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天 | 这一次,我把我的战“疫”故事讲给你听




回顾过去的3个多月

各条战线上的抗疫战士们

他们或是深耕抗疫一线的研究生辅导员

或是昼夜奋战、不辞劳辛的学生志愿者

朝气蓬勃的他们不惧疫情

以年轻的臂膀担起使命、扛起担当

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现上大青年敢战、能战、善战的智慧与精气神



精心设计的统计表格

保障了每次核酸、抗原的质量

昼夜不论的辛苦接应

确保每一份物资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到学生手中

24小时随时待命

保障每一次突发情况的平稳解决

无数次兢兢业业工作到天明

多少次看到过凌晨四点的上大

他们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

昼夜待命,随时准备


他们就是上大战疫者

是每一位辅导员

是每一位党员学生骨干

是每一位楼层长和网格长

是每一位普通的上大人

是我们这100天以来

最令人安心的臂膀和最值得尊敬的人


小研菌征集到了许多感人的战疫故事

由于篇幅有限

只能选取其中部分进行展示

在此十分感谢各位战疫勇士的积极来稿

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

再一次回首这段难忘的经历吧!



“ 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老师们

您辛苦了!”  

用生命影响生命

材料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张杰

如果时光倒流回100天前,我一定想不到,简单的一句“回办公室待命”,意味着长达三个多月的坚守。我也从未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会穿上“大白”,辗转于三个校区之间的封控楼中。

记得我在一年前的辅导员面试中说过:“我理解的辅导员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其实不单是我在影响学生,学生也在感化着我。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们克服困难,早出晚归,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身影,他们化身“小蓝”“大白”,分布在校园里、社区中各个被需要的岗位上。

他们向大家证明了,“90后”“00后”已然成为这个校园、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坚挺脊梁!如今,这座城市的脉搏逐渐恢复跳动,学校也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转,这离不开每一名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更是千千万万个有爱心、肯奉献、能担当的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值此百日之际,衷心地感谢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人,向所有一线工作人员致敬!


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郑丽玫

自3月2日上海大学封闭管理以来,我已经在校连续工作100天,始终坚守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使命担当,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核酸检测、抗原统计、物资搬运、一生一档、信息汇总、关爱活动……成为我每天的工作常态,倾尽心思、付出心血地做好、做细、做实每项工作。

4月10日上午,当得知宝山校区校内5号楼因封控管理需要老师驻楼时,我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带着使命和责任坚定前往。5号楼有来自9个学院不同专业的561名男生,楼栋人数众多、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容不得丝毫松懈。这对于去年才刚入职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和极大的挑战。在完全不清楚楼栋的情况下,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保障了封控期间楼栋学生的正常生活。

在这场战“疫”大考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勇做抗“疫”的“逆行者”,用全力以赴诠释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责任担当,守护生命安全,迎接抗“疫”胜利。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经济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亢凯

这 100 天,既在线下做过大白与同学们共同奋战,也在无法身处现场的情况下经历过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无助与崩溃,既负责自己熟悉熟知的小可爱们,也要面对从无交集的网格里不同学院的学生,很多事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亲眼目睹,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只有你是个真正的“老师”,学生才会在你这里得到安全感,才能建立起共识与信任。

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大体是三种:教育、管理、服务,疫情让管理和服务优先级并重,但教育依旧是作为思政教师的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做好管理和服务的前提是做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懂得共情和相互理解的人,而不是单纯转发消息、冰冷回复的机器;而要做好教育者的角色,不仅是要做个“人”,更要稳住“老师”的角色,老师是什么?是经师、是人师、是为人师表,教育是要培养人、塑造人,要求师者有良心、能担当、敢作为,作为辅导员,在疫情中敢冲在前面、愿陪在学生身边、能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解决问题提供建议,能够真心为学生去想去协调而不只是把这当做一份繁琐的工作,才算真正的“老师”,同学们才会信你。

疫情只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小小插曲,但也是日常工作改进加强的机会,能够在此次疫情中做好教育、管理、服务这三个角色,其实也得益于日常具体到每一位同学的“谈心谈话”和学院研工团队相互信任团结一致的默契,前者建立师生信任,后者保证了紧急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教育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双向奔赴,勠力同心

机自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王佳寅

“我去4号楼没问题”——就此开启了我与4号楼近600名研究生同学日夜并肩战斗的抗疫缘分。迎接一批批同学从隔离点安然返校,送别离校返乡的学生,联动学生骨干建强楼宇网格,抗原核酸、订餐发餐、防疫返乡大礼包、送站班车等各项事务井然有序。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大考验中,师生情、战友情,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油然而生,“老师,我来做大白志愿者吧”,“老师,我愿意做网格负责人”……双向奔赴的师生同心战疫,换来了恢复如常的楼宇生活,实现了同学们回家的美好愿望。经冬迎春入夏,扎根抗疫一线,凝聚青年蓬勃力量,守护美丽校园。




拼搏在各个岗位上的同学们

谢谢您!”  

