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男子因服药致肝衰竭,万幸遇到了永康医生……

广告 永康人 2024-01-10


近日,43岁的徐先生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人工肝”治疗技术的帮助下,闯过肝衰竭的生死关,顺利出院。目前市一医“人工肝”治疗技术已处于浙中西部领先水平。



一个月前,徐先生因胃部不适到当地民营医院就诊,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医师的指导下,在家口服多种药物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口服药物两天后,徐先生胃部不适非但未好转,还出现了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尿黄等症状。


眼白发黄


徐先生没有重视,继续服药,把一个疗程14天的药物全部吃完后,才回到当地民营医院复诊。医生看到徐先生发黄的皮肤后马上为其安排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检查后发现总胆红素高达382umol/L(正常值为17.1umol/L),是正常值的20倍,考虑为亚急性肝衰竭。如果任由胆红素持续上升,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11月29日,徐先生被紧急转至市一医感染性疾病科,入院后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损伤的原因,最终诊断为药物性肝炎。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胡伟跃当机立断决定使用“人工肝”进行救治。


人工肝治疗中


经过两次“人工肝”治疗后徐先生的肝功能好转,胆红素逐渐下降。在总胆红素降至170umol/L以下后停用“人工肝”,总胆红素无反跳,徐先生顺利渡过肝衰的难关。


服药为何会导致肝炎?

大部分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来发挥治疗作用,这会加重肝脏负担,甚至造成肝损伤。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乏力、恶心、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时,需警惕是否存在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轻者仅为肝功能指标异常,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在服用药物时应谨遵医嘱,必要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在发现肝脏传达的异常信号后,立即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方案。



什么是“人工肝”?

“人工肝”是血液净化治疗的模式,也就是用人造的高科技材料模拟人的肝脏构建一种血液滤过器,把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浆置换成健康的血浆,把有害的毒素从身体里清除,从而减少毒素对身体其余脏器,如心脏、大脑、肾脏的损伤,维持重要生命器官正常的运转。为肝脏本身的再生修复争取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受损的肝细胞有机会得以修复和再生,达到治愈重型肝炎的目的。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人工肝”?

1

重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原则上以早、中期为佳。

2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包括药物、毒物、手术、创伤、过敏等。

3

晚期肝病、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

4

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内科治疗无效者。

5

临床医生认为适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其他疾病。

本期医生

胡伟跃  主任中医师,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金华市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委、金华市感染病医师分会及肝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擅长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的治疗。

医生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科室介绍

市一医感染性疾病科现有医护人员34名,病房医护人员29人,其中医师15人,护士19人。医师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6人;有医学硕士3人。



2022年10月获评“永康市医学重点学科创建对象:省级培育学科”。感染性疾病科主要治疗:肝病、结核、传染病和全身各个部位的感染性疾病,抗感染能力强。感染性疾病科拥有导透仪、超能红外治疗仪、床边气管镜,并常规开展气管镜检查、镜下治疗及人工肝治疗,技术处于浙中西部领先水平。





来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融媒编辑:应祎

校对:华偎兑

一审:应栩漪     二审:应芳蒙    终审:程德胜


往期回顾

官方通报!查处、关闭!

永康这些人,个税减半!

后天17℃!永康明起大反转!

永康人再等等,你的快递可能正在“抢救中”

+注意饮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