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师调查|基于图像的商业综合体夜景之照明设计师调查

于跃,黄引达,等 照明工程学报 2022-07-28

基于图像的商业综合体夜景之照明设计师调查

于跃1,黄引达2,徐丹1,代婷婷1,兰恬1,赵妍1,李大伟1,赵晓波1,张昕1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

本文发表在《照明工程学报》2016年第27卷第6期P61-64


1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综述


商业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娱乐等多种城市生活空间进行整合而成的建筑群。综合体建筑是当今建筑空间发展的一大趋势,综合体内部多种功能间相互协调平衡、相互激发,使得建筑更加能动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因此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1]。近年来商业综合体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2014年国内主要城市的商业综合体数量达885个,综合体存量面积超过3.3亿m2,较2013年增长24.47%;2015年商业综合体年供应量约为1200个,存量面积约3.6亿m2,预计2016年将突破至4.3亿m2[2]


灯光效果是商业综合体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元素,其照明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传统的照明方式,即外部投光或内透光;另一种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媒体立面。媒体立面技术主要指由人工光构成视觉信号并传递信息,从而实现媒体表皮的技术手段[3]。媒体建筑的实现需要建筑设计、灯光技术、多媒体内容、互动技术等多要素的整合。较之传统照明方式,媒体立面可以表达精确的信息及动态的效果,并且提供互动的可能性,即公共人群可以对媒体立面表达的信息作出回应并参与媒体立面的内容呈现,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力量。与媒体立面结合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是商业建筑发展的必然产物。


媒体立面潜在的负面效应是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4]。设置媒体立面的商业综合体应在照明强度及色彩变化速率等方面谨慎设计,尽可能避免对周围环境及居民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及媒体立面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林怡、郝洛西[3]剖析了LED照明技术与媒体立面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叶世琴、常志刚[5]探讨了如何把现有的高科技手段更好地运用到当代媒体建筑中。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的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对现场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甚少。


对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评价的调查可分为:(1)被试人群在现场的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2)被试人群(职业照明设计师)基于项目图像信息进行评价。本系列研究的调查方案见表1,本文介绍方案2的研究内容。如何高效率的获得照明设计师的评判结果是本研究的目的。


2研究方法


2.1建筑与夜景图像的选择


选取亚太地区具有照明代表性的商业综合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陆、香港、澳门、我国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等地的27座商业综合体。所选项目按照明方式可分为三类,其分类方式和样本数量见表2。


2.2 照明设计师的选择


12家国内知名的照明设计事务所(详见表3)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70位职业照明设计师完成了评价问卷。

上述设计师基于案例图像,针对“综合设计品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档次划分,依SD法分为五档,即1(差)、2(及格)、3(中)、4(良)、5(优)。


3 调查结果


图1所示为样本标准差与评价均值的分布,标准差越大表示设计师对调查对象的分歧越大,评价均值越大表示设计师的评价越高,由图1可知设计师对于优劣两端的评价共识较高,评价越趋于居中则共识越少。图2所示为主观评价均值的频率分布,可知照明设计师有比较明确的“认同”、“不认同”的评价标准。

图1样本标准差与均值分布图

图2样本评价均值的频率分布图

将分析结果与表2结合,将研究对象按照明方式和区域的评价结果汇总为表4。


4结论与展望


上述结果对于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设计的启示意义如下:


1)媒体立面并非是营造高质量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氛围的唯一最佳方式,传统照明在设计得当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媒体立面与传统照明相结合的混合照明方式也可获得较好的评价结果。


2)职业照明设计师对于商业综合体夜景照明优劣两端项目的评价具有较高共识,具有较为清晰的“认同”和“不认同”的评价标准。


表5为评价均值前五位与最后一位的项目信息,此六项目均为标准差较低的调查对象,设计师的分歧较小。从图像分析,均值最高五个项目的建筑表面均有较为清晰的重点照明区域(或元素),且与非重点照明区域有较为柔和的亮度过渡,重点照明区域与整体的亮度对比度不高,其色彩饱和度也处于较为舒适的水平。可见,图像的亮度层次、亮度过渡的表现、亮度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是职业照明设计师的主要评价依据。

本研究尝试以基于图像的方式对商业综合体照明项目进行主观评价,可有效压缩时空成本,提高调查效率。但是二维图像或影像无法全面的反映人们对三维空间的真实感受,比如现场的眩光感受。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以使用更接近真实感受的虚拟现实技术降低与真实场景间的评价误差。

参考文献

[1]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016-2021年中国商业综合体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深圳: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5.

[3]林怡,郝洛西.基于LED照明技术的媒体立面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10,21(5):95-100.

[4]何秉云.光污染的产生、影响和治理[J].照明工程学报,2013,24(增刊):66-71.

[5]叶世琴,常志刚.商业建筑中LED媒体立面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