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凤鸣讲座:我国近代地质学理论中的若干哲学问题

2016-04-02 新朋友请按☞ 矿业在线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一)

今天的讲座题目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理论中的若干哲学问题这个题目本来是在80年代写成的,1983年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上做了报告,同年在《地学哲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全文发表,它的内容代表了我们老一代地质学家在地质学理论哲学问题上的一种观点。

地质学理论概述

地质学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早就指出:

“地球发展历史,即地质学。”——(德)恩格斯

并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也提出:

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的系列。”——(德)恩格斯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形成地壳、地球的自然体。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和多级结构。恩格斯对这一点曾有高度的概括,指出:

“地质学按其性质来说,主要是研究那些不但我们没有经历过,而且任何人也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具体来说,是研究各类岩石、矿床形成规律,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变迁史,有机界在地球上的进化史和生活史。

在探索纷繁复杂的地壳结构、成矿规律的过程中,只把各地质现象当作运动着的彼此有内在联系的事物去研究,分析它本身固有的矛盾性,发现它们相互联系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揭示地质发展及矿产形成、分布的规律性。从物质运动形态来说,地质学作为自然体系应包括五种经典运动形态,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对地质学的渗透,地质学本身无论从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是从宏观到微观,都显示出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质运动形态的突出意义和作用。其论据:

论据一:

地质运动形态是完整自然体系的存在形式,具有自然界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是自然界发展的质的特殊阶段。

论据二:

地质运动形态也是由对立两极之间有机或者是无机之间存在与生存环境之间所决定,并且是历史产生的矛盾。

论据三:

这种运动形态,同样存在于时间和空间。

论据四:

地质运动形态,建立了逻辑结构和独立的方法系统。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力的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热所引起的,诸如风化、剥蚀、搬运等等。

内力作用

主要是由地球内热所引起的,诸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等。这是一对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矛盾。外力作用总的趋势和进程,是力图削平地球崎岖起伏的表面,可以说是“移山填海”的作用。

而内力作用的总进程则是力图使地球出现崎岖起伏的表面,可以说是“造山造海”的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相互斗争的结果,造成了地球表面复杂的沧桑变化,在地球存在的日子里,是永远不完结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斗争,引起了地球表面的万象更新,但这种变化和更新,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辩证的发展的过程,是螺旋式的上升。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邻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杂交,探索和验证地质物质存在形式的和运动形态的手段不断革新,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新学科不断涌现,人们对地球、地壳、地幔物质的认识的物质运动形态有了很深的了解,无论在微观上,还是在宏观上,都标志着人类认识地球奥秘的新阶段。而跃入当代繁盛而活跃的学科行列。并肩负着为人类寻求更充分的资源、能源,创造更优越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地质科学的发展形势:从微观上已向原子更深层次,宏观上从地球向球外空间,具体说来在深度上,也从陆壳表层进入深部地幔,或者是更深处;在广义上,也从大陆进入海洋,再从海洋回到大陆,从空间而进入太阳系,构成了由浅入深,由陆到洋,由内向外,由地向天,彼此渗透,相互关联,纵横交错的发展前景。地质学中的许多理论问题,诸如地球内部构造物质及运动形态、成矿规律、生命和人类起源与演化等等,这些理论的创立与发展,不断要求得到哲学上的概括和认识上的解答,作为理论上的借鉴,地质学学说、理论的发展,也不断地丰富着哲学体系的内容,也意味着自然科学的新理论的发展,正向哲学认识论提出了严正挑战。地质学历史回顾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我们认识自然界,就是认识自然界事物的辩证本性,现代自然科学证明了的,自然科学事物按其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同时也证明唯物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和唯一正确的自然科学哲学。我国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与研究,有着光辉的传统。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写于1873年,上世纪30年代初期传入了我国,有组织的研究,大约是在40年代。1938年,建立了“新哲学会”——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组织,会长是艾思奇。1938年,延安国防科学社举办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1939年,于光远同志发起自然辩证法讨论会,专门学习和研究《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为主要内容。1940年,成立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会。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武衡院士参加了筹备活动,在他撰写的《延安时代的自然科学和自然辩证法》一文中,介绍了当时在边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文中指出:

“为解决能源问题,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构造,恢复和开发了延长油田,研究和开拓了许多小煤窑,调查了铁矿资源。”——武衡《延安时代的自然科学和自然辩证法》

