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保联播 | 海淀区发现古桥,老胡同整体提升

砖砖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3

大家好,这期的文保联播又跟您见面了。自从我们这个版块上新之后,有很多朋友都留言跟我们互动,有提建议的,也有表示鼓励的。(上期请见:文保联播 | 隆长寺发现乾隆御笔,四合院毁于不当修缮)在这儿,我们一并对大家表示感谢。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版块,搭建共同讨论文保话题的平台。文保院落该如何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要如何传承?您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留言参与讨论。



01

大觉寺发现古桥,众专家申请保护


前些天,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张文大先生,在海淀区发现一座古桥,于是向海淀区文物保护部门提出了认定申请。海淀区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随即对位于大觉寺附近的这座古桥进行实地踏勘。经初步判断,这座古桥出自明清时期,但文物部门并未登记入册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在古桥上行走,体验古桥的承重(图片来自:北京青年报)


新发现的古桥位于大觉寺附近的浅山区,为砖石结构单孔拱券桥。桥墙等基础部分为毛石垒砌,拱券顶端由青砖码砌。由于人迹罕至、年久失修,古桥破旧不堪,多处砖缝、石缝荒草蔓延,局部甚至长出了松树,好在单孔拱券基本完整。


考察过程中,海淀区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对古桥进行了拍摄和测量,此桥桥长约6米、宽约2米、高约5米。专家判断,古桥建于明代或清代,桥下原先可能走水,但现已干涸。


青砖垒砌的拱券顶端,已经出现断裂(图片来自:北京青年报)


经过前期了解,这座古桥目前并不是官方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为此,古桥的发现者——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张文大先生,已向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递交了《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表》,希望为古桥争取到法定的文物身份。


张文大先生考证发现,这座古桥为西峰寺前的古桥,虽然寺庙已经损毁不在了,但古桥却成为了西峰寺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目前,古桥周围存在施工工程,很容易危及古桥。没有文物身份,古桥也不受《文物法》保护。


桥面由不规则的毛石铺就,目前比较平整(图片来自: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已经实地走访,并进行初步勘测,对于这座古桥未来是否能够顺利成为文保单位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也拭目以待。


02

“共生院”模式探索,老胡同焕发新生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下定决心,舍得投入,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老城保护计划的制定,如何保护好老胡同、老院子,并且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质量,成了社会各界讨论的话题。近期,处在北京核心区域的东城区和西城区试点“共生院”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共生院不但留住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形态、肌理,还留住了原住民、老街坊,延续着老城的生活方式、社区网络和历史文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提升生活质量和保护原生院落的双重效果。


西城区白塔寺胡同片区(图片来源:苏圣亮)


所谓“共生院”是指胡同老居民与新业态共生共存、新旧相融、有机更新的老城保护模式。


“共生院”包含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三层含义。


新老建筑共生,是指在完成大杂院部分居民腾退后,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利用腾退空间,为留下来的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建设包括共享厨房、污水处理设施、配建卫生间等。既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又完善了基本的生活设施配套。


西城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内,三间北房腾退后改成民宿,游客与居民同住一院(图片来源:乐居财经)


新老居民共生,是指对于腾退出来的居住空间,引入新居民居住,原居民和新居民在胡同、四合院里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并且共同维护街巷环境和秩序。


熙熙攘攘的白塔寺街区会客厅日常(图片来源:白塔寺再生计划)


文化共生,是指新居民带来的文化和胡同四合院文化的共生。通过原居民,实现对传统四合院文化的传承、传播,通过新居民,为老城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腾空建筑除了引入新居民外,也可以引入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等新业态,实现文化共生。文化共生也是“共生院”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前门地区草厂胡同(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北京新版城市总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文化保护,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在老城保护方面一直在探索。今年还将在更大范围推广建设共生院。目前,东城区和西城区不少地区都在试点“共生院”,虽然侧重方向不同,但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03

推进文物保护,西城采取措施


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加强老城保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大运河及中轴线申遗重点工作。近期,西城区计划辖区内52项文物展开集中腾退和综合治理工作


修缮一新并向社会开放的沈家本故居


总结之前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西城区提出了“主体尽责、依法维权、合理腾退、司法保障”的综合治理原则。


随着辖区内一些文物腾退工作进入尾声,西城区文保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进一步转移到推进文物修缮利用上来。


