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penetratingview Intro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题图 via Ryan Rumbolt May. 8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三天或许只是一个随机选择的虚数,它只是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去选择自我暴露的程度,在我们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安全甚至只是心情不美丽的时候,我们可以按下一个开关,开启自我调适的模式。  作者丨大将军郭 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微信推出“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这个功能后,立刻有人尝鲜了。点开他们的头像,只能看到这三天里零零星星的一点内容,三天前发生了什么再也找不到蛛丝马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成了我们了解一个人最快最便捷的渠道。   看看他分享了什么文章、音乐,去了哪,发表了什么心情,好像就能看到一个人的性格面貌了。   如果探究欲强一点,或是保持着尽量抓取更多数据以便研究结果更准确的心态,翻遍他的朋友圈,就相当于了解了他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算是做到知己知彼了。   可以说,看朋友圈还是有点帮助的。   但是现在,当你只能看到三天的朋友圈内容,想了解一个人难度加大,压力也加大,如果你在三天前没来得及去关注一个人,便很难间接地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想关注一个人,开始变得有期限了。   这种期限背后,有很多兜兜转转的小心思。当一个人选择去勾选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心里是有波澜的。   1.引起关注,获得存在感   无论是只展示半年,还是选择展示最近三天,甚至是彻底关闭朋友圈,都是一种改变。这种风吹草动看起来是不想暴露太多信息,不想被关注,但实际上却可以通过改变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真正关心你的人一定会来问你为什么只展示三天朋友圈”,一位朋友这样告诉我。   的确,这种改变成功地唤起了别人的好奇和猜测,他们要么主动询问,要么会下意识地主动留意你的朋友圈内容。这种状态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少了全部铺陈的乏味,多了撩人的神秘感。   在内容繁复的朋友圈里,缺失反而成了一种珍贵,留白倒成了一种新意。   2.找补安全感   正如前面所说,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的快速通道,只要对方展示自己朋友圈的内容,就意味着自愿公开个人的信息,不管手机另一端的那个人是谁。   但这种全面暴露并非是真正坦诚和让人感到安全的,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并不熟络甚至是刚加上好友的人,我们并不确定把自己的生活双手奉上是否合适。   如果选择了朋友圈不可见,又显得矫情小气,那么索性就只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找补了安全感,又体面。   有些人自嘲说,有了这个功能之后,再也不担心自己的“黑历史”被挖坟了,心里踏实多了。   从全面开放朋友圈到只展示三天,这是一个收紧的过程,这种收紧也是内心层面的折射。我们在信息过度溢出的时代,终于抓住了一块能保障安全感的浮萍。   3.减少羞耻感   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有些人发了朋友圈却又删除。其中提到过,我们对于过去某一刻的自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这种羞耻源于不接纳。   并非每个人都有稳定的人格,即便再稳定,也会有某些时刻是冲动的,在冲动之下我们选择用朋友圈来宣泄情绪,虽然即刻得到了放松,但事后来看,却总会有一种不适感,这种不适就是内心的羞耻。   我们不能面对那时那刻的心情,连同那时那刻的自己也想一起否定。   平静下来,你会觉得某一条朋友圈是幼稚的,是矫情的,是负能量的,是充满了愤怒的,你不能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个部分,删掉或许是最眼不见心不烦的方式,既不让看客再有凭据去捕捉你的冲动,也不会让心头的羞耻感萦绕。   可删掉总是要花费点功夫的,而选择只展示三天却是简单的。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三天前的心情,就好像那种让你羞耻的时刻从未真正发生过。   我问一个同样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为什么,她说:“人总是觉得三天前的自己是个傻瓜”,我说:“那如果可以选择只展示一天的朋友圈呢?”她说,“那我一定会选一天,因为昨天的我也是个傻瓜。”   其实关于这个新功能我最纳闷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三天,为什么不是四天,不是一星期?   但我立刻觉得自己较真儿了,三天或许只是一个随机选择的虚数,它只是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去选择自我暴露的程度,在我们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安全甚至只是心情不美丽的时候,我们可以按下一个开关,开启自我调适的模式。   轻轻巧巧的一个选择,让我们长舒一口气,让我们暂时地获得一种自我慰藉:就好像改变了朋友圈的展示天数,我们就能真正改变自己一样。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非好友可以看十条朋友圈,好友只能看最近三天朋友圈,请问,我加你们好友是为了什么呢?”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内心波澜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内容,其实都是关掉了一个通道,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通道,一个跟别人随时连接的通道。当看到一个人的朋友圈只向你展示三天内容的时候,谁不会失落呢?   或许,对于我这种不时常刷微信的人来说,想看更多朋友圈内容,最合适的方式只能是把我关心的人删掉了。 —THE END—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灼见经授权发布。 ◐◑她10年前是我的秘书 ◐◑成熟的人永远不会这么发微信 ◐◑口碑炸裂!这部豆瓣9.1高分,曾让全印度沸腾的电影,有哪些吸引人的细节? ◐◑婚姻中的仪式感到底多重要?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