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看完这条微信,你大概再也不敢小看这个数值!
打开今天份的天气预报——
温度21℃
湿度30%
风力3-4级
空气质量指数93
我们知道温度、湿度、风力数据都可以直观地通过仪器检测出来,那么空气质量指数是怎样得到的呢?
”↑看手机不就知道了!
事实上能够用仪器检测到的是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10、PM2.5六项污染物。戴着大帽子的采集器收集到空气后,分流到不同的监测仪里,经过大量复杂的分析和计算得到空气质量指数后,立即“一点三发”,即发给城市站、省站以及监测总站。依托我国已经建成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和远程质控系统,保障监测异常报警不在话下。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一个城市有若干个监测点位,
在同样的天气状况下,
点位数据的趋势应该是相同的。
如果出现某个点位不一致,
监测系统就会报警!
目前我国有哪些类型的监测点位?◆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点(监测城市建成区)
◆空气质量监测区域点(监测近郊或城市间区域输送影响)
◆空气质量监测背景点(监测国家或大区域范围)
◆污染监控点(用于污染源及工业园区)
◆路边交通点(监测人体受交通污染物的影响)
监测点应该在哪里选址?
是否需要隐蔽?答案是肯定的。
但更加重要的是,污染物必须有一定的扩散范围,和空气比较均匀地混合以后,得出的数据才能代表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因此布设点位必须选取符合相关要求的位置。
具体怎么来操作呢?
为便于监测网络的设计,要依据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来确定最少点位数。实际的监测点位数量可能超过许多。
按理说监测点位越多越好,因为数量越多越能够减少误差。但是建设和运维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因地布点才是王道。
因地布点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城市点必须位于建成区内,并相对均匀分布,覆盖全部建成区。
❑区域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建成区20km以上,设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的主要通道上。
❒背景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50km以上。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坐标点为监测点位)
区域点和背景点的高度选择
在山区应建在局部高点,避免受到局地空气污染物的干扰和近地面逆温层的影响;在平缓地区要保持在开阔地点的相对高地,避免空气沉积的凹地。
❏污染监控点应设在污染物高浓度区域或对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的区域,比如固定污染源企业厂区应设置在下风向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内。
❑交通点的位置则应该根据线性污染源(如机动车道)的下风侧以及车流量的大小、车道两侧的地形、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等来确定。
了解了空气质量监测的简单原理
相信小伙伴们对保护大气环境
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出行时尽量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
科学处理各种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
都能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能够呼吸新鲜空气
贡献一份力量
爱护地球 从你我做起
为环境保护点赞!
★ 一图一故事 | 啥情况?滂沱大雨下,环保人不躲雨,反而……
★ 关注:重点信访交办件!常熟“利剑四号”行动剑指34家企业!
本文来源:环保科普365
图片来源:环保科普365、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