,使清代王府的全貌跃然纸上。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正阳上新


李寅飞手书最小扇子(相声有新人张国立同款)




长按识别,扫码购买



推荐阅读


正阳书局:与万松老人塔相伴的这五年


著书以卫城 | 致消逝的北京老城门


城与人 | 那些被拆了的四合院,都被他画下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逛逛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