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人er再登央视,国家级竞赛大奖抱回家!
小编在7月31日晚“东方时空”新闻报道中
发现了小贝壳们的身影!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被专家称赞为:为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做出贡献
(注:图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刘国权)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称为显微组织或金相组织)而得名。根据比赛规则,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试样进行预磨、抛光、腐蚀,并进行显微观察,最后由评委对试样制备及显微观察过程、金相质量进行打分。
显微镜下的显微组织决定着材料的性能,也决定着材料的实用性及寿命长短。金相制样是材料学科学生的基本功,大赛旨在提高高校材料类专业大学生的金相技能及实验动手能力,为全国材料学科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实践平台。
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全国255所高校的765名选手同台竞技。
我校材料学院2016级本科生张亨年、杨佳佳、阿依苏鲁•托里肯经过了今年北京科技大学第九届金相实验技能大赛的激烈角逐,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在北京科技大学实验中心教师熊小涛、黄鹏、陈旭华的带领下,三位同学代表北京科技大学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最终,杨佳佳、阿依苏鲁、张亨年分别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团体三等奖及校赛最佳组织奖的优异成绩。
贝壳们太秀了叭!
国家级奖项抱回家!
北科学子们要向榜样学习呀!
小编特地为学弟学妹们采访了我们三位参赛者
看看他们的获奖感言吧!
材料学院本科2016级 杨佳佳
国家级一等奖
对材料的学生来说,金相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带我们走近金相,认识金相,了解到金属的金相组织对于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通过对微观结构的设计获得有特定性能的材料。而这个过程的基础就是材料金相组织的观察,这便要求我们有着熟练的制样技能。
制样的练习是机械的,重复的,但金相大赛长时间的练习和分析使我们对于金相组织的认识更加深入,相关的专业积累更加扎实,同时练习磨炼的耐心和细心也是我们未来做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感谢金相大赛给我带来的挑战和成长。
材料学院本科2016级 阿依苏鲁
国家级二等奖
初遇磨样是在大二的SRTP,也正是这段经历为我奠定了一些基础。再遇磨样是在大三的《热处理》实验课和随后学校举办的金相大赛,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参加后有幸成为了国赛预备队成员之一。从四月底到七月中旬,失望和希望持续打磨,汗水和泪水交替腐蚀。
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正式赛场,都无数次证明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理,愿我们以后在人生路上依旧保持着这种"金相精神"。练习的时候不能应付了事,要有计划和目的性,每一次方法的调整都是为了改善之前的不足,之后便要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其次,要善于学习,虚心向同伴请教,注重平时的交流,潜心修炼,厚积薄发;最后我觉得做事先做人,处世先修身,我们得像冶炼钢铁一样,不断打磨自己,千锤百炼,努力成'材'。
材料学院本科2016级 张亨年
国家级三等奖
金相大赛作为材料类专业的顶级竞赛,而且最开始是我校联合发起的比赛,我觉得北科材料学子都想要在比赛中为母校争夺荣誉,展现自身实力,不仅为母校增光添彩,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一种证明,对于未来寻找研究生导师,科研生活都大有裨益。
参加本次比赛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自己大量练习和同学间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在参赛时锻炼了如何更好的保持从容冷静,还有就是是感受到了整个过程中所有人精益求精,执着专一搞好样品,办好大赛的精神,这些对我未来学习和发展都有帮助。
朋友们可知道,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是2012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的!
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举办八届了
作为培养全国优秀材料学子的重点高校
北京科技大学一直都积极投身当中
期间我校7名学子先后荣获一等奖
此外,学校还获得
团体二等奖一次 团体三等奖一次 最佳组织奖两次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与材料学院
每年定期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进项技能大赛选拔赛
参与学生人数均可达百余人
小编带大家一同回顾一下往届精彩瞬间吧~
关于你不知道的金相大赛
为了弘扬我校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传承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广大本科生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提供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科研平台,我校于2010年举办北京科技大学第一届金相实验技能大赛。并于2011年组织承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金相技能大赛的热潮。大赛旨在通过实验技能的交流与竞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增强动手能力。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以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我校将继续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为新时代中国培育新“工匠”做贡献。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金小象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王书凝
责编:杜嘉庆
相关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