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人物定义2022!首届“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网络投票开始啦!

百年学府 育莘莘学子

自强不息 绘多彩青春

在上大校园

有这样一群优秀的“研途榜样”

他们勤学笃实,勇攀科研高峰

他们敢闯会创,热衷创新挑战

他们践行校训,服务社会发展

他们勇于担当,冲锋战疫一线

他们多才多艺,坚持全面发展

他们是“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


活动概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选树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公益服务、美育体育、抗击疫情等领域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新时代研究生先进榜样,充分展示我校研究生群体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首届“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暨“上海大学小米奖学金(研究生)”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经学院推荐、材料审核和组委会初评,共有来自23个学院30位同学入围网络投票环节。现在,每一个屏幕前的你都可以投出手中神圣的一票,参与研究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的评选,用人物定义2022!




投票规则 

#01

投票时间

2022年12月19日19点-12月22日12点


#02

投票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阅读原文进入投票网页,选择5-10位“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完成投票

#03

投票须知

每个用户在投票系统开放期间仅可进行一次有效投票



“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

候选人风采展示

01

潜心科研求真知,立志奉献我先行

秦银平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脚踏实地求真知 勤奋刻苦补不足

个人简介

秦银平,女,汉族,在校期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和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等荣誉;共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一作3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50;申请发明专利2件。她练就扎实基础,开拓进取力创新。博士期间,她围绕锂离子电池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通过采用原位电化学成膜的方法构筑一种新颖的多层界面保护膜,克服了长循环中因电极体积变化引起的界面稳定性问题;她清晰定位,严以律己树榜样。作为课题组的大师姐,她积极协助老师们管理实验设备,指导师弟师妹们开展科研实验,用实际行动带领团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她与爱同行,志愿奉献勇担当。疫情期间,她积极投身学校内“抗疫”活动,多次担任核酸采样登记员,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检测,为守护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02

科创先行,反哺社会

唐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做一款国家需要的高科技产品 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民族企业

个人简介

唐锋,男,汉族,研究方向为冶金工程。他学以致用,创业实干。读博期间,进入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炼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的高温合金叶片课题组学习金属3D打印工艺和材料,用于研发“基于增材制造的多自由度智能液压机械臂”,该技术是国内首创,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大负载移动式机器人场景。2021年在学校“科创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随后被推荐在上海大学科技园注册成立“上海埃曼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半年即与浙江大学签订三年合作开发协议。所研发的项目《基于增材制造的多自由度智能液压机械臂开发》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立项及20万元扶持、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EFG)30万元无息贷款资助,并荣获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崇明赛区创新组第二名。他热心公益,反哺教育。10年前成为“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上海团队”的一名志愿者,多次前往湖南、广西、四川、江西等山区学生家庭实地走访、发放物资,先后资助3名学生,致力于为改善中国山区儿童教育教学环境献出一份力量。2022年作为主要发起人带领公益团队在普陀区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上海市普陀区上麦公益发展中心”,并担任副理事长。


03

点燃“红色引擎”,书写党员担当

刘绍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有责任有担当 青春才会闪光

个人简介

刘绍华,男,汉族,中共党员,担任2021-2022学年材料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材料研究所2020级硕士班班长。他甘于奉献,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在校期间积极参与顾村樱花节、大场镇疫苗接种等各类志愿活动,服务时长超过600小时。在抗疫紧要关头,更是主动到风雨操场、伟长楼等临时核酸检测点担任防疫志愿者,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巡逻,维护片区通勤秩序,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他勇担使命,用行动彰显党副“硬核”担当。他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组织开展集中党史学习教育180余次,在学校实施封控管理后,更是第一时间向学院各研究生党支部发出党员倡议,迅速组建102人的研究生党员突击队,累计参与学校志愿活动超过800次,为学院宝山、嘉定、延长三个校区2000余名在校师生发放各类生活物资超过88000件。他敢为先锋,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中高高飘扬。当宝山校区P1楼、3号楼发生疫情后,他主动响应号召担任研究生党员突击队队长负责两幢封控楼负责楼内的信息统计、三餐配送、抗原核酸、物资搬运等各项工作,完善封控楼幢工作机制,制定志愿者工作细则,以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员的鲜亮底色。


