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盘相亲:运动场上能否分泌爱的多巴胺?
一块直径27厘米的圆盘成了时下最热的社交货币,它在占领足球场的同时也席卷了社交媒体。
即便没上场玩过飞盘,你肯定也刷到过运动照片、看过讨论飞盘运动着装、社交属性的文章。
爆红的飞盘运动甚至成为相亲活动的载体,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一场飞盘相亲局要如何展开?运动场上又能否分泌爱的多巴胺?飞盘何以成为相亲形式?
在推陈出新的相亲形式背后,爱情,真的变得更加容易了吗?
旁观一场2小时飞盘相亲局
而在这里,通过运动本身产生的互动似乎少了,嘉宾们或许更关注人。这不仅是运动场,更是“表演场”,我应该如何展现自己?
10分钟拉伸“变身”30分钟自我介绍
《爱在黎明破晓前》剧照
而在单身交友俱乐部组织的飞盘相亲局中,跑动训练被取消了,原本10分钟的拉伸分享被扩展为30分钟的自我介绍。
在这30分钟里,男女嘉宾围坐成圈,分别介绍自己的年龄、职业、择偶要求等基本信息。
当天在场的嘉宾年龄范围跨度不小,80年代初到“95后”不等,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位26岁的女性。
女嘉宾大多比男嘉宾更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择偶要求:年龄比自己大、有幽默感、长相帅气······
最简短的自我介绍来自一位“80后”男嘉宾,除了名字和出生年份,他只说了十个字:“北京人,在事业单位工作。”
此前在球场角落与两位女士搭讪的男嘉宾自述在金融行业工作,曾在国外工作数年,近期入股了一家公司。但他的职业经历没引起太多关注。
倒是一位90后男嘉宾,当他介绍自己从事北美移民、代孕的相关工作时,全场爆发大笑,几位女嘉宾笑着表示应该加个微信。
谈笑间,这场2小时的飞盘相亲局接近了尾声。
天色渐暗,投光灯亮起。男女嘉宾们收拾行装逐渐散去。
此前搭讪的男嘉宾指着场外一辆黑色奔驰发出邀约:“这是我的车,可以送你们一程。”两位女士没有上车,开着特斯拉离开了。
《两小无猜》剧照
“我当初只是想练习飞盘,完全没考虑到谈恋爱。”作为飞盘俱乐部里的情侣,沈沁(化名)和男友在飞盘训练中偶然认识,但她认为自己和男友的“化学反应”更多是在场下。
此前,因为“约人不方便”,沈沁更多选择攀岩、冲浪等单人运动。在她看来,这是在与大自然接触,跟自己较劲。
2021年底,她在朋友的带领下接触飞盘,刚接触不久就能扔出一个不错的盘带给她成就感。她也因此认识了很多不同的朋友,体会到了团队运动的乐趣。“多人竞技的运动需要队友默契、相互配合,增加了人与人的接触。”
她和男友相识于去年12月的一场室内随机组合赛,但她已经记不清他们是否在一个队伍,当时她脑中只有一件事——“打盘”。
那时,北京的飞盘圈还不如现在这般壮大。对于打盘频率高、水平差异不大的人而言,在训练中遇到是常事,久而久之便觉得“眼熟”。
场上打盘配合、场下复盘战术,赛后相约训练,在提升飞盘技术的过程中,频率相同的人自然慢慢走到一起。
“如果抱着明确的社交或其他目的参加某一项运动,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好的选择。飞盘被选作相亲载体可能只是因为它现在热度大,但不代表飞盘本身具有这个属性。”沈沁说,热爱同一种运动的人天然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找到同类。
但在她看来,体育运动种类众多,运动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俩人走到一起更多的要看人和人之间的反应,而非运动的作用。
多位爱好飞盘运动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士表示,任何兴趣爱好其实都有社交功能,于他们而言,飞盘的社交属性更像是熟人社交。大部分情况下,参与者更希望与熟悉的队友配合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以社交为目的参与飞盘运动的情况或许存在,但那是个人选择。目前飞盘俱乐部组织的仍然是以提高技术为核心的训练和比赛,“飞盘相亲”是部分相亲平台组织的活动,是整个飞盘活动中的极小部分。
相亲平台:活动牵手成功率不到5%
“希望大家不要抱有过高期待”
《非诚勿扰》剧照
报名一场普通飞盘活动只需预约、支付,至多再填写姓名和手机号。
而参加一场带有较强社交属性的飞盘相亲,报名者需要完成实名认证,填写身高、体重、出生地、户籍地、毕业学校、从事行业、工作地、平均月薪、感情与婚姻状态、房产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
相亲平台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平台目前在组织飞盘相亲时没有设置门槛,但会在报名系统中分别限制男女人数(通常为15或20人)。
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相亲活动都存在同一情况,女嘉宾报名比男嘉宾积极,“很多时候,直到活动前一天或当天,男嘉宾才会达到额定人数。”
以这次飞盘相亲为例,女嘉宾报名人数达到15人时,仅有1位男嘉宾报名。
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常住北京的男性也比女性多了近50万人。而在该平台建立的北京土著群、海归群、硕博群、京房京户群等单身群中,男女比例大多超过1:2。
通过平台观察、与行业从业人员交流,该工作人员发现,北京相亲市场上,男女比例在1:3或1:4左右。
“平台组织活动只是让大家多一个认识机会,其他就要看个人情况了。”工作人员还介绍,根据平台每年组织上百场各类相亲活动的经验看,通过活动成为情侣的概率不到5%。
工作人员表示,平台以不到百元的价格组织飞盘相亲活动,其原因正是降低尝试成本,也希望大家不要抱有过高的期待。
2小时运动+上千次快门
疫情下飞盘如何借势“出圈”?
