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语很差,考研考了3次,博士读了7年,如今他的成果轰动世界,是响当当的“7-11” 院士

2017-05-11 Kitty是好姑娘 灼见


(一)



他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家乡非常贫穷,

第一次考研,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

第二次考研,物理只考了39分。

备受打击,但他依然坚持。

第三次考研,终于考进中科院物理所。

之后他也颇为曲折,

博士读了长达7年的时间。



但最终厚积薄发,

35岁晋级教授,

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49岁时,他领衔的科研成果被誉为诺奖级发现……



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7-11”。

早上7点扎进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11点。

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坚持了20多年。

他认为做科研不是单打独斗,

更需要“高情商”,

他直言自己属于高情商科学家。


他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二)


清华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这或许不是薛其坤第一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提问的同学拿出展板,

上面列着几行数字:

QS:清华排名2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清华排名57;

泰晤士报:清华排名35。



对于一般人而言,

看国际排名是了解一个学校水平最直接的方式。

但是,作为国家顶尖学府的老师,

如果仅把目光停留在排名上,

则显得格局小了些。

 

薛其坤承认了这几个排名的可信度,

但强调更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样的排名,

大学的排名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



目前中国的大学正在全方位地创新变革,

在一些具体的项目上做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学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学生”,

所以更注重的应该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清华北大培养的不只是科研人才,

“也可以是其他方面对社会有用的,有正能量的人才”。

 


薛教授是继李稻葵、钱易、颜宁等人之后,

又一位登上央视《开讲啦》舞台的清华“大先生”。


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内,

他不仅和青年学生们分享了他的求学经历,

重点谈了如何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23rqahy1&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


“这是中国本土首次诺奖级的实验工作”


 

2016年9月,

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结果揭晓,

薛其坤获得了“物质科学大奖”。

“实至名归!”

学界对他获奖如此评价。

薛其坤在2012年提出界面高温超导,

2013年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开辟全新领域。

 


 

“这是中国本土首次诺奖级的实验工作”,

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发现。

而为了这一成果的实现,

他和他的团队等了四年,

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

最终还是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

生长出了高质量的薄膜材料,

才得以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29vsan5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什么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呢?

薛教授做了这样通俗的解释:


正常情况下,电子在器件中运动是杂乱无章的,电子之间会发生很多碰撞,而造成电子走弯路,这样电子产品就会产生更多的能耗,从而发热。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应用,可以改变电子的运动轨迹,使其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减少了中间阻碍,降低热量消耗率,加快运行速度。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发热、耗电快的问题。


 

如果这项技术将来能够投入实际生产应用,

超级计算机可能变成ipad大小的掌上笔记本。

 

 

 

(四)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薛其坤已经站在了科学研究的顶端,

对他而言,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却是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


 

执教18年来,

他带出了17位博士后,

72位博士和3位硕士。

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

他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也走上了教育的道路,

有的已成为清华、北大、复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授,

科研的火种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了下去。

 

他用一种“工匠精神”去要求自己和学生,

科研容不得丁点的马虎和错误。

实验器材操作不当,

可能就是几万几十万的损失,

数据整理稍有差错,

可能就毁了几个月的努力,

做科研就得精益求精!

 


“勤奋、专注、执着”,

这在薛其坤团队成员看来,

是他们取得实验成功的首要秘诀。



有一次学生拿一篇论文给他看,

论文中的内容是那位学生研究了好几年的成果。

薛其坤看到的第一感觉却是:

他的英文写作水平怎么跟我的口语一样差!

 

他让那位同学修订10遍,

每遍改完新存一个版本。

可是第二天收到学生邮件的他,

着实又被气到了,

因为有些文件保存的时间仅相隔了1分钟,

1分钟的时间无论如何

是没有办法看完一篇七八页的学术论文的,

更遑论仔细校正了。


他只好把那位学生叫到办公室,

带着他去逐字逐句地修改文章,

小到语法错误,

大到句间逻辑,

学生恍然大悟。

 

修改完一段后,

他让学生回去按照同样的方法再次修正,

第一遍查语法,

第二遍查用词,

第三遍查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小到写报告的标点符号,

大到操作仪器时的手法习惯,

薛其坤都对他的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

而正是因为有这样“严苛”的学术态度,

薛其坤和他的团队才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


 

当然,他也不总是那么严肃较真。

在学生的眼中,

他乐观、充满活力、爱好广泛,

在课堂之外对他们极为和蔼,

甚至还会买好吃的东西“贿赂”他们。

 

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

也有部分人最终选择了“背离”学术道路,

去了投行、证券等金融行业,

他理解也支持他们的选择。

“理想目标和选择的方向没有高低之分,”

他相信他带出来的学生的品质,

无论他们去了哪个行业,

都会做得非常出色。

 


(五)


科研不是单打独斗


有个研一的学生给薛其坤发邮件,

问他欣赏什么样的大学生?

