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记得《二十二》吗?现在,只剩七了!痛心!

2018-01-25 ChristineY 北美留学生日报



随着李爱连老人离世

中国幸存的慰安妇仅剩七人

当这个数字正逐渐变成零

我们除了缅怀

还能怎样


1月23日清晨,噩耗传来:慰安妇受害者、影片《二十二》中的爱猫奶奶李爱连老人在山西家中离世,享年90岁。


一早看到这样的新闻,心情先是低落、再是汹涌。



日军侵华时,至少二十万中国妇女沦为慰安妇。斗转星移,这些被历史无情辜负的苦难老人,弥留在世的越来越少了。


2014年,中国境内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仅有22人;今天,这个数字变成了扎眼的“7”。


慰安妇幸存者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有太多我们还没来得及了解的真相,也随她们一起,被永远地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然而,也是在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下月举行的韩国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之际,就慰安妇问题再次表态:“无法接受韩国单方面要求重新调整慰安妇协议”。关于在韩国首尔的日本大使馆前的慰安妇少女像,安倍称:“当然会强烈主张撤回少女像。”


中国又一位慰安妇老人离世,可正当时,日本首相对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依旧是不尊重历史、无情地漠视事实。可悲!可恨!


《二十二》海报


去年8月份上映的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二十二》,受到广泛关注,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朋友圈里大家也纷纷支持转发。


《二十二》的票房累计达到1.7亿元,是中国内地票房最高的纪录片,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二十二》还代表中国电影参加了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角逐。


票房和口碑奇迹的背后,是人心。


《二十二》导演郭柯


《二十二》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它舒缓却饱含血泪——镜头下些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瘦小的身躯里背负着我们民族最深的伤疤和苦痛。


刚刚离开我们的李爱连奶奶,在《二十二》片中,因为爱猫而令人印象深刻。掩住慰安妇的伤疤,李爱连奶奶与普通老人无异,闲时喂喂猫、绣绣鞋、发发呆、打打牌。



奶奶慈祥和蔼,很有爱心,经常把自己的饭给收养的猫咪吃,猫咪都被奶奶喂养的胖胖的。


经历了梦魇般的折磨,还能够如此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甚至有多余的爱,献给身边的细小生灵,奶奶的微笑,让人动容。



当年,李爱连奶奶遭日军蹂躏后从据点逃回家,丈夫和她说:“没关系,我们以后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是日本人抓你去的,又不是你自愿的”


镜头前的李爱连奶奶说到这些的时候,泣不成声。这涟涟的泪水,也许是因为封往事重新掀开的痛苦,也许是因为家人无私的包容和爱而感动。


不敢说奶奶已经释怀,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此般巨大肉体和精神苦痛的人,体会不到她的水深火热。家人的关心和理解,帮助李爱连奶奶在爱里疗伤,走完这苦痛与美好并存的一生。



但是更多慰安妇的受害者,在惨遭日军地狱般的折磨后,还要在“和平年代”忍受世人的误解和冷眼。


慰安妇老人中,有一位叫做韦绍兰,日军入侵广西那年,韦绍兰24岁,在背着女儿走出藏身的山洞时不幸被日本人发现、押上了车,就这样去到了一个远离镇子的炮楼。


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黑暗的三个月——反复被性侵、殴打和威逼。直到有一天晚上,日军的监管打起了瞌睡,她才得以带着女儿逃了出来。


然而,虽然逃脱了日本人的魔爪,韦绍兰的煎熬并没有结束。



丈夫斥责说她跑出去学坏,回避她、抛弃她;逃回去没多久,韦绍兰的女儿也患病身亡,离她而去。


又过了一个月,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孩子却是日本人的。那一刻,生不如死的她,只想一了百了,自己偷喝了农药寻死,好在被邻居及时发现救了回来。


婆婆劝韦绍兰:“留着命把孩子生下来,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抚养长大”。于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的那年,韦绍兰生下了这个“苦难”的孩子,取名罗善学。



由于是日本人的孩子,罗善学从出生就遭受着村民的憎恨与嘲笑,他只读了三年书,至今都未婚,也不是没有说过媒,只是每次对方一打听出他是日本人的孩子,就不会与其发展。如今60多岁的罗善学一直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韦绍兰老人的全部生活来源就是低保的90块钱。她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因为白菜便宜,一次买5块钱的,可以吃很久。


韦绍兰奶奶和儿子罗善学


纵使命运这般反复开玩笑,韦绍兰奶奶依旧怀着对这个并不美好世界的希望。


她佝偻着背,住在阴暗潮湿的小屋里,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韦绍兰奶奶和《二十二》导演郭柯


谈起过去,不止一位老人在镜头前泣不成声:我一想起来眼泪就流。我不说了,不说了。不讲了,不讲了。


究竟是怎样深入骨髓的悲痛,才能让这一群看似坚强的老人不敢提及七八十年前的往事,我们无法想象。



这些幸存的慰安妇老人,有的人选择忘记、忍气吞声,有的人选择憎恨、怒发冲冠,也有人像李爱连、韦绍兰老人一样选择豁达、选择释怀、选择宠辱不惊。


我们说,这是励志。可是,不豁达,又能怎么办呢?


