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年,我在亚琛工业大学!



故事一


徐金梧   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 

亚琛工业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合作已有40年,我是两校合作的经历者和受益者。作为我国早期公派留学生的一员,我在1984年踏进了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大门,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了在机械领域的进一步深造。我的导师曾经是亚琛工业大学的副校长,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亚琛工大的第一批代表来中国访问,见证了亚琛工业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的合作。我到了德国的时候,我的导师给我讲起这段历史,他非常高兴能够与我们学校建立起这种合作的关系。作为两校合作的受益者,我还应该感谢我们的前辈魏寿昆先生和柯俊院士。亚琛工大能与北京科大合作,除了两校学科之间有很好的契合,另外一个原因是魏先生和柯院士与亚琛工大有很深的渊源。魏先生在亚琛工大做过两年博士后,柯院士和亚琛工大冶金材料的顶级专家,当年曾经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同事。这些关系促成了两校之间的合作。


我在亚琛学习工作了5年,于1989年初回到北京科技大学。在亚琛的5年,除了科研学术上的收获外,更多的是感悟德国这种教育体系,它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培养的模式。作为传统工科类的大学,亚琛工大在工程教育方面非常有经验,在德国期间我逐渐地体验和领会这种工程教育方面的理念,并在回国之后,尤其是我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和校长期间不断的去实践我所学到的经验。德国这个民族非常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德国人非常严谨,关注细节,不像国内经常会说“差不多”就行了,德国人绝对不允许“差不多”,必须做到百分之百,这也是“德国制造”一百多年来一直领先于全球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要成为“制造强国”,需要学习德国民族的严谨作风。


两校40年的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展望未来,我希望两校的合作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也祝福我们这几年出国深造的青年学子,能够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故事二

毛卫民

我于1981年在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于1988年在亚琛工业大学金属学与金属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两处都是在各自国内材料领域最强的学校,且已经有了长期合作交流的基础。在亚琛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在两个学校的学习为我后来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欧洲的年青人出现了在社会科学领域学习意愿增强,在工程领域尤其是材料领域学习意愿降低的趋势。当时,德国的工程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却面临后备力量不足的局面。强大的教育资源有所闲置,大量的科研项目时常面临招收不到足够优质研究生生源的困境。而同时,中国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大量高水平教育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生源充足,大多数本科生有毕业后继续学习的愿望。改革开放使得大量毕业生所在家庭具备支持学生继续出国深造的财力。尤其在欧洲基本不收取学费,目前所收取的学费也只是象征性的,因此在欧洲学习不存在交学费的压力。


我回国后多次返回亚琛工大访问交流,听到该校缺乏优质生源的困扰。曾与金属学研究所所长高特斯坦教授探讨选送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来亚琛工业大学读研的可能。高特斯坦教授表示,很惊讶北京科技大学有如此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基于长期合作对北京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有信心,且有利于从中观察和筛选出优秀学生继续读博;因此愿意为此在亚琛工大方面作出努力,可以考虑专门的英语授课班批量培养北京科技大学送来的硕士研究生。回国后,我与校长及主管外事的副校长交流了组织系统性派材料与冶金本科毕业生去德国亚琛工大读研的可能,并认为如果成行,也有利于提高北京科技大学国内本科生招生的质量。两位校长均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经过多次与学校和学院的交流与探讨,我于2003年携带北京科技大学的委托信件借助科研交流合作的机会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与高特斯坦教授洽谈具体合作事宜。后高特斯坦教授推动亚琛工大外事部门与北京科技大学外事处进行了具体的洽谈,达成了合作协议。2004年开始选择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专业的学生赴亚琛工大读硕士。开始的规模为每年20人,如今已经是每年30人。


16年间北京科技大学共向亚琛工大选送了400余名材料与冶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亚琛工大读研,其中大量的学生随后转为读博。这种合作不仅进一步满足了亚琛工大科研发展的需求,也为国内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出于类似的原因,我利用邀请比利时鲁汶大学冯浩藤教授来讲学的机会向其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的交流,立刻引起他的兴趣,并随后推动签署了两校类似的研究生培养协议。


故事三

包燕平

我是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到亚琛工大学习的,参加的是我校和亚琛工大教师交流项目,在德国的工作时间是14个月。后来由于在学生培养和科研项目上的合作,基本每年都要到亚琛工大交流。回想起在亚琛工大的日日夜夜,有些事情刻骨铭心,无论对自己的科研工作,还是培养学生都影响非常大。由于文章篇幅限制,举一例子说明。


一是“吃出来的书”,记得大约在2000年的1月我刚刚到亚琛工大,H. W. Gudenau教授找我谈科研项目的选题,老教授拿出厚厚的一个文件袋,里面是一本书的文稿,跟我讲这是一本吃出来的书,见我不理解,就详细的告诉我,这本书是我校杨永宜教授翻译的亚琛工大教授的“炼铁学”教材,由于上世纪70年代国内的政治运动,老师们不能干科研,因此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是杨教授在牛棚中完成的,由于工作人员不容许杨教授写书,杨教授只能一页一页翻译,遇到工作人员检查,就把这页纸吃下去,因此是“吃出来的书”。听了解释我恍然大悟,同时Gudenau教授也对杨教授表现出极大的敬佩之情。在敬佩之余,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两所学校有那么悠久的合作历史,不仅仅是最早签订的两校之间的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包括杨永宜教授,Gudenau教授等,这样的老教授们相互敬佩,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从而为我们两校长期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和亚琛工大的合作过程中,自己也是受益者,在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亚琛工大研究所(IEHK)的Gudenau教授,Senk教授,Sebastian教授等几位教授的合作,他们对科研的严谨工作态度,对教学和上课重视程度,对科研方向的长期坚持与执着,对试验设备建设的重视等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编辑:王书凝

责编:高龑

相关精彩链接

一图读懂|北京科技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

今天,北科这些老师走上颁奖台

燃爆!3000余名北科师生汇报展演,青春向祖国告白,北科一直都在!

刚刚大一!北科大新生在军训基地做了这件事

啥?八月酷暑,一群北科学子身着棉服,你敢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