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 | 温大让传统文化融入留学生教育
近日,25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温大留学生在中国烹饪老师的指导下,开启“舌尖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来自自意大利、俄罗斯、喀麦隆等五大洲、14个国家的留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刀工技巧、中式冷盘、传统面点以及炒、爆、煸、炸、酥、蒸等常见的中式烹饪技艺,学习了中国菜肴制作的基本要领和操作程序。
“学习烹饪的过程就是我们了解中国菜肴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切入点,这样的趣味学习让我对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乌克兰留学生BOZHKOV OLEKSANDR说。
多年来,温大留学生教育一直坚持“国际视野,中华情怀”理念,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中国文化、区域文化、校园文化,构建一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一项传统文化特色技艺,让留学生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知识,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
为使留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温大分别开设通识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形成一套校本课程体系。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汉语(一)》、《汉语(二)》、《中国文化概况》等通识课,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中文能力,增进他们对中国历史、名胜古迹、现代都市、宗教文化及传统习俗等的了解。
在高年级留学生中开设丰富多样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涉及介绍经济发展状况的《中国经济》、《中国商机》、《中国制造》,传播中国艺术的《民族舞蹈》、《中国古典舞蹈》、《中国影视文化》、《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中国书法》、《民间剪纸》,展示体育运动的《太极拳》、《南拳功夫》、《武术》、《乒乓球》等,满足留学生多样化需求。
同时,学校通过外引内联,共享校内外资源,组建了一支传统文化教育“双语”授课师资队伍,立足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为使传统文化教育“情境化”,温大积极拓展20多个校外基地,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工作坊”,开展实践和体验活动,让留学生在切身感知中,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开辟实践课堂,把《中国烹饪文化》课搬到烹饪学校厨房,《中国茶文化》课堂移到茶园,《走进温州》课堂走进瓯剧团。
以“感知中国”系列活动为平台,带领留学生走进特色学校、博物馆、文化馆、民俗馆、图书馆及温州名胜古迹和非遗基地,让学生将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编辑为文字、制作成视频,转化为 “我眼中的中国”假期见闻作品、比赛成果。
以“我爱中国年”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留学生走进社区和家庭,体验大小年夜饭、写春联送祝福,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让他们在亲手制作、亲身体验中感受五千年文明传承,感受中国人的团圆文化和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家庭观,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
为使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化”,温大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力求让留学生们至少掌握一项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技艺并把它带回自己的国家、传承到世界各地。茶学博士后讲授“茶艺”,让留学生了解茶文化历史、茶具功能、采茶制茶泡茶步骤、品茶要点以及茶的保健功能;瓯海区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传授“纸艺”,让留学生结合中外文化特色剪出心仪图案,并把优秀作品装裱在教学区走廊展示;外请教师教习“琴艺”,让留学生练习中国传统拨弦乐器,了解古琴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邀请温州五祖拳传人传授“武艺”,让留学生们学会打太极拳、南拳等中国功夫,塔吉克斯坦籍学生AMIROV RUSTAM酷爱中国武术,在2018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上获得男子甲组70公斤季军。此外,留学生们还在参与活动中学会了编制中国结、炒制中国菜。
温大副校长钱强说,“留学生们通过学习、实地体验和动手实践等形式,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了中国国情和民俗习惯,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加强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增加了来华留学的附加值,更是推进了中外文化交融和文明进步,对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亲华的世界青年,对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留学温大”工程的实施,温州大学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670多名,其中不乏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留学生主要分布在生物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汉语等14个专业。目前,共有超过2500余人次通过参与学校的课程与活动感知中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很多人留学归国后因怀念学校怡人的环境、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和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选择再次回到学校成为学历本科生或研究生。
“我很喜欢温州大学,喜欢这里的新鲜空气和环境,喜欢大罗山上的薄雾缭绕,我也很喜欢学习汉语,这就是我再一次回到温州大学留学的原因。”曾经作为交换生学习汉语,现在作为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意大利籍学生SCANU VIVIANA说道。
资料来源:温州日报、国际教育学院等
责任编辑:伍益佳、郑哲华
审稿:罗辛博
终审:翁 浩、孙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