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丽娟研究员:海洋生物资源的“掘金者”


■ 献礼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

第十四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奖者系列报道

 

海洋生物资源的“掘金者”

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龙丽娟

 

本报综合报道

 

广阔的蓝色海洋里,生活着无数微型、超微型的浮游植物,充满着神奇的色彩。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海洋微生物,让龙丽娟无比向往,在这领域潜心科研30载,倾注热情,充满执着,取得了累累硕果……

 

与海洋微藻“结缘”

 

1982年,龙丽娟考入山东海洋学院的海洋植物专业。其时,众多形态各异的海藻、门类繁多的浮游植物让她深深感受到造物主的神奇,“让我最惊讶的还是微藻,肉眼并不能看见,其大小仅在几微米到数十微米量级,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细微的身躯,展现出微观世界里生命的力量;当在电子显微镜下,一张张承载精美、漂亮图案的成像图片,梦幻般显示着本已纤细的微藻却有着多姿、复杂、精细的形态结构,让我大开眼界,一次次震撼于微型藻类种群的壮观、生命的神奇与美妙。”

 

她的本科毕业论文做的就是萎软海链藻(Thalassiosira mala)的分类学研究。当时,她的指导老师、著名微藻分类学家陈国蔚从南沙群岛科考采回的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国内从没有报道过的海链藻,那是属于硅藻门下的一种微藻,直径大小仅有4-5微米。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它们的身影;然而在制作电子显微镜样片时,却屡屡失败。原来,与很多微藻不同,这种“奇怪”的微藻的壳面上有一层胶质,正是缘于这层胶质,在制作电镜样片的干燥环节中无法达标,当电子束一打,样片立即破碎。无法获得壳面结构的电镜照片,也就不能为该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原始图像依据。这个困扰龙丽娟多时的难题一时难以突破,她甚至还担心自己能否按时完成毕业论文。

 

机缘巧合,她从陈国蔚老师介绍的科学大家中认识了从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回国的台湾学者李明仁、卞伯仲夫妇,他们同样给了她莫大的思路指导与鼓励,为她提供了研究所需的部份参考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龙丽娟从文献材料中查到,用一种从海螺提取的酶,能够去除某些硅藻壳体上的胶质,由此看到了解决难题的曙光。没有现成的海螺酶制品,她马上跑到海滩捡海螺;一连数周,她在实验室摸索不同的提取条件,从捡获的海螺提取出所需的酶,再用得到的海螺酶粗提液对这种海链藻进行前处理,细致地做成电镜样片,终于顺利获得了萎软海链藻清晰的电镜照片,通过分析比对,确定该种为国内的一个新记录种——萎软海链藻。她也终于如期完成了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不仅增进了龙丽娟对微藻研究的兴趣,也更加坚定了她从事微藻研究的信心,也为她师从李明仁、卞伯仲夫妇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展微藻培养与应用研究创造了契机。

 

实现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

 

19897月,龙丽娟硕士毕业。同年12月,她开始了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工作,被派驻南海所下属的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开始长达7年之久的基层工作。实验站在市区,而实验基地却设在东海岛东南码头,离市区足有60公里之遥。那时实验基地没有电话,只有一台电视机、一辆货车,经常停电,条件十分简陋、艰苦;围墙外,当地村民饲养的鸡、鸭、鹅、猪等禽畜满地跑,污水粪便横流,这让自幼在城里长大的龙丽娟足足有半个月不敢出门。那时,她作为站里唯一的硕士毕业生,负责海洋微藻、饵料动物等饵料生物的培养工作,为站里的鱼虾贝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提供饵料支持。起初,面对艰苦而枯燥的工作,她也曾迷茫过,虽有满腹学识,却仅仅用于培育饵料生物,让她感到无用武之地。

 

