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大校友|山水画博士王素柳:楚楚袅娜姿,淡雅人如画

新媒体中心 温州大学 2021-10-14


     自1933年以来,温州大学秉持“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温大精神,立足浙南大地,培养了23万余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温大校友”系列微刊聚焦校友们的求学经历和发展之路,展现温大人迎接挑战、奉献青春的榜样故事,希望激励更多的温大青年接续奋进、共促成长,传承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



个人简介

王素柳

     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98级美术学专业校友。师从张如元先生、陈忠康先生等温州书画前辈。2015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创作员。




忆往日,惜别母校情自深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灼灼岁序,恰似晨露。谈起在母校的青春年华,王素柳坦言最难忘的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那时的她性格内向,自我思考会比较多。此外,最难忘的当然还有可爱的老师、同学们,以及美丽的校园。她很怀念每天在教室和同学们听着音乐画画的日子。

     谈到自己在大学中的经历,那时的她忙碌于学校的功课、工作任务以及家教。大学毕业后,她参加了温州书画前辈们办的会文国学班,讲课的老师有张如元、林剑丹、萧耘春、张乘健等老师,包括书画、古汉语、文字学、红学等等,还参加了陈忠康老师的书法班。她说:“应该算没有停止学习吧!”那段时间的学习经历于她而言不仅印象极深,而且影响也大。

     除专业学习外,读书期间王素柳担任过系学生会的学习部长,还负责编辑系报《艺坛》,担任过校记者团的记者。这些经历对她的沟通和执行能力有锻炼作用,能接触到同班同学之外的一些优秀学长学姐和其他系的优秀同学,让自己的大学经历更丰富。




承师恩,钟爱山水慢勾勒


     “坚定本心,一路向前。”在谈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现在这个职业时,王素柳回答道,“当大学教师确实是读大学时就萌生的理想。”那时候的她目标明确,自己想走的是专业画画的路,毕业工作三年后考取了中国美院研究生。

     她认为大学老师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很是重要,除了知识技法的传授以外,对学生在此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甚至眼界、格局,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大学四年是一个人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成长关键期,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好的老师引导,那就会影响他一辈子。她回忆在大学时她们的山水老师也是当时的系主任张如元老师对她影响很大,张老师也是她成长路上重要的人生导师。

     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换也让她更加理解了老师的不易。读研期间她曾在母校国画班给学生上写生课,有一次提到外出写生大家都很兴奋,全班一拍即合决定去张家界。当时国画班11个全是女生,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等看到学生们半夜在火车上兴奋地和陌生人聊天的时候,她才突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好在往返路上有列车长的照顾,返程买票时遇到小偷被写生基地人员及时制止。第一次带学生外出,既要教学又要确保学生安全,让初为人师的她操心了一路。她谈到,虽然现在单独带学生外出写生考察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从学生到老师角色初转换时期所经历的担忧和压力,一直都无法忘记,她也更加理解了教师这份职业所承担的责任,将沿着恩师们的路继续走下去。




寄厚望,深切期盼待后生


    王素柳也为学弟学妹们诚恳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一份工作不能只依靠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最好是在学校培养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找到对的学习方向,保持终身学习。这样不仅能做好工作,还能提升自身的才智,让自己得到成长。

     在事业的发展中,王素柳认为温大带给她最独特的是母校的综合性,综合性的院校和师范专业本科让自己没有局限在国画这一门上。中国画需要综合的文化素养为依托,最终的高下要取决于人的格局和精神境界。本科时的综合性可以给她更丰厚的土壤,让她有更多的探索空间,养成从整个文化领域的视角去观照学习的习惯,无论从教学还是专业创作上都是非常受益的。王素柳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好好珍惜大学所带来的点点滴滴,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




来源:温州大学校友总会

文字:郑曾俐

整理:包锦添

责任编辑:胡雯敬 

审稿:王雨彤

终审:付志义

为温大优秀校友点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