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均年龄70岁的男子天团,演着穿越2000年的老电影

王荆棘 灼见 2020-02-27

Jan.

20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有人喜欢,便是希望,有希望在,便不该放弃。



作者 | 王荆棘



01

 

大家还记得抖音之前很火的“摔碗酒”吗?五元钱一碗的米酒,一口饮尽,重重地将酒碗摔在一堆碎碗中,再大叫一声岁岁平安!

 

几十万游客奔赴西安,只为打卡“摔碗酒”,光是瞧现场动图就很带劲,游人感叹:一家卖酒的店救活了一村卖碗的……



“摔碗酒”背后的西安永兴坊也成了网红打卡新地标。倘若仅是吃吃喝喝,其实并未真正体验到西安永兴坊的深层魅力,这里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待被发现和欣赏。

 

永兴坊有一个皮影戏班,最近在抖音上红了。戏班里有五个师傅:签手、前声、上档、下档和后槽,平均年龄70岁,老人们使用着鼓、军号、二弦、板胡,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乐器,数十年如一日,在幕布背后坚持演出。



几位老手艺人所演出的皮影戏可是上了年头的,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戏班里的前声——负责唱戏的师傅魏稳柱嗓子好,小生、女旦都能唱,一唱就是一辈子。



02

 

每年夏天,是皮影戏表演的旺季,许多小孩都来看戏,虽然有很多外地游客听不懂华县方言,但魏稳柱表演的《三打白骨精》和《猪八戒背媳妇》,孩子们只要看见孙悟空和猪八戒就很开心。

 

魏稳柱今年71岁,从14岁开始学唱戏,他整整唱了57年皮影戏。

 

文革时期,皮影戏是四旧,皮影戏艺人是被批斗的对象,能唱的只有样板戏,魏稳柱的师傅抄写的100多个剧本全部被没收,只有他偷偷藏了5本。



陕西农村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在每年7月晒过麦子的季节过后,农民们都会聚在村头看皮影戏。

 

每到这个时候,戏班就会出动,到各个村子里作巡回演出,魏稳柱整晚跟着他师傅跑演出,跑了许多个村子,脑子记不住的东西,就写在本子上,这样没日没夜地学,终究把身体给累垮了。

 

从那以后,谁再敢和魏稳柱提皮影,他妻子就和谁急,那年魏稳柱才27岁,正当年轻。

 

1978年,大队书记想在村里组织两场皮影戏演出,叫魏稳柱帮忙联系一个靠谱的皮影戏师傅,魏稳柱找到一个叫王京顺的师傅来村里表演。



第一场演出,王京顺唱完,台下的观众觉得唱得太差了,就连魏稳柱的妻子也坐在台下,和其他人一起摇头叹气。书记建议,第二天的第二场演出由魏稳柱亲自上。

 

第二天中午,魏稳柱登台了,演出很成功,他的妻子看了他的表演,和他说:“晚上注意休息。”便也没再反对他演皮影戏。

 

永兴坊皮影戏班里的老师傅都是魏稳柱认识50多年的老朋友,魏稳柱感叹,皮影戏最繁荣的时候是在建国初期,到了90年代几乎无人看戏。


这么多年,魏稳柱和他的老朋友们辗转北京、西安,他们有的打工,有的务农,直到2014年,几个老朋友才在西安永兴坊稳定下来。

 

03

 

以前在农村,皮影戏班常常表演到夜里两三点钟,有时候唱得高兴,甚至能演个通宵;现在,不仅演戏的人老了,看戏的人也老了。

 

如今,魏稳柱所在的华县高塘镇的皮影戏班社从以前的48个锐减到3个。能随叫随到的只有两个班子,一个班子的艺人平均年龄80岁,老师傅们上了年纪,只能凑合唱几段折子戏,身体受不了长时间表演。另一个就是魏稳柱的班社,五个老师傅平均年龄70岁,一个人有头疼脑热,这班子就组不起来。

 

眼瞧着那些制作精美的皮影以后无人操持,这门传承了2000多年的手艺无人愿意学,魏稳柱有些痛心。



他也不是没想过收徒弟。但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大家都觉得学皮影戏没前途,也不赚钱,没人愿意学。

 

“如果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就真的没了。

 

魏稳柱只能怂恿他的孙子孙赞加入戏班。


孙赞出生在1995年,和许多心怀梦想的90后一样,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很多工作但一直不温不火,也想过去更大的城市发展,但具体做什么却一直没有想清楚。2017年,孙赞在爷爷的建议下加入了皮影戏班。



