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请摒弃多余的网络社交

娘亲 灼见 2019-06-20

Dec.

31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每天给自己一个时间放空,离开网络,回到现实中的生活。


作者 | 梁钦


最近几天,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退了很多微信群。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手机不是麦克卢汉口中的人体的延伸,着实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我是因为做网络思政和大家相识的,但是新的一年,我却想和所有人呼吁:“请摒弃多余的网络社交”。


01


前几天一个学生和我探讨,他非常喜欢刷微信,但是越刷越焦虑,因为发现同学们的都过得特别开心,旅游、美食,还有各种获奖,而自己就特别苦逼。

是的,多余的网络社交容易造成“个体焦虑”。


我和学生分享了新媒体社交中“表演化”生存的概念,就是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自我塑造”,通过各种方式塑造理想中的“自我”,与此同时,互联网中的呈现“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例如旅游的美景中过滤了漫长的奔波,获奖证后过滤了努力的场景,往往会强化个人的“获得”。

 

而为什么同学们的晒图会让你感到焦虑或者不安呢?是因为互联网拉近了大家之间的空间距离。朋友圈使用户处在一个广泛的社会比较的环境中,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就做过一个调查发现,Facebook引发的嫉妒心理情况十分普遍,研究人员甚至发现,大多数人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加糟糕,对生活更加不满,尤其是那些只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影响最深。


02


多余的网络社交,除了容易引发个体的焦虑之外,还有两点不能忽视,一是容易形成“信息茧房”,二是容易时间浪费。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好友中大部分是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我渐渐发现自己交际圈越来越狭窄。


举一个例子,如我的辅导员朋友发了一篇很火的博文,我的朋友圈常常会被刷屏,但是当我和非辅导员领域的朋友谈起此篇文章时,他们一头雾水。其实这是传播学中“信息茧房”的概念,就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或者交际圈所影响,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浪费时间其实不难理解。互联网的交流其实和生活中的“唠嗑”相似,只是更多了打字的环节,在聊天时,我们会发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常常会在微信或者微博浏览一些文章,自我安慰也在学习,但是这些碎片化的阅读对自我的深层次思维并无裨益。

03


刷微博、用微信,上抖音,我们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可自拔,但是,网络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吗?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曾经描绘过一个“洞穴寓言”,指的是一个地下洞穴中有一群囚徒,他们身后有一堆火把,在囚徒与火把之间是被操纵的木偶。因为囚徒们的身体被捆绑着(不能转身),所以他们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的影子。因此,洞穴中的囚徒们确信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么也没有。疯狂迷恋网络世界的我们和洞穴中的囚徒们有何不同呢?网络中的世界就如囚徒眼中的“墙上的影子”。


当然,我们处于一个新媒体时代,并不是要告别互联网,回归“无网”生活,而是我们可以尝试摒弃多余的网络社交。


1845年,梭罗离开喧嚣的城市,独自来到瓦尔登湖边,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对于现在的我们很难像他一样,进行纯碎的告别。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每天两个小时的告别互联网,每天两个小时。


希望大家能够每天给自己一个时间放空,离开网络,回到现实中的生活。


—THE END—


☀本文选自辅导员娘亲(ID:fudaoyuanniangqin),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师梁钦(娘亲)公众平台。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超好听!2018年岁末,清华师生用快闪表白祖国,小提琴声一响就让人热泪盈眶!

◐◑第一次有人把 5G 讲得这么简单明了

◐◑父亲透析的这五年,让我体会到了人间值得

◐◑如何看待2018年的中国经济,2019年从何处破局?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深度思考(演讲全文+完整视频)

◐◑2018为你悄悄埋下的“彩蛋”,愿你2019勇敢追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