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霾早知道 环保部建设大气污染决策平台
早在年初,环保部就启动了雾霾“冬病夏治”的措施。随着逐渐进入冬季,供暖季即将到来,污染形势不乐观。环保部表示,今年十月底前,京津冀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河南、山东等传输通道城市,都要实现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对行动统一。
据媒体报道,秋冬季节“雾霾”频发季,环保部督促各地加大散煤等污染治理力度,包括河南山东在内京津冀及周边区域,10月底前要完成重污染天气统一预警分级联动。
9月29日,环保部就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会商会,对国庆期间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预测预报,指导各地做好应对工作。
今年“十一”之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会同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环保监测机构,联合对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会商,并通报了2016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形势。
根据预测,10月1日至4日白天,污染物扩散条件逐步转差,京津冀中南部和河南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重度污染。10月4日夜间至7日,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区域大气扩散条件由北向南逐渐好转,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区域大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事实上,“十一”期间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也基本与这一预测相吻合。
预测之所以更加准确,是因为环保部建成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过程应急管理决策平台”,该平台集成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应急预案启动情况、应对措施清单、企业活动信息和在线监控数据、热源遥感情况等环保大数据,提升了大气环境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水平,使得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减排。
而从今年8月1日起,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系统也实现了京津冀13个城市空气质量3天AQI预报和10天潜势分析结果推送。10月底前,京津冀区域的国控监测点位将全部完成上收,部分城市环境基础数据也将实现共享,这又将进一步提高区域预报预警的精度和准度。
今年2月18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国新办媒体吹风会上曾表示要“冬病夏治”,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效果如何?
此前,京津冀各地区预警分级标准不统一。以去年12月初那次重污染天气为例,北京启动了红色预警,河北石家庄虽然大气污染程度高于北京,但预警级别却低于北京,只是橙色预警,天津则启动了黄色预警。
而今年,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则将统一。年初,京津冀试行了统一预警分级标准,随后将执行范围扩大至京津冀地级以上城市和河南省、山东省传输通道城市,各地将在10月底前执行统一的预警分级标准。同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开展修订工作,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城市目前已基本完成修订,其他城市也在加紧推进。
京津冀地区每年散煤消耗近4000万吨,是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今年,京津冀各地在广大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北京市南部四区136个村完成户内电采暖设备安装,天津完成城市居民采暖散煤替代和炊事散煤替代6.64万户,保定市110个村和廊坊市7万余户也已经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改造任务。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已经实现无散煤化。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8月,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2%,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有效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打下坚实基础。
不过,陈吉宁表示,中国大气环境治理目前仍受到很多自然的边界条件的影响,会出现波动,有时候好就达标,有时候又会比较重。特别是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这个表现就更为突出。
因此,今年冬天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然非常艰巨。环保部大气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11月到明年2月,每月将组织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公布一批不能达标的企业名单,及时曝光,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来源:华夏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