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大教师丨侴术雷:做双碳研究高峰的攀登者

叶铭 温州大学 2022-05-17


人物名片

侴术雷,1981年4月出生,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在《Science》《Nature Chemistr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际、国内专利20余项。




侴术雷

做双碳研究高峰的攀登者

文/叶铭 图由受访者提供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一经提出便成为全网热词。使用太阳能、风能取代燃煤发电,正逐渐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新能源发电,却亟待解决如何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大型储能装置这一难题。

侴术雷参加温州招才引才活动

近日,温州大学按照“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要求,引入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正教授、国际钠离子电池领域业界公认的青年顶尖人才侴术雷及其团队全职落地温州。侴术雷深耕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自主产权化领域多年,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大型储能装置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记者面对面采访,探问他感受到的温州招才政策与产业发展环境。


>>>
成长为国际顶尖青年人才

侴术雷从小生长在黑龙江省绥化市,虽然在外打拼多年,但讲起话来仍有一股“大碴子味”,不时蹦出的儿化音,总能让人体会到东北人的爽快与豪迈。“高考的时候,我觉得材料、计算机这类的专业将来就业前景会比较好,所以就报考了材料化学专业。没想到一头扎进去,就研究了20多年一直到现在。”侴术雷一边回忆,一边讲述。

1999年,他以优秀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在陈军教授(现为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的指导下,打开了研究材料化学的大门,自此开始深耕这一科研领域。四年本科学习期间,侴术雷钦佩于陈军教授的学术成就,也受他启发,逐渐明确了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职业规划。随后,他考取了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继续跟着陈军教授研究、学习。回首往事,侴术雷感慨万分:“陈老师对我的科研启发非常大,我拿到硕士学位后,在他的推荐下,成功考取了他的母校——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跟随他当年的博士生导师窦士学院士继续开展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有缘的是,窦院士还是我的绥化老乡。”

侴术雷留学时留影

学有所成后,侴术雷留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从教,同时坚持不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曾在2014年获澳大利亚年轻科学家奖,也曾担任新一代电池青年科学家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共同主席等国际性学术会议组织者,参与制订和审定钠离子电池的行业标准。一路走来,他迅速成长为国际钠离子电池领域业界公认的青年顶尖人才,并于2020年1月,以未满40周岁的年纪晋升为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正教授。

侴术雷长期致力于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自主产权化,其学术论文中的各类专业名词往往让一般读者难以理解。他向记者作出了较为通俗化的解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时间、空间、传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性,所以要在发、输、配、送、用各个环节都用上电池,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电池成本较高,且安全事故频发,我们正在研究的钠离子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在同样的能量密度下,成本可以下降30%至50%,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在澳期间与温大频繁互动

那些年远在澳大利亚工作、生活的侴术雷,却在冥冥之中跟温州以及温州大学有了千丝万缕的羁绊。

侴术雷还清楚地记得,2012年他受邀来到温州参加一场海外学者论坛活动,这是他第一次踏足瓯越大地。“在澳大利亚读书时,我有一个师兄叫刘勇,他是温州人,现在是温州医科大学的教授。当年就是他邀请我来温州参加活动。那是我第一次来温州,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很不错。市领导介绍了很多人才优惠政策,而且我感觉温州的气候、景色都很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侴术雷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温州满满的好感。

一来二往,他与时任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现任温州大学副校长王舜教授相识、相知,双方开始保持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互动往来。记者在温州大学的官网上查询到,近10年来,侴术雷与温州大学基本保持着每年1-2次的交流——2016年9月14日,他受邀参加温大第四十二期瓯江学术论坛,分享适用于钠离子电池的低成本材料,介绍不破不立的下一代电池体系,并与温大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探讨新能源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前沿问题;2018年10月,侴术雷课题组与王舜课题组合作,建立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一步冻干煅烧合成的新方法,可控制备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紧密包裹的Na2Fe2(SO4)3复合材料,不但为进一步提升降低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大大加快低成本、长寿命、高比能钠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程。

2021年5月31日,侴术雷应邀出席温州大学瓯江学术论坛

今年5月31日,侴术雷再次受邀做客温州大学瓯江学术论坛。在此次讲座中,他介绍了目前储能研究领域的学科背景、最新进展及对未来电池领域的见解。其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具有重大启发意义,深深吸引温大化材学院的广大师生。然而,与以往的学术交流活动有所不同,这次的论坛为侴术雷与温州大学全新互动孕育了萌芽,一种更加紧密、全面的合作方式即将落地……