实际上,兴起于上世纪美国的飞盘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早在2001年就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加入世界运动会(World Games),未来或还有可能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
想要提高飞盘技术,基本功练习同样需要耗费时间,一场极限飞盘比赛相比足球、篮球毫不逊色。
根据小红书年初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飞盘是当下年轻人最流行的户外生活方式之一,相关笔记在2021年的发布量是2020年的6倍。
飞盘活动期间,拍照成为重要元素。
飞盘的“出圈”与户外运动热潮有关。
在高密度、快节奏、被规则和理性主导的现代生活中,身心疲惫的都市人需要不断从连续性中出逃,大自然成为了疗愈创伤的最好场所。
近两年,疫情影响了此前时兴的出境游、跨省游等流动方式,精致露营成为兼具舒适与新奇的替代体验,而轻盈便携的飞盘则是露营圈内户外娱乐的新选择。
在视觉文化的助推下,飞盘运动由运动场走向了社交平台。
一位兼职摄影师告诉记者,大约两个多月前,他在小红书频繁刷到飞盘运动照片,于是主动联系俱乐部进行拍摄。
30名微博达人经过专业训练后,展开了一场友谊赛。
从小众运动到社交货币
与其他运动相比,飞盘在参与者年龄、性别、人数、运动基础上具有极强的包容度,它能最大程度把身边的朋友囊括其中。
在飞盘运动中,男女可以同场竞技。一个毫无运动基础的新手也能在2小时内迅速上手,感受到团队运动的乐趣。
而在熟悉基本规则后,战术配合则更能让参与者有机会互动交流。
疫情、户外、照片、社交友好,这些特点把飞盘推向潮流运动的前端,也让它成为一种新颖的相亲形式。
在飞盘相亲局中,一位男嘉宾提到,就近年参加相亲的感受而言,线下活动比网络聊天更能直接认识他人,也带给他更好的感受。
一位相亲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前几年平台曾组织过红极一时的“相亲八分钟”活动,相比双方在短时间内快速交换关键信息,男女嘉宾都希望有更为自然的认识方式。
相亲平台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平台日常会组织读书会、游戏局、户外运动等活动,疫情期间,室内活动受限,线下相亲活动选择变少。
新中国成立后,在单位联谊、亲友介绍等传统模式外,又出现了公园相亲角、电视节目、婚恋网站等新兴方式。
近年来,带有圈层性质的相亲平台相继大火,“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为相亲主流。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曾在《中国式相亲,究竟在相什么?》一文中写到,相亲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够扩大朋友圈,也是认识恋人和配偶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它与我们想象中爱情的逻辑并不完全吻合。
沈奕斐指出,理想中的爱情是感性的力量,爱情中的生物学本能是其超越其他功利性的重要特征,但相亲的重要特点是条件的匹配。
在相亲市场中,标签化的个体丧失了独特性,“爱情”的感觉往后退。
更重要的是,在相亲市场中进行“交换”时,人总是希望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找到比自身条件更好的对象,激发了“贪心”,也会产生一定程度错位。
在此前引起争议的相亲机构和相关文章中,沈奕斐发现,时代在发展,大家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但谈论爱情的能力和想法似乎并没有比以前更先进。
弗洛姆也在《爱的艺术》里提出,爱是一种艺术,是对我们所爱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关心,爱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了解。或许当我们尝试寻找“爱的对象”时,也不妨试着学习“爱的艺术”。
1
END
1
撰文丨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静
统筹丨张彬 林艳
校对丨成岗强
摄影丨 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制图丨袁国明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