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亚琛工业大学
故事一
孙静远
得知我校将于9 月21 日举行“北京科技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合作交流40 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非常高兴。这无疑将是载入我校史册的一件大事!也将是我个人人生中一件具有双重意义、永世难忘的大事!
回顾38年前我曾荣幸地参加合作交流的往事,重温无数美好的瞬间,真是一大乐事!
1979年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久,我校前身、即北京钢铁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和国外著名大学签定合作协议的大学。当时亚琛市的报纸都称此协议为“首次合作”、“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根据两校合作协议的内容,西德亚琛工业大学于1980年9月派代表团来我校访问交流,并进一步落实发展合作工作。其时,我校决定将公派我和其他四位老师于1981 年10 月赴亚琛工大进修!突然得知这个消息,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并没有激动、兴奋起来,相反,因没有想到这种机会会落到我这个早已不是学生的人的头上而感到有些忐忑不安、疑问挺多、信心不足、不知所措! 当时父亲正生病住院,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却万分高兴!支持、鼓励我说:“好!应该去!不要怕困难,你一定行的!” 父亲之所以高兴,想来因为亚琛工大也是父亲的母校。三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正生活在亚琛。父亲留学亚琛工大矿冶系,学习钢铁冶金,研究钢中的氢,并于1942 年获工程博士学位。如今听说我也将赴亚琛工大,所以非常高兴吧?!有了父亲的鼓励,我也大大的增强了勇气和决心,并好奇地盼望着重返亚琛。
1981年9 月26日,我们作为第二批派往亚琛工大学习进修的教师终于要动身前往了。我怀着一颗一定要完成学校交给的重任的决心、也怀着一定要满足父亲对我的期待和自己好奇的心情,于1981 年10 月1 日到达离开了34年的战后亚琛。
亚琛工大对合作协议十分重视、对我们这批新到达的合作者照顾的十分热情周到。钢铁冶金研究所行政负责人Dr.Splinter亲自到西客站来接我们。学校已经为我们每个人安排了学生宿舍。不久后,副校长乌尔班教授亲自接见了我们5个来自钢院的合作者并共进午餐。又过了几天,亚琛大学外事处处长Weber先生也是关怀备至在亚琛市最古老的咖啡厅请我们喝咖啡,介绍我们了解有关事务、问我们有何问题和困难,有事可以随时找他等等。
就这样,我们分别进入了各自的新领域、去完成各自的交流进修任务。根据我的专业工作、我的岗位是亚琛工大的电子显微分析中心。中心的技术主任Dr.-Ing.Klaar带我详细参观介绍了全实验室。这是一个有包括当年各种先进的大型电子显微分析设备、提供应有尽有的全套取样、制样到出分析结果的各种设备的实验室。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完备的实验室!在此学习了解大型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和运行过程,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有关设备、开展分析研究。分析中心为全校服务、也为外单位提供需要的帮助。我积极参加他们的工作、完成各项实验,在实践中学习进修。在此期间,还去听了Dahl教授的材料课程,了解到他们的教学情况。我的语言能力也逐步有了很大进步,不久后,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交流一些业务问题了。
除了经常性的专业工作学习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要做。钢铁冶金研究所的Dahl教授给中国同事组织了一次认识德国工业的旅行。因此去过杜塞尔多夫参观工艺研究所、马普研究所、德国工程师学会。又去参观过大型钢管厂、热轧无缝钢管厂、露天煤矿、…等等。
亚琛工大的外事处也常为外国人组织认识德国的旅行,因此 去过西柏林、慕尼黑、不来梅、吕贝克等城市。在西柏林时,参观了当时还存在的柏林墙、被战争摧毁的纪念教堂残余、…等。大陆中国人还得到特别许可,允许跨境到当时的东柏林参观一天。
八十年代,中国门户开放,两国交流十分频繁起来。来亚琛大学参观访问的代表团络绎不绝。研究所达尔教授让我多次参加接待并充当翻译。记得有中国国防科委代表团、冶金部部长代表团、冶金部连铸代表团、冶金部大学代表团、北京钢铁学院代表团、清华大学代表团、…等等。在亚琛大学钢铁研究所还讨论过如何加强两校学生实习生的交流。记得此后便改为每两年亚琛大学派 14 名大学生来中国实习两个月、而北京钢铁学院对应派三名到亚琛去的实习人员、每人9 个月。这个方案实行了许多年。
除了亚琛工大的有关教授、同事以外,在亚琛期间也认识了不少社会人士。亚琛应用大学(FHAachen)建筑系Sprungala教授于1982 年在西德建立了“汤若望德中合作组织”。他本人可以说 是个中国文化迷。其组织成员也都是对中国很友好的人士。他们的亚琛分会更是广结中国朋友,尤其关心刚来亚琛、还人地生疏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很多实际帮助,以便更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和城市。亚琛分会负责人也一直很支持中国科技工作者与学生联合会(简称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活动中给予具体帮助。他们和我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好朋友。…凡此种种真是回味无穷。!
