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功高不妄杀,权重恪恭慎,十五年兄弟情,十八载君臣义,这样的人,值得后人思之、学之、鉴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当时徐达并不在南京,朱元璋特地派人远赴河南,把他封徐达为右丞相、太子少傅的消息告诉徐达。不久后,徐达占领河南全境,朱元璋大喜,亲自到开封见徐达,徐达问朱元璋:“若我攻下北京后,元主北逃,我追不追?”“元运衰矣,行自澌灭,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可也。”(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朱元璋的意思是:“元朝大势已去,穷寇莫追,等他们出塞之后,我们固守边疆即可。”其实,朱元璋之所以给徐达定下“穷苦莫追”的基调,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北方尚未平定,朱元璋没有底气追到草原。后来,徐达陆续收复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甘等地后,朱元璋终于下令让徐达领兵出塞,对北元穷追猛打。徐达先后四次北伐,对北元形成持续打击,让蒙古人再不敢南下牧马。
其实,在中国军事史上,徐达也占有一席之地。大一统王朝中,能有徐达这样战绩的,也只有秦朝蒙恬、汉朝卫青、唐朝李靖等几人而已。本文,笔者来分享徐达,希望通过翔实的史料,来解读中国古代这位优秀的军事家。徐达是明朝名气最大的开国功臣,民间关于徐达的传说比较多,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就说,朱元璋、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是童年玩伴,他们小时候还一起杀过地主家的牛。其实,这种说法有些民间文学的色彩。在历史上,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并没有这么传奇。《明史·徐达传》云: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
徐达是凤阳人,他祖上世代务农。徐达人高马大,孔武有力,少年时就有大志。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岳父郭子兴之命到家乡募兵,徐达应召入伍。当时,徐达已经22岁,他和朱元璋非常投缘,“一见语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也就是说,徐达和朱元璋是凤阳老乡不假,但是,他认识朱元璋的时候,已经22岁了。因为和朱元璋投缘,朱元璋从此把徐达当做心腹。徐达作为朱元璋的心腹,几乎全程参与了朱元璋早期的创业征程。当时,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把义女马氏(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立功甚多,势力逐渐增强,遭到了郭子兴之子郭天叙等人的忌惮。朱元璋被逼无奈,只带了24位心腹南下定远,算是自立门户。这24个人,史称“淮西二十四将”。太祖乃以七百人属他将,而独与徐达、汤和、吴良、吴祯……周德兴等二十四人,南略定远。
注意,朱元璋带走的24人中,徐达名列第一位,这也能看出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朱元璋攻下定远和滁州时,胡大海、冯国用、冯国胜(冯胜)、李善长、常遇春、廖永安等元勋一一加盟,朱元璋身边人才云集,但朱元璋最信任的还是徐达。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朱元璋终身难忘的大事,《明史》云: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
朱元璋攻下滁州之后,势力日渐强大。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在濠州却混不下去了,他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来投奔朱元璋,而郭子兴的老对手孙德崖一路追到滁州,双方对阵,朱元璋为了救岳父,被孙德崖活捉。在双方交换“战俘”的过程中,徐达请求用自己来代替朱元璋,朱元璋因此被释放。第一,徐达在朱元璋军中的地位应该很高,要不然敌人不可能允许他来代替朱元璋。第二,朱元璋麾下不乏文臣武将,只有徐达愿意替换朱元璋,朱元璋被释放后,对徐达自然非常感激。也就是说,朱元璋和徐达不仅仅是战友,更是过命的兄弟。这段话是记载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每次召徐达入宫饮宴,都称徐达是自己的“布衣兄弟”。