全国解放后,我国科学工作者普遍地开展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热潮;1952年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专门开辟了自然科学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矛盾论》专栏,其中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杨钟健、尹赞勋、张文佑教授等,发表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笔录。尹赞勋教授在文中指出:尹赞勋教授观点:地质学上的矛盾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主要的地质事物的发展过程上,认为一种矿物和一个元素的发展和矛盾,一种岩石和另一种岩石的差别,是反映物质本质的不同;同时还讨论了地质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张文佑教授在论述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时指出:张文佑教授观点:褶皱、断层、劈理和节理的发生和演化,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在论及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时指出:造山运动(不整合),和造陆运动(假整合)是一种应力作用于强度不同地块的不同结果,而不是不同力的作用结果。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国地质学家以辩证唯物论作为自己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对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成就和理论问题,提到了哲学的高度,来论证自然物质运动的地质形态,像这一类的论文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点滴体会——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在大地构造发展过程中的体现》《用辩证法分析与解决当前地球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进行矿床普查评价》《学习毛泽东思想,为地质科学开辟新道路》《沉积作用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矛盾的发展》《地球化学演化作用过程中的辩证关系》《古脊椎动物演化中的几个哲学问题》《大地构造学的哲学问题》《地质学发展史中的两种世界观的斗争》。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规律,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依照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发表过指导性的、方向性的和总结性的论著,起到了导航和推动作用,代表了三十年来,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历史,这些文献主要有:《创造新时代的地质调查工作》(1950年)《地质学的新方向和新任务》(1950年)《在毛泽东旗帜下的中国地质工作者》(1951年)《跟着中国科学翻了身的地质学》(1952年)《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地质工作》(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地质工作》(1956年)《地质工作者在科学战线上做了一些什么》(1956年)《地质学的光荣任务与光辉道路》(1959年)《建国十年来中国地质工作的发展》(1959年)《开展地质学基本理论研究》(1959年)《开展深部地质研究的重大意义及其发展方向》(1961年)《从基础学科理论角度 略谈地质科学内容、方向和方法问题》(1963年)《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地质学史的这个阵地》(1974年)

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认识的发展历史,就贯穿着唯物论同唯心论,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两种相互对立的论点。地质科学就是在这两种宇宙观激烈论战中诞生和发展。

地质学既然是“研究那些不但我们没有经历过而且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它本身就存在各种各样的推论、假说、理论和学说,自然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时期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们都曾参与了地质科学理论问题的论战,有名的水成论与火成论之争,渐变论与灾变论之争,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等等,不胜枚举。这些理论和假说,一直蕴藏在现代地质学理论之中,其中有许多问题,已提到了哲学的高度,成为地质科学各个学科领域中最为活跃的课题,不断推动着地质科学的相互渗透与新学科的成长。

(二)

恩格斯早就告诫自然科学家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受哲学的支配。……”列宁也指出:自然科学家应该做一个现代的唯物主义者,做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并且是自觉的拥护者。自然科学家的理论思想必然要受哲学所制约,必然要对其科学成果做出哲学的解释;因而,自然科学家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规律,当做锐利的武器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理论问题。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形成机制和动力来源的科学,是人类认识地质结构及其演化,地质运动形式及转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这门学科的探索性很强,各个学者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都很不同,自大地构造学诞生起,就是假说繁多、学派林立、争论激烈的学科。

新假说否定了旧假说,又被更新的假说所取代、所统一,一个争论还没有休止,另一个争论又起来,学术论战一个接着一个,不断推动着大地构造学本身的发展,正像恩格斯所说的:

“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系列。”——(德)恩格斯

精辟地论证了这门学科的特点。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早在国外时就曾认真地学习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觉地把辩证法当作自己论证科学的方法论。回国的第二天,周恩来总理讲述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高度评价了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破天荒的把理性带入地质学中的贡献,同时也赞扬了他在地质力学方面,第一次把运动、应力带进了动态地质学中,鼓励他积极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和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由于李四光认识到了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自然辩证法为指导撰写了《地质力学概论》,在这本书正式交付印刷时,李四光先生亲笔工整地摘录了毛泽东《实践论》中的一段,正式出版时列在了卷首,以示地质力学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启发和指导,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和研究了大地构造特征和发展的历史,提出了地壳运动的基本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内外差异的结果、地壳由此产生的压力、张力、扭力等等)。

