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95岁再捐1711万:人活到极致,越朴素越高贵

灼见 2019-06-18

May.

14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谨以此文向叶嘉莹先生致敬,祝愿她健康长寿!



刚刚看到一条消息,非常感动:

95岁的叶嘉莹先生再向南开大学

捐赠1711万元。

加上2018年捐赠的1857万元,

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去年6月,在南开校友总会

94岁的中华古典文化专家叶嘉莹先生

将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为什么要把毕生积蓄捐给南开?

在南开执教40余载的叶嘉莹

在《我与南开大学的因缘》一文中

这样写到:




近年,沈秉和先生和加拿大华侨刘和人女士分别捐资各一百万元,与南开校方合资为我修建了迦陵学舍,我真的是感谢。我说过,我不要私人的住房,但我要一个讲学的地方,就像古代的书院,可以在里面讲学、开会、研究。现在学舍已经建成了,我已经把我所有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中都运了回来,我希望自己还能够有短暂的余年,协助爱好诗词的学生、朋友们把这些录音、录像的资料整理出来。

  

2018年6月,我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我还将把我的版税、稿酬也捐赠给南开,支持传统文化研究。

  

我非常感谢南开大学给我机会,使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在南开园得到实现。


虽然捐赠千万,

但是叶嘉莹先生生活却极度节俭,

2018年,央视的一部纪录片

曾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



九旬高龄的叶先生,

现在独自生活,

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

才请了一位保姆,

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清洁。



有人心疼,

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



也有人反驳道,

腹有诗书、精神充足,

她永远不会孤独。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她对于生活的选择匪夷所思,

她为什么这样做,

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她说,

自己有诗词为伴,

并不需要人陪。



叶嘉莹先生曾说:

卅载光阴弹指过 ,未应磨染是初心,

这一生有诗词相伴,

便将这一生投入它罢。


2017年,叶嘉莹先生登上《朗读者》舞台,诉说自己的故事。


她在诗词中诉尽悲欢离合,

书尽聚散无常……

物质的财富与之相比

又算得了什么?



 01 


1924年7月,

叶嘉莹出生于北京。

她是满族人,

祖辈原姓叶赫那拉,

辛亥革命后改为叶姓。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叶嘉莹无疑是幸运的。

她的祖上是官宦人家,

家境十分优渥,

而她的父亲叶廷元

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毕业生,

受西方思想影响颇深,

自然在子女教育上秉持着开明的态度。


因此,叶嘉莹得以享受到了

那个时代普通女子

不敢奢望的优质教育资源。


叶嘉莹3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书香门第,藏书颇多,

叶嘉莹在幼年时期便耳濡目染

识字之后经常

翻阅家中的典籍书册,

虽然并不能尽懂书中奥义,

却也培养出了手不释卷的好习惯。


不过,叶嘉莹小时候所处的那个年代,

传统思想依然认为女孩子

不应该出去抛头露面,

她的祖父也坚持这种观点。


所以,在叶嘉莹到了开蒙的年纪,

她的父母并没有将她送到外面的学校读书,

而是专门请来了她的姨母作为她的家庭教师,

一对一地为她讲授《论语》和其他典籍,

这些都为她之后的诗词创作

打下了坚实的国学根基。


严厉保守的祖父过世之后,

叶嘉莹得以进入学校学习。


1945年大学毕业的叶嘉莹


她酷爱古诗词,

一方面在学校大量阅读唐诗宋词,

另一方面跟随旧学功底深厚的伯父

进行诗词创作。


徜徉在诗词的王国之中,

不仅使她看到了古典中国最美的文化遗产,

也使她感受到了先哲们

曾经有过的情感内核。


 02 


当时沉醉在唐诗宋词之中的

叶嘉莹不会知道,

平静安宁的生活很快就会被打破,

而她所热爱的古诗词,

则会成为支撑

她走过艰难岁月的重要支柱。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北平很快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


叶嘉莹的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

不得不跟随单位撤退到了后方国统区,

很快就音讯全无,

留下13岁的叶嘉莹和

母亲、幼弟一起在沦陷区,

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原本一直享受着优越生活的叶嘉莹,

一下子跌落到了生活的谷底,

尝遍了世间艰辛。


每天可以获取到的食物是有限的,

而且极度难吃,

然而最让叶嘉莹感到

难以接受的并不是生活上的贫困,

而是精神上的苦痛。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不久之后,她的母亲身患重病,

在前往天津治病的途中病逝。


由于叶母执意不让孩子们陪同她去天津,

所以叶嘉莹和两个弟弟

都没能陪她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这件事情,成了叶嘉莹心中永远的遗憾。


叶嘉莹的姨母、母亲


她曾在诗中沉痛缅怀自己的母亲:

