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北科人—我和我的导师!老师,您辛苦了!
从你进入北科大那一刻
就有一个人一直陪伴着你
那就是我们的导师
北科大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本科生从大一到大四全程指导
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广全员覆盖
导师指导我们学习、生活
规划我们的未来人生
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我和导师之间的故事
烛火,亦是明灯
——导师王捷
向上滑动阅览
提及老师,总是能想到“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一尺教鞭一本书一句话一百英才”。那些在我学习中、科研中、生活中给予了耐心指导和帮助的导师们,用他们的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如跳动的火焰留下耀眼光芒,带给我无尽的温暖。学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行,使我有幸在大一就遇到了一位这样的好导师。
在大一报道开始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便开始了网上的导师选择。身边同学们都倾向先报选那些颇负名望的老教授,但我认为这样就会导致老师学生过多,可能单独指导的机会就很少了。犹豫再三后,我选择了王捷老师,虽然他还是位年轻导师。两年多来,我越发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大一初期,学院很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推行,要求学生每个月都要和自己的导师见面、探讨问题。因为王老师的团队平日里就在学校无机楼做实验,所以我可以十分便捷地找到他。每次去见王老师时,我们都会从我最近这段时间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深入地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两个小时下来他几乎能面面俱到地为我答疑解惑。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师的幽默亲和,每次与他的聊天,总感觉他的话是那么地生动有趣,一句话刚出口几个字就能引发我的笑声。有时我与他搭话也会带着搞笑的意味,但他并不会责备纠正,而是借着这欢快的气氛,引出另一个话题,引发我的头脑风暴。这些都帮助我在初入大学殿堂的这段时间里快速地打好了基础,缩短了我的适应期。
在大一上学期结束时,大年夜晚我突然收到导师的微信,他除了向我问候新年外,还询问了我的期末考试成绩。虽然有点意外,但是王老师往日里反复强调“上课必须坐在前五排”的景象浮现在眼前,老师的关心让我十分感动。虽然那次的考试成绩并没有达到我们初定的目标,但导师不仅没有责备,反而有条理地为我提出了制定更加系统的学习、复习计划的建议,还在开学后邀请了学姐为我讲解英语六级的听力应试方法技巧。细心周密的老师,让我十分感激与温暖。
到了大二时,我的学习任务变得繁重,导致和老师会面的次数略有减少,但SRTP又使我和导师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起来。王老师和他所带的研究生学姐带领我与组员们从选题立项开始,一步步教会我们查找资料、分析试验方法、找寻实验的缺点和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每一步,老师都能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供我们改进。试讲会答辩前,老师还帮助我一遍遍完善ppt和演讲稿,带我梳理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同时,他还预先猜测了一些评委老师可能会给出的各种问题,让我提前想好解决方法,使我对答辩更加有把握。后来,我终于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得到了答辩评委老师的好评。
到了SRTP的实验操作阶段,王捷老师更是经常来实验室旁观我们的操作,发现我们有操作不当处时他会及时地进行纠正和指导。他的评价和建议使得我们的实验项目进度迅速,推进的同时,也保证了实验的质量与效果。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大学导师更是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优秀人才的重任。我认为王老师便是优秀导师中的典范,他为我的创新学习指明了方向,悉心指引着我更快更好地攀登至学术高峰。他早已不仅仅是我的导师,更是那燃烧不息的烛火、永远在前方的明灯,让我没有迷茫,坚定向前。
——学生王伯淳
玉壶存冰心 但惜恩师情
——导师韩良智
向上滑动阅览
与导师的初见,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我们几个在楼道里等待着,忽而见一个矮矮胖胖的身影急匆匆赶过来,挂在脖子上的卡片和钥匙碰撞得叮当响。她穿着一件干净整洁的毛衫,提着一个帆布袋,朝我们轻轻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两颊肉嘟嘟的,让人感觉亲切极了。
之后的每次见面,她总随身携带着一个厚厚的牛皮本,里面是为我们准备的资料和她已认真做好的笔记。记得当时我们还刚步入大学,韩老师就在见面前,提前找到教务处主任,下载了整本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对我们的专业课程、规划了熟于心,并带着我们仔细阅读;后来,我们有课程论文的需要,老师便带我们去她的办公室,一步一步教我们怎么查找文献、导出目录,几个小伙伴们挤围坐在她身边频频点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考研刚结束,她又召集学姐学长们抽出时间,专门为我们介绍考研经验……
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新创业项目刚刚启动时,我去向韩老师询问相关事宜,她坦言已经好几年没有参与过了,但是她有信心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带我们一起学习探索。第一次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我们甚至连选题都毫无头绪,老师帮我们规划设计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方向,我们这才拨开迷雾、找到目标。确定选题后,要进行项目申报,其中研究课题的背景、研究方向、规划和安排仍需大量的资料,老师筛选了很多可参考的文章,那段时间的群消息没有停过,每天都能收到一系列相关的资料链接……申报之前,她反复认真审阅了我们的选题报告,并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最终,在韩老师的大力协助之下,我和小伙伴们完成了初阶段的重要工作。
桩桩件件小事上,都彰显着老师的一片真心。她的支持、鼓励、帮助、聆听,都汇聚成我心中最真切的感动与温暖,。但其实我们都知道,韩老师的工作有多么忙碌。平日里她几乎都在学校,去办公室随时都能找到她。她的书架上,放满了一本本专业书籍和厚厚的文件夹,没有一点空隙。记得上学期,我选过一门她讲授的选修课,每每上课时天已经黑了,让人忍不住倦意。但她站在讲台上,总是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一口气从上课讲到下课,偶尔还会开几个小玩笑,将大家飘飞远去的思绪牢牢抓回来。那饱满的热情与敬业的精神,都深深感染着我、影响着我。
