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如何深化“千万工程”?如何巩固提升环境质量?这场发布会权威解答




  今天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有关情况(←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省美丽办常务副主任,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学军,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家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

发布人就大家

关心的问题

一一作了解答




新华社记者:浙江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介绍,今年年初,浙江部署实施了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主要是做好“强城” “兴村” “融合”三篇文章。


在“做强县城”方面


  实施产业平台集聚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提升行动,进一步发挥县城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支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振兴乡村”方面


  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宜居宜业、乡村文明善治、乡村共同富裕四大提升行动,推动乡村加快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在“城乡融合”方面


  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等三大体制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在县城集聚放大、向乡村顺畅流动。

  截至目前,全省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57.37%、比去年底提高0.23个百分点;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13.5%;实施项目994个、总投资1.63万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449亿元,新建项目开工率 68.2%、投资完成率54.4%。




浙江之声记者:浙江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下一步如何巩固提升环境质量?






  省美丽办常务副主任,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介绍,浙江始终紧密结合形势、紧盯问题短板,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头工程”,这就是“811”工程。


  •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所谓“811”,就是突出8大水系和11个环保重点监管区的治理。第一次行动的三年就有效遏制了环境恶化的趋势。


  • 2007年的第二轮“811”新三年行动,突出了8个方面的目标任务,11个重点环境问题,从重点防治工业污染转向了全面防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基本解决了面上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 2010年开始的第三轮“811”,从重点抓环境治理又转到了立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转化为了8个方面的目标,11个专项行动。


  • 2016年第四轮“811”,则是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11项专项行动,达到了绿色发展的新目标。


  下一步,浙江要把“811”这张名片进一步用好、抓实、擦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面上抓巩固


  要花更大的力气扎实做好项目源头的准入、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减污降碳协同等。



点上抓提升


  抓住影响群众感官的,像噪音、恶臭、油烟等扰民问题,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持续提升。


本质上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从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个本底入手,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还包括加强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开展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更加关注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让良好的生态成为老百姓幸福的“不动产”。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财政投入,浙江财政方面具体的政策支持和机制设计是怎样的?






  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学军介绍,这些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加大投入与制度建设并重,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助推绿色发展之路。于2004年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200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此后又陆续出台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政策、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于2017年创新构建了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三年一轮迭代升级,两轮6年共兑现奖补资金766亿元。




化散为整,系统构建政策体系

  根据林、水、气、湿地、节能降耗等各生态要素的不同特点,通过整合、新增、完善、扩面、提标等方式,系统化构建了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涵盖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财政奖惩、出境水水质财政奖惩、湿地生态补偿、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11项政策,基本实现了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政策的全覆盖。

分类施策,积极营造公平环境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不同生态功能区域的地区,实施差别化的奖惩制度。比如,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与“绿色指数”相挂钩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像文成、泰顺等,实行与出境水水质、森林质量和空气质量相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对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则实行标准更高的财政奖惩制度。



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坚持“谁污染、谁交费,谁保护、谁受益”,将生态环境质量与地方政府利益相结合,形成财政奖罚与地方政府努力程度相挂钩的政策导向,充分调动了各方守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以出境水水质财政奖惩制度为例,纳入实施范围的市县,当年Ⅰ类水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500万元,下降1个百分点,扣罚500万元。

点绿成金,助力推动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的引导作用,更多支持山区26县发展,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内生动力问题。据统计,山区26县以22.4%的人口占比获得64.9%的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支持丽水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根据丽水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绝对值、增长率等指标给予财政奖补资金,加快打通从“绿”到“富”的转化通道。


  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统筹资金、加大投入,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助推浙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浙江新闻频道记者:坚持和深化“千万工程”,浙江具体还有哪些部署?





  王通林介绍要重点抓好“五个新”:


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全省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全方位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持续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加快发展乡村“土特产”,提质乡村数字经济,提能乡村地瓜经济,提升乡村营商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跑出城乡融合新速度。全景式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破除妨碍城乡平等交换、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全面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全链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推动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衡水平继续领跑全国。


引领文明善治新风尚。全过程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浙江经视记者:如何发挥好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议方面的作用?