“早知一别成千古,

悔不当初伴母行。

本是明珠掌上身,

如今憔悴委泥尘。”


故园沦陷、丧母之痛

使叶嘉莹的心变得更加细腻敏感。


▲ 1941年,母亲去世后叶嘉莹的戴孝照


中国有一句古话

叫作“国家不幸诗家幸”,

外在的苦难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不幸的,

对于诗词的创作者来说却未免不是件好事。

尝遍了世事的酸甜苦辣之后,

叶嘉莹的诗词创作

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除此之外,国家破碎、亲人四散,

在一连串的打击之后,

是古典诗词支撑叶嘉莹继续面对生活。


毕竟,没有哪些悲剧

是古代的诗人词人没有经历过的。

诗词能够抚慰受伤的灵魂,

叶嘉莹在古典诗词的滋养中振作起来。


大学二年级,

叶嘉莹遇到了对她一生

影响最大的恩师——顾随


与老师顾随及同学合影,顾先生后右侧一是叶嘉莹


顾随,字羡季,别号驼 庵,

是我国著名的禅学家和书法家,

在古典诗词领域造诣颇深。

他和叶嘉莹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少年丧母,性格敏感,

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才情,

大半生投身于教育事业。


相似的经历和才情

使师徒二人格外投缘,

诗词方面多有唱和。

在上课的时候,

叶嘉莹总是聚精会神地记下

顾先生说的每一句话,

一共记了满满八大本笔记。



顾随曾写信告诉叶嘉莹,

自己一生中的学问,

叶嘉莹“已尽得之”,

这是一位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最高赞美。


然而师徒之间的缘分

却在1948年春天被突然打断。


叶嘉莹结婚了,

她的丈夫赵钟荪是国民政府的职员,

叶嘉莹也因此需要婚后跟随他一起去南京。


1948年叶嘉莹结婚照


虽有千般不舍,顾随还是为自己的爱徒写下了赠别的诗篇: 


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

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

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03 


大约半年之后,

由于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很多政府职员都撤退到了台湾,

叶嘉莹也跟随丈夫赵钟荪南下台湾,

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见过

自己的恩师顾随。


虽然离家万里追随丈夫南下,

但是叶嘉莹内心深处

对丈夫赵钟荪并没有太深厚的感情。


叶嘉莹50年代在台湾(后排右四)


赵钟荪的姐姐是叶嘉莹的老师,

两人因此相识。

赵钟荪对叶嘉莹穷追不舍,

其姐也一直帮忙撮合,

思想保守的叶嘉莹

不忍心违拗自己的老师,

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却未曾想到,铸成了自己后半生的坎坷。


到台湾不久,赵钟荪就被国民党当局

以“政治思想问题”为由抓了起来,

叶嘉莹也跟着被牵连,

丢掉了工作。



1950年6月底7月初,

叶嘉莹带着女儿也被抓入警局,

释放后被迫辞职,

没有容身之地,暂住亲戚家。

居室有限,

她带着女儿晚上睡在房间过道的地铺上,

白天只能抱着孩子在室外徘徊,

以免影响主人休息。


赵钟荪被关押了3年之久。

在此期间,叶嘉莹带着襁褓之中的女儿,

寄居在亲戚家中的走廊里,

受尽了冷眼。

为了谋生,她四处求职,

终于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聊以糊口。


叶嘉莹与女儿


3年之后,赵钟荪被释。

本以为是苦尽甘来,

却没想到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赵钟荪由于在牢狱之中

受了很多非人的折磨,

性情变得暴躁乖戾,

动不动就对叶嘉莹斥责辱骂。


叶嘉莹独自承受着养家的压力,

有时候从早到晚都在上课,

回家之后还要面对丈夫的冷脸。

赵钟荪要求她每天都要回家做饭,

否则就把厨房里的锅都扔在地上表示不满。


叶嘉莹在台大任教时为小朋友讲课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

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全部家务,

动辄还要遭受丈夫的辱骂,

这是何等残酷?