作用在结构不均质、物质组成不均一的地壳上,便产生了各种类型不同,但存在着密切生成联系的构造形迹。从研究地壳大地构造的特殊现象入手,进而揭示了不同的构造类型的特殊本质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完整的构造体系,形成了一整套构造理论概念。通过岩石力学性质的分析和区域应力场的研究,解释了各种构造类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在论证地球表面各个巨大构造体系的展布规律的同时,解释了全球各种大地构造现象产生的机制和动力来源问题,地质力学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以自然辩证法为方法论来论证地壳形成、运动、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在《地质力学方法》一书中,李四光还强调说:

“自然科学工作研究问题总是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李四光《地质力学方法》

他在撰写《天文、地质、古生物》这一书时,同时也抄录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中的几个例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从笔者早期查阅过的论文资料中分析,张文佑教授比较系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剖析了中国大地构造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除了上述列举的文献以外,尚有《从基础学科理论角度略谈地质科学的内容方向和方法问题》。

他在五、六十年代发表的这些论文,无疑为我国地学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地质问题上起了推动作用,引起了地学界的关注。从他发表的一系列的论文,充分反映了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辩证法为方法论。从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坚持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分析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断块学说。

从地壳岩石圈形成 入手,侧重于研究地壳断裂的形成和发展,把断裂运动的发生、发展作为探索地壳运动的主要目标。他认为的驱动力是“差动”的理论,并提出决定地球构造运动的基本因素,是地球内部物质由重力作用产生收缩和分异;在热力作用下膨胀或者是产生对流,地球在这种收缩、膨胀作用下与地球自转的相互作用,即“吸引与排斥”、“冷与热”的矛盾斗争中运动与发展。此外,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黄汲清院士、陈国达院士等也都有其特点的论著。1956年,黄汲清教授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从多旋回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1960年以后相继又发表了特别是在1977年这篇《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论文中,它以中国地质构造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汲取了板块构造的理论,深入地论证了多旋回理论;这些中国的大地构造学家,从地壳的相对稳定地带(地台),与相对活动地带(地槽)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和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转化的基本论点,结合在40亿年前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地壳经历过多次的大的变化(即多旋回),使传统的大地构造理论焕发了青春,增强了生命力。多旋回理论的观点,论述了地壳运动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即渐变与突变、量变与质变问题,从而丰富了人类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1959年,陈国达院士发表了《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关于划分构造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方法》《大地构造学的哲学问题》1968年以后相继发表了文中阐述了地台活化理论,提出了地洼学说,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论证了中国地台活化的特殊现象,并把这一地壳演化的过程,定为地质历史发展的阶段,称活化地台为第三大地构造单元,从而提出了地壳运动发展的动定转化递进说这一理论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

在1963年张勇清发表的《“动定转化递进说”与“多旋回论”之争及辩证法》一文中,论述了两大学派理论的辩证思想和理论上的分歧,认为一个地区的大地构造的性质,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不断演变,不断向前发展的。地壳里面包括着活动因素稳定因素活动的与稳定的两个因素,由于这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了地壳不断向前发展。在地壳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凡活动因素占优势或起主导作用,而成为主要矛盾方面的其他地区的某些发展阶段,即表现为活动区,反之则为稳定区,这一定条件下,它们的相互之间又可彼此转化。我国大地构造学理论上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学派,不同学派之间的讨论无疑是有益的。1960年马杏垣院士发表了《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北京地院发表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探索大地构造的规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迅速发展找矿勘探地质学》一文中指出:前寒武纪地质代表着地球发展历史中的重要的一个阶段,从地壳各时代的地层的绝对年龄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前寒武纪占地球的地质史的六分之五以上,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地球的宇宙年龄和地壳中的最原始的矿物的年龄非常的接近,这就意味着随地球的形成,就已经开始了沉积作用与地壳的形成过程。过去一段时间里,有的地质学家把前寒武纪时期划分为独立的地壳发展阶段,对于构造发展的认识上,形成了一种叫做泛地槽学说泛地台学说泛地台分裂说他们把地槽褶皱区中的结晶基底岩石,看成是完整的统一的整体。

有的学者通过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地壳构造发展的研究,认为地壳在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构造旋回,每一个旋回的发展显示着地壳构造的量变的逐渐的积累,到一定阶段引起根本的质变,这种地壳发展的状况,我们认为地壳不断发展与发展阶段的对立统一,每一个新的旋回不是旧旋回的重复,而是在新旋回更高的基础上再现发展起点的一个特征,其总方向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形式。

此外,张伯声院士于1962年也发表了《镶嵌构造》《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这是1966年,以地球脉动理论,论述了中国地质构造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把整个地壳看做是由不同的级别激烈运动的活动带与不同级别的相对稳定的块体,级级相套“镶嵌”而成。其驱动理论是地球膨胀与收缩,以收缩为主的脉动学说。张伯声院士观点:地壳波浪运动是形成镶嵌构造的主要因素,认为地壳波浪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态,其网状交替形成镶嵌构造。1980年出版的《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部》一书中,发展了他自己的理论。