韩老师有多可爱呢,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认认真真问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和家乡,说起一个地方,她便会多聊几句,“哦?你是北京的,那你平时回家方便吗”“青海,确实挺远的,节假日回家不方便吧”……她除了是我们的导师,更像是一位知心“大朋友”。
生活中,遇到电脑上不会的问题,她也会“虚心请教”,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听说吕同学电脑用的好,你帮我看看吧?”她的朋友圈里,除了一些新闻、学术事件,就是她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周末常能看到她做一桌子菜:白白嫩嫩的汤包、软糯蓬松的馒头、绿油油的青菜虾仁汤、造型各异的糕点……在她的点滴生活里我时常看到生活的艺术缩影。
虽然我们和老师见面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是一有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敞开心扉地聊聊。这就是我和我导师的故事,平淡之中,是从心灵深处漫溢出的平和和喜悦。点滴之间,是慢饮凉茶后唇齿间的入口回甘。平静且纯粹,未来与可爱的她相处的时光,我都会好好珍惜。
桃李灼灼春风里,老师的一片冰心始终刻印在我心中,时刻感念。而我与韩老师的故事,仍未完待续……
——学生张婧
既为良师,更乃益友
——导师项晓菲
向上滑动阅览
当聒噪的蝉鸣声尚未消退,空气中的暑热与专属于年轻人的朝气交织在一起时,我来到了这片校园。那时的我尚不知,在未来迎接我的,不仅是充实而美好的校园生活,更有一位优秀且温柔的导师——项晓菲导师。
初秋时候,是我和项晓菲导师的初次相遇。
与想象中严肃高冷的导师形象不同,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亲切和蔼的“大姐姐”。话题,是从我喜欢的篮球展开的,当时我便惊讶于项导竟然这样把我的喜好放在心上,接着她还亲切地询问了我从千余公里外的故乡来北京学习生活是否适应等等。后来的几次见面谈话,我与项导愈发熟络,在学期接近尾声时我也十分荣幸跟随项导一起观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新年联欢会,了解到工研院的光辉历史与辉煌成就。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一次次亲切的问候,使我在他乡的土地上,第一次感受到了仿佛来自于故乡的亲切温暖。
昌黎先生曾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于我而言,项导正是这样一位合格且优秀的导师。在学习方面,每一次见面时我们首先谈及的话题就是我最近的学习情况,疫情期间无法见面,项导依然多次在线上关心着我的学习状态,这令我感到即使在家,自己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她会将所认可的学习方法倾囊相授,结合她自己的学习与科研经历一一与我分析利弊,“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取舍与平衡学习生活、学生工作与学术科研等等,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引导我发现最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
项导还会如孔子所言“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曾有一次,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实践所指导我的学习方法,项导特地邀请来如今一位已经在工研院读研的直系学姐,与我分享她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畅谈之时,在学姐闪耀着光芒的眼神中,我仿佛看见了未来的自己——积极、坚定,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科研力量。如此的几次会面,使我愈发坚定自己的选择,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在专业选择方面,当我提出了我的好奇与疑惑时,项导回复的几乎占满整张屏幕的文字令我惊喜而感动——身为自动化方向研究人员的项导,将她所了解到的关于此专业的许多信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我,慷慨且负责;在思想方面,项导也常常同我畅谈她所了解学习到的先进事迹,向我分享探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奉献精神等,帮助我树立正确的观念与信仰。在与项导一次次的交流之后,我也被她故事中的人、事深深打动,在此次疫情期间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努力向那些优秀的人学习、靠近。
亦师亦友,是我最喜好的一种师生关系。自以为项晓菲导师与我便是这样:探讨学习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平日里也可互相分享春花秋月、冬日夏云。
记得项导曾与我分享过她的一个观点,我深以为然:交友,应当要涉及三个年龄层:比你年轻的人,能给你带来生命的活力;与你同龄的人,可以与其一起并肩同行;比你年长的人,能为你指引前路,指点迷津。学校的导师制政策让项晓菲导师出现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成为那个指引着我前进方向的人,为我拨开重重迷雾,使光明的道路在我眼前展现无遗。
感谢她恰逢其时的出现。
——学生王心蓓
好风凭借力,但惜知遇恩
——导师杨光辉
向上滑动阅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遇到一位能够为学生指点迷津、细心指导的好导师便是大学生活最大的幸运。今天我们想讲一讲与制图课和制图队老师——杨光辉副教授的故事。在我们前行的路上,杨老师言传身教,为我们制图专业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杨老师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尤其反映在对待工作和专业的态度上。杨老师是我们机械制图课的授课教师,上课时他总会和我们讲述自己与学生制图比赛的二三事。杨老师教学能力很强,很懂得如何把艰涩的知识变成生动的符号,因而课上的氛围一直都很好。或许制图人有特殊的严谨,杨老师对专业术语的细节极为重视。讲课时他思路连贯、条理清晰,每一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
杨老师经常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在细节上如何表述能够直接反映个人的专业能力,而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也延续到了指导我们参加机械制图比赛的过程之中。杨老师是制图队的主要指导教师,负责竞赛准备各方面的大小事情,同时,主要负责指导我们进行三维建模方面的训练。他常对我们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细节才是决定最后成绩的关键。”
杨老师经常将建模之外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建模训练相结合,注重从方法论上教会我们如何快速且准确的抓住一个零件的特征和建模思路。老师还经常与我们分享其他大学的训练方法,与我们共勉。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杨老师不仅注重提高我们的三维建模能力,还会帮助我们查找二维制图时出现的问题。想要完善制图,就要全面发展、综合提升,二维、三维能力缺一不可。