最痛苦的时候,

叶嘉莹曾经想过用煤气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能做到的,

就是保护女儿们不受伤害,

孝敬老父,尽好主妇的职责,

对他永远是忍让,不怨天不尤人。


“人生要有一种持守,

不管落到什么地步,

经历什么样的事情,

你要有自己的持守,

不能够失去自己”。


▲ 全家福


但是叶嘉莹从未想过抛弃自己的丈夫。

她并没有过多苛责他,

因为她明白,丈夫并非是故意要折磨她,

而是被那3年的残酷岁月

折磨得失去了本心。


20世纪60年代末,

叶嘉莹在诗词上的造诣

引起了海外学界的注意,

加拿大的哥伦比亚大学

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为了让丈夫离开台湾这个伤心地,

也为了让海外人士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

带着丈夫和孩子远赴加拿大。


叶嘉莹在温哥华为幼儿讲古诗



 04 


在加拿大,

叶嘉莹克服了语言上的问题,

旁征博引地向洋学生讲述古典诗词,

经常博得阵阵掌声。


按理说,叶嘉莹应该知足了。

毕竟加拿大的生活条件比较优渥,

足以让她和家人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

但是叶嘉莹的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念头:

回到中国,用中文向

学子们讲述我国的古典诗词。


▲ 1966年,叶嘉莹应聘到哈佛大学做客座教授


然而,在安宁平静中,

叶嘉莹却又一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劫难。

1976年春天,当她转机

多伦多看望大女儿后,

刚飞去费城看望小女儿

并参加学术会议时,

却突然传来大女儿和女婿

因车祸去世的噩耗。


年逾半百,痛失爱女!

处理后事完毕,

叶嘉莹归家闭门不出,

以《哭女诗》十首哀悼

女儿、女婿排遣哀痛,

句句断肠。


▲ 1974年摄于U.B.C.校园,长女婚礼,右二为叶嘉莹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可是你要知道,

人不经过绝大的痛苦,

你不会觉悟。

我就是因为经过这么多患难痛苦,

把自我打破了,

不再被自己的家庭子女所束缚了。


▲ 叶嘉莹与父亲在温哥华合照


我一世的辛勤,

忍气吞声,养家的责任我已经尽到了,

我要把自己投向古典诗歌,

我要为古典诗歌的传承献出我的余生。

所以我说我一辈子没有作过自己的选择,

最后才是我的选择,

我就选择回到祖国来教书了。”


十年浩劫之后,

中国百废待兴,

文化领域也迫切需要大师出来重整河山。

旅居海外的叶嘉莹得知这个消息,

毅然决定回国!

1978年春天,

叶嘉莹给国家教委写信,

申请回国教书。


▲ 1979年初,叶先生第一次从北京至天津,南开大学诸教师在车站迎接


叶嘉莹的归来,

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震动。

她的深厚学识和教学技巧,

让青年学生们狂热不已,

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

前来听课的学生把走廊和窗台都挤满了。


为了维持讲座现场的秩序,

高校不得不制定了规则,

要求持有听课证才能入场。然

而这也难不倒求知若渴的学子们,

一位女生用萝卜刻章制作了假听课证,

引来诸多学子纷纷效仿。


80年代在湖南湘潭大学讲学


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

叶嘉莹接受了南开大学的邀请,

成为南开古典文学领域的执牛耳者。


从归国至今,

大约40年的时间里,

叶嘉莹始终耕耘在教学的第一线。

她不慕名利,

从不效仿某些所谓的

文化学者写鸡汤文章牟利,

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

到教学和研究之中。


1981年在四川杜甫草堂杜甫学会上发言


如今,很多学生慕名去听叶嘉莹的课,

发现这位已经90多岁高龄的

老教授依然站得笔直,

仪态优雅地将古典诗词之美娓娓道来。

一代文化大师风韵,

在叶嘉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叶嘉莹先生的丰富经历、

对诗词的热爱和执着、

为复兴民族文化卓绝的奋斗,

如穿透迷雾的灯塔,

为浮躁的凡尘带来光明和方向。



正如她自己在《朗读者》节目所言,

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之前,

我应该把真正的吟诵

留下来给真正爱好诗歌的朋友们!


叶嘉莹,她不仅把诗歌留给世界,

也把毕生的财富和智慧全部留了下来!

谨以此文向叶嘉莹先生致敬,

祝愿她健康长寿!


— THE END —


☀本文选自北洋之家,综合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MORE
灼见热文 

◐◑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游后全退货:你自私的样子,真丑!

◐◑生活大爆炸完结:12年的陪伴,舍不得说再见!

◐◑十四亿人的口腹之欲,是如何被满足的?

◐◑知乎高赞:哪些事坚持做3年以上,会让你有巨大改变?

◐◑黄渤彻底成配角:这档9.4分神综艺,戳破1000万中国家庭的难言之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