回想,两校协议使我们得到赴亚琛工大学习进修的机会、让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学习积累了许多业务实践经验、广交了朋友,大大的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对我来说,还使我恢复、并大大提升了语言能力、百倍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十分感恩这一段人生经历,它让我终生受益、终生难忘!
回国以后,我以虔诚的感恩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接受了学校外事处给予我的外事任务,参加了大量的外事接待活动,也和许多德国朋友保持了终生的友好联系,继续积极为两校的合作交流、为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与友好交往贡献力量。
故事二
倪瑞明
北京科技大学是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在中国的第一所合作高校,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所和国外高校开展教育合作的大陆高校。
1978 年改革开放,我国百废待兴。冶金工业方面首先派出代表团了解世界,特别是欧洲冶金教育的发展情况。1979 年5 月中国派出第一个冶金教育考察团去西德亚琛与亚琛工業大学签订两校合作协议,并访问德国钢铁工程师学会及各相关大学。
代表团团长由冶金部教育司姚少诗司长担任,副团长由唐楠屏 副司长及北京钢铁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华同志担任。成员包括:院长张文奇教授、两位副院长魏寿昆教授与柯俊教授、教务处王祖城处长、科研处张挺处长、东北工学院康党委书记、中南矿冶学院王教授、以及代表团翻译北京钢铁学院倪瑞明。
亚琛工大校长奥特玛-克纳克(Ottmar Knacke )教授于1979年5 月9 日与北京钢铁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华在两校协议书上正式签字。我是该协议签字的见证人。
四十年来,(1988年4月20日,我校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两校师生交流源源不断。亚琛工大众多教授来我校讲课、作报告,并联合培养研究生。他们回国后担任了各级领导人和科研项目负责人,例如:校长杨天均教授、校长徐金梧教授。在开展科研合作方面,亚琛工大的柯普(Kopp)教授与我校的鹿守礼教授科研合作项目一直延续不断。
四十年来,北科大有众多教师被派往亚琛工大进修,极大地提高了各学科的教学水平,实现了与发达国家的对接。
四十年来,亚琛工大定期组织高年级钢铁冶金专业学生来中国各工厂实习,如首钢、鞍钢、上钢及武钢等。我校教师带队,认真负责指导。
四十年来,两校合作既是业务的融合、也是友谊的融合。难忘的关怀、深谈、交流,它远远超过了校际业务合作,而是中德友谊温暖绵长。
四十年来,我们想念亚琛工大、感谢培养我们的众多教授、感谢和我们热情相处的众多教职员工、感谢亚琛工大各届校长们的支持。
祝愿亚琛工大与北科大的友谊永远长青!
故事三
肖黎明
春天一般都象征着新的目标与希望,但这背后同时也隐含了做出决定与行动的勇气。2014年春季毕业季对于所有和我同级的小伙伴们来说都是需要对未来作出选择,因此内心无比躁动不安的时光,当然我也不例外。那时在我面前有两个心仪的选择,一个是只要申请便能确定的校内直博,另一个是参加学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交换生项目,由于每年申请人数较多,需要通过面试参选,因此不确定性很大。出于对国外世界的向往与好奇,我果断放弃了直博的机会,后来很幸运的通过母校北科大的合作交流项目顺利开启了我的留德生涯。
得益于北科大与亚琛工大多年的合作,我们一行二十多个小伙伴作为学弟学妹刚来亚琛就享受到了学姐学长们热情的接待以及各种答疑解惑。租房,德语课,与银行、保险、大学工作人员打交道,出行和吃饭问题等等无一不在话下。我利用短短开学前的一个月时间便慢慢适应了德国的生活,还去比利时拜访了荷语鲁汶大学交换项目的同学们。
或许是德国的生活节奏普遍比较慢,留学期间我有了很多的时间思考人生。听说亚琛工大机械系全德国最优,我心生向往,想换个专业,从冶金转到机械去。可是代价也是很大的。我想或许生命可以有多种形式,不用局限在某一种可能之下,其实我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于是我毅然决定学好德语,通过语言考试并换到德语机械专业。没想到接下来一切还算顺利,三年半的时间我成功毕业。之后在一家德国家族企业做起了工程师,我的老板正是亚琛工大的博士,可见亚琛工大名声不错。原来最难的那一步就是第一步。
在亚琛工大留学期间,我有幸体验了和德国学生合租的生活。亚琛工大的学生宿舍供不应求,一般都要等待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我等待了半年后住进了四人合租房,其他三位室友都是德国学生。每到周末宿舍楼里总有小伙伴组织趴体,我们寝室偶尔也会举办室友聚餐,定期一起打扫卫生,三年的相处还算和谐。再说亚琛工大的食堂也是物美价廉,学生食堂散布在小城各个校区,一般都提供国际化的食物,从汉堡薯条到醋焖牛肉,从亚洲小炒到自选沙拉,从肉排烤鸡到意面披萨,极大的满足了学生们的就餐需求。而中国留学生们最常吃的就是改良过的“盖浇饭”了。
