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6-02

 现在走进村(社区)里,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富民产业总是能让你眼前一亮。工作队驻村后,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帮助村(社区)谋划脱贫路子,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上想办法、出点子、干实事。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为群众增收致富鼓起了“钱袋子”。

“蒜”出致富路

工作队员包代贤和队友走进村民贾棉的院子里时,满眼的绿意令人心里舒爽。一畦畦蒜苗茁壮成长,似乎都能听到它们努力拔节的声音!这是工作队和种植户去年共同种下的希望,每每看到这些蒜苗,大家心里总是蔓延着喜悦之情。

2017年秋天,新源县财政局驻塔勒德镇恰普河村工作队走访到村民贾棉家。贾棉家的大院子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地里种满了黄豆,队员们由衷感叹:这一家真是勤快人!

工作队入驻后一直都在思考发展产业帮助百姓致富增收,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和项目。当看到贾棉和她的大院子,大家顿时就想到用这个院子作示范点,通过发展庭院特色经济增收致富!如果成功了,再向其他村民推广,起到点亮一盏灯,照明一大片的效果!

说干就干,工作队员立即同贾棉商量。贾棉高兴地同意了。种什么?怎么种?效益好不好?经过大家多次思考,反复讨论,最后决定在地里种大蒜。由工作队出资,购买蒜种,交给贾棉种植,等实验成功了再推广。

想在庭院里种出经济效益,自然是要费一番功夫。队员们从著名的“大蒜之乡”山东金乡、河南中牟邮购了一批蒜种,又到就近的昭苏县购买了一批蒜种,新源当地的蒜种也没有落下。大家决定用此次试验,对这些大蒜的产量、品质、生长期、抗逆性、抗病性、耐旱性等进行对比,看一看究竟什么品种最适合恰普河村种植。

当队员们把蒜种拿到贾棉家时,她不经感叹道:“你们真厉害,几天的功夫,弄了这么多蒜种,看样子你们要在我这儿干出一番样子来!”“那可不,你要知道你家的院子种下的不仅仅是大蒜,更是工作队对整村推进庭院经济的希望呢!您可一定要做好记录工作啊!”

承载着工作队和种植户美好心愿的蒜种被大家分片种下。经过一个冬天的沉默,一开春,蒜苗就迫不及待地从地里钻了出来。入夏后,院子里更是郁郁葱葱。浇水、施肥、除草……工作队全过程都在参与。这几天,队员们不时地来到贾棉家里,帮着贾棉抽蒜薹、卖蒜薹。

工作队员和贾棉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大蒜面积是1.5亩,一亩地产蒜1吨左右。大蒜价格虽不稳定,但是再便宜也没有低于6块钱一公斤。一亩地大蒜除去各项成本,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这难道不是村民增加收入的好门路吗?(新源县财政局驻塔勒德镇恰普河村工作队  包代贤)


千亩甜叶菊为村民打开致富门

霍城县三宫乡下三宫村位于218国道旁,水资源严重缺乏。2017年,霍城县人社局驻三宫乡下三宫村工作队入驻后,为了给村民们选出一条稳妥的增收路子,工作队和村“两委”扶持村里的党员和种植大户为试点,先行试种了上千亩的甜叶菊,验证了甜叶菊的种植收效,让大家看到了每亩300-400公斤的产量和每亩4000—5000元的收益。

今年年初,工作队召开了甜叶菊种植推进会,鼓励村民调整产业种植结构,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甜叶菊增收项目。

“我们种粮食有经验了,虽然种植甜叶菊效益很高,我之前也上了培训课,但真要种起来我还是有点担心啊?”

“苏队长,我们村今年种植这么多甜叶菊没有人收怎么办?

“我们家有土地可是没有劳力,怎么种植甜叶菊?”

