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今年以来,伊犁州各级党组织锚定产业发展靶向点,优配置、破难题、促发展,不断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中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12月5日,记者在巩留县塔斯托别乡英买里村了解到,该村拥有光热、气候、土壤等优势,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今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利益共同体”发展模式,着力破解土地分布零散、种植费时费力等问题,积极融入全县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借助县相关部门开展的中药材种植培训和送技术下乡,积极推动全村中药材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据统计,目前该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400亩,仅今年9月就新增150亩,人均增收8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9.5万元。从“一棵苗”到“一条链”,从生态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全产业链。近年来巩留县委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兴村、乡村振兴的第一优势产业纳入全县“六大产业链”,依托欣嘉药业万吨中药饮片生产线,带领全县群众积极融入现代中药材种植加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使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昭苏县察汗乌苏乡霍图格尔村距离县城60公里,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山村,现如今已被授名为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变化的关键在于产业。”村党支部书记杜峰言语里满是自豪和自信。尝到产业振兴甜头的霍图格尔村党支部继续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围绕“如何进一步促进村产业发展,持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谋细划,结合村里情况,今年以“产业兴旺”为突破点,采用“打包租赁+捆绑经营”,把38亩集体耕地、6000亩集体草场、3个养殖基地进行资源整合;按照“村企联合”方式,建设牲畜养殖育肥基地、活畜交易市场、家禽养殖场及孕马尿原料采集基地等7个产业项目;聚焦旅游产业,新建1家民宿,1条特色美食街区。9月以来,村集体增收68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0300余元,预计村集体年收入达190余万元,村民收入4220万元以上。“牛的数量多,就要扩建牛棚,不然会对整个牛群改良产生影响……”在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镇,养殖户夏力哈尔·努尔哈买提正在认真聆听伊犁州高级畜牧师的讲解,学习规模化养殖科学方法。特克斯县围绕养殖户在规模化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把课堂搬到牛舍、养殖基地、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牲畜品种改良工作“提挡增速”,带动养殖户依靠科技引领实现牲畜扩群提质增收。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培训21场次,对660家养殖户进行了面对面培训,现场答疑40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走上了依靠畜牧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路。伊宁县委紧扣“三农”实际,把做好耕地抛荒治理作为切入点,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今年全县先后建立起四级托管服务机制和16条常态化对接措施,研发设计“托管贷”,通过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等方式,积极推进“托管代种”,让“抛荒地”变“希望田”。截至目前,伊宁县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13.9万亩,已与35家合作社签订托管、流转合同9700余份,解放劳动力1万余人,有力推动“托管”农户户均增收2300余元,村集体增收1300余万元,“托管代种”“托”出农业新效益、“托”出农村新活力。(记者 李亚锋 通讯员 王德贤 邢超 谢成辉 高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