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美最难拿GPA的大学排名之外,还有一群特别好拿GPA的学校

真的么小姐 北美留学生日报 2018-10-26

国内迎来了十一长假,但是身在美国的留学生们却要开始悬梁刺股,挑灯夜战。

 

因为十一过后,期中考试将会纷至沓来,起挽袖子刷GPA的日子就要到了。

 

 

但是,你有没有察觉一个怪现象。

 

在美国,命根子GPA想拿高分,比国内容易很多。

 

难道真的是没有雾霾的空气,给留学生的大脑洗了个澡?

 

今年7月,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片名为“You Graduated Cum Laude? So Did Everyone Else”(WSJ中文题目:美国高校GPA膨胀,人人都是优等生)的文章。

 

当每个人都能在简历上炫耀体面的GPA时,“优等生”的荣誉变成了90后每天掉的头发,一抓一大把。

 

文章中说,今年利哈伊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毕业生中,有将近半数都以“cum laude”,“magnacum laude”或者“summa cum laude”的荣誉毕业。哈佛和约翰霍普金斯也同样如此。


图源:WJS

 

在南加大,GPA 3.5是获得荣誉称号的最低标准。这本是一个不易获得的G-point。但是近些年,过线的毕业生已经从32%增长到44%。

 

Doshi同学主修公共卫生,他将于秋季前往牛津大学学习医学人类学。当他为自己的学术成就自豪的同时,也说:“这并不值几个钱。”

 

今天春季,Rushabh Doshi一边庆幸与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优秀毕业生名单上,一边也注意到,这个名单居然有四页长。

 

图源:WJS

 

在大学,GPA是证明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硬性条件。但现在来看,3.7的高G-point也不过尔尔。荣誉称号不再是殊荣,而是一种常态

GPA虚高有个专有名词:GPA inflation


“The waters of Lake Wobegon have flooded U.S. college campuses.” 


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调侃GPA虚高的情况。

 

前杜克大学教授Stuart Rojstaczer 多年来一直研究GPA通胀。他和同事收集了来自400多所高校,将近四百万学生的数据。研究了过去50年间,美国大学GPA的变化。 


图源:Best College Values

 

A到F的评分系统已经在美国大学广泛使用了大约100年。早期,它被称为“科学分级”


图源:gradeinflation.com

 

1950年以前,"C"是大学校园中最常见的成绩。但是在越战爆发后,大学生的成绩急剧上升, "A"变得更加普遍,而得C,D和F的人数变得少了起来。学生的GPA平均上涨了0.4个点。

 

1973年,四年制大学的GPA平均为2.9。得“A”的情况已经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两倍,占所有成绩中的30%。此时,“B”取代“C”成为了最普遍的成绩。

 

这个情况发展到2013年,已然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C”更加少见,取而代之的是获得“A”的学生,已经从1940年的15%增长到2013年的45%。得“A”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图源:The Atlantic

 

研究中,Stuart Rojstaczer教授展示了1983年至2013年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GPA发展趋势。


整体上来看,他们以每十年0.1-0.2的速度增长。公立学校比较保守,私立学校比较夸张。2013年,平均GPA已经超过3.3。


图源:gradeinflation.com


图源:gradeinflation.com

(不同高校的GPA变化)


GPA的提高,在不同学科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学科中的GPA膨胀比人文科学更高,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真实情况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科学和科学的成绩都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的起点是不同的。

 

图源:gradeinflation.com

(灰点代表了各个学校主要学科之间的GPA差异,彩色线条表示平均值)


以上这些数据似乎在暗示一个现象,在大学里得A是平均水平,得B可能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差”生。

Stuart Rojstaczer教授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

 

图源:gradeinflation.com

 

从这幅图,我们可以到GPA明显增高有两次。


第一次出现在1960年至1973年左右。

第二次出现在1980年到2013年左右。


第一次攀升的原因有两个:教师对于成绩态度的转变,和越南战争


当时,学校教师对于成绩正在经历一次意味深远的转变。许多教授认为,成绩并不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用工具和有效的手段。并且,过分的看中成绩还会创造一个不健康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学习。


图源:eBaum's World


当时,又正值越南战争,全日制男大学生将免于征兵。如果一名男大学生的成绩不及格,他很有可能会走向战场。老师用较高的成绩,帮学生留在了校园里。


这两点的结合,就造成了学生GPA的迅速提高。但战争结束时,成绩的上扬也随之结束。


Stuart Rojstaczer把这个时期称为“越战成绩通胀期”(the Vietnam era of grade inflation)


图源:The Ringer


上世纪80年代,大学成绩开始再次上升,但速度缓慢。


到了80年代后期,GPA以每十年0.1点的速度上升,这是越南时期GPA增长速度的1/4。因为速度非常缓慢,直到2000年代才完全被学者们看清,并承认是普遍现象。

 

这次攀升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消费化


在大学里,学生们不再是知识的探索者,而是学校的客户。“成功率”(successrate)这样的短语开始成为学术管理者的流行语。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前校长David Ward在2010年总结了这一变化:

 

“今天,我们的态度是在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筛选。一旦学生被录取,我们就告诉他们:你有成功所需的一切,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你成功。”

 

在这个尚未结束的GPA膨胀阶段,学生课程评估成为强制性,学生也越来越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学费上涨幅度大大超过了家庭收入的增长。


图源:usnews.com


当学生变成客户时,客户当然是永远正确的。


如果学生和家长想要高分,那么学校就给他们,老师就给他们。

 

此时,教授们迎来了一种新的挑战:为了让领导“快乐开心”(确保他们在任期内的晋升),教授们必须让学生开心。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成绩好了,学生自然就高兴了。

 

因此,GPA膨胀并不奇怪。

 

Stuart Rojstaczer将这个阶段称为“消费者时代通胀期”

GPA膨胀,模糊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同学努力了四年,最后的成绩为A;另一个半学半玩,成绩是A-。而最后在GPA的体现上,似乎看不出差别。


美国大学的成绩,是不是真的像注水猪肉一样,只是表面上好看,而学生的真实水平,却经不住检验?


留学生辛辛苦苦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两年换来的高GPA,真的很水吗?


图源:51offer


“我们不能确定接近满分GPA是否能代表学生的努力程度,但是普遍高分必定增加了分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的难度。”


这也给用人单位和高等院校带来了风险。因为他们无法分辨,高GPA的背后,谁才是真正的优秀。


幸好,GPA并不是学生找工作和申请更高学历时的唯一参考指标。


但能够肯定的是,GPA通胀给学生带来的心里压力是巨大的。


在这个时代里,他们不仅要保证成绩优异,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在众多优异的成绩中,脱颖而出。



ref:

https://www.wsj.com/articles/you-graduated-cum-laude-so-did-everyone-else-1530523801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trouble-with-grade-inflation-runs-from-a-to-d-1531158783

https://www.pbs.org/newshour/economy/column-how-an-epidemic-of-grade-inflation-made-as-average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6/03/29/survey-finds-grade-inflation-continues-rise-four-year-colleges-not-community-college

http://www.gradeinflatio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