在与杨老师相处的两年中,我站在不同角色上,看到了他的更多面貌,不仅有对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更有对学生们细致入微的关心爱护。还记得我参加制图队队员选拔时,杨老师恰好是负责面试我的人,他把所有的考卷铺开,细数我们的优缺点。后来,老师给了我提前进入校队训练的机会,但同时,他也直接点明了我的二维能力与同期参加选拔的另一位同学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
杨老师略显严厉的话使我在之后训练中对二维加倍重视,努力补足短板。杨老师对我们细致的关心还体现在备赛中。他对待集训异常认真,筹备时便会把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甚至每个人和谁在一起训练才能更好地进步也要细想一番。但同时,杨老师也会给我们很多自由,他只会布置阶段任务和必须要完成的计划,其他具体集训安排则由我们自己制定,更加差别化、个性化地提高自身能力。看到我们画图装备不齐全时,杨老师会翻出工具套装给我们每人一套;了解到我们对轴系装配的理解不足时,老师就提前带我们学习轴系的相关知识,并把实物带来供我们参考,尽管那是大三才有的课时内容。
竞赛之外,生活中的杨老师同样细心,也更令人感到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去外地比赛时,杨老师总会提前召集大家开会,把注意事项列成备忘录、关注当地的气候、叮嘱我们准备好一些常用的药物。比赛前,老师会带我们详细梳理流程与做题技巧。到了比赛现场,更是会关心我们的饮食,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杨老师已经指导制图队参赛很多年了,经验十分丰富。我校的制图队也在以杨光辉老师为首的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不断进步,每年都在创造更好的成绩。
好风凭借力,但惜知遇恩。感恩杨老师一路上的谆谆教导。正是因为有了他积极向上的引导,才让我们能在科研的路上不断成长、始终向着更高更远处努力攀登着……
——邢菲远
疫情下的师生情
——导师支瑞聪
向上滑动阅览
今年的寒假出乎意料的长,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学生一直处于未返校状态。3月至今,教师和学生们用线上教学、线下灵活办公等方式稳定推进着学期任务,但想要恢复往日正常的教学工作状态仍需要时间。
虽然老师和同学们都在线上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积极应对,使得教学计划有序开展,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学生在家的学习效果:是否能按时听课、听课质量如何、有没有遇到难题?由于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指导等也转为了线上模式。每个学生在家的状态和节奏不尽相同,日益临近的答辩日期和无法与导师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情况也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影响。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效率,减少居家学习带来的烦恼和不便,我适时调整了沟通模式。在每周例会时,除了了解大家学习进展的情况,我开始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动态的了解和关心。我通过微信给他们分享疫情动态、实时了解他们在家的身心状态以及防疫物资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的一位研究生家住武汉,所以我给予了他特别的关注。疫情严峻时,我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物资是否足够。听他说起自家楼上和楼下都有确诊病例时,我能感觉到他的心理压力之大。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学习和实验,让我既心疼又欣慰。也因此,我增加了对学生们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并经常分享健身视频等,时时提醒大家加强体育锻炼。在日常沟通中,我尝试多方面地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与他们聊聊业余爱好、关注点、最近的想法等等。多角度立体化地掌握同学们的动态,使我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给本科生授课过程中,学生课下常跟我说:“老师,上你的课两大节我都不会瞌睡,而且都听懂了”,这大概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一刻。作为本科生导师,我一直把帮助学生们解答学习困难、规划困惑等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欣喜于收到学生们真诚、积极的感谢,他们会跟我讲:“老师,原本我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感觉特别没有方向,跟您聊过后觉得心情好多了,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好”;而成为研究生导师,不同的责任令我收获到了另一种幸福,研究生告诉我:“支老师,您给我改论文总是那么细致和严谨,真幸运能做您的学生。”还有个学生打趣地讲:“老师,我做梦都梦到您在指导我”。这些朴实却饱含真情的话汇集成我教学生涯中的点滴感动和温暖。虽然都只是一些小事情,但总是让我心里溢满了感动。我想作为导师的成就感大抵就在于此吧。无论是授课教师、本科生导师或是研究生导师,虽然角色略有转变,但其中确有共通之内涵,那便是用我一片赤诚之心为学生传道解惑、以身作则、立德树人的深深责任感。
2020年与往年太不一样。通过这次疫情,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意识到科技强国的重要性,给自己确立更好的人生方向。冬去春来,花开烂漫,往日熙熙攘攘的校园如今却少了一些青春的活力。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期待与我的学生再次相聚在北科大。
师恩有言胜无言
——导师张培昆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本科17级学生,在最初入学的第一年,是没有本科生导师这一制度的,那个时候的我们,日常生活还由小班主任和辅导员来负责。而我的大班主任——张培昆老师,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对我来讲,那时的班主任是班会时候认真听我们分享、交流的老师,是偶尔给出恰当建议的解惑人。
不过这一切在一年之后,因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出现,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最开始当我知道我的大班主任成为了我的本科导师之后,更多的是感到庆幸,因为比起其他同学,我省去了跟导师自我介绍、彼此认识和熟悉的过程。虽然仅有几面之缘,聊天次数也不多,但我和张老师至少已是彼此熟知。在建立本科生导师群后,张老师详细向我和其他几位同学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我们开始约好定期见面的时间,而地点往往因时、因地制宜。就这样,本科生导师制度开始并一直影响着我今后的大学生活。
彼时,正是大二,能动专业的课业繁重,由于双语的专业课、专业实验课以及一些基础必修课开设在了同一学期,每天奔波在楼宇间已是常态,渐渐地,我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心中也十分焦虑,迫切需要一个人来帮助我疏解这种烦恼。这时我想到了张培昆老师,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他,进行了我们的一次约谈。
