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北科大12位教师入选!全国第九!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
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入选者名单
我校共12人入选
入选人数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
此次入选的12位教师大多数都曾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分布在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一步充实了学校的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储备力量。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旨在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年龄在32岁左右,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更多支持,营造更宽松的环境,指导青年人才过好“科研黄金期”,打好职业基础,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国家科技领军人才重要后备力量。该项目也是高校最看重的青年人才项目之一。据了解,本届评选工作经推荐、评审、公示等程序,全国共有752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
为做好本次推荐工作,科学技术研究院从前期重点培育、校内遴选等方面精心组织安排,为老师顺利推荐、成功入选提供了重要保障。
何生全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何生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地下工程动力灾害智能监测与防控研究。任国际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委员会秘书长。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制定行业标准2项、授权软著6项、发明专利13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北京市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矿山安全领域国际杰出青年学者、海淀区海英之星人才称号。
苑坤杰 特聘副教授
苑坤杰,特聘副教授,从事相变储能材料及应用研究。任北京环境与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IJMMM》《PNS》期刊青年编委、《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国际交流成长等项目。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奖励资助和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二等奖。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郝湘平 助理研究员
郝湘平,助理研究员,从事微生物腐蚀与防护,功能填料、涂层设计开发工作。任《Frontiers in Materials》期刊客座主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Corrosion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Top 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优秀论文等。
段京良 副教授
段京良,副教授,从事依托强化学习的地面运载与作业装备的智能决策控制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21篇,其中IEEE Trans 14篇,TOP期刊封面论文1篇,总IF超过200。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著2项(均排名1)。获IET年度最佳期刊论文奖1项、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6篇、最佳报告奖1项、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于淑艳 讲师
于淑艳,讲师,从事新能源(氢能,甲醇)燃料电池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任《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Membranes》等期刊编辑。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计划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0余篇,总被引701次,H指数12。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论文表彰奖。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王耀祖 副教授
王耀祖,副教授,从事数字孪生、工业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与冶金学科交叉方向研究。任《钢铁研究学报》《冶金自动化》青年编委。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课题6项,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内外合作2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批软著7项。获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大赛优胜奖,国家“挑战杯”特等奖、全国冶金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徐婧林 副教授
徐婧林,副教授,从事视频动作理解、多模态细粒度分析、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面研究。任《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计算机科学》青年编委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发表14篇CCF A类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Google学术引用1290余次。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西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
朱贝贝 讲师
朱贝贝,讲师,从事哈密尔顿系统的保结构算法研究。任中国仿真学会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计算数学期刊《J. Comput. Phys.》《IMA J. Numer. Anal.》《Commun. Comput. Phys.》等发表多篇论文。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奖学金特等奖、中国仿真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三届青教赛二等奖。
张俊杰 博士后
张俊杰,在站博士后,从事危险固废的无害化及资源化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和面上项目等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Top1区10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排名第1)、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
张德印 讲师
张德印,讲师,从事粉末冶金功能材料、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
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竞赛国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3项。获第七、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
徐伟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徐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钛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任《Acta Metallurgica Sincica (English Letters) 》等期刊青年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10余项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52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有色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等奖励。获“北京市海淀区海英之星”等荣誉称号。
何金珊 副研究员
何金珊,副研究员,围绕能源用钢及高温合金服役过程的形变局域化问题,从事先进钢铁及高温合金的服役损伤行为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企业合作等项目,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7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入选北科青年学者。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来源:科研院
编辑:董馨蕊、韩琰森
校审:薛浪
责编:杨美偲
相关精彩链接设为星标
每条推送都不会错过哦
↓↓↓
一起为
助力科技强国的北京科技大学
点521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