近年来,由于地幔对流理论的建立,地磁倒转和逆掩断层的理论、大洋中脊理论和海底扩张学说的涌现,促使沉睡五十余年的大陆飘移学说得以复苏,给大地构造学领域水平运动和活动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着板块构造理论,结合我国大地构造结构的特点,提出和解释了一些有关构造运动理论问题,诸如对青藏高原的结构、地震成因及其机制等等,获得了可喜的成就,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和地球科学的哲学内涵。

成矿理论中的哲学问题在探索纷繁复杂的地壳构造、成矿规律的过程中,首先把这些现象作为运动着的彼此内在联系的事物去研究,分析它们本身固有的矛盾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正确揭示地质发展和矿产形成、分布的规律性,其中要从运动观点出发,把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矿产形成与分布联系起来分析,找出控矿的规律,才能进一步揭示自然体的奥秘。地质体的构成本身即经历过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

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推断和理论的真理性,开始都是不完备的,通过实践才逐步加深、完善。中国成矿理论中形成不同的学说和学派,正反映了我国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在认识各类矿物物质来源与演化,富集与尖灭,迁移和转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概括出了一系列的成矿理论和假说,其中一些理论进行了高度的概括,给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事业的蓬勃发展。

解放初期的1952年,孟宪民学部委员发表了《对有色金属矿床生成规律的体会》。他在1953年又发表了《中国铜矿的分布情况及其勘探方向》《从华南金属矿床的分布来论及地壳中某些有用元素分散的规律》程裕祺院士发表了《对于勘探中国铁矿的初步意见》。

谢家荣学部委员发表了《从中国矿床若干规律提供今后采矿方面的意见》《中国铜矿的分类,分布及今后普查勘探的方向》这是在1957年发表的文章,《火山及火山沉积作用在中国几种矿床中的意义》。这是谢家荣先生1956年发表的文章。还有张兆瑾教授发表了《中国锑矿区域论》,《中国钨矿成因分类与大地构造及火成岩关系中钨矿带发展的规律性》。

赵家骧教授发表了《中国外生锰矿地质之初步探讨》莫柱孙教授发表了《中国南部钨矿工业类型的初步划分》。

夏湘溶教授发表了《关于中国中南部钨、锡、铜、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大地构造单位的关系》。

袁忠信教授发表了《花岗岩中某些铍、钨矿床形成对矿液运移的方向问题》侯德封学部委员发表了《从地层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供几点意见》同时他还发表了《目前中国的锰矿问题》。还发表了《编制外生矿床成矿预测图的若干基本问题》。

叶连俊院士发表了《中国锰矿探索工作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同时还发表了《中国锰矿沉积条件》。

喻德渊教授发表了《中国几个孤形构造与矿产关系》还有《中国大地构造与矿产分布》。宋叔和教授发表了《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

宋永和发表了《金属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及其与矿床远景评价的关系》。

郭文魁院士发表了《十年来中国铜矿地质普查勘探工作成就》《某些金属矿床的原生分带及其成因问题》,这是郭先生是1963年发表的;还有《我国主要矿产成矿条件的基本特征》他是1965年发表的,袁见齐教授发表了《中国内陆盐湖钾盐沉积的若干问题》。

裴荣富教授等发表了《论我国富铁矿已知重要类型的成矿地质特征》。

王述平教授发表了《基性、超基性岩浆的成矿作用及其有关矿床成因与构造分类》。

徐克勤院士、孙乃教授等发表了《华南多旋回的花岗岩类的侵入时代、岩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矿专属性的探讨》,和任英忱教授发表了《我国铅锌矿床中的硫盐矿物及其共生关系》。

涂光炽教授发表了《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发育特征》。

闻广教授发表了《再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这是闻广教授在1964年发表的文章。

(三)