那一次的辅导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刚开始谈话时我比较拘谨,但是张老师接地气、贴近年轻人而又幽默的表达方式,将本来隔在谈话间的薄冰融化殆尽。我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可以和张老师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不是彼此间语言表达十分书面化的广义师生关系。于是,我们从学习节奏、学习难度,聊到学习方法;又从学习聊到工作生活,毕业去向,不是严肃的探讨,而是像朋友一样吐槽、交换观点。至于结果,四个无比精确的字可以概括:受益匪浅。
第二次约谈,方式较第一次谈话更为新奇,我们在逸夫楼一楼瑞幸咖啡店前约见。接到电话后我从广播台匆匆赶去,见面后,老师说:“天气冷,咱们来点喝的东西。”过了一小会儿,我们的手中各自多了一杯热咖啡。因为张老师马上有课、时间有限,我们就站在那里边喝边聊。当时是大三的上半学期。
寒冬时节,是我心绪繁杂、无法专注的时候。又联想到老师找我谈话,心中多少会比较忐忑。不过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太久,老师从冬天的校园生活问起,依旧是幽默、丝毫不端架子的口吻,让我的心情也放松下来。于是我的话就多了起来。几分钟后,老师顺利地成为了我的倾听者,听我说着自己在学习上、心态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情况,不时抛接梗,巧妙地给出了不少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谈话这个严肃的词语,已经不适合用来形容这次交流,我更愿意称之为“聊天”。
这次聊天比起以往更加自然,也正是受此启示,让我在心中暗暗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让这个学期的加权平均成绩变得更好一点,不枉所有辛苦,更不辜负张老师。虽然由于大一大二的成绩不佳,我已经无缘保研,但张老师说的很对:“现在你还很年轻,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我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就这样甘愿普通下去。我想,对于努力这件事来讲,最好的时光,就是现在。
时间来到现在,我坐在电脑前,敲出这几行字,我达成了上个学期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加权成绩取得了一些进步。2020新年之际,我同老师彼此问候祝福,亦师亦友,这种让人心窝发暖的相处方式,我十分喜爱。
我想,这深沉的师恩,应有言、胜无言。谢谢您,张老师,在我最需要您的时候,您就在那里,点拨我、鼓励我,让我有了变得更好的理由与方向。希望我和老师都能在春天到来之际,变得更好。
——学生韩伟
那个引我前进的领路人
——导师陈艳萍
向上滑动阅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成长的路上,老师总是那个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坚定而可靠:小学六年,我们虽懵懵懂懂,每天晚饭时总会和父母聊起的就是老师;初中时,我们体会到“学习压力”,老师却始终为我们遮风挡雨;到了高中,逐渐成长的我们胆子变得大了起来,开始和老师贫嘴,每天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中,老师成为了我们“最亲密的人”。那时不论是日记还是作文,写的最多、论的最多的除了父母,便是老师。
转眼间,我步入了大学的校园,老师的角色好像悄悄间变了些——不再像从前那样无时无刻地监督着我们学习,除了上课时的一面之缘再无联系,有时甚至一学期结束还不知道老师的姓名。待到大一上半学期结束,我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每门课都在及格线徘徊,虽说没有挂科,可与高中的成绩相比简直惨不忍睹。
正在这时,我遇到了我大学的导师——数理学院数学系的陈艳萍老师。期末考试结束后,陈老师给我们建了微信群,和我们每个人仔细地约了时间一起去办公室,这就是“初见”。
第一次见我的导师,我的内心有一些紧张。进门之后,看到老师桌子上摆放着数学方面的研究书籍,而陈艳萍老师正戴着眼镜凑近电脑屏幕认真工作着。看到我们进来,她和蔼地笑着,招呼我们坐下。我心里稍稍松了口气,暗自想道,老师看上去很温柔的样子。陈老师先是和我们话家常,问了我们都来自哪里,对大学生活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笑着道:“有任何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这句话让独自在外求学的我心里暖融融的。说到成绩时,我心中感到惭愧,只是含糊其辞,把成绩说了个大概,而陈老师仿佛一眼看穿了我的想法,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大学可不能只追求不挂科啊。”我尴尬地低头,心里有一丝不服气,但更多的是对这一学期无所事事的愧疚和忏悔。老师单独把我留了下来,和我举了许多优秀大学生的例子,开始我还不服气,找借口说这个专业太难,不适合我,考虑过想转专业……“难道你转到其他专业就不难了吗?就可以得过且过了吗?不论什么学科,想要学真本事,都需要刻苦努力。”说起学术的陈导师与刚刚话家常的她截然不同,和蔼温柔都变成了严肃和认真。诚然,我一直在找的借口都只能骗过自己。我心中明白高考并不代表学习的道路到此为止,学海无涯,我们对知识的探索不会随着高中生活的结束而停止。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数理学院官网上发现陈艳萍导师是北师大基础数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从07年到现在,她已经任教了整整十三年,而她教的课正是我心目中数学系最难的课程——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和线性代数,再联想到她对我们和蔼的面孔和谆谆的教诲,我心中不由得又多了一丝敬佩。
陈艳萍老师带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博士生,面对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大一学生,老师更多了一些耐心。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待我如孩子一般,也正是陈老师那天的一席话点醒了我,让我真正地认识到即使大学没有老师的督促,我们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而她对数学的研究也给了我启发,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有难度正是因为它有用处,有了数学做铺垫,对我以后学任何一门专业都有优势!之后,有任何数学方面的讲座,导师都会第一时间发在群里,并告诉我们研究方向,好让我们可以提前去了解。在微信大群里还有导师其他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师哥师姐,疫情期间,我也总会看到老师对他们进行线上“云指导”,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毕业论文,耐心的指点。
“传道、授业、解惑”,可谓相辅相成。在工作上,陈老师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在学术上,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陈老师不仅教导我钻研学习,还为我指点成长路上的迷津。正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逢”,我想我是如此的幸运,能够在求学之路上遇到这样一位难逢的“人师”。
只盼春风如解意,能向老师表达我内心真切的感恩之情,所谓“师恩如山”,陈老师已然是我探索学术研究的明灯,更是我大学生涯的引路人!