在《明史》中,被朱元璋称作兄弟的明朝大臣只有两人,一人是徐达,另一人是李贞(李文忠之父)。李贞是朱元璋的亲姐夫,朱元璋称他是兄弟,是按照亲戚关系来说的,而徐达,才是朱元璋内心认可的患难兄弟。徐达的这种特殊待遇,纵然是朱元璋的爱将常遇春、朱元璋的发小汤和都不曾有过。在元朝末年,徐达或许不是朱元璋麾下唯一的将帅之才,但徐达却是最早走进朱元璋内心的功臣。从某一个维度来说,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没有被别人取代。1355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小明王)称帝,改年号为龙凤,当时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名义上归韩林儿统辖,实际上各自为战。因冯国用和李善长等人都建议朱元璋渡江攻取南京,朱元璋选择当年七月渡江。当时,朱元璋麾下除了廖永安等少数水军将领外,几乎全部是“旱鸭子”,若想冲破元朝大军的封锁,横渡长江,十分艰难。朱元璋把家眷全部留在江北,孤注一掷,最终渡江成功。《明史·徐达传》云: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徐达)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渡江之战是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关键之战,这一战之所以能胜利,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功不可没。此后,朱元璋麾下虽然猛将如云,但每逢重要的战役,朱元璋首先想到的人都是徐达和常遇春。徐达和常遇春都是明朝最著名的开国功臣,《明史》中把二人合并为一传,后人也喜欢拿二人相互比较。其实,在朱元璋心目中,二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例如,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朱元璋派徐达率领25万大军北伐,常遇春为副帅,朱元璋说: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八》)
这是朱元璋内心的真实想法,朱元璋认为,徐达作为主帅,他治军严格、足智多谋,是最稳妥的帅才。而常遇春勇猛无敌、所向披靡,是摧锋陷阵的先锋。徐达是帅才,常遇春是将才,徐达和常遇春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有所长罢了。若朱元璋亲自挂帅,他需要常遇春这样的人来攻城拔寨;若朱元璋坐镇都城,不能亲临战阵,他则需要徐达来独当一面。例如,在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后,自己留守南京,把攻城略地的任务都交给了徐达。《明史·徐达传》云:下集庆(南京),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东攻镇江,拔之。
在朱元璋留守南京的日子,徐达带领大军连续攻克了镇江、第二年又攻下常州,“进围常州,明年克之”,然后徐达又带领赵德胜攻下宜兴。微妙的是,当朱元璋亲自出马的时候,徐达则退居在身后。《明史·徐达传》记载:意思是,徐达攻下宜兴之后,朱元璋召徐达回南京镇守老巢,他自己则带兵亲自攻打婺州。而《明史·常遇春传》则记载:也就是说,朱元璋攻打婺州的时候,没有带徐达,却带了常遇春。这就更加印证了笔者的观点,在朱元璋心目中,徐达是可以和自己划等号的帅才,而常遇春只是为自己攻城略地的先锋。徐达和常遇春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明史》,在池州之战中,徐达带领常遇春等人在九华山下伏击陈友谅,陈友谅落荒而逃,徐达等人生擒了三千多战俘。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战俘,徐达和常遇春二人起了冲突。遇春曰:“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乃以状闻。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过半,太祖不怿,悉纵遣余众。
常遇春的意思是,陈友谅麾下都是骄兵悍将,应该将这三千人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徐达听闻后,连说不可,但常遇春坚持要杀俘虏,徐达只得快马加鞭通知朱元璋,等朱元璋的命令来到,常遇春已经坑杀了一大半,朱元璋很不高兴,命常遇春把剩下的人全放了。从朱元璋的处理结果来看,他明显是支持徐达的。自古以来,杀降不详,常遇春虽然勇猛,但嗜杀成性。相比之下,徐达则稳妥得多。03