1960年像我的母校北京地质学院发表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迅速发展找矿勘探地质学》这篇文章列举了在中国的当前形势下,一定要发展创新一个新的学科,那就是找矿勘探地质学。同年,胡维典先生发表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进行矿床普查评价》。这篇文章的特点,就是运用了一个河北的一个铅锌矿床的普查工作,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矿床成矿及其分布规律性的部分总结和成就。以上列举的这些论文和成就,比较的充分而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矿产成因理论中的重大课题,他们以各种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的专属性及其相互依存的、相互排斥的论点,曾经提出过各种不同的假说和理论。在中国国内,比较流行的成矿理论:接触交代成矿论围岩蚀变成矿论热液成矿论花岗岩化成矿论混合岩化成矿论同生成矿论多成因成矿论火山包括海相火山成矿论岩浆有限混溶成矿论晚期岩浆熔离成矿论外生矿床陆源汲取成矿论渗流热卤水成矿论改造、叠加成矿论同时对岩浆成矿的专属性矿床带状分布的成矿系列层控矿床和时控矿床理论都做了系统的论证。近年来,我国地质学家通过大量的野外勘探、观测和室内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其中包括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成就,包括热力学、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各种成矿实验的研究,验证了许多矿床是具有多源多阶段,多种成矿作用和多种含矿溶液的多成因特点。矿床学中的新认识,对解决成矿理论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们国内比较多的包括:内生与外生、深成与浅成开放与封闭、均一与非均一渐变与突变、膨胀与收缩运移与沉淀、氧化与还原饱和与稀释、尖灭与圈闭,提出了丰富的、宝贵的科学论证,推动了我国近代矿床学的发展。

我们再从矿床学的特点来说,我国矿床学的特点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多解性、复杂性,再加上矿体本身的产状、形态不一,分布不均,再加上中国的构造南北差异很大,因此控矿的构造因素不一样,这些地区的差异性等因素,中国成矿理论学科繁多,学派林立。中国成矿理论研究可以说是繁荣似锦、异彩纷呈,涌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趋势、好局面。特别是70年代中期,大概是1974年,我国著名的地球矿床学家涂光炽院士,在冶金部系统内的一次学术报告,它的题目是《地学中若干思想方法的讨论》。他大胆地冲破了传统成矿理论,树立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思维,在重新认识中国成矿理论中的“非此亦彼”的旧传统观念、旧理论的束缚,提出了亦此亦彼、互为中介新概念、新思想。根据他多年在成矿理论的研究成就,进而提出了多成因、多物质来源、多期成矿的三多观念,那就是多因复成成矿理论把成矿理论从形象思维升华到抽象思维,推动了中国矿床学及其成矿理论的进一步的崭新的阶段。他把中国的成矿理论提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在他以后,相继又发展了层控、时控矿床以及超大型矿床的成矿理论。

1999年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瞿裕生院士,发表了《区域成矿学》专著,总结了区域成矿理论的以往的经验和成就,他提出了成矿系统、成矿系列的新理论。我还记得大概是在2002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还提出了“三性”“三观”成矿理论三性: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三观:历史观、环境观、经济观。此后,於崇文院士把当代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成矿理论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他提出了热液成矿流体动力学理论博得了大家的称赞。

此外还有同位素多维空间拓扑理论与四体系壳幔再循环理论,使复杂的成矿理论得到了很好的总结和推动。

也有许多的成矿理论,虽然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公认,像诸如:生物有机流体成矿论构造体系成矿论构造成员成矿论区域成矿论边缘耦合叠加成矿论“三源” 成矿论地幔流体成矿论也有的矿床学家提出“三源”,即:矿源、水源、热源成矿论、这些理论的成就不仅拓宽了我国矿床学及其成矿理论的内容,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哲学的内涵。从报道来看,在1949年召开过第九届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上,我国矿床地质学家,在这次会上充分展示了以上我所列举的中国成矿理论的进展和辉煌成就。可以说,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展示了我国成矿理论的优势,博得了国内外的专家的称赞。石油地质学理论上的哲学问题尽管我国人民认识和使用石油、天然气有悠久的历史,可称之为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散布种种中国贫油论理论,使我国的石油工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可以说,解放前中国的石油理论处于极端的落后状态。比方说,1922年美国地质学家勃莱克韦尔德在他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和西伯利亚石油资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中国没有中生代、新生代的海相沉积;古生代沉积也大部分是不生油的,除中国西部及西北部某些地区外,所有各个年代的岩层都剧烈褶破、断裂,并多少被火成岩侵入。”

他断言说:“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中国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为遥远,中国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中国东北也和华北一样……不含有大量的石油。”最后结论说:

“中国是决不会产生大量石油的。”

——(美)勃莱克韦尔德《中国和西伯利亚石油资源》

汤姆逊和美国在1950年出版的《石油事实与数据》,也都把中国列为含油远景最小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这些观点,甚至于直到70年代,苏联塔斯社还说渤海湾有石油是耸人听闻,公开提出:“根据地质数据令人信服地表明,东中国湾(即渤海湾)有大油田,若不是专业无能,就是在地质方面无题可研究了。”

