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21》最大惊喜,就是这些“无名之辈”

壮壮小公主 灼见 2021-09-02

Jul.

4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不问后来,不忘初心。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作者 | 壮壮小公主


01


7月1日傍晚,当我看完《1921》走出影院时,发觉自己比想象中更加激动,也更加感慨。


在当下的时空中,同胞们正纷纷在网上欢呼庆贺,普天同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而在影片讲述的那个100年前的夏天,那群平均只有28岁的同学少年们正排除万难,齐聚一堂,穿过艰难困顿的岁月,努力追寻着新中国和新世界。



《1921》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的“不走捷径”——


明明可以拍得按部就班,却坚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能和许多人印象中有所不同的、更加真实的1921;


明明可以聚焦家喻户晓的大名人,却极富耐心地让我们认识了许多从前不太了解,却同样为新中国的到来做出过历史贡献的先辈们。


无论是戏份最多的李达、王会悟伉俪,还是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这些后来并非最为人熟知的名字,都在《1921》中得到了鲜活的演绎。



很多历史片都容易犯的老毛病,就是把伟人演成了飘在天上的神话。


而在《1921》中,我们看到了一群足够接地气的先辈们——


他们也有口腹之欲,比如毛润之走到哪都想吃辣椒;他们也有恋爱甜蜜,比如李达和王会悟新婚燕尔“狂撒狗粮”。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并非那么“好说话”:他们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却能坚决守住中国共产党的独立;他们为了相同的目标齐聚一堂,也为了分歧的理念争执不让。



正是这群有个性也有热血、有理想更有尊严的年轻人,在1921年的夏天共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而或许当时他们也并未意识到,这一天将彻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明天。


《1921》就像一个横截面,将国内外复杂危险的局势和这群平均28岁的热血年轻人,都立体地呈现了出来。


或许可以这样讲:


《1921》真正的主角,不是后来最广为人知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而是那一场为新中国开启新希望的集会,那一群因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年轻人,那个在中华民族风雨如晦之际奇迹般照亮黑暗的,微弱但顽强的第一束光。

 

02


当倪妮饰演的王会悟出现在大银幕上时,我的眼前瞬间一亮——


作为协助创立中国共产党并在多方面影响新中国的伟大女性,“王会悟”这个名字,实在已经低调了太久。


正如《1921》年中讲述的那样:李达和王会悟夫妻是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1921年夏天,李达负责筹备中共一大,而妻子王会悟负责了会场会务和来沪开会人员的住宿。


或许很多人都并不知道,正是这个在历史上有些低调的名字,成就了如今我们赞扬讴歌的“红船精神”。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上的石库门房子开会时,王会悟为大家在门外望风,并机灵地察觉到了当局的追踪,迅速组织全体撤离;


当大家为了新的会议地址一筹莫展,是她第一时间提议去往自己的故乡嘉兴。


她自告奋勇为大家打点一切,租下了后来记录历史时刻的红船,甚至细心地在船上准备了留声机、麻将等掩人耳目的道具。


当十三位年轻人在船上各抒己见,王会悟则坐在船头,在嘉兴烟雨中为大家守望。



纵观王会悟的一生,就会明白,她在中共一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绝不是偶然。


这是一位相当有勇有谋、见识不凡的伟大女性: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时,她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为大家奔走、望风;


她曾化名“王啸鸥”,和李达共同出版《社会学大纲》,致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她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份妇女刊物《妇女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女性不缠足、接受教育,呼唤女性觉醒……


令人感慨的是,王会悟的入党申请却被陈独秀以“不收女党员”为由按下,李达后来也因为和陈独秀的分歧矛盾一度退党。


但,这对夫妇的一生,恰恰体现出了共产党精神的崇高、坚定和高洁:


1993年,她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她并非没有过身居高位的机会,却选择远离名利地度过了一生。她的离开,带走了共和国的一位重要见证者,也带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达与王会悟

 

但至少,希望还有更多人能够知道——


1921年的那个夏日,值得记住的不仅仅有红船上十三位挥斥方遒的热血年轻人,还有船头那个窈窕聪慧、正义果敢的姑娘。


03


《1921》上映后,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要讲述这样一群人的故事?”


而我最欣赏《1921》的,却正是这种敢于讲述一个“和想象不同的故事”的勇气。


因为,当我们回到100年前风雨如晦的中国,就会看到——


在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出席的中共一大上,这一群“无名之辈”,恰恰才是1921年7月历史时刻真正的见证者,甚至推动者、创造者。


在那艘开往嘉兴的红船上,他们都有着热血的信念,年轻的面孔和充满希望的双眼。


他们谈论的,无关乎名气与地位,而是鲜活灿烂的理想,坚不可摧的真理。他们共同笃信着:中国值得,也必将迎来更好的未来。


诚然,在后来的故事里,有人牺牲了,有人忘记了,有人错过了,有人离开了;但,比起“后来”,更重要的,是“初心”。


没有人能够跨越时代,预知自己人生和历史的结局。


但历史也不会忘记,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描绘了新中国最初的蓝图,向旧时代最先发起了进攻。



看完《1921》,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对“眼前”的不甘和不平,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


李达流着泪同妻子说起,自己组织焚烧日货抗议时,却发现手中的火柴是日本生产。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却没有自己的火种。”



何叔衡回忆起自己的朋友,辛辛苦苦中了殿试,却被要求跪着不准抬头。


“读书人不能抬头做人,是何等的悲哀?”



最触动的,是电影里杨开慧问:“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


毛泽东答:“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份勇气与坚定,才是比起历史书上的几句话,更值得现在的年轻人铭记在心的力量——


不问后来,不忘初心。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 THE END —

MORE
灼见热文 

◐◑复旦教授:当初脑子一定被驴踢了,不然怎么会上这帮龟孙子的当

◐◑7年前江西两位“夺刀少年”,因救全车人错过高考,现在干的事更让人震撼

◐◑这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

◐◑视帝于和伟:3岁丧父,被姐姐喂大,蛰伏25年终翻红

◐◑最燃高校毕业典礼快闪刷屏!网友:从头哭到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