其实在亚琛的生活远不止学习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我学会了找到自我,接受自己,做自己,爱自己。生活在一座小城,虽然偶尔也会觥筹交错,可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自己陪伴自己,这个过程是孤独的,但一旦学会享受孤独,生活便呈现出了最本质的面貌。我是个爱吃的人,在北京上学的四年内吃遍了北京尤其是五道口附近的各种馆子,来德以后便是西餐以及学会烹饪自给自足。我是个爱旅游的人,在欧洲游历了十多个国家,只意大利就去了四次,还因为热爱意大利学了意大利语。我也是热爱运动的人,从健身房到亚琛工大著名的跳操课,从半马到滑雪,从徒步到瑜伽,都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这些年建立起来的友谊也是我非常珍惜的,每到周末好朋友们都会相约喝咖啡或者吃饭聊天,谈谈近况和时事,互相鼓励,岁月静好。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亚琛这座小城,我想最难以割舍的就是这里的小伙伴们。尤其是这几年,当亚琛的中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朋友们之间的聚会可选择的余地大多了。据估计生活在亚琛的华人数目大概为两千。
我从不后悔自己在人生路上作出的大大小小选择,也深知有得必有失。在亚琛工大的留学生活让我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学到了德意志民族优秀的那些品质,这几年我成长很快,更加自立自强。当然我也曾错过了很多亲人的重要时刻,有好几年不在父母身边过年,这些遗憾是选择背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但我今后会更加用心去爱我的家人和朋友们。
今年是在德国亚琛第五个年头,原来不知不觉这座小城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开启了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这是何等的缘分,我感激,亦珍惜。不管今后我在何方,我都衷心希望这座可爱的城市和生活在这里可爱的人们一切都好。
明明还在路上。
故事四
何金珊
在我本科入学不久,象征北科-亚琛工大友谊的“亚洲锻锤”来到了北科,那时,久负盛名的亚琛工大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朦胧的影子。2014年9月20日,怀着一直以来的憧憬,阔别家人,我第一次踏足亚琛,这个注定将影响我一生的地方。
初到亚琛,我的内心被孤独感笼罩,也夹杂着对不确定未来的少许担忧。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研究课题的巨大转变,令我一时倍感沮丧,很难开始正常的生活。回想起来,很感激我的导师,Sebastian,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生活无法一蹴而就,并鼓励我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当下的生活节奏,多多学习,尽量每天有所进步,一切会向好发展。我逐渐调整心态,通过课程学习和日常交流慢慢克服了德语和英语的障碍,翻开了留学生活新的一页。
当我慢慢适应亚琛工大的生活节奏,生活变得顺利了。印象最深刻的,生活在亚琛,大家都喜欢规划自己的生活。基本提前半年会做好大的规划,然后逐渐细化,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完整,有条不紊,并且不轻易更改自己的计划。在这样的节奏里,我的日常工作和娱乐生活变得很有规律,生活简单又充实,烦乱的心开始变得踏实。
在亚琛的生活,让我成长许多。起初周围同事高效的工作效率令我倍感好奇,但一路观察下来,我发现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亚琛工大,即使是在读研究生,也会把科研当成工作对待,尽全力取得成果。面对新项目,从知识积累来看,很少有人能够全面理解。项目立项后,他们会尽可能搜集资料,争取资源去完成,尽管有时进度缓慢,但会照计划稳步推进,不会随意放弃。遇到问题后,他们思维活跃,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创新。更可贵的,这些并不是表面工作,而会有序执行。一切的创新都不是空中楼阁,首先通过资料的检索,他们对问题形成基本认识,然后针对关键点,与周围同事积极讨论。尤其在例会上,大家发言很活跃,在他们观念中没有蠢问题,答案不唯一,鼓励每个人发表想法,往往参与方能够得到正面反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亚琛工大的科研习惯和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让我逐渐拥有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在亚琛,我度过了充实的四年时光。毕业临近,我貌似也理解了亚琛的校训(Zukunft Denken)“思考未来”:放眼未来、不惧当下、规划行动,并积极面对。这与北科求实鼎新的精神是一致的。毕业后,很幸运,以另一种身份,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母校-北科。尽管又是一段新的旅程,但秉着亚琛工大和北科在我精神上的烙印,我不再惧怕困难,而是以积极心态面对新的挑战,一步一个脚印,迎接生活所给予的一切!
回想过去十余年,受益于北科和亚琛工大良好的培养,我从之前的迷茫、懵懂,变得独立自主,能够规划自己的生活。衷心的希望,北科大与亚琛工大友谊长存。也希望更多的北科学子,有机会到亚琛工大深造,保持一颗积极、奋进的赤子之心,学习不止、奋斗不已!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编辑:王书凝
责编:杜嘉庆
相关精彩链接
《决胜时刻》4K还原“秘术流出”!当黑白镜头下的北科上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