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说话方式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新书推荐
《最温柔的教养》
点击书封6折购买纸书
作者:[韩]吴恩瑛 著
绘者:[韩]车尚美 绘
译者:张梦蕊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集团
最温柔的教养: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亲子教育专家李小萌倾情推荐。韩国“国民育儿导师”最新力作,亲子沟通指南,做温柔的父母,好好和孩子说话)。
父母的话语,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最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器。
北京奥美曾拍过一则公益短片,叫《语言暴力的伤害》。在片中,制作者采访了6名不满18岁的少年犯,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在童年时遭受过父母的言语霸凌。
短片展示了他们认为最伤人的一些话语: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就比你强。这些伤人的话语郁结在孩子们心中,慢慢转化成暴力被他们释放出去。
语言暴力,也是一种家暴,而且是最隐形、最致命的一种。这种残忍的虐待方式无时无刻不摧毁着一个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使孩子从弱者变为失败者。
《最温柔的教养》一书的作者吴恩瑛老师坚持说,哪怕父母的说话之道转变1度,都能够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转变。
父母教导孩子时,常常会变得很贪心。只要是“为了你好”的话,就恨不得一股脑都灌输给孩子,恨不得孩子一天之内能全部接受。
但对于孩子想说的话,父母却常常没有耐心听下去。很多时候,父母只听了一个开头,就自以为是地判断了结尾,然后继续用自己的方式说教。
朋友家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阿牛,平时有点挑食,喜欢剩饭。有一天,朋友要带阿牛去亲戚家聚会,出发前便和阿牛约定,在别人家剩饭很不礼貌,一定不可以再剩饭,阿牛也点头答应。
午餐快结束时,朋友发现阿牛的碗里又剩了一些饭菜没吃,就很生气地拉住阿牛,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
阿牛委屈地要哭,说:“不是…”,还没说完就被朋友打断:“不是什么?好不好吃都必须吃完!剩饭是坏孩子!”
阿牛只好边哭边吃完了剩余的饭菜。回家后阿牛才说,那些饭菜他是觉得很好吃,想留给妈妈尝尝。
阿牛的妈妈关上了倾听的耳朵,在亲戚家的饭桌上,她只在意阿牛是不是遵守了他们之间的“约定”,而根本不想了解真正的原因和故事。
得不到倾诉的孩子,只会在一次次父母的不耐烦中,慢慢关闭表达的心门。很多父母感叹,孩子在十几岁甚至十岁前就和自己不亲近了,有什么心里话也不和自己交流。
孰不知,正是他们不自知地一次次推开了孩子,阻碍了孩子表达的欲望。
《最温柔的教养》中说,倾听也是一种爱的表达。父母安静而充满信任的倾听,能将爱传达到孩子的内心深处,也能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
相信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挤公交车的经历。只有大人一半高的身材,挤在一堆成年人以及他们的包之间,眼前只有某位叔叔的皮带扣或某位阿姨的挎包拉链,视线差到爆炸。
但成为父母后,我们却忘记了做孩子时的感受,理所当然地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
磨蹭、闯祸、不听话、不学习,这些在我们看来充满错误的行为,都需要立刻马上被纠正。然而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或许正是他们在蹒跚摸索、寻找方案的过程。
这时,家长需要蹲下身来,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平视你的孩子,从他的情绪中感受这个世界。
《最温柔的教养》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作者在幼儿园中看到一个小男孩,骂老师“傻瓜,去死吧”。
她温柔地问孩子说,“你是不是最近总被老师批评,不让你做这做那呀?”
孩子应了一声。
她又说,“你心情很不好吧,老师是不是还叫了你傻瓜?”
孩子很小声地说,“是的”。
于是她说,“所以你刚刚说那样的话,其实是想表达‘我现在很生气,心情很糟糕’的意思吧?”
孩子说,“是的是的。”
接下来,她就教导了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以及那些不好的言语对人的伤害。
作者面对这个小男孩时,首先认可了他的心情,接着又说出了他内心真正想表达的想法和情绪。如果她一上来就指责小男孩,讲大道理,相信只会有两种结果:唯唯诺诺,或赌气跑开。
正面管教中也说,关注孩子的不当行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理解不当行为背后的需求。像上面例子中的小男孩,他的需求其实是渴望关爱和得到“我不是傻瓜“的认同。
只有真正“蹲下身来“,大人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与动机,才能说出真正能被孩子接受的语言。
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我家孩子脾气特别犟,固执得要命。”
确实,有些孩子好像格外有“自主性”,什么都得听他们的。面对这样的孩子,不吼不骂,一切都顺着他来,就是温柔的教养吗?
并不是,温柔不是纵容,也不是说“好了好了,下次我们一定买”地哄骗孩子,企图息事宁人。
《最温柔的教养》作者吴恩瑛认为,“自主性”其实源于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很害怕受到外界的刺激,相信只有自己的实践、自己的决定才令他们安心。
很多父母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只是一味地劝说孩子,尝试很久没有结果后,就会以“真是个固执的小孩”的结论告终,但这样的论断只会让孩子心中更加不安。
对于这样的孩子,充分的“被允许”非常重要。如果在孩子犯犟时建议无效,就应该爽快地允许他们自己的决定。只有相信妈妈能接受自己的固执,他们才会用平常心看待所谓的威胁。
父母要尽量避免负面的数落,比如“你看我早说了应该这样”,而是尽可能多地去鼓励孩子的成功。一旦孩子放弃固执完成了某件事,我们就要愉快地赞美他的成功,向他证明妈妈的建议也是有效的。
只有不断正向地完成和正向的反馈,才能塑造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心性和自信。因为,被禁止的部分不重要,被允许的部分才重要。
温柔而有力的教养,是一切父母应该遵循的初衷。教养孩子的目的,是用温柔而坚定的方式让他们成长。
一个人的教养,是由童年时他们父母的“教导”和“养育”塑造而成的。
正向的鼓励和教养带来阳光而积极的未来,负面的打击和谩骂只能带来灰暗而消极的一生。
《非暴力沟通》中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这一点,对于父母却犹为艰难。
从今天起,不带评论的观察你的孩子,运用《最温柔的教养》中的语句,温柔地回应孩子。
爱孩子,从改变言语的1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