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语言大观 | 也许是最好、最薄的一本音韵学入门书

2017-01-04 史濛辉 廖宏艳 上海教育出版社

小编今天想和大家聊一本书。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这本书只有34页,却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常销至今。

在素来挑剔而又颇多业内专业人士的豆瓣,这本书获得的评价也是不俗。


这是一本在小众专业领域里、口碑超高的一本书,堪称小众图书里的_________?


——豆瓣网友短评截图,你猜到是哪本书了吗?


没错,就是这本由丁声树撰文、李荣制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音韵讲义》。


1984年初版奠定了超高口碑,2010年重版出来,几乎可用抢售一空来形容。


缺货数载之后,2016年夏天,在复旦大学主办的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上,读者朋友们告诉小编:可否请出版社重印?读者有需求,小编自当勉力为之。


感谢在重印过程中,上教社出版科、经理室、美编同仁们的辛勤工作。

特别要感谢西北师范大学雒鹏老师、华东师范大学郑伟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王弘治老师、复旦大学陶寰、董建交、盛益民老师、上海大学张萍、郑妞老师、广西民族大学韦远诚老师,以及任立、宋华强、胡平、杜俊平、李晨雨、沈瑞清等师友的支持和帮助。


《汉语音韵讲义》一书的诞生已经有三十五年了,对于刚刚接触语言学,或刚刚了解音韵学、方言调查的同学们而言,《汉语音韵讲义》可能还只是陌生面孔,怎样来了解这样一本堪称“武林秘籍”的经典图书呢?


或许可以听听一位毕业于复旦、正在莱顿大学求学的学长——史濛辉的读书心得


 

史濛辉: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在读。



领路者与先贤


我第一次接触《汉语音韵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是在复旦大学本科二年级,那时候旁听(这是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必修课)陶寰老师的《汉语方言学》,这本书是当时陶老师推荐的最重要的参考书(没有之一)。

 

《讲义》由丁声树先生撰文,李荣先生制表,一共34页,原先刊登在《方言》杂志1981年第4期的241页到274页,后重新影印,目前我手上持有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1版1印的版本。

 

在我看来,与其说《讲义》是“书”,倒不如说是“手册”更为恰当。进一步说,《讲义》是一本站在现代语音学和音系学立场上,总结归纳中古音(《讲义》中以《广韵》为代表)到今音(指普通话的标准音,即北京音)演变规律的手册(详细参考李荣先生为《讲义》所写“前言”中的论述)。

《讲义》一共由9章正文及1章附录构成。第1到第5章主要讲古今声母的演变,其中第2章论及声调和声母的关系;第6到第9章讲古今韵母的演变;附录中收录《广韵》反切上字,并提供出现频数。以下略述1至9章内容:


第一章

主要用现代语音学术语分析传统“全清”(清不送气塞音、塞擦音;清擦音)、“次清”(清送气塞音、塞擦音)、“全浊”(浊塞音、塞擦音、擦音)、“次浊”(鼻边近音)概念(注意,《讲义》中将“次清”并入“全清”分析)


第二章

讲古声母清浊与今声调的关系,归纳出今普通话的四声是如何由古四声和古声母清浊所决定的。从声调发生学(tonogenesis)的角度说,音节起首辅音的音质(如清浊),会对声调的分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Hombert等,1979)


第三章

讲古声母清浊和今声母送气与否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我们在讨论“浊音清化”时“平送仄不送”口诀的来源。


第四章

主要分析“洪细”与“尖团”两组概念的区别及联系,虽然“洪细”是指今韵母说的,但是有些古声母在普通话中的分化是跟着今韵母的洪细走的。而所谓的分不分“尖团音”,则是指古声母精组和见晓组在今细音前是否区分,而在“分尖团”的的方言中,不同的方言会有不同的语音实现,因而直接说[ts]就是“尖音”,[tɕ]就是“团音”是有失偏颇的


第五章

声母部分的总结,以表格形式勾勒出古声母在今普通话中的读音

 

第六章

按照十六摄排列的《广韵》韵母表,十六摄的排列是以韵尾辅音为条件的:果假遇蟹止效流七摄是不带辅音韵尾或带-i、-u韵尾的摄(无入声);咸深两摄为[m]尾(入声为[p]尾);山臻两摄为[n]尾(入声为[t]尾);宕江曾梗通五摄为[ŋ]尾(入声为[k]尾)


第七章

韵母中最为重要的一章,主要从古代声韵母搭配及现代汉语的反映两方面讲古四等的特点,着重分析了三等的情况


第八章

讲“开合”和“四呼”两组概念的区别及联系,着重分析古“开合”是如何演变为今“四呼”的


第九章

韵母部分的总结,以表格形式展示古韵母在今普通话中的读音

总体来说,《讲义》中主要描绘的是中古音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韵调演变的总纲。从个人使用心得来说,《讲义》有以下三大优点


1

 

它站在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上,对部分古代音韵学术语进行诠释,并着重分析古今相似概念的交叉与区别(如“开合”和“四呼”),对初学者厘清术语及概念有极大的帮助

2

 

它对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讲义》,凭借今普通话推得中古音韵地位,然后对照所调查方言的情况,进行方言之间演变的横向对比分析,这对研究中古音到现代汉语方言的演变大有裨益

3

 

《讲义》每章后都配有相应习题,一共133题,部分习题趣味性实足,如“12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哪些字是古开口?哪些字是古合口?”本题以鲁迅的名句入题,要求读者指出其中古的开合情况,此种“混搭”不光能加深读者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讲义》都是初学汉语音韵学、方言学以及汉语语音、音系演变的朋友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Hombert, Jean-Marie, John J. Ohala and William G. Ewan. 1979. Phonetic explan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nes. Language, 55(1), 37-58.


丁声树  李荣  2010 《汉语音韵讲义》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如需购买以上图书,请点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