李鸿于

社会学院研究生

中共党员、楼长

自3月2日封校以来,尤其是1号楼成为封控区,无论是作为党员,还是楼长,我都有责任和义务选择奋勇前行、全力以赴,将投身“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从3月2号到5月22号,封校的82天里,我勇担楼长的职责。从一楼到六楼,我已经熟知每层楼核酸所需时间,能准确掌握每层楼、每间寝室的人数。接近三个月的隔离生活,同学们也适应了这种状态,核酸检测、抗原发放、三餐统计、物资分配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这期间,我也体验了志愿服务的各个岗位,从“小蓝”到“大白”,与驻楼老师、志愿者们一起完成工作,安抚楼内同学,解决各类问题。每当组织核酸时,疲惫的身心停留在一楼的走廊,抬眼望去,那是当初庄重而神圣的入党誓言。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服从学校一切防控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感谢学校、学院的努力;感谢医务人员、老师、志愿者的付出;感谢楼内同学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携手共同守护最好的一号楼。


江良华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共党员、楼长

“楼长,疫情持续这么久,真的觉得你好累!你是怎么能坚持下来的?”每当被同学问到,我都会笑着回答:“因为淋过雨的孩子,总想为别人撑把伞”。历经过湖北疫情、携手这片校园已近四年、有着六年党龄、是楼长也是班长,这每一个理由,都曾在内心呼喊:再坚持坚持,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回归曾经美好的校园!

从最开始看见阿姨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被阿姨说道:“还好有你”;到封控时期,冲在一线的楼内大白,最后卸下“铠甲”时,依旧不辞辛劳的说:“楼长,若有需要,随时喊我”;再到尽心尽力、始终守护的驻楼辅导员老师,哪怕忙碌了一天仍坚持对我说到:“你先睡吧,我再总结下今天的工作”;再到楼内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站出来,并说道:“楼长,辛苦了!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一定找我”。我才发现,原来一切的一切,已从一开始的一个善意;到中途的彼此取暖;再到最后:自己已成为了一盏灯,让更多的人看见希望,并选择一同逆行!

回首这段抗击疫情的岁月,这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已领取、发放抗原超过15000人次;各类信息、需求统计等在线文档已超过200次;电脑桌面上“共克时艰”文件夹里文档已超过100份;为解决疑问困难新添加楼内好友已超过100人;志愿值班已超过30次,新增微信聊天记录已超过15个G。但当静下心来思考这一切:相比于我所做的,志愿者工作所赋予我向善的力量更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更多;在日常工作中不停总结优化所带给我的个人成长更多。


刘东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

中共党员、层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本次校园战疫中,我作为党员学生骨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坚毅,参与了多项志愿服务工作。

在抗疫初期,我作为风雨操场核酸检测点负责人,提前到达点位布置现场、拉警戒线、贴地贴,检测当天组织志愿者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维护现场秩序,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序的进行核酸检测。

抗疫中期我参与到校内物资发放志愿服务工作,和同学们并肩作战,保障物资精准的送达每一栋楼宇。在抗疫最后的攻坚阶段,我化身“大白”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夏日阳光下闷气的防护服和隔离衣使我的工作更为艰辛,磨红的双手、湿漉漉的头发、被勒出印记的额头无一不彰显着党员的担当。经过连续几天的志愿服务,我已经成长为一名熟练的大白,可以正确、快速的进行穿脱防护服并处理污染垃圾。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时刻关心着校园状况,秉持着“我是党员我先行”的工作态度,勇做抗疫的“逆行者”。唯有爱与生命不可辜负,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献青春力量,筑牢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


张晟曼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

中共党员、层长

3月2日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上大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无数上大人逆行而上,响应号召,共克时艰,用爱和力量,倾情守护着上海大学的日与夜。5月中旬,突然反弹的疫情使上大再次进入全员封闭状态。作为学生党员,我化身“大白”,为L2楼近百名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核酸、抗原检测,送餐、送水到寝、回收抗原、分发物资、回收垃圾和日常消毒等。

在本宿舍楼,也担任层长和志愿者。负责物资、抗原的发放、核酸检测的通知、核酸人员核对、核酸检测服务等工作,协助驻楼辅导员和宿管共同维护本网格的日常秩序和人员健康。

虽然在疫情期间做了一些志愿工作,但相比于那些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昼夜守护的辅导员、兢兢业业的后勤老师、还有驰援物资的捐赠人,我仍然是被保护的那一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人默默奉献了自己,而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致敬的英雄!在未来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时刻牢记在党旗下的誓言,为新时代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东旭

