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人才丨获王大珩光学奖的深圳大学在读博士生张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二维材料前沿 Author szunature
日前,2019年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以网络视频形式成功召开,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生张峰荣获本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
据介绍,张峰自2017年入深大攻读博士学位,在徐世祥和张晗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光谱性质研究。其研究的内容为二维材料在强激光作用下引发的的光学非线性和光生产物,如自由载流子、激子、等离激元动力学及其调控特性,这对于构建相关光电子器件,如锁模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张峰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9篇。Web of Science总引用704次,他引638次,H-index 15。两次荣获深圳大学“腾讯创始人”奖学金,荣获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主持深圳大学研究生发展基金重点项目一项。
据悉,王大珩光学奖至今已设立24年,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十六届,是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奖项,旨在促进中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中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5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61名。许多往届获奖人员已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贡献突出,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2019年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共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此次也是深圳大学第二次荣获该项殊荣,广东共有2人荣获本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
科研方面
张峰硕士期间研究方向为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器研究,进入博士阶段,根据导师的指导和个人兴趣研究方向,变为二维材料的光物理性质研究。从产生超短脉冲激光到使用超短脉冲激光去研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看似跨度不大,实则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去补充相关知识。尤其在刚开始的一年内,瞬态吸收光谱系统的调节和知识储备并不充足,有时候一个小信号的出现不知道如何解释就要耽误很长时间。
通过向师兄请教,和工程师讨论,逐渐对于系统和整个知识体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脑海里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独立开展相关实验的基础上还广泛与他人开展合作,这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进一步丰富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在深圳大学读博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遇到许多非常优秀的老师,并且学校提供了开放性平台为科研提供诸多便利,只要能扎实自己的专业,敢于钻研,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生活方面
在课题进展遇到困难和瓶颈时,会陷入焦虑,需要其他的方式来调节,喜欢各种运动,如篮球、羽毛球、游泳、户外徒步等,尤其是羽毛球,经常组织课题组的伙伴们一块去球馆挥洒汗水。
编辑 | 胡漫雨
排版| 彭乐怡
部分素材由“二维材料前沿”公众号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