或者是作为他的研究生,

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品质。

薛教授给他回复的邮件里,

提到了四条:

对学术非常有兴趣;

学会与人和谐地相处;

有比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对物理学概念要清晰。

 


而让那位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第二条:

学会与人和谐地相处。

他觉得很诧异,

因为很少有导师提出对学生这样的要求。

 

而这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品质,

却恰恰是薛其坤所看重的。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而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

要有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

但是尊重和帮助是相互的。

 


在一次采访中,

他这样说道:

“好的科研团队才能催生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家,

做科研不能‘单打独斗’。

希望我们的探索,

能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团队建设方面做一些推动”。

 

直到现在,

薛其坤还保持着每年和学生聚会的习惯,

他的毕业生们聚在一起,

非常要好,

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作为一个有着众多优秀成员团队的leader,

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的关系,

特别需要智慧。



在这一点上,

薛其坤也做得特别好,

他很善于发现每个成员的特长,

安排他们做最擅长的事情,

并积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

把他们从实验室往前推,

调动学生们的科研积极性。

 


(六)


“7-11” 院士


人们被薛其坤所获得的荣誉晃花了眼,

心底里认定这是一位“少年天才”。

可实际上,

还真不是!


1984年,

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的他,

开始考中科院的研究生。

没想到,

这一考就是三年。


毕业的时候,

因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只好继续跟着导师读博士。

别人的博士读5年,

一般最多6年就可以毕业了,

他却读了7年。

 

读博期间,

他被导师送到日本东北大学进修,

可是让薛其坤始料未及的是,

这恰恰是“噩梦”的开始。

 

在日本的导师要求他们:

一周工作6天,

不管刮风下雨,

都要准时到达实验室!

而最让薛其坤痛苦的是语言不通,

他从来都听不懂导师的指示,

每当同学们操作实验的时候,

他只能一个人绝望地在旁边站着。



回忆那段时间,

“每天就是三件事,

吃饭、睡觉、搞科研,

有时候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

 

这种身心备受摧残的生活,

薛其坤硬生生地撑下来了。

1995年,他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个重要的突破。

教授奖励他,

让他去美国做一个20分钟的学术报告。

可是这20分钟的学术报告,

又让薛其坤犯了难。


他的英语口语极差,

甚至都没有办法用英文完整地说出一句话,

那还怎么做英文的学术报告呢?




不知所措的他,

只能把要讲的每一个单词,

每一句话,

全部一个字不漏地写出来。

并专门找了一个房间,

进行模拟练习。

到了正式作报告的时候,

他已经事先模拟练习了80多遍。



随着练习的进行,

他不但发现了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发音上的错误,

同时自己对整个报告的把控能力,

也达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状态。


做完报告后,

有很多的教授,

甚至以前那些只能在文献中见到名字的教授,

都过来祝贺他。


在学术领域“初出茅庐”的薛其坤,

瞬间得到这么多大师的鼓励,

这让他兴奋不已:

“就像我们在夏天,

非常渴的时候,

来了一杯冰水那样痛快和舒服。”

 

到了清华大学,

他的这种吃苦劲儿从来没有改过。

早上7点,

他准时地出现在实验室,

直到晚上11点才从办公室出来,

因此他有了一个比院士还要响亮的名号:“7-11”。

 



薛其坤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

却也是一个懂得享受快乐的人。

在他看来,

科研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

而是充满着探索的新奇和发现的满足。

 

“在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

你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这不断在促使你看到更优美的风景,

探索科学上更有趣的现象”。

 

能择一业终一生的人是幸福的,

而能像薛教授这样,

不仅终一生,

还让自己的爱好成为了事业,

更是幸福的!

 

 

—THE END—

☀ 灼见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