  郎文荣介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一个双向转化、双向奔赴的过程,不仅要把高品质的“绿”转化为不断流动的“富”,还要让“金山银山”更好地反哺“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两年,浙江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贯通起来,与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城乡均衡发展贯通起来,具体体现在三个“度”上:






项目落地的速度

  努力在审批上做减法,帮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多评合一”“打捆”审批改革。项目建设环评报告编制时间平均缩减65%。





帮扶企业的温度

  打造了集自查体检、预警提醒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e企管”平台,健全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制度,创新了“环境信用修复一件事”和学法积分抵扣罚款等举措,把便捷服务直递企业手头。还广泛收集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企业一线帮扶,积极向上争取,强化横向协调,积极推进问题解决,让服务温度直达企业心头。





绿色产业的厚度

  坚持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发展产业、拓展业态,积极培育绿色增长点,为共富图景嵌上高品质的生态拼图。比如,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目前已有总投资720亿元的14个EOD项目纳入了生态环境部金融支持项目库,涌现出嘉兴南北湖未来城、“浙东芳养谷”台州黄岩项目、“海上花园”洞头诸湾项目等一批亮丽的“名片”。




潮新闻记者:自然资源部门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家银介绍,这些年来,自然资源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空间治理单元,“量身定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切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乡村,有土地综合整治


  20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综合整治”的不断跃迁,成为深化“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土地综合整治到哪里,美好家园、美丽田园、共同富裕就到哪里。


在滨海,有蓝色海湾整治


  通过海湾岸线治理、海堤生态整治、滨海湿地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营造等方式,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走出一条彰显东海韵味的绿色发展之路。沿着海岸线从北往南,可以看到普陀百年渔港、象山花岙岛千年古樟、临海白沙湾万人沙滩、乐清红树林沙滩民宿、洞头十里湿地等一批“蓝色海湾”精品工程正在“串珠成链”。


在矿区,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组织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废弃矿山治理,实现“废矿还绿、变废为宝”,矿区和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重要流域,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积极抢抓国家试点机遇、凸显浙江生态优势,浙江八大水系中排名前两位的钱塘江源头、瓯江源头山水工程先后列入国家级试点,计划总投资达200多亿元。2021年,钱塘江源头山水工程成功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获评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瓯江源头山水工程成为其中重要典型案例。




今日浙江记者:浙江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能力?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介绍,县城是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率先破解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最佳单元。围绕县城承载能力提升,浙江出台了一个实施意见、印发了一个实施方案、推出了15个省级试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下一步,将以县城为支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以县城的能力提升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重点推进“四大提升行动”:


产业平台集聚能力提升行动


  提升发展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平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制造业、服务业强县,到2027年全国百强县(市)达到20个以上。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行动


  加快道路、燃气、供水、污水、防洪排涝等老旧设施和管网更新改造,到2027年,基本建成市域1小时交通圈,建成未来社区约2000个、现代化美丽城镇约500个。

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行动


  突出以人为核心,强化医疗、教育、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县城各年龄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2027年,每个县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三级水平,75%的县(市)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每千人托位数达到5.5个。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完善生态绿地系统,打造蓝绿生态空间,到2027年,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分别达98%和88%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




浙江日报记者: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哪些措施,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





  李家银介绍,这些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在全国率先提出“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的新目标,一揽子出台耕地保护20条新举措。主要做好五件事:



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今年起,国家将和省委、省政府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相应的,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也要逐级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突破耕地红线的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织密人防技防“保护网”

  去年,浙江全面推行田长制,贯通应用“耕地智保”数字化场景,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新格局,做到了违法占用耕地“早发现、早制止、早认定、早整改”。目前,全省已落实五级田长和村级巡查员6.6万人,安装高位视频探头1.4万个,配合无人机、遥感影像等技术手段,实现“人眼+天眼”全天候智能监测。



严格用途管制“两平衡”

  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农业结构调整使用耕地实行“进出平衡”,从源头上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加强生态造地“拓空间”

  大力开展垦造耕地专项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保障全省农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



敢于亮剑护田“零容忍”

  今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力争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的目标,并展开攻坚行动,力争本年度发生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要“动态清零”,历年存续的违法行为也要尽快消除。




浙江卫视记者:20年来,浙江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如何保持这种优势?下一步着力点在哪里?





  郎文荣说,现在一方面要坚持巩固已有成果,抓好制度落地;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制度活力,做好“法治、智治、共治”三篇文章。





法治

  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去年,集成环境准入、“两山”转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创新做法,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填补了浙江生态环境综合性法规的空白。全省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规章有60部,地方性标准29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治框架。今年,还要推动出台《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十四五”还要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核与辐射、噪声污染防治等一批地方性法规的制修订。





智治

  是必须牢牢把握的时代机遇和战略主动。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将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座之上,重塑“平台+大脑+应用”架构。去年,聚焦疫情常态化防控、稳住经济大盘、守牢安全底线“三件大事”,迭代升级了“浙里无废”“浙里环评”“督察在线”三大应用,在医废闭环处置、项目审批落地、问题精准发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争取在全国形成推广示范效应。





共治

  是衡量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这些年,浙江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完善媒体和舆论监督机制,重视环保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党、政、社、群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目的就是让公众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和享受主体,不仅要生态自觉、生态自律,更要生态自强、生态自信。 


End


热点推荐:




全省首笔交易落槌!打开新局面!


暖心助企,温州有最新行动!


浙江发布《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 | 浙江发布

编辑 | 王雯 杨婷玉  审核 | 杨贡江   签发 | 陈利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