04

从西北边陲到祖国东南

跨越千里的志愿红

郑锦波

法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世界人民谋未来

个人简介

郑锦波,男,汉族,中共党员,担任上海大学法学院2021级学生第五党支部宣传委员。2020年8月—2021年7月,他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活动(新疆专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司法局(艰苦边远五类)从事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他服务期间,多次响应号召,参加团县委组织的疫情防控、疫苗接种、防诈骗宣传、民亲结对等志愿活动,因志愿表现优秀,被授予2020年—2021年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荣誉。2021年9月—2022年8月,他多次参加市级及校级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先后担任上海市青企协30周年开幕志愿者、天文馆志愿者、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志愿者和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志愿者等。2022年11月,他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活动,担任小叶子主旗手代表上海大学参加出征仪式。工作中因表现优异,收获团队感谢信,被评为上海大学第五届进博会优秀志愿者,相关志愿事迹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青春上海官方微信、西部志愿汇官方微信等报道。


05

党旗领航践初心,一线抗疫担使命

陆鸿飞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只管努力 剩下的交给时光

个人简介

陆鸿飞,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工程活体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任环化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曾任环化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他深化“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建强战斗堡垒。联合校内外各单位开展“共捐云杉,种植新绿”的植树认捐活动,累计为甘肃定西募捐种植云杉树近千棵,带领各支部获得2021-2022学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十佳党员标兵、党建好项目等5项荣誉,协助指导上海大学“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入选2022年“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他筑牢疫情防线,守护校园安宁。第一时间协助完善落实学生三级网络体系,确保核酸、抗原、每日一报等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建立环化爱心墙,共渡时艰,累计协助研究生同学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难题百余件;组建封控楼内党员志愿突击队,消杀校内宿舍超150间,协助转运人次超400人,编写《上海大学学生宿舍消杀指导规程》,为校园楼栋防疫提供参考标准,保障2个封控楼栋平安。他主动请缨作战,勇担青年责任。第一时间报名并入选上海大学首批PCR检测突击队成员,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面对每天上千支核酸样本他不畏风险迎难而上、累计核酸检测工作时长达480小时,检测数量超过200万人次,团队事迹被央视新闻报道。


06

“党建红”引领疫情防控

“实干绿”筑梦美丽中国

罗愿聪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征途漫漫 唯有奋斗

个人简介

罗愿聪,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新型储能材料结构设计,担任上海大学“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团长,2021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曾任上海大学研究生第一届红色宣讲团讲师。他凝心聚力,用声音传播红色文化。推进支部“四学三化”制度建设,多次受邀在市级、校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大会上分享党建心得,策划“青春点亮红色信念,奋斗助力美丽中国”线上系列微党课,15万余字,累计观看20000人次。他攻坚冲锋,用行动引领疫情防控。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他身兼数职,落实年级三级网络管理,统筹并主动参与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等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带领支部党员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00小时的成绩做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他勇于创新,用科研助力节能减碳。致力于新型环保储能材料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带队荣获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三等奖;他激昂青春,用实干筑梦美丽中国。主持设计生态文明线下实践课堂三十节,策划东西部扶贫支教,打造“远程支教+实践课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新型多维生态文明宣讲团模式,主办生态文明理论宣讲三十余场,覆盖人数超过3000人,有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


07

以身为帆,求索科研之海

沈帆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 而在于你怎样使用

个人简介

沈帆,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海洋能量收集。他以身为帆,乘风破浪助力国家驰骋大海。博士期间,他学以致用,将学业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防项目,从事海洋能源收集研究,首次实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远程工况检测;他以行为剑,披荆斩棘攻克科学难题。博士期间,首次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物联网系统的概念。并在能源领域Top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9.714),《Nano Energy》(IF=19.069)等SCI期刊发表论文5篇, EI会议论文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同时授权国际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均为老师一作,本人二作),用成果书写多彩青春;他以心为盾,遮风挡雨守护同窗防疫高墙。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参与防疫志愿者活动,包括每日核酸人数统计、环境消杀、防疫物资发放、抗原回收统计等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曾获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08