在中国,幸存的慰安妇老人大多生活在山区小镇,闭塞的信息造就了无知的人。她们被村民邻里根深蒂固的偏见压得喘不过气、抬不起头,甚至被戴上“汉奸”“右派”“贱人”“婊子”的帽子。



她们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还被这些指指点点造成的二次伤害一遍遍摩擦着伤疤。就连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竟然还有人把《二十二》里勇敢面对镜头的慰安妇老人截图做成表情包。


面对这么多言语说不出的苦痛,她们只能加倍用力地活下去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她们的每一道皱纹,都记录着一段苦痛的过往。



前不久,又一部慰安妇题材的电影《大寒》上映,里面的慰安妇老人说:“小鬼子的罪我遭尽了!”这句话狠狠捶在我胸口上,沉闷得难受。


更让我难受的,是慰安妇老人巨大委屈下的绝望,她悲怆地嘶吼“到哪说理去”?!



去年,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老人离世。至今,日本政府依然拒绝承担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法律责任。这些老人,至死也没有等来那句道歉。


黄有良奶奶在离世时,曾经拉着儿子的手说:“我等不到裁定了,你要替我坚持下去。”


黄有良老人走了,在世的慰安妇幸存者平均年龄也已经达到九十岁以上。她们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到哪里说理”,连代表大家“去说理”的人,都没有了。


黄有良奶奶


有一天,她们都将没有力气再到处“去说理”;有一天,她们都将老得连走也走不动;有一天,她们都将离我们而去。


她们指望着我们。


但是,我们看完了一篇文章、一部电影,朋友圈转完了,微博刷完了,甚至眼泪也掉了,我们真的思考了吗?或者说,除了人人都会喊的“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我们真的进一步思考了吗?


慰安妇除了代表着一段悲痛的回忆,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还意味着什么呢?



导演郭柯说:“我不想讲曾经人们如何死去,我只想聊聊后来人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是啊,我们之所以要追思慰安妇这段尘封历史,并不是要让人们永远活在过去的仇恨里面,并不是要走向狭隘民族主义的极端,而是为了让人们用关爱的眼光去注视这些慰安妇,注视在当今年代,和她们共同处境的人。



我们痛恨日本人欺负弱小、对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施暴;但是今天,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强奸、虐童屡见不鲜,我们甚至把魔爪伸向自家人,伸向同是弱小的孩子。


医学上,外伤可能有一二三级之分,但心灵的伤害,谁都难以度量。


那些不明就里操纵舆论发起网络暴力的键盘侠、那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问题不作为的官员,和当年对慰安妇指指点点的村民、和一次又一次辜负慰安妇讨正义讨清白的人,有多大区别?



《二十二》里,一位慰安妇老人挑着两个桶吃力地爬上斜坡的镜头让我泪流满面。


这个克服苦难、自食其力的背影,比起那些在网上漫天大喊妇女权益、不知其所以然就上街游行凑热闹的浮夸,也许是对女人独有的坚强和力量最好的诠释;或者说,是对人独有的坚强和力量最好的诠释。


虽然坚强的背后,透着辛酸。



70多年来,她们选择承受并且接受这份苦难,选择活下来。奶奶们是伟大的。


看到豆瓣网友写下这样一则短评:“我们从不缺乏对英雄的崇拜,可很少有人佩服平凡人承受苦难的那种了不起。”



今年,我国在世慰安妇平均年龄逾九十,七零后八零后转眼变成社会主力军,九零后也已全部成年。日本侵华的记忆,注定会越来越难还原和保留。


去年,慰安妇“申遗”遭拒,我们愤怒的同时,也许应该悔恨,在和时间赛跑、抢救真相的这场战役中,我们起跑得太晚了、动作太迟钝了。



我们只能庆幸,如果加快脚步,还能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这曙光,是民间调查者张双兵,为慰安妇问题奔走35年来,一直坚守信念,“在她们生命时限里没有为她们讨到公道,但是还会和她的子女们一起努力下去。”


张双兵


这曙光,是台湾省的慰安妇纪念馆“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馆长康淑华说,“看到青年学子加入纪念活动,代表在’慰安妇’的关怀和求偿道路上有了传承者。替阿嬷们讨公道的责任,将由年轻人接棒承担”;


这曙光,是慰安妇雕像去年第一次树立在了美国主要大城市——旧金山;



这曙光,是在这个时常被吐槽为娱乐至死的年代,还有郭柯、张跃平这样的导演愿意通过电影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慰安妇人群的关怀;


这曙光,是慰安妇题材电影在多国上映,有老外为之动容,也有中国留学生坐两个小时火车来到纽约等大城市,只为了被每天排片仅一场的影片震撼心灵;


这曙光,是29135名民众为《二十二》剧组众筹,当银幕上闪现所有众筹者的名字时,每个人都知道,这不是为了投资和赚钱,而是为了情怀和良心。



影片末尾,慰安妇老人那句“希望中日永远友好,没有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伤害”直戳人心。


她们带着我们无法想象的伤口,却在很多时候比我们豁达。


因为,她们希望,我们的爱国心,能从曾经的暴躁变得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实在;


因为,她们希望,我们的爱国心,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让她们在来世的日子里,做最最无忧的少女,再无苦痛与悲伤,能让和她们一样的人,被温柔以待。



历史的确需要铭记,但铭记历史的原因,不就是为了以后走的更好、更稳吗?


多花一点时间想想现在和未来,不要因为受到了历史羁绊,牵制了前行的步伐。


ref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cQAGS7w3Y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8/01/23/473715.htm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