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森创始人荣登英国首富,这位“英国马云”却说:我对钱没兴趣!

莱莱 北美留学生日报 2019-06-05

Dyson凭借一款风靡全球的“吸尘器”和一款能让Tony老师下岗的“吹风机”,只用“吸气和吹气”这两项功能,便成功缔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甚至一度被称为家电届的“乔布斯”


如今,“戴森”品牌旗下的多款产品,热销全球。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戴森”更是学会用高定价,成功锁定了消费者的目光。


(戴森吹风机广告,图源:微博)


根据彭博关于亿万富翁的最新排名:


“受新产品需求的推动,“戴森”今年的盈利达到11亿英镑,这使得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个人财富增加了大约30亿美元,成功坐上了‘英国首富’的宝座。”


(图源:梨视频)


或许,大家都清楚,全球各大首富的世界观中,对“财富”的认知和我们普通人是不大一样的。


比如,中国前首富王健林曾公开表示:


“想当首富是对的,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挣它一个亿!”


(图源:微博)


还有“马云爸爸”,曾在多个场合中表示,自己对钱没有任何兴趣。



当然,这位新“英国首富”也不例外......


(图源:梨视频)


碰巧的是,在戴森荣登英国首富的同时,英国乐施会公布了过去一年全球贫富差距报告,报告显示:


“全世界身价10亿美金以上的‘超级富豪’,10年间暴涨一倍,世界平均每48小时就能诞生一位‘十亿富豪’。


2018年,最有钱的26位富豪所持资产,相当于38亿穷人的总资产。”


(图源:英国乐施会官网)


钱,真得像长了脚一样跑到了“戴森”的腰包里吗?


殊不知,詹姆斯·戴森也并非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他的家庭也如同那38亿穷人一般,但71岁的他,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完成了“硬核逆袭”


詹姆斯·戴森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一所寄宿学校的老师,家境贫寒。



由于父亲的关系,戴森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优质教育,而且习惯完全依靠自己钻研一件事。


但不幸的是,在他九岁时,父亲因癌症去世。


1966年,19岁的戴森不负众望,考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主修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


当时,全球出现了大量大量外观优雅、新潮的现代家具,基本上都是出自英国设计师之手。


(图源:微博)


这对戴森来说,是一个最合适的时代。他一心想要成为一个工业设计师。


大学时,戴森就表现出了超常的设计“天赋”,他设计的“海上卡车”汽艇,曾一举获得了设计协会奖和1975年的爱丁堡公爵特别奖


(海上卡车,图源:微博)


毕业之后,他的另一项设计——球轮小推车,让他获得了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收入,并开始创立自己的公司(Ballbarrow)。


这款以球代轮的手推车,曾占据了英国手推车50%的市场份额,但却始终不怎么盈利。


戴森开始明白,即便有了好的创意,没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公司完整的股份,这个创意最后不是拱手让人,就是付之东流


(图源:网易新闻)


于是,戴森开始投入到下一个“产品”之中.


戴森进入技术和工程设计领域实属无奈,当时,英国流行的吸尘器都是胡佛生产的。


戴森对这个产品十分不满意,“噪音大,吸尘能力弱,当吸尘袋塞满后,会堵住气孔,阻碍吸力”。


自1908年,吸尘器问世以来,这个问题就没有被有效的解决。


1979年,戴森毅然地抛售了公司股份,开始“设计”纠缠他半生的“吸尘器”。


(图源:微博)


在接下来的15年中,戴森一直致力于设计出一种“新型气旋式”吸尘器。


气旋的原理相对要复杂很多,核心原理是离心力。根据离心力原理,质量大的物体离心力大。


首先甩掉大块灰尘,然后再通过改变滤网孔径等方式,一步步分离细小灰尘。


(设计草图,图源:微博)


原理如此,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要困难的多,而且这期间所需费用极高。


为了保证研发成本,戴森开始到处向亲友借钱,考虑和银行贷款。但是,最终没有一人向他伸出援手。


无奈,戴森只能将自己的房子抵押,还欠下了200万英镑的外债。此时的他,已到中年,还是3位孩子的父亲。


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时刻都处于破产边缘的他,每天还要花费数小时进行研究


(图源:微博)


终于在3年之后,在经历了5000多次尝试,他成功了:


“我一直都在失败,在这之前我有5126个失败品,直到第5127个才成功。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5000多个模型,有的时候一天测试两个,不对就接着一个一个的做。”


他的这项发明,被认为是震惊世界的“吸尘器革命”。


(图源:微博)


1986年,戴森跑遍了欧洲市场,想要推销他的吸尘器,厂商们都表示这样的设计很棒,但都拒绝了他。


当时老式吸尘器利润十分可观,谁又愿意舍近求远呢?


直到戴森将产品带入到了日本,在一家名为Apex Limited的小型公司的帮助下,才开始真正的崛起。


90年代的日本,曾一度在世界崛起,甚至令美国人侧目。戴森的这款真空吸尘器成为了“有人钱”的标志


(图源:微博)


当然,戴森的设计雄心并没有止步于一款“吸尘器”,1993年,戴森又将这款“吸尘器”进行了改造升级。


改造后的“真空吸尘器”风靡欧洲,连英国皇室都在使用。



戴森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凭借长相如此另类的一个产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美国市场同类产品中的龙头老大,实在让人惊讶不已。


我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披头士后到底还有没有别的英国人能如此成功,最后还真没想出第二个。”


由于戴森抢占市场,老牌吸尘器生产商胡佛看不下去,开始抄袭戴森的思路,仿制出相似的“真空吸尘器”。


最终,被戴森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戴森获赔400万英镑。


(胡佛吸尘器,图源:微博)


被抄袭之后,戴森和其设计团队,开始改变策略,开启了“吹气”模式。


这一转变,又是因为戴森看不惯“风扇”的缘故,为什么每个风扇都要有扇叶?


2009年10月,戴森推出了无扇设计的电风扇,一举改变了消费者对于“电风扇”的认知。


不光是在美学设计上有所突破,这款电风扇也集环保、安全、节能为一身。


(图源:Google)



当然,还有戴森的“网红”吹风机,号称是可以让美发店的Tony老师下岗的设计。


(戴森卷发棒,图源:微博)


如今,已经71岁的戴森,从未将自己当成是“商人”,而称自己为“发明家”。


他像爱迪生一样,每一天都对设计充满热情和执着


他曾说:


“没有人会因为画板上的创意而成功!有趣的问题和方案,来源于接触世界和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与世隔绝或放弃必将无所作为”。


看着戴森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努力,小编想到:


1932年,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的胡适,在毕业寄语中所说的一番话。


(电影《无问东西》,图源:豆瓣)


“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产生悲观和失望,在不得不成为一个糊口养家的人之后,难免会心灰意懒。


所以要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要培养兴趣爱好。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或许,在这位“英国首富”的人生中,曾有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


但是,坚持初心,最终迎来的却是一片掌声。


ref:

http://art.china.cn/products/2015-02/25/content_7703894.htm

http://fashion.ifeng.com/a/20181027/40452875_0.shtm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