研学并进躬行实践,产教双翼助力振兴

朴胜杰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个人简介

朴胜杰,女,汉族,共青团员,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大飞机班”联合培养学生,上海大学智能农机装备与机器人技术团队成员,担任学院研会学术部部长等。她以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参与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课题《设施果园多功能自主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制》,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视觉辅助的无人机移动平台自主降落,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聚焦双碳目标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走进基层反哺家乡,用学术科研助推家乡发展。她创新成长聚力航空强国梦,助力某国家重点民机型号显示系统国产化研制工作,构建国产大飞机非对称竞争优势,让青春在建设航空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勇担职责使命,自创机械结构代替昂贵的扭矩传感器,获得第十七届研电赛国家级三等奖,上海赛区一等奖。她晨曦赶路点亮志愿微光,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为疫情防控奉献青春力量。参与智力助残暖心行动,封校时参与楼栋网格化管理,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被评为“机自之星”“优秀志愿者”等。


09

敢闯会创,以专业赋能创新创业之路

邱彬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少做希望 多做准备

个人简介

邱彬洋,男,汉族,共青团员,研究领域为时序数据异常检测。他深耕科研沃土,以研究助力学术创新,在计算机领域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文章将自编码器与Memory Network结合,解决了高维度时序数据异常检测的过度泛化问题;以第一作者申请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提出在物联网环境下、在多个传感器高速采集的过程中,进行时序数据异常检测的快速、稳定、高准确率的方案;荣获校长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1次。他勇投创业实战,以专业赋能科研工作,2021年成立上海守扣科技公司,致力于提供科研服务,作为主要负责人全栈研发《棵岩阅读》,利用AI技术为科研工作打造的阅读工具,为科研文献阅读提供更便捷流畅的服务。《棵岩阅读》于2022年5月上线后在bilibili科技区上榜前0.1%,获得上万用户青睐。该项目获得了2022自强杯校赛金奖、2022挑战杯市赛银奖、2022年“互联网+”校赛铜奖、2022科创杯校赛二等奖。同时,自研的学术翻译引擎已稳定为多个第三方软件提供支持,为60余万人每日提供550余万次的翻译需求。现阶段,他继续深入探索创业之路,用AI赋能国人科研工作。他热爱学生工作,以热心服务周边同学,作为班长,积极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班级同学的“守护者”,以2020级学硕1、2班联合团支部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先进集体称号。


10

冲锋在前,永不褪色的青春担当

邱泳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用最初的心 做永恒的事

个人简介

邱泳文,男,汉族,中共党员。他携笔从戎,矢志报国。在本科期间,他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边境军事任务,他充分传承发扬军人的优良品质,折射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他抗击疫情,主动请缨。在上海大学疫情防控当前,他以“我带我室友过去,他们是党员”的初心,挺身而出并动员身边党员及积极分子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参与核酸检测引导、搬运慰问物资、楼幢网格化管理。作为学院志愿者工作的负责人,他积极投身于上海大学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协助辅导员和宿管员做好楼栋网格化防疫工作,彰显出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潜心向学,刻苦钻研。参军退伍后,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专心学业,学习成绩优秀,荣获上海大学领导力奖学金、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2021年本科毕业时被评为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在学生工作方面,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军训带训工作,获评军训优秀带训教官。作为青马工程班1组组长,他常常和组员们奋斗在核酸检测一线工作中并积极组织青马班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宣讲百年上大 诠释青年担当”——“把上大说给你听”的寒假实践活动。


11

潜心求索科研路,不负韶华砥砺行

邹伟勇

经济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个人简介

邹伟勇,男,汉族,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与环境治理。他的综合成绩排名博士研究生年级第一,先后获得启智之星、学业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曾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和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他潜心学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博士期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8篇,具体为3篇SSCI,2篇SCI,3篇CSSCI,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6篇。此外,还有7篇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投稿中。学术职务方面,担任两个SCI二区国际权威期刊的匿名审稿人;他勇攀高峰,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比赛佳绩。博士期间,他积极参与众多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等学术竞赛,在学术圈中展示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的学术风采。他在比赛中获国家级奖1项,省市级奖16项,校级奖15项,共32项;他知行合一,用行动去践行初心与使命。他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为党员发展对象,在工作和生活上尊敬师长,在学术上和生活上均乐于帮助同学。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人居环境、园区规划等十余项课题报告,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由学院举办的学术年会活动。

