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路天台┃《游天台山回,别省院诸公》 元末明初·张昱

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05-10

明时无日不从容,三月清游在醉中。

晚岫远当云际碧,野花争近马前红。

虽非奉使河源上,犹及题诗浙水东。

甚觉淹留烦从者,腼颜何以答诸公?


释义

明时:治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清游:清雅游赏。

云际:云端、云间。

唐·陈子昂《白帝城怀古》:“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题诗:把所作的诗写在墙上、石上或器物上。

唐·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浙水:浙江。

淹留:长期逗留、羁留。

从者:随侍的人。

《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腼颜:厚著脸皮。


张昱(生卒年均不详)

张昱,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约公元1330年前后在世。

元末,左丞杨旺扎勒镇江浙,用为参谋军府事。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旺扎勒死,弃官不出。

明太祖征至京师,悯其老,曰:“可闲矣!”厚赐遣归。

其后徜徉于西湖山水以终。

昱诗学出于虞集,作风皆苍莽雄肆,有沈郁悲凉之概,有《庐陵集》。


天台山

台州天台山蜿蜓于东海之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自古以来,天台山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的说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

并以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这就是“天台山文化”。以神秀的山水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为特色,自唐宋盛行迄今并对日本和韩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组成。1700年来,“两宗”文化互相渗透,涵盖台州六邑,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

石梁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诗之路”的目的地,面积6.5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不朽的诗篇。作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梁长7米,宽不盈尺,世所罕见。

华顶景区“天台临四明,华顶高百越”,观云海,看日出,赏奇花,品佳茗。72莲华峰之顶,独享“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华顶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天台山主峰,海拔1095.4米。享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的美誉,是十分理想的休闲、养生和避暑的胜地。这里是“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誉的天台云雾茶的核心产地,相传三国吴时葛玄在此植茶,已有1800多年历史。

赤城景区“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孟浩然等无数游客的心目中,这座位于县城北1.5公里赤城山是天台山的地标。赤城山在一片苍翠中,因其色赤,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台岳南门”和天台山的标志。“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赤城山,高306.5米,山间洞穴密布、树木葱郁,遥望如城堡高矗,在四山青碧中显得格外挺拔清丽。山顶有梁妃塔,塔高27.5米,四面七级,与国清寺隋塔遥相呼应。

琼台景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诗人李白倍加推崇琼台仙谷“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从仙人九元子受金液神丹的地方。南端的天然石椅则是葛玄、吕洞宾、白玉蟾等高道炼丹之处,故名“仙人座”。台上有唐宋以来柳泌、天和子、康有为等人的“蓬莱仙境”“观止”等题刻。最高处,黄帝祭坛、祭天坛、祭地坛屹立峰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摄影:范旭初、肖连飞、徐永恩 等

诗路天台┃《铜壶滴漏》  清 • 齐周华

诗路天台┃《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游天台山》  明 • 范理

诗路天台┃《水珠帘》  清 • 潘耒

诗路天台┃《游石桥二绝》  南宋 • 宋之瑞

诗路天台┃《台山篇》 南朝(梁)• 李巨仁

诗路天台┃《天台纪游 六首 华顶归云》  清 • 魏源

诗路天台┃《幽溪雪瀑》  明 • 释传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