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神舟四号到十四号!这位北科大人被央视点赞!

铸造钢筋铁骨的 北京科技大学 2022-11-06

30年前的9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上马

发射场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如今,“三十而立”

中国奔赴星辰大海步伐矫健

而一次次问天探索的背后

是一群默默坚守的航天人

“较真”细节,排除风险

在这项举国奋进前行的壮大事业中

前赴后继

这其中

有着无数北科大人的身影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其中一位优秀代表的故事

他就是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98级校友杨静俭

杨静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主任

参加了从神舟四号到神舟十四号

以及百余次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工作

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女呢 

2022年5月27日上午,神舟十四号准备就绪,静待转运。杨静俭却突然发现天气形势发生剧烈变化。他基于多年经验评估,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天气不具备转运条件。“垂直转运过程中,火箭和飞船是‘头重脚轻’的状态,一旦风速过大,就会对箭体产生结构上的损害,甚至造成倾覆的灾难性后果”。因为风的因素,转运调整至5月29日。当天凌晨,杨静俭再一次查看转运前天气。“29日上午的天气也不是风平浪静,我们判定8点以后具备条件,9点以后更稳妥”。转运现场,船箭组合体一出厂房,杨静俭的心就跟着揪了起来。他时刻关注风速风向,直到成功转运,才如释重负。

杨静俭,2002年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工作。刚到工作岗位时,他负责的是设备和数据处理。因为想离火箭更近一些,发挥的作用更直接一些,杨静俭有意识地将工作之余的时间用来学习天气预报方面的知识。然而对于门外汉的他来说,初学这门深奥的专业,谈何容易。为了明白天气系统的演变、具体原因,光是一本厚重的《天气学原理》,杨静俭就几乎将其抄写了两遍,而这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仅仅只是最基本的一个功底。

杨静俭的爱人表示,杨静俭学习气象数据处理,比较符合他的专业,因为时常加班学习,那段时间的杨静俭几乎很少回家。抄书、查资料、请教前辈,杨静俭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预报员,这期间,他也逐渐地养成了一个“职业病”,便是每天都要习惯性地出门看天,若是与自己前一天预测的天气一致,杨静俭才会觉得踏实。若是预测的存在出入,便会在第一时间寻找原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巴丹吉林大漠边缘,受周边地形影响,风速风力都会增大,直接影响航天发射任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特别是载人航天任务,让他们压力倍增。精准的天气预报奠定了航天任务成功的“底气”,而精准预报的背后,正是一批气象保障人员在“大显身手”。紧盯云图的慧眼、周而复始的查阅分析统计,气象保障团队的科技人员总是在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责任心为每一次任务保驾护航。

2012年以来,杨静俭已经完成了数百次航天任务发射中的气象保障工作。在交流中,杨静俭对学弟学妹们说,感谢时代,感谢祖国,给了我们为国奉献、自我实现的机遇和平台,我们要牢记钢院的传统,请各位钢小伙、铁姑娘相信,只要我们有勇立潮头的勇气和锐气,我们北科大人可以做的远比你想象得多的多。航天未来可期,登月未来有你!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三十年之际

我们自豪

北科大人的梦想

与中国航天梦、祖国复兴梦完美交融

我们自豪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北科大人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

不断发出属于我们的时代强音

接续奋斗、攻坚克难

传承前辈精神

全体北科大人将始终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

坚持特色、争创一流

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

有理想、有本领

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来源:计通学院素材:央视新闻
编辑:韩琰森校审:邢华超责编:薛浪

相关精彩链接






全国十强团队,招人!

考研报名!就在今天!

定了!北科大雄安校区总体规划征集方案定了!

怎么办?怎么办?北科的接诉即办!

以诺,进步!进步!再进步!


设为星标每条推送都不会错过哦↓↓↓

一起为

铸造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北京科技大学

500个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