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探访“上帝的神秘作坊”—《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这些人类的群星普照着暂时的黑夜,茨威格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我们要做的,大概就是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努力的成长,期待成为那灿烂群星中的一员。
——题记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与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辞世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2019年4月10日下午,文化传媒学院“成露茜读书会”在402室举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本叫做《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书。
(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助理 高昱老师)
“成露茜读书会”是2015年在台湾世新大学余阳洲教授的指导与帮助下成立起来的。经过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不断的优化、改进、探索和创新,时至今日读书会日渐成熟与完善。
本次读书会将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分为三轮讨论。第一轮“自我阅读分享”,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感想和收获;第二轮“延展思索探讨”,针对第一轮大家的发言内容进行观点阐述;第三轮是“徜徉思维碰撞”,大家畅所欲言,发散式联想,进行自由表达。
(文化传媒学院专职教师 姚晓彤老师)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一位同学谈到他看这本书时的感受:“这本书一共讲了十四个小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内容读起来都沉甸甸的,令人感到有些许的压抑与难受。”而另一位同学更是觉得这本书像一本历史书,每看完一个故事,就得切换一种思想,他特别提到书中讲到的“滑铁卢的一分钟”那个故事,在讲述拿破仑传奇一生的同时,也显现出他对拿破仑最后悲惨结局的无限惋惜之情。
刘雨微老师对于这本书,她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解读,她认为很多事情冥冥之中都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每一个事情的发展都由客观历史潮流所驱动,希望大家都能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
她还认为生命是基因的延续,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人类的一系列社会活动都是希望自己种族的基因能够更长久的延续下去。她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点——“银牌心理”。
(备注:所谓银牌心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奥运奖台上,金牌得主自然是喜气洋洋,眼泪与欢呼声齐飞;铜牌得主也很开心,吃尽千辛万苦,总算捞到一个奖项;而银牌得主却很不开心:我为什么不能再发挥好一点呢?为什么得金牌的是TA而不是我呢?)
(文化传媒学院专职教师 刘雨微老师)
听完刘老师分享的观点,现场可是有几位同学按耐不住批判思维的火花,有同学认为有竞争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还有同学认为生命不仅是基因的延续,更是思想的延续,也有同学认为生命不管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它都具有对比性。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师生们思想碰撞,各抒己见,仿佛和作者在同一时空进行着灵魂对话。
汪子玮老师为大家分析了作者独特的历史写作3w定位法,分析了作者在捕捉人类细微心理的强大功力,并以书中“一夜之间的天才”版块为例,指出作者在描述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时选取《马赛曲》(法国国歌)的创作者为切入点,从而最大程度为读者呈现了法国大革命的正面价值—即珍贵的自由。
作者通过这一故事的主角鲁热的一生沉浮,向世人展示法国大革命对于世界的真正意义,就是个体对自主权力的追求和对自由的追求,哪怕仅仅是以卵击石(身为工兵上尉的鲁热敢于给拿破仑写言辞激烈的信,并在公投时投反对票),最终,伟大的拿破仑和渺小的鲁热葬于一处,结尾还令人唏嘘。
汪老师引导大家思考伟大和渺小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样一个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现场深思。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读者的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化传媒学院专职教师 汪子玮老师)
活动最后,高昱老师在白板上形象的画了一个地图,他以自己独到的认知和理解,将这14个故事与历史串联了起来,生动的解释了这14个精彩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本次读书会师生们思想碰撞,各抒己见,仿佛和作者在同一时空进行着灵魂对话。大家从历史讲到生命,讲到哲学,讲到生物科学,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造就了这闪耀时刻。
书中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相互交织构成了历史的灵魂,这些闪烁的灵魂被茨威格所捕获,通过阅读与感受,也被我们所捕获。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清辉,普照着终将消逝的黑夜,也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明世人。希望大家能够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每天都是世界读书日。
互动小版块
如果大家有好书推荐
也欢迎留言
告诉我们书名和推荐理由
让大家一起爱上阅读~
供稿:冯娜娜
摄影:牟佳鑫
排版:郑辰希
校对:郑颖
责编:吴锦
©西安欧亚文化传媒学院 雷霆特别报道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