理学院研究生、层长

2022年初,上海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当时还在校园内的我们或正憧憬美好的研究生生活,或向往毕业后新的征程,却就被这一场突如其来而打断,疫情形势的严峻感就扑面而来,看到一线的校领导老师、辅导员、工作人员战斗在前线,让我心中充满敬佩的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在抗疫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加入了校园抗疫先锋的一份子。

在疫情封校期间,我临危受命加入片区楼管会,为整个片区抗疫贡献力量,同时在学院和其他部门的号召下,也加入了学院和校园里的抗疫志愿,依然清晰记得凌晨3点多起床去护送离校的同学、一人负责一层楼同学的三餐、和其他志愿者并肩作战为同学们进行核酸检测、一起去领取和分发抗疫物资等等,各种志愿工作我都积极参与。

虽然过程有些辛苦,但看到解封后同学们安全离校,一条条到家后报平安的朋友圈,让我非常欣慰,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幸福感,我想,这一切都是青年志愿者心中最大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吧!


陆博阳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

入党积极分子、层长

自3月2日校园封控管理以来,身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校研会和院研会的学生骨干,我主动投身抗疫一线,积极参加校园志愿服务,多次担任校内全员核酸志愿者,校园物资派发志愿者,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5月,我所处的校内4号楼疫情防控形势升级。但是作为班长和宿舍楼管会的层长,我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主动在微信群内安抚同学们的情绪,第一时间征集并统计同学们生活和防疫物资上的需求并与校内老师传达沟通。

最让我印象深刻并且收获颇丰的任务与挑战则是在校外隔离结束,回到久违的宿舍楼,驻楼辅导员王佳寅老师分配我担任4号楼的派餐志愿者负责人。既要在最短时间内发放完五百多份餐食,又要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不能人员聚集,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难题。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充分发挥楼内网格管理小组的优势,由网格组长分配领餐代表按楼层和网格秩序依次下楼领餐。同时,我制定表格,每日提前做好派餐志愿者的招募和分工。通过一次次的服务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楼内同学对于领餐的模式从最初的不熟悉,不理解,到后来的井然有序,高效迅速。我想,这些变化,不仅是我个人能力提升和收获的见证,也是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优化的缩影。

身为上大学子,“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上大精神也将始终激励着我自觉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书写无愧于党和时代的青春篇章。


茅卓琪

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

从穿防护服的手足无措到驾轻就熟,层层防护阻隔病毒,但阻隔不了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真心。奔走校园的蓝白背影,擦亮“敢闯敢拼、无惧无畏”的青春底色;留在脊背的姓名话语,书写“请党放心、战‘疫’有我”的青春誓言;浸透手套的汗水痕迹,见证“自强不息、先忧后乐”的青春力量。

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筑起的校园防护屏障,让我们最大程度安然地在其中被尽可能地保护着。餐食的保障、物资的供给,四面八方的支援,是道不尽的感恩。

在学校最需要人手支援出力共度时艰的时候,作为党员怎有不冲之理?我是党员,让我先上!一位志愿者的力量也许是微小的,但一群志愿者的力量是巨大的。感谢所有的志愿者们,燃起逆行者的青年担当,胜利的旗帜终将高高飘扬!


孙文文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中共党员

封校的一百多天中,我作为一名研究生志愿者,服务于宝山校区片区巡逻、食堂秩序维持、楼栋核酸检测点、返乡人员上车核酸检测点及教职工隔离宿舍等多个场所。

在此期间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深刻感受到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全体师生权益做出的诸多努力和无私奉献。

首先,令我感触颇深的是辅导员老师的尽职尽责,她们经常不眠不休,冲锋一线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其次是基层工作人员,她们一直辛勤工作、默默付出,是师生正常生活的坚实支撑;最后就是各位志愿者小伙伴们,每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都是那么的勤劳可爱,让我收获无数次感动,也让我坚信光芒终将驱散黑暗,疫情终被战胜!