12

以自强之心,行担当之事

李奕衡

理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个人简介

李奕衡,男,汉族,中共党员,退役大学生士兵,担任理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总支副书记、运筹学与控制论班长等职务。他果敢逆行,是那携笔从戎的拼命三郎。服役期间,作为一名消防兵,两年参与火灾处置、抢险救援、社会救助上千次,多次参与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海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安保任务,退役后担任学校军训教官,2021年任上海大学军训师四团一营营长,为万人军训发挥光热;他心系社会,是那情怀满腔的上大学子。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主持、招生、消防讲座、征兵宣讲都有他的身影,曾带领团队小伙伴到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木梓岭村完小开展支教活动,当地新闻媒体报导了此次活动,2021-2022年间,组织各类场馆的志愿活动,也多次参与爱心献血,获上海大学爱心献血铜奖;他“疫”往无前,是那攻坚克难的社区楼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大上海疫情保卫战期间,作为S2楼的楼长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同学们做好服务,维持着S2楼正常运转的同时,一日三餐供给、搬物资、发抗原、核酸志愿者、理发等事项也变成了他的常态。有他在,大家都很安心,一次次默默付出汇聚成了温暖他人温暖世界的力量。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等荣誉奖项近30项。


13

青春书写担当,志愿一路偕行

吕宇航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个人简介

吕宇航,男,汉族,共青团员,研究方向是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担任校研会权益实践部成员、力学专业班长。智力助残,描绘志愿红色。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他担任“智力助残”组长,带领小组辅导多名小朋友,并荣获2021-2022年度“智力助残”优秀志愿者。疫情防控,彰显青春本色。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他参与嘉定校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担任嘉定校区核酸检测志愿者负责人,组织协调核酸检测、送餐、物资搬运、校园巡控等各类志愿服务50余次,尤其是组织协调核酸检测31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300小时。2022年7月,参加全封闭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他担任宝山校区校内片区核酸扫码志愿者负责人,统筹协调各学院志愿者,确保核酸检测正常运行。2022年8月,他参与河南省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平乐镇优秀志愿者。校园服务,擦亮时代底色。2021年10月,他参加上海大学体育节第二十四届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2022年9月研究生新生开学期间,他担任迎新志愿者负责人,统筹协调三校区的研究生新生迎新工作,累计组织志愿服务达211人次,总服务时长约2000小时。


14

专业赋能增才干,守常精神永前行

高才雯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个人简介

高才雯,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守常党支部书记,人才学院第16期成员,第二届、第三届研究生红色学讲团讲师。她潜心学术,孜孜不倦。自研究生入校以来,连续两年获取学业一等奖学金,位居班级一二名;深耕学术,发表两篇论文,参与课题一项;她坚守工作,认真履职。成功申报第十九轮基层党的建设“好项目”,举办的主题党日活动“弘扬守常精神,争做时代传人”获光明日报、第一教育、东方新闻等官方媒体报道。她热心志愿、投身公益。作为一名党员,在上海疫情期间以及常态化防疫期间,她多次参与志愿活动,曾担任校内核酸志愿者,宝山校区巡逻志愿者,上海大学抗疫云托班志愿者,校内通勤志愿者等,累计参与志愿活动二十余次,志愿时长达100余小时,获评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党员先锋。她重视实践、开拓创新。多次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型赛事并获得省级荣誉;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分别获2022年上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优秀项目、2022年上海大学暑假社会实践优秀项目,本人获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15