但当逐渐熟悉了站里的业务后,龙丽娟的干劲又被激发了出来。她与站里的30多名工作人员一道同甘共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参与所里的科研项目,也开始独自申请、负责科研项目。广阔的大海里蕴含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她利用专业特长,着力于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由此,她开始了从海洋生物提取、分离、研究活性产物的工作,迈出了从海洋生物资源简单直接利用到高值化利用的第一步。她先是参与了从海藻中提取海藻多糖,制作用于花卉、蔬菜喷施的植物叶面肥的研制工作,还在中山大学园艺场、广州康乐村村民菜园开展了系列试验工作。当时,全国掀起珍珠贝养殖热潮,人们往往青睐晶莹亮丽的珍珠,取出珍珠后的珍珠贝虽然可食用或被晒干出售,但绝大多数被丢弃。龙丽娟与同事一道,从毫不起眼的珍珠贝软体部研究入手,先后提取、分离出珍珠贝氨基多糖等物质,经过试验和筛选出活性成分,并进一步探明其活性成分的有效部位。她创造的珍珠贝氨基多糖定重制取技术,首次利用珍珠贝软体部资源,研发了抗动脉硬化产品“海珠口服液”,还改造了品牌产品“海宝牌珍珠明目滴眼液”的工艺技术,开发了两个珍珠功能食品和5个系列的珍珠化妆品。

 

推动基础研究走向前沿

 

龙丽娟不仅在海洋生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上硕果累累,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面同样成果突出。墨西哥原甲藻和慢原甲藻分别由国外的学者报道,为两种甲藻。由于两者形态上相似,这两个种很容易混淆或被认为是同种异名。在我国有过墨西哥原甲藻的报道,学界也曾一度把墨西哥原甲藻和慢原甲藻这两个种视为同种异名。龙丽娟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在从海南陵水新村港分离出的一株附生原甲藻,经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并结合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鉴定该分离株为慢原甲藻,为国内首次报道,并指出国内将该种与墨西哥原甲藻归为同种异名是不正确的。

 

龙丽娟和团队还承担了“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项目,这是科技部2017年批准立项的14个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之一。她表示,该项目将系统收集和电子化整编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在南海及其附属岛礁开展大型海洋科学考察所取得的珍贵数据和史料。通过近六十年科考资料的比对、分析和研究,全面系统掌握南海及其诸岛的资源、环境及变动状况。

 

小故事

 

向往蓝海,圆梦海洋生物学

 

中学时代,龙丽娟从生物科任老师和书本上获知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无数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令她十分向往。那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曾一度受热捧,而她却偏偏对生物学科情有独钟。高中时,她担任了生物科代表,为实现探究生物奥秘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1982年,龙丽娟进入当时的山东海洋学院深造,修读了梦寐以求的海洋植物专业。入学后,她给高中的生物科任老师写了一封信汇报学业近况,老师在回信中深情地写道:“老师年轻时也有探究海洋生物科学的梦想,当年报考同一学校,而因该校未在当地招生未能如愿。是你,为老师圆了多年的海洋梦。”得知此事的龙丽娟既惊喜又感到压力,读大学也是在“替老师圆梦”的期望,让她更加忘我地投入到大学学业当中去。

 

做人做事认真细致

 

认真、细致,是龙丽娟的生活习惯,这与她的成长环境不无联系。从小学、中学起,老师们就教育她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再加上家庭教育严格,所以她从小就养成了脚踏实地的习惯。进入大学,学校管理更为严格。那时,老师们会言传身教地告诉学生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科研品格。“比如,上藻类学实验课时,老师常常手把手教学生使用显微镜,甚至连如何洗载玻片,如何洗、擦盖玻片,如何封片才不产生气泡,都会一一指点。化学实验课上,从如何刷洗试管,什么情况下使用洗液,到最后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做到所有玻璃器皿上没有水珠挂壁——所有的实验步骤老师都会进行严格的要求与指导。”大学期间,严谨、细致的科研训练让龙丽娟受用一生,也让她明白了无论做任何事,只有足够的认真细致,才不会失败;即便失败,也不留遗憾的道理。 

 

■ 人物

 

龙丽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198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海洋植物专业,1989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微藻研究所微藻培养及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生物与生态工程。现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核心骨干,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科院A类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工程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南海海洋生物资源挖掘、功能利用与生态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中科院与广东省各类科研项目共40多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在SCI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2篇,参加编写专著4本,申请发明专利25项(获授权19项),制订国家标准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名。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2012年),海南省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排名第三,2005年)、一等奖1项(排名第十,2010年),获“广州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称号,获第十四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广东科技报(微信号:gdkjbw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