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国养老、圈钱?如何看待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02-22 灼见

Feb.

22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科学家拿美国籍被说成“不爱国”,现在换成中国籍又被说成“养老”、“圈钱”,这是要他们去火星的节奏吗?


作者丨ferrier



21日,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热议。二位科学家归国,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首次,两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愫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人却完全理解错了这条重大新闻的意义。



诸君难道就不盼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吗?


微博上一片“养老”、“圈钱”的声音真看不下去。



以他们诺奖、图灵奖获得者的身份,去世界哪个国家不能养老?


科学家拿美国籍被说成“不爱国”,现在换成中国籍又被说成“养老”、“圈钱”,这是要他们去火星的节奏吗?


黄某明星结婚时,适逢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前者烧了几亿办婚礼,大出风头;后者辛勤耕耘、屡建功勋,却默默无闻。于是网民纷纷评论“科学家比不上艺人”、“一生努力比不上一场秀”等等,当时我还小小地感动了下。


然而今天下午打开关于“杨振宁教授、姚期智教授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新闻、微博的评论,满屏的“养老”、“圈钱”,我又被震惊到了。这届网民……


杨振宁


姚期智


中国多几个杨振宁教授、姚期智教授等为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哪里不好吗?就算他们年纪大了不能战斗在科研一线,但他们作为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可以带来诸如学术交流、合作、人脉等资源,可以影响政府对科研的态度和投入,可以带动年轻人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传授他们的科研经验和感悟等等,对推动中国的科学发展,其价值不言而喻。我巴不得世界所有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都跑来中国“养老”呢。


然而就在刚才,有位清华的同学提醒:年逾古稀的姚期智教授如今仍在科研一线,而且今天还给本科生上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姚期智教授早在2004年就辞去了美国普林斯顿教职,回归祖国,成为清华的全职教授,“ 姚期智的全职回国,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这不只是因为他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更因为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当时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


1971年,毛主席接见杨振宁。


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杨振宁及中国科学家。


杨振宁教授2003年就已回北京定居,从七十年代开始,为中美建交、中国的教育、科研甚至统一大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除了那段隔了五十岁的婚姻,那些说“养老”、“圈钱”的人,有多少了解杨振宁教授对物理学的贡献、对人类的贡献、对中国的贡献?



在如今各国的人才争夺战中,中国本来就处于较弱势地位。现在两位世界级的学者放弃外国国籍加入中国,不管是为了叶落归根也好,为了身后名声也好,这都为国际顶尖人才加入中国开创了先例,正面典型一旦树立,效仿者必定纷至沓来,这就是“风向标”的作用。


贞观初年,在科举发榜那天,唐太宗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大唐盛世由此开始。


“ 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 。”



反观美国,为何仅用短短百余年时间就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关键原因就是其人才强国战略啊!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就是靠引进人才起家的。


新华社记者林小春两年前,有一篇报道看得我触目惊心,也更加理解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对于强国的重要性。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败德国、意大利的几千名科学家、工程师被带到美国。这些科学家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工作,对美国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战败国德国,苏联搬走的是机器和设备,而美国抢走的是人才。

 

2014年6月5日,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曾发布了一份移民助力美国科研的报告,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人才强国战略对美国崛起的启示。

 

报告认为,移民历来对美国做出重要贡献,但有两个阶段特别值得一提,一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1965年国会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使美国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另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0年通过的《移民法》,增加了与工作相关的绿卡发放数量。

 

这些政策变化的结果就是美国吸引着全世界人才,并直接反映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从1901年到1959年,美国只有25名移民科学家获得诺奖;而1960年至2013年则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

 

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列举了移民科学家为美国创造的一些“第一”,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是,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造出原子弹,就是因为爱因斯坦等移民科学家上书罗斯福总统,推动美国启动了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再比如,一名出生在以色列的移民为美国造出了无人攻击机原型,现在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军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移民已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比如,今天美国从事癌症研究的科学家相当一部分来自移民,尤其是1965年前移民受限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韩国。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在外国,其中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移民科学家比例高达62%,而位于纽约的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这一数字则为56%。


在教育领域,国际学生增强了美国大学实施科研并从毕业生中获得顶尖师资的能力。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外国学生占71%,而1982年只有44%;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而1982年只有35%。还有一个数据是,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过去40年中,移民对美国创新与经济的重要性也大幅增加。1980年前,美国由风险资本投资的上市公司只有8家由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在同期上市公司中所占比例只有7%。但在2006年至2012年期间,这一数字达到92家,所占比例增至33%。还有统计表明,美国有风险投资参与、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知名例子包括谷歌、亿贝与特斯拉汽车公司等。


世界大国首先是人才大国。能否引才、聚才、用才,将会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中的最终地位。



如果今天他们全部选择到中国来养老,

你们支持不支持?


—THE END—


☀灼见综合自知乎等,经作者授权发布。部分内容引用自林小春《美国科研离开移民玩不转:数据为证》一文。


MORE
延伸阅读 

◐◑有些中国人对杨振宁的误解确实太深

◐◑霸气英文舌战群儒!再次面对外交“刁难”,她是这么怼回去的

◐◑清华教授宁向东:未来的中国人,一定是有“世界”观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