目前正在修缮中的西城区大栅栏地区护国观音寺


按照文物修缮通用方案,今年将启动京报馆(邵飘萍故居)、五道庙等一批文物修缮工程,同时推进福州新馆(林则徐故居)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实现对外开放。


为探索活化使用文物,加速文物资源的社会化利用进程,西城区研究制定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功能,要求任何文物利用必须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服务社会公众为目的,以彰显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


腾退整治前的林则徐故居,院内空间狭窄,有很多安全隐患


西城区在文保工作推进过程当中,坚持公益属性、社会效益优先;坚持保护责任,实现科学保护;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文物建筑主要用于展览展示、参观游览、文化交流、公共服务、文化体验服务、非遗传承和公益性办公等。


04

老城保护新成果,闹市生活变水乡


说起前门东片区三里河一带,老北京人都挺熟悉。这个地方在过去是“小胡同”、“大杂院”、“旧城区”的代名词。不过这两年,随着街巷整治和老城保护两项举措的实施。三里河摇身一变成了“京城水乡”和“打卡圣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x0847h5htke


您看上面这段儿视频,牛爷带您逛了逛如今的三里河,这景色不错吧。话说三里河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正统年间。它所在的前门东区,曾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古老街区之一,也曾是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汇聚之地。


然而,岁月更迭,数百年间北京城几经变迁,小河不再,杂院林立,前门一带成了北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016年8月,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启动。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依据历史的河道位置走向进行还原。河道范围内的480户居民告别了破旧的平房;长巷头条等9条胡同先后进行了市政改造、架空线入地和胡同景观提升。


三里河地区街景(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经过8个月的整治,京味儿的厚重与水乡的灵秀相得益彰,热闹与安谧呼应得恰到好处,胡同别样的韵味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


三里河地区街景(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三里河地区街景(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在三里河片区附近的西打磨厂街,在这一次的综合整治和区域保护中,在拆违封堵、留白增绿、恢复胡同风貌的同时,还引入文化创意元素,为古老街区开启了新的生活。


西打磨厂街(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要留住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就要保护好老城的文化底蕴,除了加强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四合院等的保护利用,保护胡同肌理,还应深入挖掘老城胡同文化的内涵,把老字号、老物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起来,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讲好老城故事


经过两年多的整治,曾被占用的临汾会馆原址经过“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修缮,不仅摆脱了“大杂院”的旧貌,更摆上展品、配上讲解员,以“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的新颜成为展现北京会馆文化的“活化石”。


整治后的临汾会馆(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西打磨场街在尊重历史、延续文脉的前提下引入国际化元素,包括文化创新、民生服务、科技环保、艺术交流、国际跨界等领域在内的商业、办公功能,让老街区“活”了起来。


05

箭扣长城修复完,文保理念被称赞



上次,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的发布情况。前几天,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怀柔区政府又共同举办媒体日宣传活动,不仅展示了箭扣长城的保护修缮情况,还介绍长城保护修缮理念。


箭扣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西北八道河乡境内的,蜿蜒呈W状,因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有“万里长城最险段”之称。



箭扣梁、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从这些沿线地名中,就可想见箭扣长城的惊、险、奇、绝,这里是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也是旅游探险的热门地点。


但是历经几百年的岁月沧桑,风化侵蚀、自然灾害、战争和人为破坏等,使得地形险峻的箭扣长城呈现出边墙缺损、墙体坍塌、树草丛生的状况。长城的修复工作已经时不我待。



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大家一致认可长城修缮要坚持“最小干预”,要在安全的前提下,维持住长城的保存现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解释:“对于绝大多数长城点段,都应按照要求进行现状保护,延缓消失速度,做好标识展示,尽可能避免工程干预。对于价值突出、具备开放条件的长城点段,则按照不改变原状、最低程度干预原则进行修缮,保护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及体现这种价值的状态,避免不当干预,杜绝重建、新建长城现象。”


在发布会上,专家以151号敌楼对这次修缮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


151号敌楼修复前后的景象对比(图片来源:千龙网)


首先,这座敌楼的墙面由于被雨水浇灌浸泡,鼓了出来。按照原来的修缮方法,要拆除重垒。同时做好外部支撑和顶层的防护。另外就是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应用于长城保护和监测。把位于险峻断崖之上,难以近距离查看的城墙裂缝在高清图像中一一呈现。