“后浪”党员勇担抗疫使命

专业所长助力核酸检测

虞乐乐

生命科学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个人简介

虞乐乐,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分子机制,曾任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她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面对疫情大考之时立刻报名投身志愿者工作。封校期间,她在校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多日地协助师生扫码,安抚同学情绪,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继续坚守校园防线的正面态度。随后,她更是主动请缨,报名担任核酸检测PCR志愿者前往抗疫一线,任党员组长。开盖加样、转版传递,每天要重复近千次的相同的检测步骤,但高强度地彻夜进行核酸样本的检测工作与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未磨灭她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完成工作的同时,她还时刻关心其他同学的工作、生活情况。身为支部的宣传委员,她任劳任怨,从督促党员同志完成学习强国,到协助支部书记完成支部工作,参与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知行合一让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工作相结合。


16

以“艺”为体,以“技”作翼

李宇航

上海电影学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

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

个人简介

李宇航,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方向为数字媒体创意工程,担任2021级博士党支部书记、班长、博士团支部书记。她潜心专业,服务国家“电影强国”战略。身体力行让“艺术技术”融合,潜心研究电影高新技术,多次参与组织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大学主办的电影特效国际高峰论坛,促进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她学以致用,用AI赋能民间舞蹈。紧密结合专业与爱好,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的立项项目“民间舞蹈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围绕“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这一主题,采用前沿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技术建设丝路舞蹈基因库,推广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民间舞;她致力美育,用形体语言助力文化传播。多次参与海派非遗和经典表演形体三维数据采集工作,参与建立影视动作技能虚拟仿真三维数据集和系列APP应用。通过教学传播推广中华传统动作技能的特点和精神,引导用户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记忆、文化情怀、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17

用画笔讲好有温度的美育故事

王斌

上海美术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个人简介

王斌,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创新设计。荣获2021首届上海市学校美育实践魅力学生奖。硕士期间,他感悟乡土,用美育创意金山银山。从浙里水乡到内蒙边疆,遍布着他乡村振兴的美育足迹;在文旅部科教司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团队来到阿尔山,用画笔助力乡村文旅振兴。他仰望天宫,用画笔传扬非遗美育。中小学、梦天舱记载着他非遗传扬的经历,他和团队走进中小学课堂,讲述二十四节气的非遗美育故事;用画笔携手民族技艺传承人,用非遗筑梦锦绣天宫,讲述梦天舱里的中国故事。他温暖街区,用画笔美育人民城市。伊犁河谷的援疆情,临汾社区的社区更新,大场镇微改造,都有着他的城市更新美育作品,他深入居民,用画笔表达居民诉求,用年轻人的视角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他致敬上大,用画笔溯源红色学府。在校党委宣传部指导下,他带领团队用画笔助力校史工程,创作校史壁画落成于上海大学地铁站,用国潮插画讲述红色校史,并将作品转化为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等形式,从宝山校园的《红色学府》,到环上大街区更新,他用画笔传扬红色学府,纪念建校百年。


18

思想引领勇攀登,知行合一励青春

沈东

上海美术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眼要看远 脚要近迈

个人简介

沈东,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美术学理论,担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他支援乡村教育,挥洒青春汗水。本科毕业后,担任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带队赴甘肃定西开展一年支教服务,积极策划开展了“梦想超市”“上大研支林”“暖冬计划”“一对一助养帮扶结对”“贫困农村扶贫”“书海悦读”“小小笔友”等一系列立足“教育帮扶”的“锦钊筑梦”系列活动,在服务地师生及家长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他深耕艺术创作,发挥专业特长。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加入校内外各项专业活动,参与创作毛主席纪念堂翻新改造工程-伟人油画作品、上海大学“为上大英烈造像”、宝山区统战部“艺术家心中的宝山四季书画展”等,用专业服务社会;他投身志愿公益,勇当先锋模范。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是首届进博会和第四届进博会上海大学志愿者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疫情期间担任四个月的校园防疫志愿者,号召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参与线上爱心云托班志愿服务、自闭症儿童陪护志愿服务等,以多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奉献青春力量。


