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王鸣丨为生命起舞,用科研实力“说话”
“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
自1987年以来,王鸣一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致力于霍乱、登革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新发与突发传染病防控,同时积极参与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等灾难救援工作,在一线卫生防疫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暴发,即使他退居二线,依然为生命起舞,多项疫情相关成果领跑广东乃至全国。
科研抗疫,多项研究成果领跑
2020年春节前后,湖北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广州市预防医学会专家组组长,王鸣每时每刻关注着疫情动态。
根据多年以来对突发、新发传染病防控的经验,“进入2月以后,南方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会与流行流感混合在一起,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防控带来困扰。”王鸣提醒道。
在他翻阅、科学客观分析了当前各种传染病流行资料后,提出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同时警惕季节性流感”的学术观点,建议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优化实验室检测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流感疫情防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干扰。同行们纷纷认为该研究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处置的广泛开展,王鸣还发现许多地区在进行消毒时缺乏科学操作,“对空旷地方的空气和人体进行喷雾消毒,这不但起不到消毒作用,还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或人体伤害。”因此,他关注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过度消毒”的问题,相关论文刊登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
此外,王鸣还关注了以下问题,从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看加强基层疾控能力的重要性、广州2003年SARS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对比、广州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与武汉市新冠肺炎流行特征对比……他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实现多项研究成果领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退居二线,依然为生命起舞
回忆援汶,坚定尽心公益事业
王鸣回忆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支援前线的场景,他率领广州市疾控中心组建的广州市第二支卫生防疫队,启程前往四川江油卫生防疫营地。
到达目的地后,王鸣顾不上休息,主动承担起江油市彰明、龙凤、东兴、大堰四个乡镇的卫生防疫工作任务。带着队员调查了该市疾病监测、饮用水安全、食品卫生等状况。一身迷彩服、一双登山鞋,他在两天内就基本掌握了卫生防疫工作情况。
王鸣在一次调查了解后,发现解放军驻滇某炮兵猛虎连的40余名官兵来川后,80%的人全身出现皮疹。经调查,他排除了传染病疫情,判断可能系蚊虫叮咬所致,于是向官兵们派发了治疗预防用药,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灭虫喷杀。在王鸣第四次踏进猛虎连时,官兵们的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他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广州市预防医学会专家组组长
自1987年以来,王鸣一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致力于霍乱、登革热、麻疹、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与突发传染病防控,以及2004年印度洋海啸和2008年汶川地震等灾难救援工作,在一线卫生防疫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抗‘非典’一等功”、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等荣誉。
2020年春节前后,王鸣接受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委派,作为广东省专家组成员参加到粤西片区的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同时,王鸣及时总结疫情特点,开展科学研究,已发表4篇学术论文;并配合疫情防控,开展多种形式的抗疫科普工作。