其次,在修复过程中进行保护性考古工作。专家介绍,仅151号敌楼附近就清理出20多枚石雷。每5米一个标记,详细记录坍塌砖石、出土文物的细节。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筹划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试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试点目标和工作安排;组织专业机构制定明代长城保护维修指导文件,切实加强技术指导。



06

工地变身文物黑市,非法盗挖瓷片被抓


前段时间,北京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在一处工地盗挖瓷片,举报者还拍摄了一段交易视频。据警方介绍视频中的内容说,盗掘人员戴着头灯,拿着铁锹正在一个坑里挖瓷片,周围还聚集了不少买主现场交易。


根据线索,警方在实地侦查中发现,被举报的工地有近千平米,四周都是围墙,白天里面正常施工,一到了晚上,工地变成了古瓷片的“交易黑市”。


被警方日前破获了一起文物盗挖案件(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随后,北京警方出动百余名警力,对“工地黑市”进行抓捕行动,在抓捕现场,还有不少嫌疑人还正在挖掘。工地内已被盗挖人员挖出了几个大坑,盗坑周边,摆放着不少刚刚挖出来的古瓷片,部分瓷片,还带有清明时期的落款。


同时,警方根据线索,将收购古瓷片的位于十里河一家古玩店的老板王某抓获。王某表示,自己平时收购这种古瓷片的价格会根据年代、成色从几百元到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


涉案现场的文物瓷片(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目前,嫌疑人王某等31人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现场起获的古瓷片送文物鉴定部门进行鉴定。


按照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所有的地下出土文物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其中民国以前的物品都属于文物,民国以后的物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也属于文物。发现者有义务将发现的文物交给国家有关部门加以保护,有关部门可以给予发现者一定的经济奖励


涉案的瓷器碎片不少带有款识,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而对于盗挖文物的不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盗掘古文化遗址罪人员一般将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07

街巷交通是难题,慢行系统来解决


胡同,一直是咱北京城的特色。胡同生活的安逸和惬意也一直都是咱北京人的福气。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胡同里的交通问题成了邻里间的烦心事儿。怎么解决出行问题,大家也都在讨论。这不,西城区椿树街道用“慢行系统”给大家伙做了一个不错的典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8528cxgur


2018年,椿树街道对西琉璃厂街区内10余条街巷开展了集中整治。以“双零双化”为工作目标完成了10余条胡同,沿街“零”违法建设和“零”机动车停放的目标。同时还提升了胡同文化品质和绿化品质为建成胡同慢行系统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椿树街道按照“精品、慢行、顺畅”的理念,围绕打造以安徽会馆为中心的西琉璃厂文保区,建成了西城区首个胡同慢行系统


椿树街道南柳巷(图片来源:北京西城)


这个胡同慢行系统连接起琉璃巷、铁鸟胡同、兴胜胡同、后孙公园胡同和万源夹道等7条胡同,全长约1公里。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


机动车的"零"停放是构建慢行系统的先决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椿树街道深度挖掘辖区停车资源,依托居民停车自治。实现停车资源整合、共享。


椿树街道的“慢行系统”让胡同安静整洁了许多(图片来源:北京西城)


但是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需要机动车开进胡同里,该怎么办呢?椿树街道也想出了解决办法,在该慢行系统的出入口设置了停车管理设施。由街巷物业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控制机动车辆进出。


慢行系统中的小微景观(图片来源:北京西城)


除此之外,椿树街道还利用街巷资源制造了一些小微景观用来美化,提升了慢行系统的绿化水平。下一步椿树街道将继续深入打造该区域,恢复并提升胡同风貌,给地面上铺设专用慢行步道等,更好地改善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


以上就是本周《文保联播》的全部内容。希望热爱北京的您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关注城市的文物保护进程。如果您对文保工作有什么想法,也欢迎您随时留言与大家共同交流。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内容来源于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东城、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漫谈 | 京城最后的厨行,厨子舍传奇


母亲节 | 去四联美发,让咱吗永葆青春


京志 | 跨过六个世纪的天坛,中轴线上的定盘星


漫谈 | 90年代新街口逛街不完全指南


旧影 | 她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在致敬老北京的“匠人精神”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jingshimo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随便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