19

溯源青春动能,投身火热实践

董思琦

社会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你我微光汇聚 便是星河璀璨

个人简介

董思琦,女,汉族,中共党员,曾任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等职务。以史为鉴有理想,理论宣讲聚热量。她担任上海大学研究生红色学讲团成员,多次受邀前往校外中小学开展党史宣讲,涵盖人数近千人,获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卫视、青春上海、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平台报道。学以致用有本领,原创宣传正能量。她紧密结合学业与实践,组织策划开学典礼等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制作校级推文近五百篇,参与创作研究生原创战疫歌曲《青春守“沪”》浏览量300万+;参与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等多项科研项目,曾任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冲在一线有担当,志愿青春“她”力量。她参与30余项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设计防疫物资调配小程序被多个政务单位采纳。曾获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志愿服务时长达280余小时。在校园战疫中,她主动担当、勇于奉献,以“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坚毅连续作战五十余天,第一时间组织并参与了数据统计、核酸检测、物资搬运、暖心媒宣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


20

擦亮“先锋”底色,扛起责任担当

刘文迪

社会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心有所信 方能远行

个人简介

刘文迪,女,汉族,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副书记、现任社会学院2020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2020级民俗学专业班长。她不忘初心,律己践行。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先后组织策划几十场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带领支部党员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疫情期间带动支部成员全员投身校园抗疫当中。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多次获上海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先后参与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拥有学术会议论文3篇。她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担任学生干部期间认真组织完成好各项工作,获评研究生优秀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百优团员等荣誉称号。她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疫情期间,先后参与学校核酸检测、数据排摸、跨片区通行、校园秩序维护、物资分发等工作,带领物资组志愿者搬运紧急物资累计10余吨,通过网格管理组发放各类物资共计90多万件,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其相关事迹《守护物资“半边天”:女研究生刘文迪的抗疫故事》被《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所报道。


21

战疫担职责,科研书底色

洪艺铭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2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当你在沧海一粟间努力奔跑时

所有星辰也在同行

个人简介

洪艺铭,女,汉族,中共党员,曾任通信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现任学院博士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2022级博士班班长。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在学习上,她始终保持认真态度,本硕博皆就读于上海大学,在本科期间以学院第三的优异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在硕博期间连续三年获上海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并取得了正泰杯智慧城市国家一等奖等多项学科竞赛的优秀成绩;创新求进,奋楫笃行,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副,她高效组织和完成学院研究生支部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完善研究生党员发展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期间她多次冲锋在前,担任体育馆临时居住点负责人、封控楼大白志愿者和X1楼疫情工作学生负责人,2022年上半年疫情服务总时长超过400小时。


22

学术引领强能力,疫情防控勇担当

杨鹏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个人简介

杨鹏,男,汉族,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档案数据治理,担任21级博士班班长、团支部书记。他勤学苦读,专注学术科研创新。研究生期间,他在导师指导下,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24篇,其中南大核心(CSSCI)14篇,北大核心7篇,上大核心3篇,5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上海大学图情档博士科研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结项优秀等级,除导师外排名第1)、一般项目和上海市哲社项目各1项。他不忘初心,矢志践行志愿精神。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抗击疫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曾参与志愿献血、谷歌开发者大会青年志愿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关怀志愿者等;2022年4月,上海大学疫情防控吃紧关头,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投身上海大学疫情防控志愿专班,开展消毒消杀、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等工作。他扎根实践,积极融入团学活动。他作为班长,带领班级获“青年大学习先进团支部”;参与学院赴北京招生宣传、图情档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等活动;撰写的红色通选课程“中国记忆”宣传稿件《一袭长袍醉人心》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发布。


23

努力科研,用专业知识解决基础问题

张文魁

微电子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 去争取胜利

个人简介

张文魁,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存算一体器件及算法研究,目前已经发表发明专利两篇。他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解决基础问题。硕士期间,他紧密结合科研与实际,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针对目前智能大棚普及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等难题的解决措施,带领团队以该项目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成功获得上海市金奖。参加中国研究生实践新系列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曾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项,并入选大创年会展示,到目前为止,共获得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他认真学习,努力筑牢基础知识。在所修的所有课程中,平均分为87.31,无不及格记录,综合排名专业第一(1/82),获得上海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疫情期间,数次挺身而出参与志愿服务,努力为同学和身边需要的人服务。


