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世界粮食日 | 这位老人,又带来了好消息!

2017-10-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5日,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15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该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该地区全面无霜期达205天,活动积温达4371.4摄氏度,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属轻度盐碱土地。



据了解,测产专家组,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农牧局土壤肥料站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2亩的“湘两优900”百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地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实收,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记者连线了在现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春芳。他介绍,品种整个生育期表现良好,10月5日初步实收测产数据显示,亩穗数19.5万,成穗率78.6%,每穗粒总数304粒,结实率90% ,千粒重25.5克,穗粒数273.6粒,预测亩产理论产量在1357.4公斤。



相关新闻:



袁隆平“海水稻”测产,未来在中国2.8亿亩盐碱地推广



       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俗称“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科研人员观察海水稻长势。


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将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和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


此前,袁隆平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上发表了《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的主题演讲。


他表示,将在3-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达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为了使海水杂交稻能够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我本人和本研究中心均十分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确切地说,应该是阶段性成果验收”,9月26日上午,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在接受采访时说,9月28日的耐盐碱水稻收割只是进行测产,不能说是丰收。


记者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了解到,届时将有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等单位的30多名从事海水稻、盐碱地改良等研究方向的专家前往实地测产。


张国栋透露,由于与第三代遗传工程不育系杂交水稻技术的鉴定工作在时间上冲突,只能在当天视频连线原计划参与收割测产的袁隆平,相关人员将向其汇报结果,听取他的看法。


张国栋表示,这次测产为海水稻取得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行业和社会更多的了解海水稻的最新进展,树立信心,推动国家对盐碱地改造政策的落地。”


袁隆平在前述论坛中曾介绍,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而中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


此外,对于有公众担心大规模推广“海水稻”会占用滩涂湿地,张国栋答疑称,“我国的沿海滩涂有3500万亩,但我们的目标聚焦在内陆盐碱地,沿海滩涂会根据国家滩涂湿地保护有关要求进行开发,这个不是重点。”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



“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近日,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以下简称“双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宣布了另一项重大成果。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绿色种业提出的新要求,农作物的纯净度越发受到关注,特别是在许多土壤污染较重的地区,如何避免污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际传播,是育种家必须考虑的问题。此项镉元素剔除技术将扭转我国部分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趋势。


据了解,此次双新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共同举办,集中展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优良水稻品种和最新种业科研成果。


双新会展示基地位于浏阳市北盛镇环园村,占地面积300亩,整个示范现场共分为6个展示区,展示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89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588个优良水稻品种,集中体现了这些品种的生长情况,重点突出了氮高效栽培技术、印刷播种技术、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和均衡施肥技术4项水稻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带来的种植效果提升,吸引了各地水稻专家、经销商、种粮大户等500余人到场观摩。


据介绍,此次双新会较去年有所突破。首先是规模上,示范田面积由去年的130多亩增加至今年的300多亩,参展种企和品种数量增加;其次是在参展品种质量安全方面,由过去注重事前许可转变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采用定点调查、走访调查、专家访查等方式全程跟踪评价品种田间表现,对存在严重缺陷、种性严重退化或失去生产利用价值的品种及时反馈给种子企业,对不宜继续推广使用的品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依法依规停止推广,从源头上规避了农业生产风险。


湖南省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湖南省将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推进依法治种、保障用种安全、建设种业强省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全省品种安全跟踪评价与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建立健全品种安全预警、示范推广机制,加速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为推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提供更好支撑。



来源:共青团中央

排版:陆孙琴

审核:史恒  朱婧妮  张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