——学生孙馨楠
与青春作伴的美好时光
——导师范慧方
向上滑动阅览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特别幸运的教师,因为我的每一个学生都特别可爱。他们性格不同,成绩有好有坏,民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真诚和单纯,若你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加倍地热爱你。他们都是刚刚离开家的孩子,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个过来人陪伴他们一程,倾听和了解他们日常的喜怒哀乐,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而我十分愿意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为此,我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建了微信群,在群里除了谈学习方法和未来学业道路的选择,还时常讨论学校生活琐事、逗贫、善意地互黑,闲暇时还会谈谈文艺体育、当前流行的影星、歌星和脱口秀演员等,无所不至。因为我家住校内,隔三差五我就找个借口,让学生们到我家聚餐,吃我炖的东北菜,围着餐桌谈天说地,饭后还会一起玩一玩纸牌游戏。
因为我首先把他们当成朋友或者孩子一起玩,故而学生们非常信任我。遇见解不开的烦恼,他们就会私聊我,我会给他们出主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能消除烦恼,专心学习。去年秋天学期中间,建环17“传热学”期末考试之前,我的学生周铮一问我,是否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补考?原来他很早之前买了两张英国西区音乐剧《玛蒂尔达》的票,演出时间和“传热学”考试时间冲突。我劝他参加考试,因为补考成绩无论多高,记录下来还是60分。或是跟主讲老师和同学们沟通一下,能否改动考试时间。铮一同学沟通完后告诉我,因为多种原因,考试时间无法改变,他还是决定放弃期末考试去看演出。看到学生沮丧的样子,我突然心生一计,对他说:“我其实特别喜欢看音乐剧,我在美国生活的时候每年至少看一部音乐剧,只是回到中国后不知道如何买票。能否将这两张票转让给我,我去看,你去考试?”铮一同学果然相信了,我给了他800元,他把两张票给我,乖乖地去考试了。其实我因为工作忙,并没有打算也没有时间去看演出,而是悄悄地把票送给家住保利剧院附近的朋友了。暗中成功地化解了孩子的小烦恼,让他能安心学习考试,我心中很得意。
和学生在一起玩的时间久了,他们就变得很听话。我的学生中,有一个我行我素、桀骜不驯的孩子。之前我上课时他一直和我对着干,课堂上随时抗议作业多、考试难,让他回答问题,更是坚决拒绝。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别的老师的课上也是如此后,我把他选为我重点攻克的对象。选定目标后,给他发了几次微信,他不回,开小组会议他也不来。我就让别的学生找他,说大家一起来我家吃饭,这次他来了。无意间听说他爱吃东北菜,我就专门炖了几次东北菜让他们来家里吃。吃喝谈笑中,他开始主动告诉我他之前沉迷游戏,不爱学习,多门功课不及格,并且因为补考需要提前回学校而拒绝参加补考。后来他答应我停止打游戏,好好学习,争取不挂科,万一挂科的话一定会来参加补考。果然,他停止了打游戏,上学期的成绩明显提高,期末考试竟然有一门专业课考出了95分的好成绩。听到这个消息,连我自己都惊讶,我为我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其他的学生学习成绩也都有提高,之前不想考研的学生也在准备考研。看到学生们的进步,我心里特别欢畅,比我自己取得成绩都兴奋。
对待特殊的学生,需要特殊的关注。2018年底,系里给我看了报我的学生名单,其中有一个女孩,我之前上课时我注意到她郁郁寡欢,不和其他同学来往。经了解,女孩有抑郁倾向。作为对心理学一直有兴趣有研究的人,我觉得自己要责无旁贷地守候这个年轻的生命。我点选了这个女孩作为我的学生。我有空就和她单独聊天,利用自己多年来掌握的心理学的方法来关心她和鼓励她,给她希望和力量,即便她休学在家也没有间断。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她已经彻底恢复,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疫情期间情绪也没有受到影响。目前她正在家里认真上网课,并准备考研。看到一个女孩子的美丽生命在我眼前又重新蓬勃开放,我感到十分欣慰。
我时常想象自己有一双大大的翅膀,能够把这群孩子都拢在我的翅膀下,为他们挡风遮雨,为他们刚刚起航的人生小船护航,让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有安全感。然而,公平地说,实际上这群孩子给予我的更多,他们向我展示着他们的青春的生活,用他们蓬勃的生命力感染着我,他们看我时的真诚的笑脸,充满欢喜的眼睛,诙谐逗趣的语言,变成了我生活中的快乐和支柱,他们对我的依赖和肯定,让我发现了我生命的新的价值,激励我努力前行,做更好的自己。
回想一年多来作为本科生导师的经历,与其说是我在陪伴学生们,倒不如说是学生们用他们年轻蓬勃的生命陪伴着我,给我欢乐,给我能量,给我希望,让我享受着与青春作伴的美好时光。
躬身奋斗乐在引路,淡泊坚守践行真知
——导师王书玮
向上滑动阅览
在实施导师制之前,我未曾和王书玮老师有过任何接触,在得知自己的导师是王老师的时候,比起其他被分到认识的老师的同学那种激动,我心中更多的是好奇:“老师会不会很严?”“究竟能不能解决我提出的一些问题?”第一次的见面后,我心中的这些疑问有了答案。
初见老师,大家都显得有些拘谨,几位同学面对着老师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王老师主动和我们搭话:“来来来,大家坐在这里,我虽然说是导师,但愿做你们的朋友。大家不要拘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题,甚至是想聊聊天,都可以来这里。”王老师的话,让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渐渐拉近了距离。王老师非常和蔼,对同学们提出的疑惑,都十分热心而细致地帮我们分析,交流中我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真诚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那次的见面会气氛非常轻松快乐,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没有任何的疏离感。那之后王老师也经常会组织我们几位同学见面,为我们排忧解惑。