>>>
率高层次团队全职加盟温大

在今年5月底的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温州大学正式抛出“橄榄枝”,邀请侴术雷全职加盟温大,加快学校能源材料学科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促进温州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资源高效利用。为了成功“挖”到这名国际顶尖青年人才,温州市委组织部、瓯海区委组织部、温州高教园区及温州大学等部门、机构、高校组成联合招才团,对侴术雷展开了集体攻势。

“其实北京、深圳等地的知名高校也都向我发出过邀约,但是温州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让我深刻感受到‘知识是被重视的,人才是被尊重的’。一个团队联合起来招引人才,说明温州从上到下做事风格、思想认识都高度统一,待遇、事业、感情留人,这三点温州都真真切切做到了。而且我跟温州大学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所以没几天就正式确定了全职加盟温州大学的合作模式。”侴术雷解释了舍弃一线城市的知名高校,最终选择加入温州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的来龙去脉。

2021年7月1日,温州大学举行侴术雷特聘教授聘任仪式

在建党100周年当天,温州大学举行了简单但隆重的侴术雷特聘教授聘任仪式。该校校长赵敏对侴术雷的学术影响力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表达了高度赞赏,他同时表示,温州大学将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浙江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为侴术雷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环境。更让侴术雷感到心里暖暖的是,加盟温州大学不到一个月,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胜杰就来到学校看望他,并指导了相关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全职加盟温州大学的不仅是侴术雷个人,另外还有他团队里的15名高层次人才。“想要真正搞科研,一个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团队里这15名成员全都是博士,包括海外优青1人、省级人才2人等,他们将在明年之内全部到位。这也是吸引我来到温州大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侴术雷认为,温州具有优越的人才生态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他对自己的团队在温州开展钠离子电池储能研究和产业转化充满信心,他也希望在积极推动温州大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省市相关产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
促钠离子电池产业落地

签约落户温州大学以后,侴术雷科研团队很快就结出了“初期成果”。今年9月6日,瓯海区人民政府与温州大学共建的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侴术雷担任研究院院长一职。他及团队成员将以此为契机,在温州全力打造钠离子电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

据了解,该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是我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之一。瓯海区计划总投入9000余万元,共同推进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和温州市钠离子电池实验室建设,并推动后续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扎根、结果。

侴术雷工作照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侴术雷又收获了一件喜事——其以《Fire-retardant, stable-cycling and high-safety sodium ion battery》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2021年影响因子15.336)上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第一单位为温州大学,论文获得业界广泛关注。“储能器件的安全性一直是电池发展的绊脚石,钠离子电池也不例外。通过使用阻燃或不易燃的溶剂来改变电解质的组成,是减少电池事故风险的有效解决方案。通常使用含磷或氟的溶剂来阻燃,但是它们的钝化能力较差,这些溶剂分子与大多数电极材料,特别是钠电中负极材料-碳质材料的兼容性较差。”侴术雷进一步介绍,他的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以磷酸酯为基础的不可燃电解质,可同时实现固有的不可燃性能和稳定的充放电循环,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展望未来,侴术雷为自己规划了两个5年计划:第一个5年内,力争完成钠离子电池中等规模试验,逐渐转向产业化应用;第二个5年内,培养更多优秀的能源化学专业人才,进一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协作。“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将以‘研发储能技术、替代能源技术,构建国际新能源创新高地’为目标,通过建设‘高、精、尖’双碳产业领域的研究院,联动推进建立国际一流的产业孵化生态链,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从而促进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发展。”侴术雷对温州及温州大学的未来科创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


本文刊于温州人杂志2021年11月刊



党史上的今天


1938年

1月10日 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冀西阜平召开。这是敌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会议经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它的中心区域在平绥、平汉、同蒲、正太四条铁路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946年

1月10日 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签署停战协定,颁发于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蒋介石在美国授意下,坚持在停战协定中将东北除外,以便在东北放手大打,然后再把战火烧向关内;蒋介石在下达停战令的前后,还密令国民党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中共代表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地揭露了美蒋反动派的阴谋;人民解放军也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在自卫反击中击退了“抢占战略要点”的国民党军。 

1946年

1月10日至31日 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社会贤达的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府改组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国民大会案、宪法草案案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1949年

1月10日 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第三阶段。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投入总兵力达80万人,人民解放军投入总兵力为60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唯一少于国民党军的一次。在历时66天的激战中,解放军以13万人的伤亡,歼敌1个总部的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含4个半师起义),共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自诩为“五大主力”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直出长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汉口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援,服务于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2002年

1月10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在过去两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退耕还林条例》。

党史回眸





上下滑动阅览



内容来源:温州人杂志

责任编辑:张彬彬

审稿:周凯雯

终审:付志义

为双碳研究高峰的攀登者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