手握利刃,不喜杀戮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鄱阳湖水战,鄱阳湖水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这场战争是朱元璋称霸长江流域的最重要一战,朱元璋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明史·徐达传》记载:会汉人寇南昌,太祖召达自庐州来会师,遇于鄱阳湖。友谅军甚盛,达身先诸将力战,败其前锋……
这段记载,有两个意思,第一,鄱阳湖之战前,徐达正在攻打庐州(合肥),朱元璋专门召徐达来鄱阳湖。朱元璋此举,并不是让徐达来锦上添花的,因为朱元璋知道此战之关键,他召徐达前来,是需要徐达的能力来帮自己取胜。第二,鄱阳湖之战中出彩的将领有很多,常遇春、俞通海、廖永忠、郭英等人都立下大功。徐达和朱元璋汇合后,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明史》说徐达“身先诸将力战”,区区六个字,把其他将领全部比了下去。此战之后,陈友谅中箭身亡,接下来,朱元璋再一次按老套路出牌:朱元璋打赢鄱阳湖之战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旧部张定边等人逃往武昌,朱元璋认为最大的障碍(陈友谅)已除,徐达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朱元璋自己继续镇守留在江西,徐达则被派回应天(南京)镇守,以防张士诚从东面偷袭。南京是朱元璋的老巢,朱元璋一方面亲自清理陈友谅的余党,另一方面派徐达守南京,可以看出,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战略作用。其实,当时常遇春、冯胜、邓愈都在江西,甚至连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也在,但朱元璋却最信任徐达。果然,徐达回到南京后,张士诚已经蠢蠢欲动,徐达指挥耿炳文、吴良等擅长防守的将领,挡住了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灭掉“陈汉政权”提供了条件。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任命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位于李善长之上。这一年,朱元璋再一次镇守南京,徐达则帮朱元璋开疆辟土,《明史》记载,徐达先“引兵围庐州,克其城”,然后又平定湖、湘等地。在短暂休养后,徐达率领常遇春等人抢夺张士诚的地盘,把张士诚麾下第一猛将吕珍打得抱头鼠窜。同年,元朝大军南下,徐达在徐州迎敌,“大破之,俘斩万计”。这时候的徐达,俨然是朱元璋最锋利的战刀,只要朱元璋战旗所指,徐达攻无不克。1366年,朱元璋正式讨伐张士诚,在战争之初,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张士诚兵强马壮,现在还不是讨伐张士诚的时候,史载“右相国李善长请缓之”。朱元璋于是问左相国徐达的意见,徐达却说:“张氏汰而苛,大将李伯升辈徒拥子女玉帛,易与耳。用事者,黄、蔡、叶三参军,书生不知大计。臣奉主上威德,以大军蹙之,三吴可计日定。”
徐达的意思是,张士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麾下的人都是饭桶,根本不足为惧。事实证明,同为相国,徐达对张士诚的认识,比李善长要深刻得多。
朱元璋听到徐达的分析后,大喜,拜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军20万攻打张士诚。当时张士诚固守平江(苏州),徐达兵分三路,先剪除苏州周边的湖州、杭州、嘉兴等羽翼,然后大军围困平江。当时,朱元璋有事召徐达回南京,徐达让常遇春率军攻城,结果等徐达返回苏州,发现常遇春仍没有攻破城门。《明史纪事本末》云:因为苏州城墙坚固,张士诚在城内屯粮充足,防守固若金汤。纵然常遇春是攻城拔寨的猛人,仍然无法短时间攻破城池。最后,徐达想了一个好办法,在城外用木头搭建三层高台,高台比苏州城墙还高,这样徐达的士兵就可以站在高台上,居高临下精准打击城内士卒,没过一个月,苏州城内损失惨重,张士诚兵败。即将攻破城门的那一刻,常遇春、汤和、郭兴、王弼等人都激动不已,打算进城大杀四方。没想到,徐达突然下了三道命令:所以,张士诚虽亡,但苏州城池和百姓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徐达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帮朱元璋打天下,而在于他手握生杀大权,却不嗜杀。在灭陈友谅的过程中,徐达是重要的参与者,而在灭张士诚的过程中,徐达则是指挥者。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朱元璋称霸中原的最大绊脚石,但是徐达却把二位全部清理了。
04