进入大三之后,我开始迷茫于未来究竟是保研、考研还是出国,如何选择发展道路一度令我感到困惑,开学后也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件事情,心事重重,到了宿舍还会跟室友一起探讨。留学有留学的优点、国内读研有国内读研的好处。一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取舍才好。于是在一个周五下午,我带着困惑单独约了王老师,想听听老师的建议。王老师很爽快地就空出了时间,那天我们谈了近2个小时。因为王老师曾留学日本8年,关于去日本留学的情况都很清楚,老师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老师还根据以往很多届国内读研的毕业生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内读研的优势劣势,最后结合我自身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后给予我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跟老师谈完之后,我豁然开朗,很快就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之后,老师时常提醒我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规划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避免了许多弯路。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王老师告诉我们海外大量的捐赠物资需要查找国外标准进行翻译,短时间内需要大量日语翻译志愿者,十分热情地引导我们做志愿翻译,鼓励大家利用专业知识抗疫,为国家做贡献。看到王老师在群里提出倡议,我马上积极报名,但遗憾的是未被选上,看到几名被选上的学姐参与完成首批海外援助物资翻译任务,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虽然自己没能参加其中,也感到非常骄傲,同时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
快乐的时候,迷茫的时候,犹豫不前的时候,导师都在。能有这样一位导师陪伴我的大学时代,让我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幸运。
——学生张家铭
待春暖花开,再道感恩情
——导师许斌
向上滑动阅览
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许斌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记得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大一下半年开学,那时许斌老师刚从伯克利大学学术交流回国。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温和谦逊的,讲话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亲切感。初见我便觉“专业气质”这个词语用在老师身上,是那么地契合。社会工作专业,或者说社会学类专业,讲究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而在实践中,更强调一个助人自助的理念。老师的这种亲切感,正是十分对应专业形象。
“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温和、谦虚都来源于专业素养和知识积累,许老师的课堂正展现了她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社会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学者著作颇为晦涩, 我们在理解时总会遇到困难。但许老师总能将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灵活迁移到现实中,将理论与日常生活、宏观社会的紧密结合帮助我们理解。许老师也总是乐于培养我们的专业视角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记得她总会在课堂每一个小节后,针对课堂所学,发散出许多问题供我们进行思考,并且积极引导我们以社工专业视角去看待问题,寻求专业化的解决路径。那些许老师循循善诱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深深烙印,也极大增进了我对专业的理解。
许老师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各方面也总是关怀备至。犹记我们前往陕西省某贫困县进行专业集体实习,出发前我们了解到当地基础条件比较差,原本大家对食宿条件已不抱希望,但因为许老师不断和当地沟通争取,改善了我们的餐饮和住宿条件。在实习过程中,考虑到大家的兴趣和精力,许老师更多地为我们安排了考察、参观当地旅游产业、养殖产业等环节,极大提高了同学们实习的热情。
毕业临近,到了撰写毕业论文的阶段,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无法返校,老师在这期间坚持每天给我们转发相关研究进展、专家讲座等推送,以启发我们的论文思路。为了了解我们每个人的情况,许老师结合我们每个人的选题和内容,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询问困难,针对性的予以解答和帮助,在疫情期间对于我们的关心依然“常备不懈”。虽然无法见面,但在线上我和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也更加了解到她的生活。和其他老师不同,除了日常的通知推送外,许老师十分乐于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不论是做社区志愿者,展现疫情时期的小区生活,还是分享女儿创作的英文歌曲,亦或是对于线上课堂状态的诙谐调侃,都体现出老师对于生活的热爱。她对于日常生活点滴的观察、记录、分享,有她自己对于细微之处的小确幸,也有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除了朋友圈,老师也会在微信群里和我们进行交流互动。节假日的红包、考试周的鼓励、假期的专业“作业”和小贴士、疫情期间的温馨提醒等等,一段话、一个表情慢慢汇聚成数不清的温暖和感动。
大概两周前,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几张北科的照片,那应该是她在疫情后第 一次重回办公室。老师写到“几乎见不到人的校园里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办公室里的花儿已经近两个月没有喝水,却依然掘强地开放!”配图中,校园轻快明朗。在家中隔离两个月之久,不能返校,但是我却在老师的朋友圈感受到了北科的春天。我想,其实我也一直在老师身上感受着北科的四季,只是之前没有留意过。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回校之后,定要和许斌老师道句感谢。
——赵子旭
循循善诱,博我以文
——导师寇浩宁
向上滑动阅览
在刚来北京科技大学的时候,陌生的同学老师,陌生的氛围环境,以及完全陌生的课程体系,让我一度陷入一种莫名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该向哪一方面去努力。那段时间,其实真的非常难熬。
我与我的导师寇浩宁老师第一次相识,是在一堂社会学概论课上,那是在逸夫楼,普通而平常的一堂课。
一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那节课具体讲的是什么,但寇老师的课堂风格依然让我记忆犹新:他用他幽默诙谐又专业客观的语言开启了他的课堂,也就是那时,隐隐约约对寇老师有了印象与期待——这个老师真牛!