24

感恩传递教育力量,志愿展现青春风采

章叶浩薇

文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热爱可抵万难

个人简介

章叶浩薇,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全国第二十二届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全国“青马工程”结业学员。她得益于教育,致力于教育,让青春之花在西部绽放。在贵州省遵义市进行一年支教生活,她主要负责三年级英语、六年级研学课程以及乡村少年宫舞蹈团的教学,主导设立“沪助黔行”线上一对一支教项目,对接帮扶当地留守儿童家庭,连接高校资源与西部基础教育,不辜负母校、支教地以及学生的每一份期待。她不忘志愿初心,投身公益服务,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曾两次参与进博会担任“小叶子”志愿者。疫情之下,她立即响应号召,在核酸检测、校园巡控、楼栋防控等各个岗位留下了忙碌的身影。同时加入上海市“爱心云托班”志愿者团队,为一线医疗工作人员子女提供课后辅导与陪伴,与孩子结下深厚友谊。她感恩母校培养,关心母校发展,展现上大青年学子风采。作为上海大学招生咨询季志愿者带队负责云南招生宣讲工作,多次参与上海大学理事大会、校董会志愿者。纪念建校百年之际,她加入《百年上大校友画传》编写组担任助理编辑,用专业知识讲好上大故事,传扬上大精神。


25

锐意科创搏青春,学以致用助农商

赵晨阳

悉尼工商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以创促学 知行合一

个人简介

赵晨阳,男,汉族,共青团员,研究方向是产业集群和数字供应链。他锐意创新,以矢志开创的精神解决社会痛点。曾负责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上海市教委举办的大创项目成果展上获评“优秀创业项目”称号,带领团队在上海市注册成立公司并建造了城市中心仓与配套硬件设施,迄今已申请落地1项国家发明专利与15项软件著作专利,获得中通集团100万元天使轮融资与合作邀请,被多家媒体商刊报道。他发奋图强,以稳扎稳打的态度奠定学业基础。他牢记“学生,以学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创促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大学年度“科创先行者”等8项奖学金及称号,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并基于科创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2篇SCI论文和1本英文专著,撰写1篇中国工商管理商业案例,并有11项国际、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的获奖经历。他知行合一,以学以致用的思想深入田野一线。带领团队先后共计完成6项校级示范实践项目,荣获“全国百强实践团队”称号,调研过程与项目成果得到了上海市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日报网的官方报道。


26

不忘初心传“星”火,躬身服务展担当

崔格瑜

新闻传播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思想的芦苇永远傲立风中

个人简介

崔格瑜,女,汉族,中共党员,担任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团总支书记、力工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她学以致用,用镜头赋能红色传承。为献礼建党百年、建团百年,纪念上海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她组织开展“星·火”传承系列活动,拍摄视频《星火初燃“里”》登录学习强国上海市学习平台、短视频新媒体平台,辐射万人。她倾情奉献,用青春书写基层故事。2020年,她作为上海大学第七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甘肃定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积极策划开展了系列立足教育帮扶的“锦钊筑梦”系列活动,累计为山区孩子募集12万元善款,捐赠百余人。2021年,依托上海大学与虹口区北外滩合作共建项目,她成为长治居民区挂职团支部副书记,走进社区协助开展“创文”、“夜场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事迹获中国青年报、虹口团区委宣传报道。她“疫”往无前,用志愿彰显青年担当。疫情期间,身兼党员志愿者、网格组组长、片区志愿者负责人,从线上到线下,她累计协助开展核酸检测53次,协调志愿者300余人,累计服务超400小时、70000人次。做到24小时持续待命、100天不间断服务。此外,她仍积极参与进博会、挑战杯等各大赛、会、展服务工作,志愿总时长累计千余小时。


27

守“沪”有我,“医”往无前

李肖洁

医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冬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个人简介

