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晖:回伊犁探望父母 变“大白”抗击疫情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九三学社社员武晖没想到自己的探亲之行会变成“志愿”之旅。

她已经好几年没能回家看望父母了。父母居住在伊宁市新华西路五巷9号小区。7月27日,武晖和丈夫终于回到伊宁市,准备用一个星期时间好好陪陪父母。就在行程即将结束的时候,8月3日,伊宁市因为疫情实行静态管理。对此,武晖倒是释然:“父母年纪也大了,那就在家多陪陪他们。”当晚,小区做核酸检测。社区干部问:“有谁愿意当志愿者吗?”武晖听了,心里一动,问:“我行不行?”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立即拉着同学一起报名成为了小区志愿者。这是武晖的人生履历上第一次主动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所服务的还是家乡父老。她在电话里同记者聊起她的志愿者生活时,声音轻快地说:“就想着在家呆着也是呆着,那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转眼,十多个日夜过去。这十多天里,武晖同所有志愿者一道,楼上楼下送生活物资,严格执行物品消杀,收垃圾,扫院子,协助医护人员核酸检测,每天回到家的时间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了。记者问她:“累吗?”她依然在电话里轻轻笑着说:“累肯定累,每天的汗一身一身地出,衣服都是湿的,但累并快乐着。”她说,他们的志愿者队伍,有大学生、有中学生、有过去做过志愿者的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阶段,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为居民服务,相处得都非常好,没有一个人抱怨。有居民在志愿者群里说:“你们这些人,可真是万能的,没啥做不成的事儿。”事实是,每一件做成的事儿背后,都有一趟趟的奔波。比如,有一个居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坏了。志愿者先是爬楼到楼顶上去看,发现管子老化。不能出外买到相关材料,如何修?修不好,居民日常洗漱用水就成问题。怎么办?大家只能挖空心思想办法。后来,终于在小区里找到一位退休的老师傅,请他帮忙再去修理。如此上上下下几趟,居民家的热水器终于修好了。对于武晖来说,所谓快乐,正是因为给大伙儿提供了帮助,解决了问题。原计划一周的探亲之行,现在变成了两周的志愿之旅。

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武晖说:“没事儿,只要我待在这一天,就做好一天的志愿者。”(伊犁日报 记者 李剑)

大家都在看


“95后”干部用行动爱家乡
王哲:不惧风险 主动请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来源:伊犁零距离监制丨刘   冰审核丨邹文辉责编丨蔡立鹏编辑丨张   楠   耿建新
            

伊犁零距离∣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伊犁零距离投稿邮箱:yililingjul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