吴马佳奇

微电子学院研究生、中共党员

新春甫惊蛰,疫情却突至。翌日我便主动请缨去担任抗疫志愿者,协助医生完成了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

春分未至,外界物资的补给却方兴未艾。物资的搬运虽使我疲惫,但也会因送达目的地时的欣喜而忘却。在学院楼门前穿上防护服的我,背对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表露的是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将一箱箱泡面送到同学手中,是我对他们许下的庄严承诺。

谷雨后来花更浓,在去往二食堂门口执勤的路上,两边的古树已是枝繁叶茂,浓重的春的气息原来早已溢满了校园。夏天,在青年节之后悄然而至,宿舍旁边成熟的枇杷在雨后变得更加香甜,引人驻足采摘。图书馆门前空地上纷飞的羽毛球和毽子让我感受到了青春和活力。

端午至,在协助医生扫描完成在校人员的核酸码后,我吃了肉粽,我喜欢粽子的味道,却更加“粽意”学校为战胜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希望九月,如期而至的不止是秋天,还有一个满是欢声和笑语的美丽校园。


李家珍

上海电影学院研究生、中共党员

疫情发生以来,占据我大多数时间的是志愿服务,是那个有点中二的“抗疫先锋队”。每天除了维持一些发抗原、发物资、发饭、维持核酸秩序等常规工作之外,还要时刻看着手机,随时准备支援,同时还需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精神世界,说起来其实寥寥几笔便能概括这么多天以来所有的工作量,很精炼。

那什么才叫感受呢?感受就是第一次毫无准备就上岗的12小时,是上岗前不喝一滴水的习惯,是努力在防护服里看清数量和姓名的眼睛,是熬夜的作业和第二天清晨的班车,是撕棉签练就的“无影手”,是每天手腕和脸上的限定花纹,是称不出重量的汗水。

每天都会在社交网站看到各种嘈杂的声音,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但我希望志愿者不仅仅起到运输的作用,更能成为封闭日子里被看到的一束光,志愿者在的时候不用担心基础保障,志愿者下岗的时候会带走阴霾,而这一小束光的离开就是真正光明的到来。


邱泳文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

“我带我室友过去,他们是党员。”3月2日,计算机学院研一学生邱泳文在群里得知宝山校区要连夜进行核酸检测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发出这句话。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志愿兵,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挥党员以及军人的先锋作用。当他把要去当志愿者的消息告诉室友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也想去!”于是,四个人不约而同,都报名参加了志愿者。

封控管理期间,309寝室的他们活跃在校园各处,力所能及地帮助周边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有的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引导,有的为楼栋网格化管理保驾护航,搬运慰问物资、关心同学状况和组织集体打饭,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宝山校区S1#309宿舍的这四名志愿者用爱传递温暖、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秉承“抗击疫情我当先”的精神,主动肩负起战胜疫情的使命。


谢恩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研究生

三月以来,我作为学生经历了50余次核酸检测、90余次抗原自测,切身感受到我们抗击疫情的决心;作为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物资分发、校园巡逻、行李搬运等志愿服务50余次,切实体会到广大师生面对疫情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上大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基因与担当。

作为班级网格员提醒并汇总网格内同学们核酸检测与抗原自测等信息,真切认识到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不能掉队。

战疫百天,我从核酸扫码中收获了战疫技能与经验,也从抗原分发中收获了热心的志愿者朋友。而一次深夜偶见楼幢内两位阿姨正在值班室逐个分装次日需发的抗原,以提高分发效率,顿感正是有无数师生坚守岗位、勇于担当,在实践中积累战疫经验、优化工作流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致敬每位战疫勇士,致敬每一位上大守护者。


张春风

材料学院研究生

从3月3号封校开始,我辗转在了上海大学疫情防控的各个点位上,在“小蓝”、“大白”、“安保”、“幕后工作者”等多个身份里反复切换。

除了嘉事通工作外,我还参与了核酸检测、校园防控等志愿者工作七十余次。在抗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跟我一样的青年志愿者,我们志同道合,共同守“沪”;我也亲眼见证了老师们与后勤叔叔阿姨的坚持,他们坚守岗位,为学生撑起了一把“伞”。

作为亲历者,我看着我们嘉定校区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井然有序。抗疫近百天,我收获了志愿者之间的深厚情谊,收获了一段属于大家的记忆,也理解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明白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阵地不局限于科研事业,更要在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发光发热。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这是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期望

每一名上大人都是

时光中的有心人

星光里的赶路人

更上层楼的攀登者

上大人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



疫情无情  上大有爱

百年上大 风华正茂

这一百天的阴霾终将散去

上大人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

以年轻的臂膀担起使命

以层层关爱守护上大

上大人在战疫中体现的

优秀品格和难忘经历

也将成为值得珍藏一生的宝藏

最后想对每一位上大人说

这段时间辛苦了,谢谢您!



往期推荐





资助政策 | 中西部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申请


@2022届上大毕业生,毕业有礼,快来挑选专属毕业纪念品啦!






上海大学研究生融媒体中心

来源 | 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及同学

文案 编辑 封面 编审 | 高轲

小研菌纳新啦!

欢迎戳戳~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

   我们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为上海大学研究生“一键四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