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汉武帝用人方略——任人唯贤、各家并用,不计门第、破格提拔

2018-04-23 历史揭秘真相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尧、舜、禹时代的“选贤与能”、禅让贤人,到周文王礼贤下士,二请80余岁的老渔翁姜子牙为军师;从春秋末期孔子的“举贤才”,到战国末期荀子的“尚贤使能”,记录着我国古代淳朴、可贵的优良用贤传统。汉武帝时,这个优良传统为其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广开才路、任人唯贤,没有门第的规定,没有学派的限制,可称得上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翔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是他并不拘泥于此,而是以任贤为准则,广揽人才,同时并用不同学派的学者。田蛇好儒术,武帝用为太尉、垂相;主父惬治纵横家,武帝用为中郎、中大夫;郑当时治黄老之说,武帝用为右内史、大司农;严安治阴阳家,武帝用为骑马令;韩安国治法家,武帝用为中尉、御史大夫,行垂相事。这样,网罗了大批贤才,达到了才源广开、才尽其用的目的。因而司马迁说“今上(指汉武帝)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



汉武帝还能够不拘一格、破格提拔出身低贱和没有名望的智能之士.他不囿于出身、门第,而重视本人的真才实学,只要他们有才能,不分贵贱都委以重任.建元元年,汉武帝刚一继位,就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其中有才能的人加以重用,如董仲舒、严助就是这次被任用的。元封五年,汉武帝下求茂才异等诏.诏日:“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跟或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架之马,跻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在这篇诏书中提出了那些“泛架之马,断弛之士”等为世俗所鄙视的人可以建立功名,因而有一大批出身低贱的人得到重用。如“卜式拔于当收,弘羊报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碎出于降虏.”这些人以前只不过是“版筑贩牛之朋已”呵罢了,而今却成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臣、名将。像汉武帝这样在用人方面大刀阔斧、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是历史上少有的.他比汉初刘邦布衣将相之局进了一步,打破了等级的鸿沟,敢于重用像卫青、金日禅这样出身于奴仆、降虏的低贱之人。


另外,对于没有名望的人,汉武帝也能不拘一格.公孙弘“少时为狱吏”,因家贫曾`牧系海上……年四十岁,乃学春秋杂说”,可是汉武帝仍能越级拔摺。史载“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承相封侯’,画。对于公孙弘这样一个出身于狱吏的普通小民,最后能官至垂相,并且开了“无功而封侯”的先例,这虽然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汉武帝有知人善任、破格提拔的用人策略。



对于文士的选用,汉武帝也是不拘一格。文士多自恃其才,出言不逊、孤芳自赏、不合世俗。但是汉武帝能“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务于一人之义也。”取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因势利导地重用文士。东方朔是一个诙谐豁达、不拘小节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初,他上书白荐,说自己13岁学书,15岁学剑,19岁学孙吴兵法。又说白己“勇若孟贵,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东方朔如此高傲、狂妄,为世人所不容,但汉武帝却亲自召见,任为常侍郎和太史大夫之职。辞赋家司马杆!如是一个与司马迁齐名的大才子。景帝时他与临邓大富豪卓王孙的女儿一卓文君私奔.这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是为人们所不齿的。但是汉武帝亦能重用,把他召至长安,任之为郎.汉武帝就是这样不拘一格、破格提拔了各方面的贤才,为其“兴文治,建武功吻奠定了基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