由南到北,千秋伟业
公元1367年,徐达跟随朱元璋的第15个年头,朱元璋在完成南方统一之后,终于要北伐元朝了。朱元璋拜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带领25万大军北伐。徐达和常遇春的大军如犁庭扫穴,连破河南、山东。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二十七日,徐达攻克通州,北京城门户大开,元顺帝见大势已去,带着太子、后妃逃往塞外。《明史·徐达传》记载了徐达攻下北京后的情形:不戮一人。封府库,籍图书宝物,令指挥张胜以兵千人守宫殿门,使宦者护视诸宫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
北京城是元朝大都,宫中珍宝无数,徐达不杀一人,封锁图书和宝库,并且把俘虏而来的元朝后妃宫人全部保护起来,交给朱元璋来处理。徐达奉朱元璋指令,没有追赶元顺帝,他留孙兴祖镇守北京,然后掉头向西,攻打河北和山西等地。当时,被誉为“元朝最后的名将”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拥兵10万,严阵以待,汤和第一个和王保保遭遇,结果差点被王保保打成筛子,幸亏汤和跑得快,才捡回一条命。徐达听闻后,采取“批亢捣虚”战术,乘王保保在急行军的过程中设伏,结果:跣一足,俞帐后出,得骣马,从十八骑遁去。(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九》)
意思是,王保保被徐达打得十分狼狈,仓促间只穿了一只靴子,抢了一匹马,仅仅带着18人逃走。10万大军,就这样败在了徐达手中,而且是惨败。王保保兵败退守兰州,除了陕甘地区,整个中国北方已经被徐达收复。洪武二年,常遇春病逝,徐达带领冯胜、李文忠等人攻打西北,招降了李思齐等枭雄,再次打败王保保,王保保抱着一根木头才侥幸渡过黄河逃跑,西北遂平。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第一个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开国皇帝,但朱元璋本人并没有真正参与所有的战争,而真正做到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人,是徐达。自唐朝末年,石敬瑭向契丹献出燕云十六州后,400多年汉人王朝都没能收复这片土地。朱元璋称帝后,明朝的大军终于在时隔400多年后收复燕云,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要将领,是徐达。纵观史册,开国功臣诸多,汉朝之韩信、唐朝之李靖都是彪炳千古的大功臣,但是,他们对开国的参与程度,以及立下的功勋,并没有徐达这么全面。
05
兄弟15年,君臣18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曾记载,勾践灭吴后,功臣范蠡选择泛舟五湖,并且劝文种说:朱元璋是一位疑心较重的帝王,而徐达是因为功高盖世的功臣。朱元璋在称帝前,徐达和他做了15年的兄弟,朱元璋称帝后,徐达却和他做了18年的君臣,并且善终。徐达能够安稳度过余生,并非只有小聪明,而且有大智慧。洪武三年,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徐达为中军主帅,李文忠为副帅,在定西,徐达再一次和王保保对阵,双方“隔沟而垒,日数交”,相持了很久。一日,王保保挑选一支敢死队从山涧中杀出,徐达军中的左丞胡德济惊慌失措,拔腿就跑,军心登时大乱。关键时刻,还好徐达领兵赶到,将敌军击退。徐达治军甚严,按照惯例,胡德济这是畏战逃跑,是要军法处置的。但徐达没有这么做。《明史·徐达传》记载:德济,大海子也,达以其功臣子,械送之京师,而斩其下指挥等数人以徇。
胡大海是朱元璋创业初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文武双全,可惜最后被叛徒所杀。朱元璋称帝后,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胡大海已死,胡德济是胡大海家族唯一的男丁了。徐达知道朱元璋和胡大海感情深厚,因此没有杀胡德济。他将胡德济押送到京城,由朱元璋处置。但为了正军法,徐达把胡德济麾下的几位指挥使全部杀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徐达的聪明,按理说,朱元璋既然任命徐达为大将军,领兵在外,便有杀伐之权。但是,徐达在不影响军心的情况下,把决定权交给了朱元璋,让朱元璋心里十分舒坦。最后,朱元璋对徐达说:“将军效卫青不斩苏建耳,独不见穰苴之待庄贾乎?将军诛之,则已。今下廷议,吾且念其信州、诸暨功,不忍加诛。继自今,将军毋事姑息。”