甚至于武断地说:“直至目前依然没有证据说明在渤海湾的任何地方有可供商业开采的石油储藏。”这些论点、悲观的论点、“中国贫油论”的论点,应该说在认识上,是典型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纯属是先验论的“杰作”,他们的所谓的理论就是:只有海相地层可以生油陆相地层是不会生油的特别是有工业价值的。

他们认为中国没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积,大部分地区的岩石类型与生成时代没有储存有开采价值的石油,这些地层,特别是古生代的沉积地层,可以说是大部分不生油的。所有的各个年代的岩层都得到了强烈的褶皱。这正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在没有掌握系统资料条件下,做出了主观的论断。

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唯物辩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把自然辩证法作为自己科学工作的唯一的科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地质实践,洞察了石油生成的聚集运移的理论,找出了海相、陆相生油的规律,揭示其相互间的辩证的本质及其转化的规律,认为地下是否生油和储存石油的条件,并不完全在于海相还是陆相地层,而主要因素是要看沉积岩层中有否丰富的有机物质,有否使这些大量有机物质转化成为石油的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客观条件,有否存在使石油聚集、储存的有利条件。只要具备了这些生油、储油条件,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都会有石油,海陆交替相更大有希望。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中国油气地质勘探的实践,就在贫油论者认为不会含有石油的地方,东北、华北以及渤海湾,在凹陷盆地的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开发出大量的石油。实践证明,不仅有中生代的油田,也在华北的断陷盆地里,在新生代陆相地层中找到了油田,甩掉了中国的贫油论的帽子,使我国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63年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基本自给了。”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以实践有力地论证了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生命力,同时宣告了中国贫油论的彻底破产,从哲学的角度,这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认识,特别是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近年来,我国石油地质学,其中包括了构造控制,沉积环境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的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像大庆油田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分析了油层形成的规律,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采用了小层对比法,提出了油沙体的概念,在对油气水之间的矛盾,规律的分析和认识中,提出了早期内部注水,确保了油田长期持续的稳产高产。1979年召开的陆相生油问题的学术讨论会,1981年召开的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发展机制及其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会议以及石油地球科学学术讨论会等等,总结了我国石油地质学,特别是陆相含油盆地生油理论,同时对我国各含油盆地的形成、演化的机制及其控制作用,提出了研究的方向,深化了我国东部新华夏沉降带有良好的生油、储油条件的论点,丰富了“定凹探边”与“定凹探隆”这样的奇特的理论。同时也有人提出了陆缘区地壳上地幔结构与油气分布的论述,也有人联系深部地质根源和全球构造,历史演变过程和应力配置的关系,为深入探索石油理论提出了科学的依据。最近2007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中国石油人在冀东海滩弹丸之地,又一次实现了中国石油人找油的梦想!在属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凹陷的北部的一个凹陷区,找到了优质的轻油质的冀东南堡油田。

他们经历过多年艰苦卓越的追求探索,反复的多人次的地质实践,创造性地在技术人员中开展了《找油哲学》的学习和讨论,他们在学习中牢记这本书中的一句名言“找到石油的地方,正是在人们的脑海里”坚持着这种信念,在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指导下,终于在渤海湾之滨发现了储量在11.8亿吨的南堡大油田。“中国贫油论”的破产,实质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歌颂,对主观片面的先验论的有力的批判。

(四)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主要是地壳)中,原子的运动历史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与地质学,尤其是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化学和物理学相互渗透、杂交的一门边缘性的科学。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界所有元素和由这些元素所形成的矿物及其富集运动、迁徙。元素的各种性质取决于该元素的原子构造。它们的运动和发展的动力就存在于元素、原子构造和矿物本体之中,它们自身的内部矛盾,这是元素运动的动力同时也受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生物作用,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这就是元素运动的外部矛盾,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矿物元素运动本身就是遵循着量变到质变,外力是运动的条件,内力是运动的基本的客观规律。矿物学内的元素,随着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相应地发生量变,到一定的阶段必须引起质变,这就是说矿物从一种矿物转化为另一种矿物,从一种矿物组合转化为另一种矿物组合,从一种矿床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矿床类型。不仅元素的量的变化可以引起矿物的质变;温度、压力、氧化、还原、水解和放射性的作用等等,也都可以引起矿物的质变。时间空间 属性是元素的分散和富集的必然条件,元素和矿物在空间的分布有一定排列次序和规律性。岩浆活动经常受构造带的控制,成矿作用也往往与裂隙性质有关,而空间和时间又是不可分割的,成矿作用在受空间分布控制的同时,在时间的早晚可以分划出各种类型和成矿阶段,从而识别出其不同找矿的标志。其他诸如元素运动,外在的条件和内因,元素的分散与富集的矛盾的统一等等,都反映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三十年的地质实践,通过大量地球化学过程的观测、实验,探索和研究了元素、矿物、矿床和矿体的质的特点和量的关系。