李肖洁,女,汉族,中共党员,担任医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红色学讲团讲师等职务。她冲锋向前,用专业技能助力疫情防控。作为一名医学生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市教委和学校号召,作为上海大学PCR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带领19名上海大学研究生紧急奔赴松江气膜实验室,迅速开启24小时三班倒连轴转工作模式,持续工作48天,累计工作时长超456小时,湿透了百余套防护服,检测人数1000万逾人次,充分彰显了上大医学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沪上抗疫贡献了上大青春力量,团队事迹曾被央视新闻直播报道。被评为2021-2022学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十佳党员标兵。她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助力志愿服务。硕士期间,她紧密结合学业与实践,在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团委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银奖,构建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高校常态化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平台模式;她深耕一隅,用专业素养助力平台建设。基于PCR志愿者实践经验及学科竞赛平台模式构建,助力上海大学医学院PCR实验室的组建及上海大学常态化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平台的构建。


28

勇攀科研高峰,传承红医精神

李小静

医学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

求实创新 自强不息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个人简介

李小静,女,汉族,研究方向神经免疫学。她不惧艰苦,用毅力开拓创新领域。博士期间,她紧密结合前沿研究热点,踏足神经免疫新领域,2022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神经科学的著名杂志NatureNeuroscience(IF=28.771)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SCI论文,并申请了一项专利,该原创性成果在病毒感染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方面获得了该领域内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她筑梦青春,用科研助力公众卫生。作为一名医学生,始终坚信科学研究终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大众,积极致力于中国自己的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努力进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的概念性研究,成功开发出稳定表达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gE的技术,并与公司合作进行深度开发,获得百万转让费,传承科学报国精神;她肩负使命,用行动践行红医精神。多次参与学术研讨活动,积极申请科研项目。疫情期间,担负起医学生的责任,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活动中,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弘扬红医精神,践行白衣使命。


29

“音”为有爱,“艺”气风发

邱旭玲

音乐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胸有凌云志 无高不可攀

个人简介

邱旭玲,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担任音乐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她勤劳肯学,用音乐传播正能量。她在本科及研究生期间成绩皆为专业第一,并积极将专业付诸实践。她投身抗疫工作,用音乐温暖人心,作为《青春守沪》主创人员,负责作曲、编曲及演唱等部分;她参与音乐学院素教音乐会研究生公共平台课程编写,作为艺术管理小组学生负责人协助素教音乐会开展、作为指挥助理协助上海大学学生合唱团完成编曲两部。她踏实肯干,甘于奉献青春热血。作为一名党员,她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传递温暖。她每周都参加音乐学院党支部志愿活动系列之星堡养老院合唱团,在其中担任钢琴伴奏。上半年疫情间,她作为U1楼栋疫情工作志愿者,服务天数82天。2022年秋季学期她作为研究生宣讲团讲师,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她富有爱心,用爱回馈家乡。2022年暑期,她资助家乡贫困本科大学生圆梦学业,资助资金2.5万元;在家乡爆发疫情期间,为社区捐款并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之中。


30

逐梦商科,筑梦上大

张琦彬

MBA中心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座右铭

眼里有光心中有梦 归来仍是少年

个人简介

张琦彬,女,满族,研究方向是区块链,担任MBA中心学联社团部副部长、团支部书记、班长等职务。她热爱学习,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科研真理。曾发表中文论文一篇,英文论文一篇;作为主要完成人,积极参与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重点项目《基于多源区间信息的科研诚信评估投影模型研究》(编号:21511102904);多次参加“尖烽时刻”商业模拟挑战赛、商业模拟项目并顺利晋级复赛,积累丰富的商业运营实战经验。她筑梦青春,热爱公益,用实际行动绽放青春光芒。作为学生干部,她勇于奉献,积极投身2022年上海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开展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网格化管理等志愿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间200多小时。她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无悔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实习期间,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课题项目,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深入基层了解项目情况,为当地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两年来,通过努力拼搏,她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三等奖、优秀团干部、商业诊断(区块链方向)三等奖、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银奖、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金奖、“华说赛”上海赛区第二名等荣誉。


上大从不缺少人物与发现人物的眼睛

只缺少一双把人物推向舞台的手

你的心中是否有理想人选?

HANDS UP!

研究生年度人物由你定义!



往期推荐



@2023级准SHUers,云开月明之际,快来听听你的专属考研歌单~

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揭晓!



上海大学研究生融媒体中心


投票平台 | 袁珂仪

编辑 封面 编审|高轲



为上海大学研究生“一键四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