   ……

会议还没开,村民们纷纷抢着说起自己的顾虑、担忧和困难。

考虑到群众的种种忧虑,在会议召开之前,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苏卫东带着工作队、村“两委”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地种植甜叶菊。

“三宫乡邀请了江西普赛克公司的专家,会为大家现场传授技术。我们也和咱们村上的种植大户们商量过,由他们给大家提供田间技术指导。销售上我们有三宫乡‘根连根’甜叶菊合作社助力,不怕没有销路。还有乡里已和县农村信用社沟通,为咱们的甜叶菊种植户提供低息种植贷款,咱们村还有2万多元的滴灌设施项目帮助解决灌水问题……”苏队长一一回复,打消了新种植意向户的顾虑。

“今年政策这样好,我要把自己所有土地种上甜叶菊,再承包一些土地都种上甜叶菊,大家伙儿不要怕、放心种,有问题我到田里去帮你们。”去年尝到种植甜头的种植大户高云友听完苏队长的话后积极表态。

在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下三宫村掀起种植甜叶菊热潮,共完成了2300亩甜叶菊种植。

“我家没劳力,20亩土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我成了栽种工人,不仅每年有土地承包费收,每天还能挣上200—300元工钱。”正在种植甜叶菊的马艳红笑呵呵地说。

“甜叶菊种植既能让村民致富,还能带动剩余劳动力积极就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创收,今年仅甜叶菊种植一项村民的收益少说也有近一千万元啊!”讲起今年的甜叶菊种植项目,苏卫东笑眯了眼。(霍城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战浩敏)


小鸽子放飞大梦想

4月底,伊宁市政府办公室驻琼科瑞克街道英阿瓦提社区工作队组织社区14户对养殖鸽子感兴趣的居民前往辖区鸽子养殖户阿不都外力·马木提家参观,听阿不都外力讲述养鸽子的故事和经验。这一次参观让大家见识到了爱好也可以成为一种增收致富的方式。“工作队组织我们来阿不都外力家参观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庭院充分利用起来,开辟一条新的增收致富之路。”社区居民西尔买买提·塔力甫说。

阿不都外力家是英阿瓦提社区的庭院经济发展建设示范户,他也是辖区养鸽致富的带头人。家里主要收入都来自于他所养殖的300多只观赏性鸽子,这些鸽子价值20多万,每年能给他带来10几万的毛收入。

“10年前我给别人打工或者自己摆地摊做点小生意,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个居民家养了很多鸽子,于是我就萌生了养鸽子的念头。之后我就常跑到养鸽人家里请教养殖知识,自己也买了鸽苗来养,通过几年的努力摸索,我的鸽子养得越来越好,而且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丽第一次去阿不都外力家走访时,阿不都外力向刘丽说起了他的养鸽致富之路。

 刘丽心中一动,这不是很好的庭院增收项目么?阿不都外力补充道:“我理解贫困家庭的不容易,也理解大家想赚钱的迫切心情,所以我希望能把自己的养鸽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居民,帮他们增收致富,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阿不都外力的想法让刘丽坚定了在社区发展养鸽产业的想法。刘丽认为,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作队可以充分发挥阿不都外力养鸽子致富的榜样带动效应,激发辖区更多人努力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辖区具备养鸽子的良好条件,可以通过阿不都外力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辖区庭院经济的发展,帮助更多的居民增收致富。

在走访完阿不都外力家后,工作队立即行动起来,组织辖区贫困户及养鸽爱好者前往阿不都外力家参观学习。到目前为止,辖区已有6户居民准备向阿不都外力学习养殖鸽技能,西尔买买提·塔力甫就是其中一位。西尔买买提说:“工作队已经给我提供8对幼鸽苗,我会好好跟他学习,通过养殖鸽子过上好日子。”

工作队已经陆续为有养殖意愿的居民提供了鸽苗,英阿瓦提社区上空飞舞的鸽子越来越多了。刘丽相信,小鸽子放飞大梦想,只要工作队用心用情,带动辖区居民增收致富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伊宁市政府办公室驻琼科瑞克街道英阿瓦提社区工作队  马龙庆)


大家都在看


【聚焦“访惠聚”】为啥观摩这个村?有想法有做法更有说法
【聚焦“访惠聚”】有个民警亲戚是怎样的感觉?

来源:伊犁州“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丨马   洁校对丨尼加提责编丨邹文辉审核丨景德明

伊犁零距离∣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伊犁零距离投稿邮箱:3520226018@qq.com。“访惠聚”信息投稿邮箱ylzsmb@163.com,请按要求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