其实那时的我,尽管已经入学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对一切都很迷茫,在学习上还处于“小心翼翼”状态,对课程更多的是敬畏,且“畏”大于“敬”。因此,至今我还记得那段时间的感受:如同在浓雾里小心徘徊摸索前进。
看到寇老师演示文档上的定州二字,我慢慢地安下心来——那是我生长的城市。我听老师讲晏阳初的故事,听当年的社会学者上下求索的历程……原来社会研究是这么有价值的事情啊……那时候,仿佛行走在浓雾里的我,突然迎面来了一束光,于是前面的路就有了方向。在这条路上我试着走了走,便有了一种“我便是为此而来”的想法。大二分专业的时候,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选择了我现在的专业——社会工作。
在一番筛选后,我成功进入了社会工作专业,刚进入大二,就面临分班,重新选择导师。选择导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知道,应该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擅长做什么,之后了解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经过权衡做出选择。大学正是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份选择十分重要。在看到各位老师熟悉的名字时,我犹豫地看了好几遍官网里每一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最终还是选择了寇老师。所幸,寇老师也选择了我。
在学习上,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还需要涉猎足够丰富的知识。”在我准备创新创业项目的时候,老师耐心指导,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告诉我们要调整好心态,针对我们的研究题目,告诉我们:“要学会走出新路子”。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创新创业的开题报告很顺利地完成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得到老师指导的是与老师的一次见面会,那时听老师谈起来实践、志愿、srtp、摇篮杯的事情,老师对我们说:“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实践的机会。”那时,我下意识地想到了因为自己一时犹豫,而错过的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机会。
在距离srtp的截止时间只有一天的时候,反复思考了寇老师的话语后,我终于确定自己一定要做这件事情——不放弃每一个实践的机会。我同队友们商量:将我们曾经参加的社会研究的项目,转化为开题报告,报名srtp竞赛。最终,同样渴望历练的队友,也支持了参赛的决定。在选择指导教师的时候,寇老师很快同意了作为我们小组的指导教师的申请。就这样,凭借着小组前期的大量工作和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将课堂中所接触到的有关社会学调查方法的知识整理归纳,最终成功完成了一篇开题报告,通过了审核,正式进行下去。
我们小组的研究方向是老年抑郁症干预,前期规划中,在撰写一些信息、总结时,寇老师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比如“抑郁症研究的最终导向尽可能地不要最终引导至全面的药物治疗”“在社会学学科研究里,尽可能地去借力社会能发动的改善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更多地感受到他与学生互动的平等,老师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与他相处的整个过程就像和朋友交流一样。老师鼓励我们学习交叉学科的多元知识,去接触更加广阔的天地,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样我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老师启发式的教学思维,为我们思考更广阔的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
其实在刚入学的时候,我以为导师的影响可能比高中的班主任要浅一些,毕竟不会是像高中那样事无巨细地引导和管理,可走到现在回过头去看,我的许多决定都深受着导师的影响。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赞扬,也是对我的导师给予的引导,最真诚的感谢。
——学生李旭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导师郑瑞琨
向上滑动阅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教师治学育人的精神体现,也是每一位教师的真实写照。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既是温暖的烛光,照亮每一个学习的夜晚,默默陪伴;更是一座明亮的灯塔,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于我而言,郑瑞琨老师便是这样的存在,如烛光般温暖,似灯塔般明亮。
全校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开始了导师的选择与确定,这也是我认识郑瑞琨老师的开始。在当时还没有上过郑老师课的情况下,我对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导师介绍的那一段文字上,然而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却是同专业学长学姐口中的“值得选择的好老师”。由于对郑老师所研究的知识产权方向感兴趣,再加上学长学姐的大力推荐,最终我选择了郑老师作为我的导师,成为了郑老师的一名学生。
对郑老师的了解与认识,随着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开课渐渐加深。为人和蔼,神采奕奕,是我对郑老师的最初印象。三尺讲台上的郑老师在专业知识上的渊博与讲课风格的风趣活泼让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收获了几乎全班同学的喜爱。于是,同学们争着抢着提前占好前排的位置,课上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便成了之后每堂课上常有的事。
除此之外,郑老师的人格魅力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一堂课上点名时,每当点到一位同学后,郑老师都会摘下眼镜抬起头认真记下同学们的面貌,并微笑着说一声“好”“我这是怕看不清同学们长什么样子”,郑老师的回答让同学们不禁笑出声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位老师的认真与温暖。开课后不久,作为我们的导师,郑老师在一个课后找到了我们几个学生开了第一次“见面会”。“如果生活上或者学业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来找我。”郑老师的悉心叮嘱,如同和煦春风,吹进我们的心里。
随着毕业临近,毕业论文的开题与写作提上了日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郑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线上论文“云指导”。一封封任务安排、进度提醒与参考资料的邮件成了这个假期我与郑老师沟通的“桥梁”,一对一的选题修改与意见建议让我虽身在家中却感受到了郑老师如“面对面”般的认真负责,而一如既往的“论文写作中有什么问题,可随时与我联系”的话语更成了让我在家中安心写作的一颗定心丸。在每次沟通交流的邮件、短信最后,郑老师总是不忘嘱咐一句“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祝大家写作顺利”。话语简单朴实,却让我不禁想起郑老师熟悉而和蔼的笑容,心中倍感温暖。成为郑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幸运而又幸福的事。在郑老师的指导下,我选择了知识产权法作为我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从前对知识产权法模模糊糊的兴趣变成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郑老师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指导成为了我学术研究道路上那座永远发光、指明方向的灯塔,引导着我不断前行。在与郑老师的相处过程中,不论是课堂上的学识渊博、幽默风趣,还是私下里沟通交流时的和蔼可亲、贴心嘱咐,都让我感受到了师者如父般的温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郑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着我。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郑老师也无不在时时刻刻用他的学术素养与温暖品格影响我于灵魂深处。