质的和量的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具体特殊形式上,对个别元素的研究以及成矿规律,成矿理论的讨论,都提出了科学的论据,发展了个别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核子地质学等,为国家寻找更多的有用矿物资源起到了指导作用,并为丰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沉积学中的哲学问题沉积学:研究沉积层及其矿产物质的组成、构造和结构、成因及其在地壳中分布的地质演化规律的科学。叶连俊院士,现在已经96岁了,在1960年发表的《沉积作用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矛盾的发展》,这篇文章论证了沉积作用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历程,在不同的地质历史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沉积形成物。在不同的内因和外因作用下,有着不同类型和形态,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岩层和矿层。例如沉积矿床是一种特殊的沉积相它的形成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它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岩相建造特点,不同含矿岩系,不同的岩类组合以及不同的岩性序列,一般说来要经过风化、搬运和沉积这三个阶段。岩层展布和演化,矿床的形成是与整个地壳运动与演化密切关联,它的本身的发展规律,就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反映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发展变化的状态,在研究矿床的物质和富集条件的问题上,沉积作用与侵蚀作用是突出的反映了相互排斥又彼此依存,彼此制约的统一规律、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地表岩石形成了形态、结构、组成各方面不同的新物质组合,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使赋存于地壳原生岩石中的元素与矿物进行了重新分异和重新的组合。因此说,沉积作用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矛盾发展,是能量转化,是元素迁移的表现,它既破坏着内力和外力的平衡,又刺激着对立面的的相互转化,最终形成阶段性的螺旋式的前进与发展,正描绘出地壳演化与发展的实质。古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古生物学:研究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遗存下来的古生物化石为主要对象的化石科学。它既是一门地质科学的分支,也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从自然科学发展史来看,它与地质学和生物学具有大致相等的密切关系。对物种形成和发展的认识,生物进化问题,在人类认识史上,从来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就是在这两种宇宙观的对立、斗争中诞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从古希腊的阿纳克西曼德,这个人是在公元前610年到545年,阿纳克西曼德的观点:人是由鱼变成,是从水中到陆地上来的。他曾经提出:

这个论点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奇怪,当时在公元前两三千年以前的这种科学论断,是遭到了很大的反对。还有在希腊罗马时代的科学家叫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人是动物界中的最高超的生物他也提出:1809年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脊椎动物化石》《物种起源》1863年赫胥黎发表了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居维叶他在1881年发表的《脊椎动物化石》这个专著中,讲述了脊椎动物的发展历史过程。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在大量丰富的事实基础上,科学系统地论证了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揭示了生物的起源、变异和发展规律,阐述了遗传和变异的相互对立,不断斗争,认为生物体适应变化着的生活环境而产生了变异,当变异占有主要矛盾方面,物种发生质的飞跃,新种产生,遗传占了矛盾主要方面,生物不适应变化着的生活环境,最后便自然淘汰,这就是进化论的基本理论。进化论的确立,标志着这个领域内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胜利。

我国古生物化石的记载、描述与研究却有悠久的历史和国际的威望,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光辉的灿烂的篇章。在我国许多的古籍中,如《山海经》的海外西经,都有鱼龙化石的描述;在《淮南子·坠形训》,这本书里面,也有化石的描述;汉代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这本书里面,也有许多的化石描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边,也同样有大量的鱼化石的描述;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里边描述了大量的生物化石;颜真卿《麻姑仙坛记》这本书,以及北宋的《梦溪笔谈》、朱熹的《朱子语类》、南宋的《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云林石谱》,一直到清代的沈心房《怪石录》等这些古籍中,都对中国的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化石做过很多的描述。我国古代关于化石的描述和记载,在生物进化问题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先进思想。

