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尼勒克县:吐普辛村的新模样

“穷在山上,难在路上,缺在钱上。”这是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吐普辛村村民曾经的真实写照。

吐普辛村离喀拉苏乡政府较远,也是该乡人均收入最低的村,全村总户数312户,其中贫困户157户。2014年,吐普辛村被列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扶持村。

居住在山区的40户牧民生活更为困难,无论是吃水、行路,还是看病、上学样样难。

2016年,为帮助牧民挪出“穷窝”,拔掉“穷根”,喀拉苏乡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2017年10月,40户常年居住在大山中的村民全部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12月3日,记者来到吐普辛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一条条巷道整齐划一,一栋栋白色的房屋依次排列。在安置点中央,还有一个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的文化广场。

让记者奇怪的是,中午,除了棚圈里有忙碌的牧民外,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人。“别看安置点只有40户157人,长期在附近乡镇和县城务工的就有50多人,留在安置点的村民大都是养殖户,或者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吐普辛村党支部书记胡南拜·库克斯笑着解释。

为了让易地搬迁的牧民“住得稳、过得好、有发展”,吐普辛村“两委”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根据每户牧民的实际情况,精准把脉,制定帮扶方案。“如果家里牲畜比较多,发展畜牧业有优势,则鼓励牧民扩大养殖规模。如果牲畜数量不多,家里有富余劳动力,则鼓励他们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胡南拜说。

2017年,村民赛尔色别克·玛达西一家搬迁至安置点,把精力放在养殖业上。“新疆褐牛从最初的6头发展到现在的16头,年收入从当初的1万多元增长到现在的5万多元。在安置点,再也不用为看病和孩子上学发愁了。当时听说要从山上搬到安置点来,大家特别激动,都盼着早一天搬进新家。”赛尔色别克说,“过去,家离学校太远,大人没有时间接送,就把孩子寄宿到村里的亲戚家,我家老大、老二上学比较晚。老三就赶上了好时候,幼儿园和小学离家不到2公里,再不用寄宿在别人家了。”

“在山上时,牧民居住分散,很难了解到外面的信息,思想观念滞后。搬到安置点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牧民的传统思想观念转变了。现在大家一门心思想着勤劳致富,每天无所事事、到处溜达的人少了,忙起来的人多了,连家庭妇女都不愿意在家闲着,千方百计找活干。”胡南拜说。

2018年,顺利脱贫后,吐普辛村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近几年,吐普辛村通过土地流转,让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就业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今年,吐普辛村人均收入达到10850元,比去年增加1300元。”胡南拜说。(记者 卢钟)

大家都在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特克斯县:挖掘机培训提升就业技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家门口就业 幸福感满满

来源:伊犁日报监制丨景德明审核丨邹文辉责编丨蔡立鹏编辑丨宋   伟  汪  涓  
            

伊犁零距离∣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伊犁零距离投稿邮箱:yililingjul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