——学生刘萌萌
前行道路中的领路人
——导师韩学周
向上滑动阅览
记得初到北京科技大学时的我,怀揣着很多励志科研报国的童年梦想,无比希望能因自己的努力使这个世界有那么一些小小的改变。除此之外,一个看起来不那么文艺的我,却也有一颗文艺的心。从中学开始,我便对音乐有着十分的热情,以前也总想如果大学有闲暇的时间一定要把这个爱好捡起来、坚持下去。我还无比喜欢电影,喜欢感受其中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细腻情感。
通过高考,我顺利来到了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学习,在学院各位老师的培养下,我认识到了科研精神的所在及其宝贵之处。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的深入,在研习各门类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我始终都无法放下对音乐和电影热爱的那颗心。于是我便开始不停地找寻组织和同好,参加各类社团、选修相关课程,企图从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但总会因自己的格格不入而感到失意。
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我幸运地遇到了韩学周老师,从那之后,老师便深刻地影响着我的生活。
初识韩老师,知晓老师担任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的职位,这大概也是我了解范围内,北京科技大学唯一与艺术方面挂钩的平台。韩老师的专业是指挥、作曲,大多的研究在民乐方向。他利用暑期课堂的时间带领我们走进中央民族乐团等单位,耐心地为我们介绍各类民族乐器,例如什么是箜篌、什么是笙;也带领我们走进乐团的排练场地,为我们介绍乐团每一个成员的职责;还带我们去中央音乐学院,给我们介绍各位教授,以便我们学习其他门类的音乐知识。以此为媒介,我了解了每一类乐器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
在一次和韩老师的交流中,老师问起了我的爱好,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了一切。我给老师讲述我与电影的故事,他开心地说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涉及电影,事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他之前一些关于电影的论文。说到电影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前的我几乎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得知有这样的媒介和平台后,我购买并阅读了大量有关电影专业的书籍、期刊,也在知网上查询阅读了大量论文。
而后我也时常与韩老师讨论电影专业的技术、艺术分析等,几次下来,韩老师鼓励我可以试着写成文章。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第一篇电影学术论文写作。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韩老师一直悉心指导,最终在他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写作。改稿过程也十分不易,但因为有老师的支持,我对写作有了很大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改好。韩老师也总是十分耐心地为我讲解哪里的语言使用不恰当、引用不规范、理论有误区等。最终,我的这篇论文成功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这让我十分开心,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老师也很是欣慰、为我高兴。这次经历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至今我仍在坚持写作。
之后的日子,我与韩老师的交流更加频繁,我也选修了韩老师《中国戏曲经典剧目赏析》课程,这一课程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课堂的认知。老师不仅在教室中向我们讲解一些基础的理论课程,还邀请了很多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展示各类唱腔、行当。在我们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相对全面后,老师将我们带出了课堂,走进新清华学堂大剧院、长安大剧院、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等地观摩学习,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一段时间过后,我也对于文化事业有了自己的见解,韩老师毫无保留地向我传授了他的想法和经验。讨论过后,在老师的指导以及学校鼓励学生创业的良好平台和环境下,我组建团队、创办了公司,并于去年十月,在校内策划并举办了我人生第一次,也可能是北科大校内第一次的艺术展览。
在平日与韩老师的交流学习中,老师时常提起“无论你在研究电影或是音乐,还是其他什么样的艺术载体,一定要把层次拔高到美学层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熏陶自己,做出有意义的研究。”这些话,使我受益匪浅。
回过头来看,经过与韩老师一段时日无论课上还是课下的相处,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一次次积累中,最终引起了质变。在音乐、电影或是其他艺术方面,我都学会了从学术以及审美层面去看待、研究各类作品。同时,我养成了不断阅读、写作的习惯,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及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我清楚地知道了我自己更适合从事哪些职业,找到了我人生的方向,并乐此不疲。
如此幸运,在我大学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了韩老师。即使再忙,老师每周也会抽出时间和我们交流,尊重我们的想法,并不遗余力地帮助和引导我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曾读过雷抒雁先生的诗歌作品《灯塔》,其中一段便是“在黑色的夜晚,在黑色的海上,我们孤独地前进。你在远处,一闪一闪,用目光向我们呼叫,用目光向我们招手,于是,我们便向你靠拢,或者充满信心地从你身边驶过。”
我想韩老师就是我在黑暗中看到的那一座灯塔,为我拨开眼前的迷雾,让我变得更有勇气也更有能力,去追逐梦想所在的那个彼岸。
——学生刘瑞翔
通过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可以更好地将教书与育人相融合
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融合
督促教师更有责任心、使命感
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形成具有鲜明北科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专属于北科大的精神与文化
一代代坚持传承下去
持续为北科学子成长成才提供绵源动力
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来源:宣传部、北科大校报、各学院封面:郝乃丹编辑:向晓佳责编:薛浪相关精彩链接
一起为
拥有全程导师制的北京科技大学
点500个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