近代古生物学的理论,可以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些外国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来中国进行“调查”,挖掘了大量的化石标本,1862年,美国的奔波来来中国做地质调查。1868年,德国的李希霍芬来中国做地质调查。1870年,英国解剖学家欧文发表《中国产生的哺乳动物化石》。1873年,翻译了美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的名著《地学浅识》,介绍了生物化石近代地质学的概念。1898年,我国学者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思想。1901年,鲁迅同顾琅共同发表了地质专著《中国地质矿产略论》,相继还发表了《人间之历史》以及进化论的观点,阐述了人类的起源、演化的思想。

我国近代古生物学研究已有70年的历史,漫长的时间内记述了和研究了各个生物门类的古生物化石,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老一辈古生物学家中有:李四光、孙云铸、赵亚曾、杨钟健、王恭睦、许杰、尹赞勋、俞建章、乐森寻、斯行健、裴文中等等,和他们的论述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的声望。

在进化论理论方面,在古生物钟的产生与发展方面以及生命起源的探索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贡献,为我国的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地质年代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旁证作用。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在古生物领域里涌现出生物环境控制论,生态分异学说,有力地论证了物种通过自然选择,通过适者生存而发生变化的生物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起源、变异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批判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歌颂了生物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诸如古生物学家卢衍豪院士,他在《生物、环境控制论……》文章中,提出了近代对动物区系划分的几种流行理论:流行理论:地障说生物——大地构造说水温控制说纬度控制说岛弧说板块构造说诸如地障说,就是陆桥说和地轴说,生物—大地构造说,水温控制说,纬度控制说,岛弧说、板块构造说等等,用生物环境控制论,说明我国及世界其他地区运行区域划分的根据,划分根据:动物发源地平行发展自然环境揭示了生物起源、变异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内外因果关系。在杨钟健院士《古脊椎动物演化中的几个哲学问题》充分地论述了他在文中所描述的大量古生物资料,论证了运用辩证法唯物论的思想,对生命的演化实质,论述了生物演化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与隔离,物种的新生与消亡,生物的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由无脊动物到有脊动物,从两栖类到爬行类,从鱼到人,从简单到复杂,从卵生到胎生,论证了生物演化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以及从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概括了当代科学的成就,撰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地论证了从猿到人的历史过程,创立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伟大理论。这是阐明人类发展历史的唯一的科学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学科部门中光辉的成就之一。恩格斯在他不朽的名著《自然辩证法》中,多次做过精辟的论述。但是,近百年来,从猿到人的发展历史,从来就贯穿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激烈斗争,而成为自然科学中哲学问题的重大理论课题。

近三十年来,我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在1979年发表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1949—1979)》有充分的阐述。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新发现与综合研究,丁村人、兰田人、马霸人、柳江人、元谋猿人、建始巨猿牙齿的发现与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关于云南禄丰拉玛古猿,安徽私县猿人完整头盖骨的发现与研究,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这些新的珍贵资料,大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发展中的伟大学说。中国地层学基础理论比较雄厚,因而,地层学理论的哲学问题也是丰富多彩的,在1959年召开的全国地层会议有充分的反映,出版了大量的文集。他们这些人都是我国当代的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像许杰、尹赞勋、杨钟健等,在会议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识的化学、地质理论中的哲学问题,确实可以说是繁花似锦的,特别是在应用地质学领域内,通过各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新的理论和理论中的哲学问题,更加丰富多彩。以上是六个大的问题,简单扼要地说明我国解放后的六、七十年代中的我国地质学家,在地质理论中的哲学问题的一些概况。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


以前的精彩文章在这里

不是所有漂亮的石头都叫宝石!(一)方解石双晶

难得一见的宝石原矿!(一)帝王的风采
难得一见的宝石原矿!(二)人间的彩虹:碧玺

那些像花儿一样美丽的石头(一)
那些像花儿一样美丽的石头(二)
那些像花儿一样美丽的石头(三)

这样的金子见过吗?美轮美奂的自然金(一)

这样的金子见过吗?美轮美奂的自然金(二)
这样的金子见过吗?美轮美奂的自然金(三)

实用收藏!典型的矿物种类(一)

实用收藏!典型的矿物种类(二)

实用收藏!典型的矿物种类(三)



节日休闲系列


【315专题】聊聊地质界打假的那些事儿


【三八妇女节专题】那些伟大的地质女神!


清明节将至,还有哪些石头能和我们一起玩耍?


地质版“爸爸,一个人越有钱越了不起是吗?”


地质与电影系列


地质与电影(一)2012和肖恩克的救赎


地质与电影(二)星球大战与地质


地质与电影(三)《权力的游戏》北境矿产资源的探讨


地质与电影(四)《权力的游戏》之阿多的秘密


地质与电影(五)从《寻龙诀》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