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8!!!北科大这些课程入选!
我校八门课程
获得2021年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称号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我校五门本科生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郑莉芳老师教学团队)、“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陈红薇老师教学团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李娜老师教学团队)、“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李擎老师教学团队)、“材料加工概论”(石章智老师教学团队);两门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应用”(覃京燕老师教学团队)、“数学模型”(朱婧老师教学团队);一门继续教育课程“轧钢生产原理与实践”(王鲁宁老师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称号。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述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工程应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是伴随着我国工业体系建设而发展起来的重要课程,也是推动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教学团队深刻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的重大使命,依托课程知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确立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人格、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探索、个人成长等进行思考,使学生增强家国情怀、树立工匠精神、提振民族自豪、坚定四个自信。本课程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北京市教委,2021)、机械类课程最佳教学展示案例奖(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2021)、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北京市教委,2020)、校首批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2019)、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校研究型教学示范课(2016)、校精品课程(2012),现已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2019)和“学习强国”平台(2021)。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课程简介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我校国家一流(英语)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和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学改革项目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立足中西文化对比、中西神话研究、AI后人类时代命题,通过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文学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跨学科思维为特色,从文化性、民族性、国家性和科技伦理等多个维度,构建外语专业新生研讨课,为大一新生带来价值引领、头脑风暴和思维革命。以大思政理念引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用大历史、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关注当今时代课题,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的一门数学基础必修课,受众面广,应用十分广泛。教学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知识引入、案例分析、课后拓展等环节融入学科发展史、大师成长历程、社会时政热点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实现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课程简介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是自动化专业大三年级开设,具有冶金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践类必修课程。在价值塑造方面,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大局观和家国情怀,强化工程伦理教育,训练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闯会创”、坚持知行统一,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该课程曾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等。
“材料加工概论”课程简介
“材料加工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选修课,沿承我校材料学科“宽口径、厚基础”的“大材料”人才培养模式,响应国家对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以“厚德博学、致知日新”为课程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的材料学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引导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在共九章教学内容中,融入了中国制造、中国哲学、历史、诗词、古文以及我校和本教学团队自主研发的先进材料及其制备加工技术等课程思政和本校原创专业元素。通过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和寓教于乐的方式优化了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科技报国价值塑造,材料知识传授以及创新能力培养融于一体,构建了课程思政全程式教学设计。利用雨课堂、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线上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收获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累计学习人数已超过1万人。
“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应用”课程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应用”是针对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培养其具备使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设计的能力的关键专业课。将思政工作融入到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中,强调“课程思政”主线,充分应用高阶性、高挑战度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的科技赋能,解决智能信息科技美学的美学美育思政难题,以及科学与艺术交叉学科的卡脖子问题。研究如何通过更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的智能设计方法展示思政内容,以自己为目标用户设计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思政教育方式,探索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
“数学模型”课程简介
“数学模型”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硕、博研究生开设的公共数学基础课,也是数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团队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教学团队坚持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目标设计、大纲修订、教案设计、慕课制作和教材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讨论、课后作业及考核各环节。数学模型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社会热点和国计民生问题,选取疫情防控、嫦娥登月轨道设计、Google搜素引擎的奥秘、炉温曲线的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案例,采用画龙点睛式、隐性渗透式教学方式,将“做好防疫,人人有责”、“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创新改变行业发展”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润物无声地发挥价值引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探讨前沿问题,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责任担当,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轧钢生产原理与实践”课程简介
“轧钢生产原理与实践”是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面向冶金行业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材料与化工专业材料工程方向的核心课。课程充分了考虑继续教育的学习特点,紧密结合了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融入大国崛起案例,支撑民族复兴大业;融入材料学科愿景,支撑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北科钢铁文化,支撑世界冶材中心建设;融入企业红色基因,支撑非技术能力培养。思政引领,“四体协同”,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入心入脑,达到轧钢生产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体系的有机统一。
校企协同建设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思政引领+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培训规模持续扩大,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完善了材料工程方向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钢铁强国培养了大批政治可靠、本领过硬、职业能力持续提升的中坚力量,为北科大早日初步建成世界冶金材料教学科研中心贡献力量。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挖掘拓展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着力培育一批蕴含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类通识课程、学科讲坛和专业课堂;开发一批体现学校办学传统的系列特色课程;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构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来源:教务处编辑:韩琰森责编:薛浪相关精彩链接
一起为
硕果累累的北京科技大学
点500个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