朱元璋的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卫青当年不杀行军迷路的苏建,另一个是田穰苴为了严明军纪,斩杀了齐景公的宠臣庄贾,这两个例子截然相反。朱元璋的意思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任命你为大将军,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杀或不杀,你自己做主,不需要请示我!”有意思的是,朱元璋最终也没有杀胡德济。说明朱元璋还是看重胡大海当年的情分的。试想,若徐达一声不吭,先杀了胡德济,再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虽然理解徐达的做法,但也难免心里不舒坦。徐达虽然是带兵的将领,但他还是了解帝王心思的。在朱元璋的面前,徐达把自己当成一个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朱元璋称帝后,徐达先后四次北伐,每次都是春天出征,到冬天才回来,每次徐达归来,朱元璋总会在宫中宴请徐达。《明史》云“而达愈恭慎”,意思是,朱元璋越是对徐达礼遇,徐达则越恭敬谨慎,不出一点错。有一次,朱元璋说徐达的宅邸太小了,打算把吴王府赐给徐达。朱元璋曾自立为吴王,吴王府就是朱元璋称帝前的旧居。吴王府是天子旧居,那里的床是朱元璋睡过的,那里的椅子也是朱元璋坐过的,徐达怎敢住在那里。所以,朱元璋赏赐过几次,徐达每次都拒绝。朱元璋见徐达不要,便想了一个办法,《明史·徐达传》记载: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
一天,朱元璋和徐达喝酒,把徐达强行灌醉。然后命人将徐达蒙着被子,安置在吴王府的床上,朱元璋则偷偷躲在后面观察徐达的一举一动。结果,徐达醒来,看到自己所处之地,惊慌失措,连忙下床跪地高呼死罪,朱元璋大喜。后来,朱元璋派人在旧居前面盖一座新宅邸给徐达住,并命名“大功”。南京的“大功坊”,就是由此而来。其实,终徐达一生,他都没有住进“大功坊”,他宁愿祖孙三代都挤在自己的旧宅子里。当时,宰相胡惟庸权势滔天,欲结交徐达,徐达却不愿意和胡惟庸有交往。因为徐达知道,自己是功勋卓著的武将,若和宰相交好,朱元璋肯定会睡不安稳。《道德经》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徐达在洪武朝为臣18年,贵在“自知”,他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朱元璋忌惮什么,所以,他谨小慎微,从没有逾矩的举动。因此,朱元璋才称赞徐达:徐达不仅要做一个真正的忠臣,还要让朱元璋感受到他是个纯粹的忠臣,一个让放心放心的忠臣,这就是徐达善终的原因。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京治军,背上生疽疮,朱元璋在南京听闻徐达生病,十分关心,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去北京慰劳。第二年(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重,消息传到南京的时候,徐达已经去世了。徐达去世的时候,朱元璋你非常悲痛,《明史·徐达传》云: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朱元璋下令辍朝,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并且赐他三代王爵(因靖难之役,这个没实现)。在朱元璋所有的功臣榜中,徐达均列第一位。清朝乾隆年间,大诗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了一则故事,说徐达“疽最忌鹅,赐以蒸鹅”,意思是,徐达生有背疽,最忌讳吃鹅肉。朱元璋听闻后,派人给徐达送了一只蒸鹅,间接地杀了徐达。要知道,赵翼出生的时候,徐达已经死了三百多年。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找到“疽最忌鹅”的医学依据,所以,这则故事是杜撰无疑。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功高不妄杀,权重恪恭慎,十五年兄弟情,十八载君臣义,这样的人,值得后人思之、学之、鉴之。本文参考:《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明太祖实录》☀本文选自历史领域作者博史通今(ID:boshitongjin),专注历史细节,深刻描绘史学故事。灼见经授权发布。◐◑低层次父母,喜欢不停地“讲道理”,而高层次父母,会做2件事
◐◑王亚平和丈夫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新冠三年后,我才终于读懂了加缪的《鼠疫》
◐◑读懂了《战争与和平》,你不可能过不好2022
◐◑那晚,我和姐姐偷听了爸妈的悄悄话,人生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