当时,班社里负责签手的老师傅有高血压,加上上了年纪,家人想把他接回家养老。孙赞其实是要补签手的位置。但实际上,他学习的内容不只是签手,五位师傅的手艺都传给他。

 

一开始,孙赞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觉得这玩意儿土气,过时,没人会喜欢。

 

跟着戏班里的老师傅学了三个月,他的想法变了——皮影戏里的门道真是太多了。

 

最吸引他的是皮影戏的剧本,在平常的练习中,他一边念,一边想:这词写得比电视剧好太多了,对白竟然像诗一样优美!

 

当一个人对艺术着了迷,以前的困难便也不再是困难。孙赞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剧场,练习操控皮影,手指长了一截一截肿胀的红包,时间长了,手指变硬,生了老茧,用手抠也没有了知觉。



白天,老师傅们表演,他坐在后台观察;晚上,师傅们表演完回宿舍休息,他一个人留下来练习。

 

老师傅说:“灯光打下来,皮影就和人一样了,要站得直,走得稳,不能太高,那就飞到天上去了,不能太快,那就变成跑步了。行走坐卧既要配合前声,也要配合乐器的节奏。”

 

演出中的每一个细节,点点滴滴,孙赞都牢记心间。



2018年,孙赞的师傅挑了观众少的一场,让他上场演出,这场《刀劈韩天化》,演得磕磕绊绊, 虽不是什么力气活儿,但初登舞台的年轻人出了一身的汗。

 

孙赞开始爱上了这门手艺。


04

 

孙赞没有赶上皮影戏最好的时候,但他经常听爷爷和班社里的老师傅聊天,以前村里红白喜事,皮影戏是个必不可少的项目。



他开玩笑地说:“爷爷们不就是村里的男团吗?”既然皮影戏人是村里的明星,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怎样让更多人关注皮影戏呢?

 

2018年孙赞开通了抖音账号“华县皮影东府影人”,永兴坊摔碗酒在抖音上的火爆给了孙赞灵感,他也想通过抖音,让华县皮影走出去。



断断续续发了几条记录班社表演皮影戏的日常后,他的抖音账号积累了一些粉丝。有次一个网友随手拍了一条他们表演的视频,这条抖音竟莫名其妙地火了。

 

这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从抖音走出了永兴坊,走出了西安,被屏幕另一边的网友所了解、喜爱。

 

在孙赞发布的一条抖音里,他说:“就是因为热爱,我在干我喜欢的事,即使身无分文~”。评论区里,写满了网友的鼓励:

 

“希望你们可以一直热爱下去,这样我们民族的瑰宝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能这么坚持,真的很难得!“

 

“人生苦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幸福的。



剧场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他们大多是90后,甚至00后;年轻观众大多都是先看过他们的抖音,再到线下现场感受这门传统艺术。

 

05

 

作为班社里唯一的年轻人,五位师傅对孙赞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老师傅们有个头疼脑热,孙赞都要及时补位。

 

或许再过几年,班社里的师傅们都老了,不能再演出了。魏稳柱担心只有孙赞一个人,撑不起来一场戏,最后只能像一些景区一样,用录音代替现场演奏,一个人撑起一个班社。“那些插个u盘,放录音就能表演了,那不是真正的皮影戏!

 

可孙赞没这么悲观,与初出校园时那个茫然无措的年轻人不同,现在的孙赞笃定且强大,是皮影戏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他坚信每一种非遗文化都具有这样的魅力,深入其中,会让人内心沉静,明晰方向;当年轻人都爱上皮影戏时,这项古老的艺术又充满了新的可能。


 

抖音上的每一个点赞,每一条评论都给了孙赞极大的信心与动力;有人喜欢,便是希望,有希望在,便不该放弃。

 

每次演出,孙赞看到幕布两边的那副对联“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他都会想:


无论岁月如何蹉跎,华县皮影戏的故事,都要继续讲下去啊!

 

点击观看抖音非遗纪录短片《追影》

👇


— THE END —

☀作者:王荆棘。生活里总是充满荆棘。


MORE
灼见热文 
◐◑“偷偷回家时家人的反应”上热搜,笑着笑着就哭了……◐◑能让人放心的人,一定具备这3种素质◐◑600岁的故宫,正年轻!◐◑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祝你一年四季都走运,尤其是春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